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25日 星期一

革命青年 ◎劉克襄

 革命青年 ◎劉克襄
  
我們村子到城裏讀書的師範生都失蹤了
那一天,只有多桑倉皇回來
據說他是唯一倖存的,假如我沒聽錯
那一年起,他開始變得鬱鬱寡歡
最後,娶妻生子,我懵然出世
長大時,祖母說我很像他
  
年代末,我進入大學
也許是必須註定的歷史命運吧
我好像接觸了馬庫色,也可能認識過
社會主義,那是十分茫然的年代
我和同學印地下刊物
發傳單,屢次被校方約談
我也放棄出國。一切告訴我們
沒有權利離開。難以理解的
多桑一直跟我有著激烈的爭執
  
年代末,一切彷彿再生,又似乎結束
我與一名女子結婚
她,不知道應該如何介紹
我正在一家跨國公司任職
有一間公寓,她為我生兒子
兒子,我已存了一百萬
他將來可以留學深造
1983-11-1
 
--
 
◎作者簡介
 劉克襄,台中人,十八歲開始寫詩,其作品類型跨足詩、小說、散文。早期作品,無論是何種文類,多以自然生態觀察為對象,像是詩集《漂鳥的故鄉》、《小鼯鼠的看法》、《最美麗的時候》,小說《風鳥皮諾查》、《座頭鯨赫連嬤嬤》,散文《快樂綠背包》等等,都是台灣自然書寫的指標性作品;之後的作品則多為台灣鄉鎮、山林的踏查為書寫對象,尤其重視環境與人與文化的關係,像是詩集《巡山》,散文《台灣舊路踏查記》、《迷路的一天,在小鎮》、《11元的鐵道旅行》、《裡臺灣》、《男人的菜市場》。
--
 
美術設計:籃閔釋
攝影來源:CC0Pixabay (https:/cdn.pixabay.com/photo/2016/07/28/01/13/boy-1546843_960_720.jpg)
 
--
  
◎小編囗囗賞析

〈革命青年〉出自同名詩集《革命青年解嚴前的野狼之旅》,為劉克襄八年代二十多歲時的作品合輯,〈革命青年〉標誌了明顯的年代及事件,為七年代後具有回歸本土、社會、民族及世俗化傾向的敘事詩。

首句聯繫的事件為1948年至1949年發生的四六事件,國民政府大規模逮捕當時師大及臺學生的行動,標誌著白色恐怖的開始,次句刻意保留日語發音的「多桑」,暗示著作者父親本省人的身分,逃過政治追殺的父親喪失對於表達現實理想的熱情,換得作者的出生。次段描述作者進入大學後的經歷──不僅與父親長相相像,對於政治參與的狂熱也如父親,詩中提到的馬庫色為德國重要的哲學家,其著作《單向度的人》標誌著資本主義社會造就的社會只有物質生活,沒有精神生活的論述,標誌著作者與父親的世代衝突的癥結。末段進入下一個十年,內容提及的再生、結束及結婚,清楚表達著作者因循著父親的步伐,同樣以婚姻表達對於時代理想熱情的結束,並於下一代複製同一模式。〈革命青年〉不僅是作者本人的經歷,也同時標示著當時年輕人對於社會關懷的開始與結束的縮影。

敘事詩反省橫的移植的信條影響下現代詩對於現實事件的關心不足,也在現實與美學的交錯中提起讀者對於歷史記憶的背景與時代青年對於環境劇變的心理反應。

(本篇賞析觀點得益於曾琮琇老師的演講《介入的詩學:談台灣當代詩歌的敘事形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