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7【本日菜單】
食材:柿餅、水潤餅、米粉
調味:新竹的風、夕陽、月亮
營養成分:
阿爸的愛 40%
護城河散步的傍晚 10%
家鄉味廚房 30%
女孩的童年 20%
♪
⠀
阿爸的歡喜 ◎陳坤婉
在風裡唱歌
唱給後座的女孩聽
女孩聽見山的聲音
聽見
更多的風
女孩與歌聲
慢慢長大
後座很久沒有女孩
後座
變成了風
女孩喜歡風箏
女孩出生在降大風的月
寄一盒柿餅給女孩
柿餅很甜
風很甜
風會等女孩
風箏,會等女孩
女孩說回來最想看水潤餅
看水潤餅的烤紋
像山丘
像阿爸手心的繭
水潤餅是故鄉
水潤餅是阿爸的平安
阿爸的廚房
已經炒米粉好幾天
晒過月亮
吹過冷風
米粉的記憶
像海岸那麼長
阿爸想
帶女孩到海岸線放風箏
看夕陽
吃水潤餅
回家還有炒米粉
暗晡
來護城河散步
車仔到站
阿爸企在車頭
歡喜
♪
⠀
◎作者簡介
⠀
陳坤琬
1981 年生於台南
喜愛從生活與文字裡做實驗
曾為實驗教育工作者
偶爾在 草露日月 ‧ 生活占卜 翻譯牌卡
有一些文學獎項
以《鹿和羽毛》獲第七屆周夢蝶詩獎,預計於2026年4月出版。
(擷取自Facebook「鹿和羽毛」貼文)
⠀⠀
♪
◎小編 #晉晉 賞析
⠀
榮獲2021年竹塹文學獎現代詩第二名的〈阿爸的歡喜〉,以柿餅、水潤餅、炒米粉等新竹在地滋味入詩,將地方風物化為情感的線索。詩人以父親的視角,描摹對女兒深沉的思念與守候,於平凡景物中流露出溫潤而堅定的父愛。
是味蕾,是記憶:柿餅、水潤餅、炒米粉│
柿餅,在九降風吹落之際,將不易保存的柿子果風乾,形成一個個橙黃甜膩的果乾。寄一盒柿餅給出生在這降大風時節的女孩,是阿爸的牽掛與疼愛,化作一顆顆柿餅,如風乾後是更加濃郁而真切。
水潤餅,成分單純卻齒頰留香的麵點。每逢農曆七月中元節,城隍廟繞境出巡時,會將水潤餅用紅線串起綁在神降身上,虔誠的信眾可以分食以求取平安,因此又可以稱為「平安餅」。水潤餅上的烤紋斑駁,是記憶裡故鄉的線條,是阿爸的手心的繭,更是祈祝平安的願望。
炒米粉,經歷的風吹月曬,白色細絲狀的外觀,飽含著阿爸在這片風與月下努力的蹤跡。一束束細長而纏綿的米粉,是阿爸的牽掛與念想,像海岸那麼長。
人文地景:風與風箏、山與護城河│
新竹風,是每個異鄉遊子難以忘懷的家鄉風貌,也是貫串全詩的動力。風的流動,帶來了女孩的出生,傳送著父親的歌聲。在不止息的吹拂中,陪伴著茁壯與衰老,拉長了距離並牽繫著父女的相互思念。風箏之所以能飛行,投靠著風的升力,那是阿爸帶著女孩成長的力量,想要孩子能在天際翱翔,卻又化為手上的一根細線牽繫彼此。
風流動在山嶺發出的聲音,原來是年幼時女孩聽見的是阿爸歌聲,隨著女孩的成長,留下來的便是故鄉的風聲。山,依舊高峻挺拔;護城河,依舊砌在舊城區的道路上,而女孩長大離家後,父親的世界只剩風聲與回憶,但仍堅毅地保護著親愛的女孩。
巧妙化用的雙關詞彙,是父女的唱和與呼應│
詩篇讀到了後段,出現了「暗晡」、「車仔」、「企」等字,並非我們直白常見的詞彙,而是化用了台語字詞來收束全詩。詞彙的轉換,浮現出父親說話的聲響,呈現出阿爸與女孩的日常語言。其中,倒數第二句的「企」字運用地更是精妙。企,可以做為父親站在車站時「踮起腳尖,提起腳後跟」的動作描摹,也有對女孩殷切「盼望」的心意。若轉化成父親的台語氛圍裡,「khiā起來躡跤尾teh看」呼應了女孩對阿爸的描述。無論阿爸的「企」是何者,都充盈著父親最豐滿的歡喜心情。
父親的喜悅,來自於「回憶」與「想像」──想像女兒回家、想像一家團聚、想像再次一起放風箏。種種父女的互動寫照,透過清澈柔軟的文字示現於紙上。
這份「歡喜」並非當下的擁有,而是長久的守候,是一種「等」的狀態。詩人透過父親的視角,將親情的深厚,化為一種靜靜的期盼。
♪
⠀
文字編輯:晉晉
美術設計: #芃萱 @sunny__901205
♪
⠀⠀
【明日菜單】
狀態:國際化與在地化的異域美食交響曲
建議備料:蒙古烤肉、四川牛肉麵、天津蔥抓餅、溫州大餛飩
#陳坤琬 #阿爸的歡喜 #竹塹文學獎 #柿餅 #水潤餅 #炒米粉 #溫柔的牽繫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飲食詩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