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明天了
我找過了 真的 沒有未來好像非常悲哀
為什麼不能把「昨天」換一個字
就變出來「明天」了啊
可是不對
昨天是很好的 你是很好的
我不願意
用這些去換來不確定的明天
--
◎作者簡介
葉青
生於民國68年10月16日,卒於民國100年4月2日。
北一女及台大中文系畢。曾任誠品書店商品處影音企劃,定期於誠品好讀撰寫評述,並為KKBOX古典樂、爵士樂長期約稿作者,曾翻譯音樂相關影片。另曾擔任教育部國語辭典編輯,及桃園縣立慈文國中國文老師。出版作品有《生死密碼─名人死亡之謎》《生存密碼─世界未解之謎》,譯有《陽性反應》。
大學時期積極參與同志活動,努力在身分認同與輿論壓力下找到平衡。堅決相信「清醒不是人生唯一的正途」。病後開始新詩創作,累積作品逾千首,文字淺白,卻觸動人心,靈感多來自身邊他喜愛的人、事、物,常說自己的詩刪去贅詞只剩三個字:「我愛你」。
--
美術設計:紀姵妏
攝影來源:
--
◎小編蔡淳祐賞析
〈明天之前〉收錄於葉青的第一本詩集《下輩子更加決定》。
若有閱讀過葉青的《雨水直接打進眼睛》這本詩集便能知道,《下輩子更加決定》當中所出現的詩其文字力道較第二本詩集輕,然而並非較不優秀,筆者認為其差異在於表述情感上,是否屬於毫無保留的大方。
〈明天之前〉這首詩分作兩段,讀者可以將前後兩段看作不一樣的概念,相互對抗形成。第一段如是說:「沒有明天了/我找過了/真的/沒有未來好像非常悲哀」,這兩句表現出對於沒有明天的第一種看法,當詩人面對沒有明天、未來這件事情時,第一時間是驚慌,詩的第二句利用口語化的「我找過了/真的」模擬了現實生活中當人找不到重要東西時,常常會脫口而出的話,在接上一句「沒有外來好像非常悲哀」,告訴讀者沒有明天這件事情是令人難過的。再來同為第一段的後兩句這樣說:「為什麼不能把「昨天」換一個字/就變出來「明天」了啊」,這兩句相當的有趣,像是孩子一般想要利用實際上不可行的方式,補救自己面臨到的問題,詩人找不到明天,失去了未來,便想要利用昨天來換。到這裡能夠理解第一段所提出的概念是:「沒有明天是可怕的,明天是重要的」這件事情。
接著來到第二段:「可是不對/昨天是很好的/你是很好的/我不願意/用這些去換來不確定的明天」,這一段完全推翻了前段想要做的一切事情,像是詩人在想著要用昨天換來他找不到的明天,接著卻想到昨天的美好與明天的不確定性,兩相比較之後,要用已經確定的美好日子去換取不確定的未來,事實上才是可怕的事情,甚至比沒有未來更為可怕,因此詩人作出決定,要保留昨天,至於明天是否還會出現,自己有無未來這件事情,與正視、緬懷昨日的美滿相比,已不復重要。
詩人將詩題取為〈明天之前〉,換句話說就是今天,是在詩中留下的懸念,她談及了昨天的美好與明天的不確定(甚至沒有明天),那今天呢?隻字未提,筆者以為,今天尚未成為昨天,還有創造美好回憶的可能,讓今天能夠成為明天所謂美好的昨天,且其亦不像是明天一般遙遠、無可預期,對於現在的自己,與其考慮未來存在與否、美好與否,可不可以用過去交換未來……此等問題,不如把握能夠把握的,或許是其想要表述的更深的一層想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