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海寬廣、無邊際,而海與陸與島的交界,卻上演著一場又一場關於國家、主權、認同邊界的攻防戰。
台灣是座海島,1949年後的海岸線卻被視為禁忌的空間、國家的防線。過去繁榮的基隆港和高雄港,在戒嚴令的禁止下,每天上午一點到五點被劃歸為宵禁時間,非經特別許可,一律斷絕交通。而一般人民更是嚴禁自由出海,以防中共滲透、破壞。直至解嚴後的今日,人民在出海前仍須「報關」,島嶼上人們和海洋之間,隔著一條名為「國家」的界線。
島嶼上的文學和海洋之間,同時也隔著一條名為「國家」的界線。台灣文學中的海洋意象,一直要到解嚴後才逐漸明朗、解禁,海洋得以容納相異的國族想像。鄉愁可以不再只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在「台灣人共心肝共款運命」的狂飆歌聲下,我們可以喊出「咱是海洋的國家」;淺綠色旗幟上的鯨魚,可以徜徉於「台灣」的海洋。
本週的主題,《海洋的國族想像》討論的是包容、寬廣的海的另一面向──有其劃分和界線的國族想像,我們將會看見詩人如何在作品中連結「海洋」與「國族」,以及「國家」的界線如何和包容、寬廣的「文學」碰撞。
--
美術設計:林宇軒
圖片來源:林宇軒
#海洋詩 #國族 #國家 #海島 #台灣 #換貓上場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