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X #黑體文化 #臉書文末抽書
新書分享:《古今和歌集:300首四季與愛戀交織的唯美和歌》
⠀
古今和歌集•和歌六首 ◎譯者:陳黎、張芬齡
⠀
008〔卷一:12〕 源當純
⠀
谷風融冬冰,
溪水湧擊,自
每一縫隙
迸出浪花――
春天最初的花
⠀
037〔卷二:83〕 紀貫之
⠀
我不信
櫻花散落的速度
快過一切――
人心不待風吹,
須臾已翻覆
⠀
105〔卷五:264〕 佚名
⠀
猶在枝上未落,
我已為
這些紅葉不捨――
今天,我看到
它們最美的顏色
⠀
124〔卷六:316〕 佚名
⠀
天空中
月光如此
清純――冷而滑的水
被它輕觸,凝成
第一層冰的肌膚
⠀
192〔卷十三:635〕 小野小町
⠀
秋夜之長
空有其名,
我們只不過
相看一眼,
即已天明
⠀
215〔卷十四:704〕 佚名
⠀
鄉人流言
如夏草雜亂生,
你的愛意有一天或將
枯乾,將離我而去――
但現在我仍要見你
⠀
◎ 作者簡介
⠀
紀貫之 等
⠀
日本平安時代官員、歌人。受醍醐天皇命,參與編纂《古今和歌集》,為主要編選者。他活躍於宮廷歌壇,他的歌風也是《古今和歌集》歌風的某種縮影——語言清麗,格調細膩纖巧,亦重理智、機智,鍾愛自然,對時間與四季的變化體察敏銳。著有《貫之集》、《土佐日記》。
⠀
(引自本書作者介紹)
⠀
◎小編 #樂達 賞析
⠀
繼今年4月多分享了《萬葉集》中的和歌作品,傾聽來自各個社會階層的人們,如何將日常生活中的哀樂詠唱出來;這次,時間從八世紀來到十世紀初、 #平安時代 的日本,在 #醍醐天皇 的敕令下, #紀貫之 等多名宮廷文人潛心於不同時代之間,將許多未收錄於《萬葉集》的遺珠(「古」)和當代傳唱爭鳴的歌作(「今」),依隨主題分類、精心布置,編纂成日本文學史上第一部敕撰和歌集。更重要的是,藉由《古今和歌集》,我們也得以窺見日本和歌、文學,如何承繼古老的和歌源流,傳衍、斟酌、新變,從而影響往後的和歌、俳句……乃至於文學作品中對於季節與物色的體察等。
⠀
有別於《萬葉集》以作者為單位,蒐羅眾多歌人與無名氏的作品編排而成,《古今和歌集》依照作品的主題與性質,劃分出「春歌」、「夏歌」、「離別歌」、「羈旅歌」、「戀歌」等等;尤其值得留意的是,伴隨 #季節 的顯題化,許多早已存在於前代歌作中的四時風情,漸漸為歌人/聽者重視,並在後來的創作表現裡,變得更為細緻、多樣,容許多重的寓意,逐步成為一首歌作中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 #季節感 也成為了作者起興的原點、抒情的媒介、寫物的依歸,即便是往後興起的俳句或物語,依然存在於季語和相關的題詠、書寫裡。接下來,小編想從以下幾個面向,和大家分享這些歌作。
⠀
✍️流轉中的季節與當下此刻
⠀
四季持續更迭,人們也與自然、天地維繫某種不即不離的關係,雖時有區別、卻又無法真正獨立於彼此之外。但是,抽象的自然如何能被感知,各種時序之間的差異又要如何被描述?如《古今和歌集》中的「春天」,在櫻花、柳樹、春雨、黃鶯等物象中誕生,「秋天」則在紅葉、秋露、萩花、女郎花等共構而成。種種具體可見、可感、並且能被稱名的景物,為變換中的自然留下獨特標記,人們也由此認識自然、理解四季,從而培養出美感與欣賞的方式;換言之,物色喚醒人們對於美與自然的覺察,許多頻繁出現的花草樹木,儼然也啟動了四季的推遷。時間在人們對於萬物盛衰的體察中,才真正開始流動。
⠀
然而,流轉中的季節從來無法被化約成四等分。當自然如同一個不斷變動、卻又恆常如斯的連續體時,居處於每一個當下的我們,又能如何感知、複述、在語言中體現出來呢?
⠀
譬如初春未融的雪,嚴冬的痕跡縱使逐漸衰微,卻依然綿延至今,以細微而輕巧的手勢,參與著即將誕生的、新的瞬間;又如盛夏第一片葉子的飄落,通向未來的密語早已在當下守候,預言了必然的變化,同時孕育著關於來日的種種想像。每一幅瞬間的景象,或許正挾帶著尚未結束的過去和正在進行的未來,由此,我們窺見並指認出了現在——瞬間如同季節動態的縮影,而每個現在、當下此刻,則成為我們往前往後聯繫起不同瞬間、感知整個流變自然的起點。
⠀
就像上引第一首被歸為「春歌」的作品,當歌人 #源當純 參與宮廷歌會(「歌合」),試圖描繪那夾處於時間的縫隙,初有跡象、卻猶然曖昧的春日時,歌人要怎麼從即目所見的自然景象中取捨呢?很有趣的是,有別於春天常見的百花百草(如初春之有梅花),源當純選擇「浪花」作為春季最初的徵兆——長久封存在冰層之下的河川,持續奔流,卻始終未能掙脫覆蓋其上的層層嚴冬;忽有那麼一天,情況出現轉變,些許回暖的「谷風」動搖了既有情景,讓冬冰出現「縫隙」,儘管細微,卻足以讓河水重新湧出、噴濺成「浪花」——在春天正要開始的瞬間,蘊含著無數嶄新的可能,萬物即將轉變,而這也正是最迷人的「春の初花」。
⠀
同樣地,上引第四首無名氏所寫的「冬歌」中,歷經轉涼的秋季,在同樣的月光映照下,寒冷的秋水初初在夜裡凝結出「第一層冰」;而在歌人的巧思下,天上明月與地上的薄冰也被相繫在一起,勾勒出清麗的冬夜之景。歌人將敏銳的感知觸角,伸向周遭物象中易被忽略的細節,隨著季節的腳步,時時觀察、寄寓想像,從當下延伸、探觸那更為悠長深邃的自然,再將種種微物中的思索、季節下的感悟,留存於當下。
⠀
畢竟,在下一個瞬間,一切都會改變。一如上引第二首和歌,當 #紀貫之 聽到別人說「無物比櫻花散落速度快」,他便以和歌回應:不,比櫻花還迅速、還飄忽不定的,就是我們的心,彷彿比風、四季都還善變且難知。在此際,人情與萬物相類,共同在流轉中的時間裡不斷變遷,而有些事物也可能從此便消逝不再。
⠀
✍️轉瞬即逝的物與情
⠀
留戀過的美景,傾心追求的目標,孤獨而純淨的思念,再三牽引回憶的談話,或是那些打從心底珍惜的所愛之人……一切的一切,都有可能在無可預期的生命變奏中,輕易地消失。儘管盛衰有時、世事本無常,儘管那未必是自己的錯,然而,身在情境當中的人們,仍可能感到不捨、畏懼、哀傷、無力,或是明明知道消逝是必然的,卻依然無端地感到歉疚。人心幾度翻覆,卻仍無法挽留終將逝去的種種,或許這也是為何許多人轉而珍惜,每一個依然存在的當下,並且在轉瞬即逝的傾刻間,看見那動人而可貴的美。
⠀
第三首無名氏的和歌中,發話者「我」欣賞著眼前秋日的紅葉美景,可是明明紅葉都還盛放、還沒枯落,「我」卻已經為它們感到「不捨」。在生命最美好的時分,同時預見了往後注定的失落,欣賞之餘,也心懷幾分哀憐和嘆息。看似悖反而不離,或許矛盾卻並存於心,很有意思的是,這份為美動心、同時哀其無常的心態,也回頭加深了這份關於「美」的體悟——超越原先的感官經驗,逐步深入、觸及對於生命和人生的省思,種種體悟也從而改變自我面對世事的心態,從而珍視著每一份如常、卻並不尋常的際遇,並由此真正看見到那生命「最美的顏色」。
⠀
當然,不獨人與自然景物的際會如此,每一段人與人之間的相遇也同樣值得珍惜。像是第五首 #小野小町 所作的「戀歌」中,在夜裡相會的兩人,彷彿才「相看一眼」,獨屬於兩人的「秋夜」便匆匆結束。尤其在平安時代,戀人之間即便已經成婚,也無法住在一起。夫妻或戀人的相會,常常發生於入夜之後,男方前去女方所在之地,攜手談心、共寢,並在隔天黎明之際離去。換言之,即便兩人之間的愛戀已被認可,一些社會中的限制仍約束著戀人雙方,或許,唯有黑夜才真正容許、接納一切愛情的誕生與成長。相遇如此不易。相愛或珍視彼此的兩人,或許也在夜裡對望的眼神中,才真正締造並回到那共有的家。(如段義孚寫過:“We say of young lovers that they dwell in each other's gaze.”)
⠀
來到上引最後一首和歌,發話者「我」在兩人關係中所面臨的,不只是來自社會、外界的挑戰(如雜草叢生的「鄉人流言」,可能會如何看待、評議我們的關係?),同時也包含這段感情本身的隱憂——花草有枯榮,時代有興衰,「你的愛意」也同樣可能在未來某天,因為難以掌控的因素而「枯乾」。兩人之間的距離,被無可如何的重重因素所阻隔,甚至這份眼前的愛戀和可能的幸福,也是如此脆弱、無常、轉瞬即逝……;可是即便如此,「現在我仍要見你」。懷著許多無解的憂慮,卻願意踏出選擇、走向對方,讓自己每一步的實踐向前鋪展開來,無愧於心。無論那最後將通向何處,但至少,對於當下此刻的自己而言,那正是心中最想留住的美好,在蒼茫難解的天地間,最為動人的真實。
⠀
---
圖片來源:Pexel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