2016年4月24日 星期日

你會來我的葬禮嗎 ◎羅毓嘉


 
你會來我的葬禮嗎
穿著黑色長襬的風衣
帶給我鴿信,南方的棕櫚
假裝那時
我們對待彼此
是如此有禮
 
你低著頭
假裝死亡仍然遙遠
一道光穿過虛掩的窗櫺
爐火漸微
漸弱
來我的葬禮為我彈琴
彈那年我們未竟的練習曲
只是,只是死不能習練
如同你不習練眼淚
可能也不需要
 
是嗎。你會來我的葬禮,為了
看我乖順地躺著
列隊的蟻群也踟躕了吧
讓我知道
你還平安地生活
然後不小心錯念了我的名字
像那年一樣
就像那年一樣
 
你會來我的葬禮嗎
時間是透明厚重的玻璃
而我們都習慣這哀戚的樂音了
訃聞被撕毀
還可以重新刊登
但我只能死一次而已
像那天一樣
  
——2013.01.18.中國時報人間副刊
——收錄於《我只能死一次而已,像那天》(2014)
 
--
  
◎作者簡介
 
1985年生,宜蘭人。建國中學紅樓詩社出身,政治大學新聞系畢,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現服務於證券金融資訊產業。曾獲文學獎若干。著有現代詩集《青春期》(2004),《嬰兒宇宙》(2010),《偽博物誌》(2012),《我只能死一次而已,像那天》(2014);散文集《樂園輿圖》(2011)、《棄子圍城》(2013)。作品散見於中時人間副刊、聯合報副刊、自由副刊、創世紀詩刊等刊物,並曾選入年度散文選、年度臺灣詩選、《七年級新詩金典》、《港澳台八十後詩人選集》等選本。
   
--
 
美術設計:籃閔釋(小葵)
攝影來源:籃閔釋(小葵)
 
--
  
◎小編鋼筆人賞析
 
詢問對方是否會來葬禮,若是在現實生活中,雖然這樣的問題很不吉利,但至少有一點是確定的,也就是「問的人還活著」,死人是無法問這問題的,因此從開頭第一句開始,這首詩便是以一種假設性的問題來試探「你」。
  
第一段主要是描寫葬禮情景,值得注意的一個詞是「那時」。以第一段的脈絡而言,「那時」指的是葬禮之時,然而當我們全詩看過一遍後,這個「那時」可以指涉不只一個時間點。
 
來到第二段,作者以「爐火漸微/漸弱」的意象暗示某種死亡的可能性。再來毫無主詞的一句「來我的葬禮為我彈琴」接近命令,然而,下一句「死不能習練」又暗示了這個彈琴場景的虛構,正如賞析開頭所提,如果從一開始就是假設性問題,那麼很有可能,這段場景也只是、甚至只能是想像。
 
第三段,作者先以肯定句來假設「你」一定會來我的葬禮。有了這個前提,一股接近惡意的情感在句中發揮:「為了/看我乖順地躺著」乖順便暗示之前「我」和「你」曾有過爭吵,此次來葬禮,是為了某種和解,讓「我」知道「你」還平安。在這裡,作者寫了一個細節:「錯念了我的名字/像那年一樣」,「那年」還被特別再強調一次,再次強化了某種過去爭吵的可能性及嚴重性。
 
最後一段,「時間是透明厚重的玻璃」這句巧妙道出生死相隔的本質,死亡的訊息可以不斷被刊登(或者這裡可能也提示,某人的死亡是可以被不斷重複回想的),可是死亡本身只能發生一次,「像那天一樣」。我並不確定作者這裡指的「那天」究竟是哪個時間點,是爭吵、假設的死亡當天,或者純粹只是一種遙遠的未來。
 
整首詩看似難解,但除了上述的解法之外,或許我們可以重新詮釋「死亡」這概念。這裡的「葬禮」以及「死亡」,或許指涉的並不是真正的死亡,而是某種因為爭吵或人們理念上的分歧,導致心中某個部分的永遠崩毀,那在某方面而言也是死亡。
 
以此重新整首詩,所謂的葬禮其實就是一種坦承自己的心死,與對方重新和解的過程。只是,即使和解了,崩解的部分無法回來,傷痕永遠都在那了。
 
死亡畢竟是只能發生一次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