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28日 星期二

[利文祺專欄 ▍文學騎士歷險記] 二月 ◎陳黎




    

槍聲在黃昏的鳥群中消失
失蹤的父親的鞋子
失蹤的兒子的鞋子
在每一碗清晨的粥裡走回來的腳步聲
在每一盆傍晚的洗臉水裡走回來的腳步聲
失蹤的母親的黑髮
失蹤的女兒的黑髮
在異族的統治下反抗異族
在祖國的懷抱裡被祖國強暴
芒草。薊花。曠野。吶喊
失蹤的秋天的日曆
失蹤的春天的日曆
       
--

美術設計:簡妤安
攝影來源:CC0|kikatani (@pixabay)

--

◎小編賞析

今年為二二八的七十週年。

陳黎的這首詩寫於一九八九年的一月,回顧一九四七年的二二八事件以及緊跟著來的白色恐怖。詩的第一行首先預示了國民黨的鎮壓,屠殺台灣仕紳、知識份子、無辜百姓,例如三月開始的高雄、基隆、嘉義等地的大屠殺。而後的白色恐怖造成許多人的失蹤,那些失蹤的人可能是父親、兒子、母親、或是女兒。任何人都無法倖免。        

敘述者道:「在異族的統治下反抗異族/在祖國的懷抱裡被祖國強暴」。站在台灣立場,「國民黨政權」無異是「異族」,因為它帶來語言的斷裂,台灣人被迫從日語、台語、客語改用中文,以及被迫接受官方的思想和教育。這既是「異族的統治」,也是「祖國的懷抱」,而台灣人只能選擇「反抗異族」或者「被祖國強暴」。      

詩的最後「失蹤的秋天的日曆/失蹤的春天的日曆」或許有多種解釋。可以是在親人的失去後,我活下去的意義也失去了,我的日曆也因此失蹤了。或者是,本該和親人再一起的日子,因為白色恐怖也失蹤了。或者,用創傷的角度來看,當我的親人失蹤,我受到的創傷讓我選擇性遺忘,我有過的記憶也失蹤了,因此我過去的日子也失蹤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