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6日 星期三

玩具墳場  ◎羅任玲

玩具墳場  ◎羅任玲
 
當世界丟棄你
像丟棄一件破舊的衣裳
一個破碎的玩具
被暴肥的河泥沖刷
霎時不見了蹤影
 
當土石流像噩夢砸破了
八十二歲老嬤嬤的頭
你正從西部墜溪出海
隨黑潮一直旅行
到了美麗的蘇澳港
阿 那些甜美夢幻的魚群
正輕輕啄食你的肉身
和你不知去向的魂魄
 
你來不及告別的父老
來不及知道故鄉還有一座
更大的玩具墳場
四百九十一個和更多
剩下一隻腿的
 
當小三生穿梭玩具墳場
尋找十個同學的牌位
像尋求永不再來的青鳥
暮色融入蟬屍降落山谷
你不知道他們說
已經夠快了夠快了
 
你不知道老嬤嬤
等不到包紮傷口的紗布
等不到一碗地瓜粥
在空蕩的親人懷裡
她說了最後一句話:「我好餓」
 
那時你已漂向陌生的太平洋
用最後的肉身
向暗暝的福爾摩沙告別
向滿山沉默檳榔樹高山高麗菜
向偽裝成神木的怪手
向抄襲巴別塔的攔砂壩
向明天
 
當明天過後我不知道
世界下一個丟棄的
會不會是我?
 
--
 
◎作者簡介
 
羅任玲, 1963年10月10日生,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畢業,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文學碩士。曾獲《台灣詩選》年度詩獎,梁實秋文學獎散文獎,師大文學獎新詩首獎,耕莘文學獎新詩、散文、小說獎,詩與散文收入多種重要選集。著有詩集《密碼》、《逆光飛行》、《一整座海洋的靜寂》、《初生的白》,散文集《光之留顏》,評論集《台灣現代詩自然美學》。
 
--
 
◎小編李昱賢賞析
 
「台灣四面環海,地勢高峻陡峭、河川坡陡流急。」
 
這是一句在地理課本中、大部分人接觸台灣水文時都會讀過的描述。由於台灣輪廓上呈現南北狹長,又以中央山脈等高山貫穿島嶼中央,這使得台灣的河川坡度陡、強度高,每當水一落下便快速流往出海口,隨後進入廣闊大海。
 
詩人在首二段便點出了河流與出海口的關係,河水奔赴海洋的過程就如同一趟生命的軌跡,我們呱呱墜地於後又向著死亡行進,在歷史洪流中是那麼稍縱即逝,作家吳盛也曾經在作品〈出海口〉中寫道——
 
台灣島嶼從浪沫間誕生
,海洋是島嶼溫暖的懷抱。
 
水自天上來,順著地表的坡面,
從峰頂流過平原,
一路蜿蜒又回到海洋。
 
台灣西部小面積的平原地,
是許多溪河沖刷所形成,
大小溪河的「出海口」相互銜接,
形成海岸線居民口中所稱的「海口」地區。
 
曾經婆娑無邊的海岸,
是我們靈魂中最深刻嚮往的夢土。
 
將出海口和靈魂的終點做連結,呈現了一種台灣河流、海洋對思想和文學的影響,既是生命之母也是安樂鄉。
 
〈玩具墳場〉一詩於2009年9月18日刊登於聯合副刊,同年的8月8日即為重創台灣的八八風災發生之時,「你來不及告別的父老/來不及知道故鄉還有一座/更大的玩具墳場/四百九十一個和更多/剩下一隻腿的」詩人以玩具延河漂流出海的過程帶出莫拉克傷亡者的泣鳴,當年莫拉克颱風侵襲,高雄小林村的上百居民在轉瞬間受到沖刷的泥石掩埋,那些殘酷和悲傷在詩人筆下成了孤寂無奈的一趟航程。
 
「當明天過後我不知道/世界下一個丟棄的/會不會是我?」詩人在末段中亦給出了警語,告誡世人應學習與大自然共處,否則終將招致遺棄。
 
--
美術設計:林宇軒
圖片來源:林宇軒
 
#羅任玲 #玩具 #墳場 #初生的白 #李昱賢 #老嬤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