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靈說沒有 ◎巫時
幽靈坐在窗台前。
我不知道該如何稱呼
我說:您好。
幽靈把帽子摘下來
微微示意
我只呼吸到冰冷的空氣
我說:
我正在寫
一首詩,和您有關
幽靈悶不吭聲
房間安安靜靜
像是沉穩的回應
也許
我寫的,並不是它
根本沒這個人
或者曾經是太多的人
直到
又過了好幾個冰河期
我說:
您有沒有看過一首詩叫
幽靈說沒有
幽靈說:
沒有。
◎小編哲佑賞析
所謂的「幽靈」,也就是鬼魂,是人死去之後變成的樣子。而換個角度說,如果「死去」可以是一種關於「消失」的象徵或比喻,那「幽靈」其實就是「消失的人」,曾經在此,但現在已經不存在於你所認知的這個世界。
一開始,詩中的我「不知道該如何稱呼幽靈」,幽靈的「示意」也像是不存在。而重點在之後出現了:主角正在寫一首有關幽靈的詩。從一個已經消失的人,或者一個已經消失的事件出發,這幾乎是所有文學作品的基礎;但既然幽靈已經不屬於這個世界,它當然不會吭聲,甚至當我們下筆以後,也許才會發現原來我們早就超越了那貌似揮之不去的、過往的「幽靈」,發現記憶總是摻雜個人主觀的建構,或者一個當下的事件與人物,其實是由無數的背景堆疊起來的。
因此,成熟作品的完成不能只憑著對單一事物的緬懷。它必須要把經歷與記憶拆散、重組,冷卻並修正,努力用逼近客觀的角度看待它。詩的結尾還有巧思,首先,既然幽靈屬於詩中出現的物件,它不知道這首詩的存在亦是理所當然;其次,全詩的最後結在「沒有。」,如果以後設的眼光來看,此處幽靈必然要回答「沒有。」,這首詩才能完成,故而幽靈當然不會看過這首詩。
後設來談寫作的作品其實不好操作,尤其是在篇幅短的小詩中,而這首〈幽靈說沒有〉,小編覺得是一首企圖心強,完成度也非常好,能帶來許多共感與反思的作品。
--
⠀
◎作者簡介:
⠀
巫時
⠀
二十歲的時候突然意識到自己已跨過了某條再也回不去的界線。於是想在那些獨一無二的視野消失之前,讓目光停駐在裡面,之後便可以好好地和它們說聲再見。
⠀
個人報台「背德的信仰」:mypaper.pchome.com.tw/causation
(以上簡介來自詩集《厚嘴唇》)
--
美術設計:李昱賢,https://www.instagram.com/ahhsien_/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鬼神詩 #巫時 #幽靈說沒有 #厚嘴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