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13日 星期五

如果哪天我死去 ◎林季鋼

如果哪天我死去 ◎林季鋼
  
如果哪天我死去
請點著像我們的愛那樣轟烈的火把我燃盡
我要你認出化作塵埃的我
把死灰倒入鼻煙壺
吸氣
然後因為我而上癮
  
如果哪天我死去
把腳埋在我們走過的路
把眼鑲在我們看過的幕
心你得吞下
我還要與你的臟器們跳最後一支舞
  
又如果哪天死去的是我
請在仲夏種下你我之間的種種 用眼淚灌溉我的墳
等待開一朵等待凋謝的
等待 你的汗水把我的一生骯髒洗淨
只留下精義 如果那時你還能勃起
  
如果哪天沒有如果
請你忘記 也請你不要告訴我你已忘記
請你繼續 也請你不要告訴我和誰繼續
原諒我停下的步履
不要回頭
因為我還會看著你的背影
  
--
  
◎作者簡介:
  
林季鋼,詩人,流浪者
  
2016年獨立出版詩集《餘人》,隔年再版並改編成同名舞台劇。2018年出版詩集《寫真》。
  
--
  
◎小編旭鈞賞析:
  
在許多作品中,性的驅力與死的本能經常被並置,死亡也被用以比喻性愛。在這樣的書寫中,也可能提及身體,在完成某種追悼儀式同時,也完成慾念的執行。死亡與性慾的比喻關係,也不只出現在描述死亡幻想的作品裡。例如,林季鋼的另一首詩〈你 我嗎〉中寫道「啃不乾淨的大骨」,性愛的過程變成啃食一方的身體。另外,也有作品將性器官比喻為刀刃,也可能帶有殺傷的意涵。這些「死去」或「受傷」的身體,其實仍完整、可辨。
  
〈如果哪天我死去〉中的身體,就不這樣完整而可辨了。在第一節,這具身體變成骨灰,要求由鼻而入,進入對方的身體。這打破了完整的身體界線。如果是兩具完整的身體,在做愛時,兩人仍會隔著肌膚。肌膚是界限,同時也是感官。化作骨灰的身體,就這樣滲入對方的身體,這是生者無法達到的親密性。
  
這種親密不但是生者無法達到的,甚至是無法感覺的。失去皮膚感官,骨灰要如何感受這種親密性?那已經不是重點了。滲入並達到這種親密性,就是願望。
  
第二節則是被支解的可辨身體。讀到這段時,我們會發現第一節和第二節的身體處置願望不同。本詩有四節,每一節都是一次新的死亡預想,各節間的願望是不連貫的。雖然不連貫,第二節仍然有共通的主題:打破身體界線,達到最高的親密性,使心臟「與你的臟器們跳最後一支舞」。
  
所以我們可以推想,「我」對於死去的身體只有一個要求,請「你」讓我們的身體打破肌膚之親,交融一體。
  
這樣的推想在第三節依然成立。第一節是火葬,第二節是支解,第三節來到墓葬。墓葬的身體埋在土中,照理說應該是隔絕與孤寂的,要如何達到親密呢?第三節於是翻轉了「我」進入「你」的結構。這次,是「你」的體液,前來接觸我的身體。且這不是普通的接觸,是「把我一生的骯髒洗淨」,「留下精義」。洗淨代表的,是我身與體液的絕對交融,甚至可以是溶解。這是一種親密。而「精義」則有雙關,一方面是我的殘存,二方面是你的體液。兩者都被留下。此時,只剩下「精義」的我,與你的精液,是親密的。
  
這樣的身體親密幻想到了第四節,被瓦解了。這一節沒有說明「沒有如果」的情況下,「我」是生是死。同時,身體與性慾也在這段消失,留下的是「看著你的背影」這樣超脫、恆久的念想。或許,回「頭」、「背」影、「看」著(難道有辦法不用眼睛看嗎?),都指涉器官的在場,但身體感明顯弱化,「回頭」強調動作,「背影」則是可見不可及的模糊形象,甚至與「背」這個身體部位關係薄弱。
  
至此,似乎有一種關聯背釐清了:身體與親密,是所有「如果」的請求。然而,當「不如果」時,身體的親密,就不可能達成。畢竟,「我」的存在以及我身,是為了讓「你」渴慕、悼念的。

美編、圖片來源:靖涵 https://www.instagram.com/c__nh_n/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林季鋼 #如果哪天我死去 #身體詩 #情慾詩 #旭鈞 #餘人 #寫真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