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5日 星期二
我們要怎麼知道自己能控制自己的生活 ◎潘柏霖
我們要怎麼知道自己能控制自己的生活 ◎潘柏霖
我害怕一群人坐在一起
討論共同的目標
害怕集會
以及有關「群體」的多數事情
害怕舉辦座談會
討論某一首詩的意義
我害怕在你難過的時候擁抱你
因為我無法理解你的情緒
也不能替你憂鬱
我害怕他們太重視你的生命
希望你努力活著
卻忽略了有時候
動物園令人著迷的原因
是一隻又一隻動物被困在不屬於牠們的城市
哪裡也不能去
我害怕選擇
因為選擇代表了必要的失去
我害怕我愛你的時候
就是給予你摧毀我的權利
我害怕失控
害怕開車時輪胎打滑,踩在油門的腳鬆不開來
我害怕我們正在失控
我們用時鐘掌控睡眠
用藥物掌控病理
用社會地位來掌控說話的聲音
用水族館來掌控海洋
用飛機來掌控天際
我們用小說來掌控現實
用詩來掌控幻覺
用身體掌控性別
我們的靈魂被其他的皮囊掌控
把自己擠成另一種輪廓
試著活進別人的身體
穿別人的鞋
擁有那個人的生活
--
◎作者簡介
潘柏霖,寫詩寫小說,和其他東西。曾自費出版詩集《1993》、《1993》增訂版、《恐懼先生》;啟明出版詩集《我討厭我自己》;尖端出版小說《少年粉紅》、《藍色是骨頭的顏色》。
認為寫詩這一回事,有時候是這樣的:所有的詩,都不是寫給你的,你讀了,你以為就是寫給你的。但其實不是,沒有人在乎你。而有時候寫詩也會是這樣的:所有的詩,都是寫給你的,你讀了,你以為是寫給別人的。但其實不是,我只願意在乎你。
--
◎「詩.聲.字」小編張木木賞析
這一篇收錄於潘柏霖詩集《我討厭我自己》。
我們活在一個群體的時代,在這裡,個體被縮的很小,我們迎合群體的期待、塞進社會的格子裡,成為為群體的一部分。詩人所說的失控,並非爆走、脫軌,相反的,我們失去爆走的權利、失去脫軌的權利,失去掌控自己的權利。
詩作用連續的「害怕」開始。害怕群體、害怕集會,害怕充滿共識、害怕需要為一切賦予統一意義的場合,害怕在這些地方被淹沒。但儘管我們簇擁在人群中,以為只要跟別人一樣,就可以不再疏離,我們依舊無法理解別人的悲傷,無法理解困在異鄉的動物,因而把自以為的真理加附在別人身上。
以為只要能夠選擇,就能夠掌控自己,但我們不過是選擇要失去什麼而已;學著愛人,卻給了對方摧毀自己的權利。我們所做的一切,不過是繼續被動承受命運的巴掌,然後發覺自己坐在打滑的車子中。
然後終於發現,生活被各種不屬於我們的東西掌控,時鐘、藥物、社會地位,更荒謬的是,這些用來掌控我們的事物,恰恰是人類群體的產物,在控制個體之餘,群體還試圖控制天空、控制海洋,甚至控制幻覺與現實、身體與性別。
群體打了一座牢籠,一個一個靈魂困在裡頭,「試著活進別人的身體/穿別人的鞋/擁有那個人的生活」,整首詩重複著失控的主題,描述面對巨大社會的無力感,彷彿一切的軌跡都是決定好的,我們只能在框架裡掙扎,每一步都不是自己的腳印,直到最後和牢籠共存,終於成為群體。
--
美術編輯:林宇軒
圖片來源:unsplash
--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詩聲字 #疾病詩 #文明病 #潘柏霖 #我們要怎麼知道自己能控制自己的生活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0/05/blog-post_5.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