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8日 星期一

南國以南:台灣與東南亞的詩歌交陪



 南國以南:台灣與東南亞的詩歌交陪 ◎反社會boy

 
前幾個禮拜,當我們開始問南國是什麼?除了風土形象,也有來自北方殖民母國的想像,如果我們深入挖掘,其實在南國內部也有自身作為主體的歷史敘事,而當我們把島嶼視為整體時,才發現我們並不是南方的終點。數百年來位於東亞貿易樞紐位置的台灣,與東南亞的交流往來從不間斷,在台的東南亞人口也早已超越原住民人口,深入台灣社會的各個階層與這塊土地上的人民相互「交陪」。
 
交陪(kau-puê),在台語裡指的是人與人之間的應酬、交際往來和交情。這樣的關係在台南演變成「交陪境(kau-puê kíng)的祭祀圈傳統,各友好宮廟會在對方祭典進行期間相互「贊境」,而台灣的藝術家曾以這個概念在臺南舉辦「近未來的交陪:2017蕭壠國際當代藝術節」。
 
這禮拜試著點出從南國的視角,呈現台灣與東南亞在詩歌之間的互動關係,因而這個禮拜的詩人或作品,有的是留台的大馬詩人,在台灣的學術機構任教多年,有的東南亞詩人也曾造訪台灣留下作品,而我們也時而出版來自東南亞的詩集,甚至還有極為關注台灣文學發展的非以華文寫作的東南亞詩人,既然現在不能出國,這禮拜就和我們一起在詩裡來一次七天七夜的東南亞之旅吧!
 
 
|南國對我來說是?
 
我想分享一個故事。
 
約莫是好幾年前,在中秋節前夕搬入大學宿舍,來自南部都市的小孩顯然不是那麼習慣中部山區的氣候與食物,為什麼羹和家裡附近買的比,就是少了一味?空氣時而飄散出潮濕塵土的氣味,入夜後溫度急速驟降,那是南部小孩最直觀的身體知覺。
 
室友陸續入住,其中一位室友操著很像張學友和劉德華會說的話,夾雜著一些不是很清楚的中文,我從他的手中接過他帶來的月餅,他說:「這是澳門的月餅嚐嚐看看和台灣的有什麼不一樣?」,另一位室友用著和台灣不同聲調的中文說:「是咩!我等等也來一個。我沖涼先。」,我一時無法意會,他說:就沖涼咩!我們馬來西亞都這樣說」,我後來意識到是「洗澡」的意思。
 
最後一位室友抵達後,整理著他的行李,拿出他的二胡時時拂拭之,我說:「好厲害!你拉二胡」,他說他以前在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參加過「華樂團」,這我倒能很快的轉換,而後來也才知道他會在每年過年前在宿舍的門貼上他寫的春聯。
 
彼時台灣剛結束盛夏的學運激情,門上還是之前的學長貼的318剪報,雖然才發生高雄氣爆沒多久,如火如荼的地方選舉又將展開陳菊沒意外又要當選了,大馬前首相納吉的夫人Rosmah手上的鑽石佔據了東南亞政壇的目光,讓大馬室友紛紛非議。我提了我們台灣淑珍一家的海角七億,室友們竟也都知道,最後那晚結束在爭辯《親戚不計較》和《意難忘》孰是台灣最經典的八點檔鄉土劇。
 
那段時光,是我第一次發覺自己的「南方身分」是如此的不同,但我也不是唯一的南方,在一間有著許多東南亞和港奧學生的大學,來自台灣南部的小孩也不是那麼的南,不過就在那刻,在那小小的四人男生宿舍,南方的視野在我眼前展開。
 
--
⠀⠀⠀⠀⠀⠀⠀⠀⠀⠀ 
美術編輯:蕪
圖片來源:蕪
https://www.instagram.com/wu.55555/
 
#東南亞詩歌 #台灣詩 #南國 #交陪 #南國形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