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18日 星期三

無法和自己缺陷的心相處的女人 ◎瑪格麗特‧艾特伍(Margaret Atwood)

我指的不是那形狀
象徵愛情,用來裝飾
蛋糕的糖果
那個應該屬於誰或
會碎掉的心
 
我指的是這團收縮的肌肉
像剝了皮的二頭肌,藍紫色
裹著一層油
一層軟骨,這孤立的
穴居的隱士,無殼烏龜
這不滿足的
滿腔熱血
 
每一顆心都漂浮在自己
無光的深海
濕黑,微微閃爍
四張嘴像魚一樣開闔,吞嚥
據說心會劇烈跳動
這是一定的,這是它抗拒
溺水的慣性掙扎
 
但多數的心說:我要,我要
我要,我要。我的心雖然
不像我以為的
鬧雙胞,卻比較矛盾
它說:我要,我不要,我
要,然後停下來
它強迫我聽。夜裡
 
當其餘兩隻眼睛閉起來
它是帶著紅外線的第三隻眼睛
徹夜睜著
又不透露看見什麼
 
它不斷騷擾我耳朵
像被捕的蛾,疲乏的鼓
像孩子的拳頭捶打
彈簧床――
我要,我不要
人怎麼能跟這樣的心相處?
 
我早就放棄對它唱歌
永遠沒法滿足它,哄他入睡
總有一晚我會跟它說
心,你給我靜下
它就不動了
 
◎作者簡介:
 
瑪格麗特‧艾特伍(Margaret Atwood),公認的「加拿大文學女王」。國際知名度最高的加拿大作家。諾貝爾文學獎重量級候選人。
 
1939年,瑪格麗特‧艾特伍出生於加拿大渥太華。1966年,第一本正式出版的詩集《轉圈遊戲》即獲加拿大最重要的文學獎「總督文學獎」。除了寫詩,她也創作小說。1985年以小說《侍女的故事》再度獲「總督文學獎」,2000年《盲眼刺客》獲英國曼布克文學獎。二○○五年她獲頒愛丁堡圖書節啟蒙獎,得獎理由是對世界文學與思想的傑出貢獻;二○○八年榮膺西班牙愛斯杜里亞斯親王文學獎。
 
創作六十年,艾特伍出版詩集十二本,小說二十三部,另有散文、論文、童書與劇本,累積著作超過五十本;除了是加拿大國內最暢銷作家,她海外的讀者更散布四十多國。她目前住在多倫多。
 
◎譯者簡介:
 
陳育虹,文藻外語學院英文系畢。祖籍廣東南海,生於台灣高雄市。寄旅加拿大多年後,現定居台北。著有詩集《之間》、《魅》、《索隱》、《河流進你深層靜脈》等六本,另有散文《2010陳育虹日記》及譯作英國詩人凱洛‧安‧達菲Carol Ann Duffy詩集《Rapture癡迷》等。2011於日本思潮社出版日譯詩集《我告訴過你》。曾獲2004《台灣詩選》【年度詩獎】、2007中國文藝協會【文藝獎章】。

◎小編一尾賞析:
 
艾特伍在她的其中一首〈爲難〉中寫到:「你的身體不是字╱它不撒謊╱也不說實話╱它只是╱在或不在這」。雖然這首詩在《强權政治》中針對的是男女之間的互動關係,以身體自況,似乎早已是詩人寫作的一種方式了。倘若我們問身體是誠實的嗎?也許我們也該從〈爲難〉詩句寫的開始談起:
  
「身體會撒謊嗎?」那心呢?
 
當我們談到「心」,我們很難界定我們在說的到底是什麽心?我們好像很少去區別我們到底在說什麽,作者在首段排除了形狀、愛情、糖果、心碎的心,具體的、抽象的都排除了,其實當我們談到心的時候,那個心可以是那物理身體意義上的心。
 
那顆心,是如此具體:這團收縮的肌肉、剝了皮的二頭肌、藍紫色、裹著一層油,每當血壓收縮或舒張心臟就會充滿滿腔熱血。在這有趣的是心在艾特伍筆下呈現的身體,似乎也帶著身體的直覺,下段身體的心和感知的心在詩裏交會了,心會劇烈跳動是如溺水時本能般的抗拒。「每一顆心都漂浮在自己/無光的深海」,那心究竟是有了身體的感知,還是在形容敘述著的感受呢?到了這物理和感知上的心漸漸無法區分。
 
每當夜晚那煩的你輾轉反側,不知從何而來的聲音一直被你聽見時,你覺得聽見的是腦海的聲音,還是心裏的聲音,要和不要的糾纏,被不斷騷擾的夜晚徹夜難眠,敘事者忍不住說:「人怎麼能跟這樣的心相處?」
 
「永遠沒法滿足它,哄他入睡/總有一晚我會跟它說/心,你給我靜下/它就不動了」,到了末段,發現作者的心其實是一種感知,那最後我們該問心是誠實的嗎?
 
也許,心它反映了身體最真實的狀態,它跳動、充血、肌肉舒張與收縮,它在人生命的終結時,「它就不動了」。是感知趨使了人説謊,心永遠是誠實的。
 
美術設計 @13
攝影創作 @pinglee.art
模特 @慈慈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身體詩 #瑪格麗特艾特伍 #身體最誠實 #一尾 #身體 #真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