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5日 星期四

阿公的薰吹 ◎向陽

 阿公的薰吹 ◎向陽

 

古早古早,阮看

阿公的薰吹

是日落時陣

蒸燻的煙筒

對每一戶破爛的厝頂

飄出美麗的渺茫的故事

 

現此時,阮提

阿公的薰吹是寒天時陣

硬硬的枴仔

在每一條清氣的街路

剔除朽臭的垃圾的石頭

 

四十年後,阮若是咬著

阿公的薰吹會是什麼時陣

安怎的款式

對每一位可愛的孫仔

提起阿公的輝煌的歷史

 

【注釋】

薰吹:原本作「煙吹」,根據蔡培火「閩南語國語對照常用辭典」(以下簡稱「蔡著閩語典」)注:煙管。即「煙斗」。現改為「薰」,音義皆近。

 

--

 

◎ 作者簡介

 

向陽(1955年5月7日-),本名林淇瀁,南投縣鹿谷鄉廣興村人,台灣作家。曾獲全國優秀青年詩人獎、吳濁流文學獎、時報文學獎、國家文藝獎、玉山文學獎、榮後臺灣詩人獎、臺灣文學獎等獎項。曾任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文所教授、台灣文學學會理事長。現為財團法人吳三連獎基金會秘書長。他是跨領域的作家,除了以詩聞名之外,兼及散文、兒童文學及文化評論、政治評論。

 

--

 

◎小編宇路賞析

 

本詩收錄在向陽的台語詩集《土地的歌》中,屬於〈家譜〉系列詩作的其中一首。家譜-血親篇共有四首,分別是〈阿公的薰吹〉、〈阿媽的目屎〉、〈阿爹的飯包〉及〈阿母的頭鬘〉,其中〈阿爹的飯包〉最熟為人知。

 

這首詩分三段,第一段以「古早古早」開頭,就像要講述一段童話或民間傳說之前,要先說「從前從前,……」一般,點出那是在一個很早的年代,使人回憶起過去。將「阿公的薰吹」比喻為「日落時陣/蒸燻的煙筒」,描述早期開發土地、建立房舍,如今已經是「破爛的厝頂」,卻「飄出美麗的渺茫的故事」。此段煙斗的形象,是飄散的白煙,對應到故事,是虛無飄渺的,只供回憶的。

 

第二段寫的是現在,即敘事者的阿公,可以推測敘事者約是青年,阿公約六、七十歲,拄著「柺仔」──跟菸斗一樣的7字型,「在每一條清氣的街路/剔除朽臭的垃圾的石頭」。「清氣」在台語是乾淨之意,明明是乾淨的道路,為何還要剔除石頭?我認為此處街路象徵的是時間之路,歷史的過程總有一些不純淨的,不足為外人道的石頭(事實),這是為了帶到第三段──「提起阿公的輝煌的歷史」,所謂的歷史是經過觀點的篩選和編纂而成的,也許真相並不美麗,但說給子孫聽時,卻可能美化變成了「輝煌的歷史」。


在這首詩中,作者使用了「阮」這個代名詞而非「咱」,是不包含讀者(聽者)的「我們」,是包含敘事者的那一代人,也營造了對讀者講述「他們那個年代的故事」的一種口吻效果。本首詩描寫的不是稀奇古怪的鄉野傳奇,而是一個阿公抽著菸斗、拿著拐杖走在路上,對兒孫講古的老人,是樸實的鄉土人物,也在字裡行間,隱含了作者對歷史和故事的見解。在寫作手法上,運用了對比,如「破爛」對「美麗」、「渺茫」對「輝煌」、「清氣」對「朽臭」等,並在三段之間寫出了時序層遞,拉出跨越時代的歷史感,這些技巧雖簡單,卻表現不俗。


--

 

美術編輯:佳郁(ig:Gayodoodle)

 

--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向陽 #阿公的薰吹 #鄉土詩 #土地的歌 #家譜 #台語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