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9日 星期六

三個天使 ◎亞當.扎加耶夫斯基(黃燦然譯)


 


三個天使 ◎亞當.扎加耶夫斯基(黃燦然譯)

三個天使突然出現

在這裡,在聖喬治街這家麵包店旁。

不是又來做人口普查吧,

一個疲倦的男人嘆息道。

不是的,第一個天使耐心地說,

我們只是想看看

你們的生活怎樣了,

日子的滋味如何,以及為什麼

你們夜裡總是充滿不安和恐懼。


沒錯,恐懼,一位可愛、眼睛像做夢的

女人回答;但我知道為什麼。

人類的腦力撐不住了。

他們尋求他們找不到的

幫助和支援。長官,請看一看

——她把天使叫做「長官」!——

維特根斯坦吧。我們的哲人

和領袖都是憂鬱的瘋子,

他們知道的甚至比我們

普通人還少(但她可

不普通)。


還有呢,一個正在學

小提琴的少年說,晚上

都只是一個空紙盒,

一個沒有神祕的棺材,

而在黎明時,宇宙看上去

像電視螢幕般枯燥和陌生。

此外,那些愛音樂本身的人

少之又少。


其他人紛紛發言,悲嘆聲

洶湧而來,膨脹成憤怒的奏鳴曲。

如果先生你們想知道真相,

一個高個子學生喊道——他剛

失去母親——我們已受夠了

死亡和殘忍、迫害、疾病,

毒蛇的眼睛般呆滯的

長久的沉悶。我們土地太少,

火太多。我們不知道我們是誰。

我們迷失在森林裡,黑色的星星

在我們頭頂上懶惰地移動,彷彿

它們只是我們的夢。


但是,第二個天使靦腆地應付道,

總還有一點快樂,美的事物甚至

近在手邊,在每個時辰的

吠叫聲下,在專注安靜的心中,

還有,我們每個人身上都隱藏另一個人——

普遍,強大,不屈不撓。

野玫瑰有時會散發

童年的味道,而在假日,少女們

一如往常走到戶外散步,

她們繞圍巾的樣子

帶有某種永恆的含義。

記憶活在海洋裡,在奔騰的血中,

在黑色、燒燃的石頭裡,在詩中,

在每一次安靜的談話中。

世界跟原來一樣,

充滿陰影和期待。


他原可以繼續這樣說下去,但是人群

愈變愈大,無聲的

憤怒浪潮擴散

直到使者們終於輕輕飄起,

升入空中,他們逐漸遠去時

繼續小聲重複:願你們平靜,

願生者、死者、未出生者平靜。

唯獨第三個天使一言不發,

因為他是長久沉默的天使。

-

◎作者簡介

亞當.扎加耶夫斯基,又譯作亞當.扎嘎耶夫斯基(Adam Zagajewski,1945-2021),生於現屬烏克蘭的利沃夫(Lwów),於 1960-1970年代開始詩歌創作,是波蘭「新浪潮派」(Nowa fala)代表性詩人,及二戰後波蘭文學三個重要流派之一的克拉科夫「現在」(Teraz)詩派成員,也是波蘭著名文學季刊《文本》的創始人及編委,文學貢獻卓越。是一位極具國際影響力的波蘭詩人,也是散文家、小說家和翻譯家。作品已被翻譯成英、法、德、俄等多種文字出版,生前獲多項國際文學獎,亦屢獲諾貝爾文學獎提名。


(參考自烏蘭譯本《扎嘎耶夫斯基詩選》作者介紹)⠀ 


-

◎小編恒宇賞析:

這首詩仿若一齣人間戲劇,場景在聖喬治街,眾人麻木的做著自己的事,突地天使降臨,和眾人相談,甚麼也沒帶來、甚麼也沒留下,最後浮空而去,只留下眾人繼續在人間追求安寧,最後一位沉默的天使收束了整首詩的情緒。天使在我們眼中常象徵著救贖或是希望,但對於詩中的群眾來說,他們彷彿只是來人口普查的「長官」,對於這個創傷後的街道沒有任何幫助。


第一位天使的詢問點出了群眾的狀態:不安與恐懼,眾人(疲倦的男人、一位可愛、眼睛像做夢的女人、一個正在學小提琴的少年、高個子學生)的回答中也帶有頹敗的意味:「一個沒有神祕的棺材、我們已受夠了/死亡和殘忍、迫害、疾病、我們土地太少,/火太多。我們不知道我們是誰。」他們曾遭受迫害,他們倖存於此,他們懷疑自己的身分與認同,內心處於流亡之中。


第二位天使試圖以正面的態度與想法安慰他們:「總還有一點快樂……我們每個人身上都隱藏另一個人——/普遍,強大,不屈不撓。」,但最後的言語仍舊回歸到傷痛之中:「記憶活在海洋裡⋯⋯/充滿陰影和期待。」人們只能在燃燒的平靜中回憶,去面對過去與苦痛。而「長官」這個詞多少也凸顯了天使的地位:他們可以想來就來,想走就走。但活在世間的人們沒得選擇,無論第二位天使說了多少,都只能是無效的安慰,這也許是大眾無聲憤怒浪潮開始的原因。


而最後一位天使只出現在詩的末尾,來時他並未詢問、也沒有回應,當其他天使說著:「願你們平靜,/願生者、死者、未出生者平靜。」時,他只是長久沉默著,可能是因為人世間的苦難而沉默,可能是和眾人一樣無聲的抗議,可能是詩人自身投入的情感,可能也是讀者的化身:身為一位旁觀者,我們只能平靜地在旁觀看。


(順帶一提,在某次與 Cynthia L. Haven 訪談中(注),亞當.扎加耶夫斯基曾暗示了此詩的地點位於克拉科夫(Kraków),此地並無聖喬治街,但有許多好吃的麵包店,他喜歡做出類似的轉變:接近現實但並非現實。此外,「維特根斯坦」(Wittgenstein)可能指德國某個地區,也許這首詩暗指了德國、波蘭在歷史上的某些經歷或創傷。)

注:“Poetry Has to Defend Itself”: A Conversation with Adam Zagajewski-by Cynthia L. Haven

https://lareviewofbooks.org/short-takes/poetry-defend-itself-adam-zagajewski/ 

文字編輯:恒宇

美術設計:葉舟 @yezhou_write(https://www.instagram.com/yezhou_write/)

素材來源:freepik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暴力詩選 #亞當扎加耶夫斯基 #波蘭詩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