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日 星期二

九月,潮間帶 ◎柯蘿緹


九月,潮間帶 ◎柯蘿緹
  
年少時曾聽說過一個故事
是關於溪河,如何流入他們的生命
以及生命,如何盡付於溪河
  
那應是十六歲的灘頭,日光
微攀雲背,天色方霽。此刻聆你
傾吐心事(臉上光影交疊,使得
我一時目眩神馳)聽畢,愀然
空氣間遂瀰漫起一股,淡淡的
深秋的味道
  
川流不舍,帶走青春的鵝卵
碎琉璃褪去稜角,打盹在岸邊
 
(記憶的流沙不斷下沉,這故事
大夥兒聽了無不為之動容…)
 
那些不羈的溪河,數年來四方奔遍
杈枒的流域,今將回歸,於破曉
歸諸寧靜的海面,緩緩
緩緩地(在天與地之間)
化為潮汐
 
潮汐,持續著(有人說:悲傷時不宜跳舞)
地球繞太陽轉動(你知道,賦詩總因為離別)
 
忽然,我想起那個動人的故事
據說最初,也是從大海那兒聽來的
經由海風
 
--
 
◎作者介紹:
  
柯蘿緹,一九八五年生於台灣宜蘭。清華中文系、東華創英所畢業。曾旅菲一年。百無聊賴的生活中,惟以棒球與寫作為心。歪仔歪詩社成員,曾獲國藝會出版補助,著有詩集《無心之人》。
  
詩人何俊穆形容他的詩:「是一顆飛在外野上空,不知該留在線內,還是飄出線外的,孤獨的高飛球。」
 
--
 
◎小編三進賞析:
 
詩是有時效性的,有些詩適合年輕的時候讀,而有些詩,年少時嚼來無味,經歷人生洗鍊後才會有體會。〈九月,潮間帶〉這首詩比較特別,無論哪個年紀讀,都各有領略。
 
「年少時曾聽說過一個故事/是關於溪河,如何流入他們的生命/以及生命,如何盡付於溪河」本詩以細流匯聚成河、溪河川流入海,將生命成長歷程比喻成一種漫長的、磅礡的、由劇烈而舒緩的歷程。事實上也是如此,每個人都胸懷自己的暗流,也都積累著什麼,直到歲月令我們學會攤平、鬆手,接納自己。
 
本詩所提取的,是時光流逝的詩意,礫石在河流中反覆滾動削成圓滑鵝卵石、碎玻璃在海浪推移間磨出溫潤碎琉璃,時間不只搬遷一切,也淘洗了不成熟的稜角。那些曾經難以啟齒的經歷,最後都會沉澱成細軟的河床,並非毫無意義。
 
而歲月的況味也在於,每每回顧時,那種既酸又甜,參雜著羞恥感,有時又有點慶幸。如詩中所說:「那些不羈的溪河,數年來四方奔遍/杈枒的流域,今將回歸,於破曉/歸諸寧靜的海面」回憶成為周而復始的潮汐,時不時回到你的腦海,敬你一杯五味雜陳。

回到創作的角度,從技法上來分析這首詩──本詩標點符號的使用,令這首詩完全足以稱為傑作。
 
本詩用了18個逗號,每一次的「,」都在調整詩句節奏的舒緩,一方面令詩句讀起來起落靈活,時而四言古詩般整齊相契、忽又回到日常口語,好似NBA場上的歐洲步,當讀者快要熟悉節奏時,又被華麗的變奏輕巧甩在身後,目光只能跟著他走。
 
另一個領銜主演的符號是括弧,本詩用了五次()也各有表情。
 
比如電影蒙太奇運鏡,剛剛還在誦讀旁白,突然又第一視角帶入感受:「此刻聆你/傾吐心事(臉上光影交疊,使得/我一時目眩神馳)」。
 
或者又在段落間獨立成段,宛如副歌奏畢,間奏延續悠長的餘韻:「(記憶的流沙不斷下沉,這故事/大夥兒聽了無不為之動容…)」。
 
又或者不斷補述,在看似無情的物象描述中,偷偷穿插內心的心裡話:「潮汐,持續著(有人說:悲傷時不宜跳舞)/地球繞太陽轉動(你知道,賦詩總因為離別)」。
 
最後,回到末段的插播,「我」想起的那個動人故事,為何要強調「從大海那兒聽來的」呢?我想是因為大海位於時間軸的下游,比起溪河倉促的筆觸,塵埃落定的體悟比較溫柔。
 
--
  
美術設計:李昱賢
圖片來源:李昱賢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九月潮間帶 #柯蘿緹 #無心之人 #謝三進 #花火 #假設的心臟 #歲月的況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