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22日 星期三

雨的感想 ◎莊瑞琳


灰色的天空
飛鳥緩緩溶解
世界如沙漏將盡

心的牆壁各自聳立
有人忽然大哭
因領悟凡枯葉必先亡於根
而繁花早逝

世界的顏色在雨中剝落
露出禪而疲倦的線條
水珠滴光所有時間
又反轉過來
無法拒絕

這是法則
在真正醒覺之前
必承受所有夢境
正如為抵達永恆
你必遭迅疾所傷

一陣風
一陣雨
一陣心靈地獄

穿過穿過穿過
又像是佇立良久
那樣無盡的等待

--
 
◎作者簡介

 莊瑞琳,高雄人,在柴山腳下長大,目前在台北城工作與生活,另一個身分是出版編輯。著有詩集《神秘的季節》
 
--
美術設計:劉宇筑
攝影來源:劉宇筑
--

◎小編囗囗賞析

〈雨的感想〉是一首具有禪機的詩,金剛經中提到「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世界的生滅瞬息,像是夢境水泡,領悟之後才能超脫於現象之外,成為覺者,詩中以如雨般的現象聯繫、緩緩包圍數種生滅的過程,包含時間、生命、顏色等表象,回歸到等待這個如夢境般活著的當下,採用沒有「我」的第一人稱視角俯瞰自我的瓦解。

首段以世界的流動,表達空間與生命的瓦解過程,在灰色的天空底下,時間從無形的概念變成具體的像,飛鳥緩緩溶解同時表達飛鳥在生存的過程,以及之後可預料的變成無機物的未來,第三句「世界如沙漏將盡」巧妙的把生命在意識中加速變成一抔土的過程,以沙的分子及厚重感,產生了巨大、層疊而來的絕境與世界觀。

次段切入的地方為生命的意識,「心的牆壁各自聳立」除了表示人與人之間隔閡與獨立,也間接表示了其高不可攀的難以互相接近的高大形象,第二句「有人忽然大哭」開始了心牆的崩解過程,此段以末兩句領悟交代崩解的緣由,枯葉必先亡於根的喻同時表達了他者(葉)的殞落也同時傳達自己(根)在消亡的當下,末尾的繁花早逝於根與葉,可聯想的可能是更早於自己與自己關聯的人以外先行離開的生命。

第三段以顏色在雨中的剝落的現象,強調了覆水難收,無力回天的流動狀態,此處為真正心理上的轉折,因其「無法拒絕」而不得不理解色相崩落的狀態是生命的常態。

四五段開始了超脫的過程,在醒覺之前,所有流動、崩解的表象,如迅疾般的侵蝕自己的意識,唯有經歷過這段過程,才能在這個沙漏般的世界,有著相對的位置(永恆)保持住理智。

末尾從意識的世界,拉回到現世的當下,作者連用三次穿過,交代在領悟後續面對的生活:如佇立良久般無盡的等待,走出領悟生命流逝的地獄,而不做迴避的動作。

作者以雨流經的方式,快速地以意識走過自己所生活的空間,挖掘內心對於流動時的心態轉變歷程,緩緩包圍自己與周圍的裡裡外外,於結構上相當縝密,是一首值得反覆觀看、思索的作品。


◎元智大學不成文詩社簡介

不成文詩社誕生於元智大學超硬、很Sad、很辛苦的通識課〈詩與當代生活〉的外圍團體,構思於2011年的某天,2012年底申請通過正式成立,由東吳大學白開水創始社員之一的陳巍仁老師指導,為目前校內唯一以文字創作、文學出版、辦理講座及策展為主要活動的社團,社員作品散見於創世紀詩刊、煉詩刊、台灣詩學及衛生紙詩刊,目前正在參與煉詩刊第四期的團隊,期望推廣現代詩作為生活的一部份,甚至參與抗爭及表演藝術,不過一直都很缺行政的幹部,極度歡迎校外學生及社會人士的加入,近況消息及任何活動邀約歡迎於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yzu.poemclub/)私訊聯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