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痕 ◎杜十三
手與手分離之後
眼與眼仍然相偎廝磨
在站著的夜色
和躺著的離愁之間
千條雨絲是凝固的聲音
萬盞燈火
是醒來的昨日
我們心中
都藏著千山萬水
蜿蜒曲折難以攀行
不是順著兩行淚水
就能找到方向
也不是藉著一聲再見
就能辨出歸途
我們迷失
是因為山崖水際
日出月落
沒有痕跡
唇與唇分離之後
臉與臉仍然相互留連
在站起的離愁和躺下的夜色之間
你默默用香煙點起一陣晨霧
我偷偷的用口紅塗去一片
紫色的
傷痕
--
◎作者簡介
本名黃人和,1950年生,師大化學系畢業,1982年以「杜十三(觀念)藝術探討展」重新進入藝文界,為台灣第一個出版有聲詩集者。曾獲國軍新文藝運動陸軍文藝金獅獎新詩首獎、時報文學獎散文獎、《創世紀》四十年詩創作獎、中國電視公司全國歌曲創作比賽首獎、年度詩人獎、中國文藝獎章新詩獎等獎項。
2005年打公共電話恐嚇時任行政院長謝長廷而被捕,但事後相當後悔;謝長廷也不提告、不究責,但譴責這種行為。
2010年到北京發表新書《杜十三主義》演講,由於證件問題而留在天津,於當地旅館因心肌梗塞去世。
--
美術設計:陳又瑄
攝影來源:陳又瑄
--
◎小編少年阿Ben賞析
並不特別喜歡「手與手分離之後/眼與眼仍然相偎廝磨」這樣的句子,年輕的時候阿Ben容易為此覺得感傷,讀詩的時候固然動感情,卻也不免有點惡意的想,這樣的句子,這樣的技巧寫得有點輕易,甚至輕浮了。
幾年後回頭來看〈傷痕〉,卻是有點驚訝的。一個人讀詩的品味固然會改變,讀詩時看得再細,卻也難免會有看走眼的時候。杜十三在這首詩裡面安排的氣氛,人與人相處距離的拿捏,掌握得非常好。
第一段手與手的分開固然可以視為分手,卻也可以看成更廣義的,兩人實際接觸關係的斷裂。但眼與眼的互動,讓我們明白雙方的情意並沒有就此一刀兩斷。夜色何以站著?彷彿是冷淡,或有意隱藏著什麼的。而離愁的躺著,又相對於「站著」,彷彿我們可以看到原先纏綿的一對愛侶,一人起身離開,一人在原地看著對方。隨後的「千條雨絲」、「萬盞燈火」用數量來強化情感,從情感帶到現實空間轉移的第二天。這種用大數量的寫法,在古典文學中反而是比較常見的。
第二段在我看來寫得相對普通了一點,寫兩人的分別並沒有創造太多的新意。文字上淺近、簡單。但能不能打動讀者?阿Ben覺得未必不能寫得更簡潔些,但用這種有點押韻的,拖沓的語調去表達,雖不新鮮,很可能也提高了讀者的接受度。
最後一段像是對第一段的回馬槍,我們所面對的時間是同一個晚上,還是另一個晚上?杜十三寫得很曖昧。而此處分開的不再是手與手,而是唇與唇。相互流連的,也成了臉跟臉。雙方的距離變得越發接近,關於分開,或不分開,也變成更加糾結的難題。離愁和夜色的站起與躺下動作被互換了,或許暗示著男女,或許暗示著時間,但不拆分為兩行的寫作方式,或許說明了這份糾結即使很可能不是第一次,卻還是被推到了一個不能不抉擇的時刻了?最後的寫作方式是刻意用寫景來美化。點起一陣塵霧彷彿遮掩了什麼,而用口紅塗去的(同樣是一個遮掩的動作)則是詩中之「我」的傷痕。
沒有否定對方也有痛楚,沒有否定彼此的距離,最後面的句子越縮越短,留白越來越多。淡淡拋出的傷痕兩字看起來特別令人傷感。
在國高中的基礎教育中,阿Ben最討厭的就是用修辭不斷拆散來解釋一首詩的方式。修辭作為一種理解文學技巧套路的方式,當然有他的價值。但一個文學作品的價值不應該只在「他做了一個擬人/譬喻/轉化的動作」這樣淺薄的基礎上去做理解。杜十三這首詩說明了一個道理:重點不是用修辭技巧去寫作,重點是用得好。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TQM76cl5mY
或許我們也可以聽聽這首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