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圍(選段) ◎楊智傑
⠀
(二)
⠀
水氣瀰漫,心是龐大
冰涼的水體
日光下
水翼船靜靜航行
⠀
成為狹縫的
為使更大的事物通過,像漣漪
重複浮現的圖式
或石塊
內壁,微微暗示的擊破點
⠀
你在岸邊看
最亮的仍是黃昏
包裹世界
龐大、冰涼的水體,無聲囤積
⠀
事物的時態
對靜靜沉默的水翼船
一座島
一個港口的方位皆不重要,唯船首雕像
破開的水花
⠀
氤氳、瀰漫,且閃著銀光
⠀
⠀
-
⠀
◎作者簡介
⠀
楊智傑,1985年生於台北,有詩集《深深》、《小寧》、《野狗與青空》。作品曾獲林榮三文學獎、國藝會創作及出版補助,入選台灣詩選、文訊《21世紀上升星座》1970後台灣作家作品評選,並獲邀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CB)駐會作家(2021)。
⠀
-
⠀
◎小編 #柄富 賞析
⠀
⠀
無論是第一組的「是沙或者雨/所有的存在」,或是接續下去第三組的「萬物仍是彼此的屋簷。」都可以包容在「突圍」的主題底下。但這第二組詩更強調的是心與主觀現實摩擦、突破的瞬感與收斂。
由「心是龐大/冰涼的水體」的比喻,到「為使更大的事物通過」,可以看到詩人正表達一種心是一可退讓、具有彈性的變形物,任何事物都正在出入其中。而當「龐大、冰涼的水體」再一次出現在詩中,讀者也應當意識到這是「心」的變體,「最亮的仍是黃昏」表達了精神所能感受到的主觀現實,比起客觀世界更加的強烈,因為他們也不過是心的包裹物、心的容器。
現實的物與物之間本無關聯,是心的介入(或者說盛接)使一切有了意義,事物經過心上,如船首雕像破開水花,為心帶來變化,為水帶來擾動;而當現實遠去,心也要恢復原狀,曾經破開的水花,與這龐大、冰涼的心靈,又好像能收回為一物,他們「氤氳、瀰漫,且閃著銀光」,被詩人的眼睛捕捉到無限可能的變化與收斂。
⠀
⠀
-
⠀
朗讀|楊智傑
剪輯|林宇軒
攝影|辛品嫺
場地|有河書店
贊助|國藝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