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情 ◎李進文
教堂和微笑之間,宣傳車
的幽靈,沿街拜託台灣
車頂喇叭呼叫喇叭
聲聲粉紅
我主,雙眉緊蹙。
水蜜桃季節都過了
各黨依然鼓脹,甜膩而多汁
果肉開釋:孤島
孤島在口舌內忍住
忍不住的
風,冷感地推了細雨一下
十一月就彎曲
夜空空的心,憋屈
馬路油腔滑調,一直
一直要行人信靠它
吃苦的微光
陰翳地叫一道長廊過來
叫長廊盡頭一個又一個候選人
過來(廊外喇叭呼叫喇叭)
該怎麼選呢?天氣和愛,
都在衰敗
選票一張一張選擇離開
我鼓勵它們務必好好孤獨
不為我主,為民主
--
◎作者介紹(錄自詩集《更悲觀更要》)
李進文,1965年生,臺灣高雄人,現任聯合文學出版社總編輯,曾擔任媒體記者、創世紀詩社主編、明日工作室副總經理。著有詩集《一枚西班牙錢幣的自助旅行》、《不可能;可能》、《長得像夏卡爾的光》、《除了野薑花,沒人在家》、《靜到突然》、《雨天脫隊的點點滴滴》;散文集《微意思》、《如果MSN是詩,E-mail是散文》;圖文詩集《油菜花寫信》、動畫童詩繪本《騎鵝歷險記》及《字然課》、美術詩集《詩與藝的邂逅》;編有《Dear Epoch─創世紀詩選1994~2004》等。曾獲時報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中央日報文學獎、臺北文學獎、臺灣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以及林榮三文學獎新詩首獎,2006年度詩人獎、文化部數位金鼎獎、入選《台灣文學30年菁英選:新詩30家》(九歌版)等。
--
◎小編林宇軒賞析
什麼是政治?政治就是「眾人之事」。在台灣民主化的進程裡,從理論到現實中也逐漸衍生出「政治即是生活」的觀念。這是什麼意思?雖然我們不會無故對政治進行表態,但現實是大家日常生活的每一個面向都「不可能脫離政治」。
政治即是生活
在描寫宣傳車拜票過程的第一節後,緊接著的是以「我」為中心的情緒表態。李進文在這首詩中,透過從自身的角度去評斷眼前的一切,為觀看世界的視角訂定一個主觀的指標:「我主」。也許是不喜歡政治,認為「政治很骯髒」;也許是接觸到了與自己立場相異的意見;也或許只是單純不關心政治的性格,使得詩中的我「雙眉緊蹙」。
究竟哪一種才是正確的呢?作為讀者的我們單從文本上也無從考證。畢竟在現實中,大家關於政治的「表態」往往是不會被輕易看透的,就像詩中「孤島在口舌內忍住」所象徵的「沉默的大眾」。對於政治議題,當立場不同的人們談論起自己的「認同」而對話中參雜過多的情緒,很容易會演變成口舌之爭,進而致使雙方的感情有所摩擦——所以「忍住」,或許是解決衝突的一種有效方式。
當然,拒絕溝通絕非長久之計。當抽象的「選情」兌現成為實實在在的「群眾」與「票」,這種「少數服從多數」的體制就直接地實踐在我們身上,無論是非對錯。當德國人民投票選出希特勒做為國家領導人,以「民主的方式結束民主」時,正應證著這個道理。所以,當「天氣與愛/都在衰敗」時,我們該如何抉擇?
少數服從多數
「馬路油腔滑調,一直/一直要行人信靠它」詩中候選人的掃街、拜票與造勢在現實中,已經成為一種選舉不可避免的活動了;但當這種政治文化發展過度,進而導致各種族群的撕裂與仇視時,我們是否應該回歸原點,思考民主的意義?
生於台灣,這塊民主自由的土地上,「投票」已然成為了我們生活的日常。對於自己的立場,我們往往會以自己的視角去解讀他人的意見。在詩人向陽的詩作〈立場〉中寫道:「如果忘掉/不同路向,我會答覆你/人類雙腳所踏,都是故鄉」如果我們將眼光放遠,尋求彼此的共識以及充分理性的溝通空間,才會有更良好的溝通空間。
科技的革新讓資訊傳遞越來越快速,政治也透過各種管道「更直接」地影響了我們的生活。可能在學校、職場上我們被迫面臨表態自己的立場;可能在家庭裡因為政治傾向不同而有所爭執;可能對於投票結果有所不滿,但無可否認,這是透過「民主」而非「我主」的方式所票選出來的。
「明天過後,他們仍然是我們的家人、同事、朋友。」
請永遠、永遠記得民主的真諦。無論最後結果是什麼,今日開票結束後,請抱抱每個身邊愛你的人以及你愛的人。明天開始,我們還要一起面對台灣的未來,繼續勇敢地生活下去。
1月 #詩的三角板
本周 #LV2導引解析
#內容解析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開票 #選情 #總統大選 #民主 #李進文 #更悲觀更要
--
美術設計:李昱賢
圖片來源:李昱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