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17日 星期五

酒徒 ◎林餘佐

酒徒 ◎林餘佐

麥子搖晃
你側身走入深處
沿途以手觸碰
發光的麥芽
腳印拓出液態的路
你頻頻回首
以迷濛的眼審視──
熟悉的家屋
在微醺視線使得物件
微微變形,你說:
「這才是歪斜世界的原貌」

發光的麥芽沉澱在杯底
質地如泥沼般濃稠
容易使人沉淪
沉淪於過度清醒的午夜
特別需要麥芽的撫慰
把麥子埋下
以秘密灌溉
讓它成為溫暖的植物
等待收割、加入玉米與其他穀物
發酵、蒸餾所有人的夢境
讓它成為琥珀色的火種
燃起心裡的柴薪

你的酒杯寬闊如林
酒精緩緩斟滿
成為發光的流域
你是我見過的酒徒中
最善良的一個
 
 
---
●「酒徒」可能帶給我們的形象是?
 
A.擱淺的醉者
B.奉獻的行者
 
---
 
 
 
●解說
 
詩是一種無限趨近卻不願說破的語言。每首詩就像一道錯綜複雜的迷宮,乍看之下有無數道路,通往出口的方向卻曖昧不明。有別於字典賦予字詞明確的意義,詩的語言往往具有歧義性,有多重詮釋的空間。詩人在迷宮埋下重重線索,文本間的形式、結構、內容、意象就成為潛在的突破口。
 
〈酒徒〉帶給我們有別於平常的酒徒形象。全詩採用第二人稱「你」作為接受敘述的對象,將啤酒原料的麥芽與酒徒的身影揉合混寫。首段先從搖晃的麥子寫起:「麥子搖晃/你側身走入深處」兩句話以蒙太奇完成意象間的轉換,同時帶出被敘事的主角──酒徒的存在。酒醉狀態下視覺模糊,反應時間延遲,酒徒卻反而以看透的姿態,更看見世界的不堪。
 
在文學創作中,我們往往留意一再重複的事物。第二段由麥芽沈澱寫起,從中可以注意到反覆出現的「發光」。不難去揣想「我」這名敘述者對於「酒徒」抱持正面觀感。酒徒或許曾經對社會抱有理想,卻終究不敵外在因素而沈淪。知曉這一切的我,選擇埋下麥芽,經過漫長發酵、蒸餾提純,完成紀念酒徒的儀式。
 
「你是我見過的酒徒中/最善良的一個」末段敘事者大方肯定了酒徒,並給予他極高的評價。如同《大亨小傳》,Nick最後對於Gatsby的評價:「你比他們所有人加起來都好。」既是讚美,也是最真摯的告白。酒徒為什麼飲酒?或許是現實令他苦不堪言,打算借酒消愁,他的沉淪卻使他陷入清醒的絕望。
 
〈酒徒〉描繪了一幅個人或是集體的「酒徒」樣貌。在第三週,我們將引導擴展至意象與主題上。根據文本中的線索,選項A、B揭示了兩種可能的形象。你也許會注意到,擱淺/奉獻、醉者/行者是相互形成的,很難以一個答案概括。
 
這也許是專屬於你的一道謎,解不解、如何解,都在你的詮釋之間。
 
美術設計:
Nysus  IG:https://www.instagram.com/nysus_/
攝影來源:Unsplash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