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12日 星期六
海葬 ◎邱剛健
不是這個人
是這座墳墓
躺在浪與浪之間
搖幌的島
不是這個島
是這座墳墓
躺在浪與浪之間
搖幌的城市
不是這個城市
是這座墳墓
躺在浪與浪之間
搖幌的大陸
不是這個大陸
是這座墳墓
躺在浪與浪之間
搖幌的人
--
◎作者簡介
邱剛健(1940─2013)
電影編劇、導演、策劃、詩人。生於福建鼓浪嶼,1949年隨家人移居台灣。早年創辦《劇場》雜誌,聚合莊靈、黃華成等友朋,大量譯介西方現當代影劇作品與理論,並曾導演與劉大任合譯之《等待果陀》。1966年赴港,以戴安平、邱戴安平、秋水長安等筆名開展編劇生涯,率續與張徹、楚原、譚家明、許鞍華、區丁平、關錦鵬等導演合作,主筆語和編劇本無數,嘗言:「《去年在馬倫巴》是我的老師。」重要作品包含《愛奴》(1972)、《投奔怒海》(1982)、《烈火青春》(1982)、《唐朝豪放女》(1984)、《地下情》(1986)、《胭脂扣》(1988)、《人在紐約》(1990)、《阮玲玉》(1992)等;返台指導的《唐朝綺麗男》(1993)與《阿嬰》(1993),用風格化的影像語言為華語電影備增異色。後移居紐約、北京,往返兩岸,在不同城市間持續創作,晚年更加醉心於寫作現代詩,著有詩集《亡妻,Z,和雜念》(赤粒藝術,2011)、《在淫蕩出發的時候》(蜃樓出版,2014)。
--
美術設計:清蒸紅燒魚
攝影來源:清蒸紅燒魚
--
◎小編囗囗賞析
〈海葬〉是一首空間感相當遼闊的詩,類似的句構與意象群、題目及身體性有著緊密的關聯,語言相當清晰而行文自然又不失意義的展延性。
海葬將死者的骨灰灑諸海面,除去容器的限制,海成為死去的人的主體,詩中以四次否定的過程慢慢認定墳墓所在的位置,一面描述躺在浪上對於身體的搖晃,一方面也利用了搖晃的島/城市/大陸/人的層層的遞進,將一個人精神意志的投射逐漸放大,最終回到人的自身,每個投奔海的亡靈都合流成一個搖晃的人,類似集體潛意識的合而為一的隱喻,也影響這首詩的意義定位。
在詩中埋葬的人是誰不再是重要的議題,而是重複在浪與浪之間擺盪的墳墓,這樣的形容有偌大的空隙,人與人之間也許就是浪與浪的往復關係,選擇誰的意識前往了一個島嶼/大陸/城市/人,何嘗不也是某些活著的人的生命目的。
邱剛健導演生前可能也懷著如此漂泊的心情,往來各個城市透過戲劇、透過詩表達著他的意識留存,可能他也因為兩岸三地的國族認同的落差與他人有過齟齬或思考的限制,但在生死交關之際,那些價值也不一定代表著這個人生命功過、圓滿與否的判準,面對著每個複雜的命題,各位讀者不妨也以這首詩為引子,思考一下自己從哪來,要往哪裡去吧。
◎關於不成文詩社
「不成文的都成詩」,詩是心志與生命狀態的展示,是世界的發明,也是發明世界的方式。
不成文詩社生於元智大學,遭逢時間的魔幻、空間的轉瞬,成員逐漸離散世界各地,懷抱著詩的盾牌,我們彼此都嘗試著用自己的方式抵抗來自內外的侵蝕。目前固定聚會時間多落於禮拜一或禮拜四,公開活動會公布於同名粉專,參與不限資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