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1日 星期五

不再是新聲 ◎洪崇德


不再是新聲 ◎洪崇德
 
重啟的時刻,很榮幸擔任第一期的主編。
 
在嚴謹一點的討論上,「七年級」這種只看出生年的定義並不是個好定義。但以相鄰的「六年級」、「八年級」相比,卻可以聚焦出特定的群象。
 
規劃以七年級(1981-1990年生)詩人為主題的一系列作品,期待在社群上有所影響,這對我是充滿特殊意義的。我是七年級尾巴出生的,曾經歷過ptt、奇摩家族、Pchome新聞台、無名小站⋯⋯以及facebook剛進入臺灣,人人都在偷菜的年代。我們跟六年級後段班同樣在自媒體時代開疆闢土,比前行輩更容易被新世代讀者注意,卻也因為過量的網路資訊,導致被注意(或進一步說,「被在意」)的程度變得有限。
  
七年級詩人現在大約是27到37歲。在成長的過程,就不斷接受網路的洗禮,習於往校外去尋找最好的夥伴或對手。我們曾經歷大學詩社骨牌般的倒閉,也躬逢其盛的目睹新的大學詩社、跨校詩社、讀詩會雨後春筍般成立。現代詩與網路關係的討論並不是從七年級開始,但我們成長於網路普及的年代,習慣於在不同網路空間與人討論詩的生活,慢慢不再像我們是台灣現代詩進入網路發展以後,開出繁花盛景的一代。
 
3/2-3/3,我們討論「沒有出詩集的七年級詩人」。以此為本月的開始,我想的是會不會有一天,我還記得的那些名字(例如出書不久的蔣闊宇)都已經不再沒沒無聞,或終於離開我的記憶了?「沒出詩集」的七年級詩人算不上很少,卻同樣說不上很多。或許,這是我記住一些人的方式。3/4-3/10,主題是「那些想讓你敲碗第二本的七年級詩人」。有一些創作者還沒出版第二本著作,他們是被生活消磨以致掉隊了嗎?我其實沒辦法肯定。但肯定很希望看到他們有更多作品。從還沒有第一本到還沒有第二本詩集,或許說明了詩集的出版並非如今日印象中簡單,有一部分詩人非常審慎地看待創作結集這件事。
 
3/11-3/17是七年級女詩人的愛情想像,這是一個容易被批評標籤化的主題。但是一聽到七年級女詩人你會想起誰呢?他們的愛情想像又是什麼模樣的?我想這本身就很值得做看看。3/18-3/24,主題是七年級詩人的末日書寫。生活或時代帶給詩人的某些破洞,我們可以試著看看。在這個月的最後,3/25-3/31,我們討論「七年級的社會意識」。當我們年紀輕,我們被譏為草莓族;當我們積極的醞釀野草莓運動、白衫軍運動與太陽花運動,或許某些長輩應該重新考慮對七年級的印象。詩人作為情人,他給你愛情;詩人作為常眼望未來的人,末日難免要使其憂慮;詩人作為一個社會運動者,他在現場當抗爭的一份子,在現場以外,用文字繼續運動。
 
隨著八年級詩人陸續出道,七年級不再是新生代了。告別文藝青年的青澀與浪漫,我們期待看到更多好作品。
 
 
圖:靖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