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09【本日菜單】
食材:麵、龜背芋
調味:痠疼的、熱呼呼地、貪喫的
營養成分:
涼涼的秋意10%
日常瑣事10%
疲倦20%
戀貓的心60%
⠀
♪
我竟也愛你到秋天 ◎崔舜華
⠀
晏起,如同往常地
抬舉著痠疼的骨頭離開夜
離開房間,然後離開你
今日氣溫,攝氏22.5
養的黃金葛也更淡了頭髮
百果芋照常,挺挺如綠
三月五月七月
想不到我竟也愛你到秋天
每天如常地煮一碗麵
熱呼呼地端在床上喫
從地上的棉被堆裏揀衣服穿
——你偏好碎花
我富有洋裝
我們一起富有的
還有四隻貓,一張讀書的桌子,牆上的畫
大多是我畫的,貓路過時頭也不抬
就懂得來撒嬌,討點肉喫
千萬不能讓貓碰到龜背芋——還記得
上一次小虎斑貪喫
嚼了小半片葉子
我幾乎要哭出來地拖她去急診
事後也沒甚麼,不過是我的
左手和右手臂
分別添了一些貓爪痕一一
⠀
這大概是我們之間最大的事故
別的也不說了
你諳於熟睡
我傾向疲倦
兩個人在被窩裏疊著腿說些話的時候
我想我竟也愛你到了秋天。
⠀
♪
◎作者簡介
⠀
崔舜華
⠀
1985嚴冬生。著有詩集《波麗露》、《你是我背上最明亮的廢墟》、《婀薄神》、《無言歌》。散文集《神在》、《貓在之地》、《你道是浮花浪蕊》等。曾獲吳濁流文學獎、林榮三文學獎、時報文學獎等(取自《外婆燒著的時候,我》作者介紹)。
⠀
♪
◎小編 #啊比 賞析
⠀
本詩收錄於詩集《無言歌》(2022)。初讀時,我感到困惑的,是一向習於描寫愛、欲、情感,作品中總能讀到滿滿生命力與生活痕跡的詩人,為何用「竟也」提起愛?彷彿訝異於長久的關係,對於能和對方相伴三個季節,感到意料之外。
⠀
翻回自序〈我在你不在的地方〉,首句「我總感覺自己是注定飄蕩的人⋯⋯」或許正為總在飄蕩、流浪,一旦找到能暫時停泊的地方,便讓詩人忍不住感嘆。最初「異常」的安穩,也在日復一日的堆疊下,漸漸成了「如常」,如常的晚起、吃麵、揀衣、疊著腿說話,無意間變化的,只有悄悄到來的秋意——轉涼的氣溫、變淡的黃金葛,與三、五、七月等過去的時間。
⠀
「湯麵」在崔舜華的詩中,和「粥」、「米湯」一樣,常象徵平凡、日常,甚至歲月靜好的安穩(註1),〈我們最後一次一起度過一個雨天〉中,同樣以熱湯麵帶出日常感(註2),在她慣用精準的詞藻摹寫物質,細膩中透著浪漫、華靡感的詩風中,麵、粥這類樸實的吃食意象,反而因貼近日常,產生特別的溫度。貓、畫、桌子等,也是詩人在序中所提及,簡單卻重要的生活元素。
⠀
詩中關於吃的段落,除了湯麵之外,還有貓誤食龜背芋的事件。原本看似寫兩人生活,一提到深愛的貓,鏡頭便換了主角。忽然寫起貓,略為突兀之外,無意間似乎也在迴避什麼——「我們之間最大的事故」竟不是發生於你我,而是貓與我之間,只留下一句「別的也不說了」,彷彿那些關係裡的波折,太瑣碎、也難以說明。
⠀
「你諳於熟睡/我傾向疲倦」隱隱點出兩人的差異,比想像中大許多。回顧第一節,「你」和詩人共有的,多是物質上的相類,精神上重要的事,從睡眠習慣、創作(「牆上的畫,大多是我畫的」),乃至於貓(只有「我」拖貓去急診、手添了爪痕),都能瞥見分歧的線索。首節出現三次的「離開」——「抬舉著酸疼的骨頭離開夜/離開房間,然後離開你」,似乎也暗示著,面對朝夕相處的關係,「我」從不預設著能夠永久陪伴,因此「我竟也愛你到秋天」,不僅是對逝去光陰的訝異,或許也透露了在離開之前,對那份安穩的珍惜。
⠀
⠀
註1:
出現湯麵的詩:〈畫室.之四〉、〈在伏莽地〉、〈我們最後一次一起度過一個雨天〉等。出現粥或米湯的詩:〈初夏的晚上〉、〈八月劫〉、〈在伏莽地〉等。
註2:
詳見每詩文編 #poem4life 賞析(2020/01/21):http://bit.ly/361fp9v
⠀
♪
文字編輯:#啊比
美術設計:(半夜作圖肚子餓) #江襄陵-Nysus(個人網站:https://nysushsiang.wixsite.com/mysite )
⠀
♪
【明日菜單】
狀態:不合格但酸甜恰到好處的西紅柿🍅
建議備料:相思、放逐、愛、被愛、傷害、寬容
⠀
#我竟也愛你到秋天 #崔舜華 #貓貓 #秋天 #被窩 #麵 #愛人 #飲食詩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