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30日 星期二

陽光失調的日子——談三維詩人林亨泰 (上) ◎黃筱嵐



◎小編黃筱嵐賞析



哲學家 ◎#林亨泰

 

陽光失調的日子

雞縮起一隻腳思索著

一九四七年十月二十日

為什麼失調的陽光會影響那隻腳?

在葉子完全落盡的樹下。

  


時間推回一九四七年,詩人寫下這首題為〈哲學家〉的作品。雖不知詩中所提及的十月二十日究竟發生了什麼事,但當觀者被詩句擄獲而陷入沉思時,彷彿就像那隻縮起一隻腳的雞,在失調的陽光底,拉出一道孤獨的影子,映在滿地的落葉上。

 

切開隱晦的意象,順著詩中線索,朝歷史的脈絡裡走去,便能嗅出時值二二八事件後的恐懼氛圍。〈哲學家〉的詩題彷彿暗喻著詩人當時的自況,在空氣中瀰漫不安、陽光因而失調的日子裡,思索這整起事件以來,人性的乖變。「一隻腳」看似寫實的白描,呈現如羅丹沉思者雕像般的凝重與深沉。而令這隻腳縮起,未能雙足立地的原因,或許正是時局的肅殺,以及心靈的焦躁不安。詩中以幾近直書的譬喻,道出在政治的高壓氛圍下,一切猶如被失調的陽光壟罩,並以樹葉落盡暗指知識分子的折損殞落,隱而不宣地將景況,巧妙地以抽象方式呈現。

 

一九四五年以前,詩人林亨泰以日文創作寫詩。戰後島上的政權更迭,那不單是一個時代的斷裂,更是詩人的語言與知識份子的斷裂。二二八事變後兩年,發生了「四六學運」,許多銀鈴會成員被捕、處死或被迫流亡,嚇阻了許多創作者就此停筆,而繼續書寫下去的創作者,則轉以更隱晦、抽象、甚至超現實的方式來呈現作品。因此,我們不難理解詩人的作品裡,那一貫冷靜與晦澀的由來。然而,當詩人的語言在經歷斷裂重組、心靈在渡過政治動盪後,我們重讀他寫於1955-1959年的詩作〈秋〉,能於詩中明顯地看出其美學上的蛻變:


秋 ◎#林亨泰

 

雞,

縮著一隻腳在沉思     

   

而又紅透了雞冠


所以,

秋已深了。


 

此詩很明顯是〈哲學家〉這首詩的延伸改寫之作,不僅讓我們好奇,詩人在歷經了二二八事件及四六學運,後的十年歲月裡,心境上是否產生了其他的轉變?首句的「雞,縮著一隻腳在沉思」,彷彿藉由熟悉的意象,喚醒往昔仍在沉思的哲學家們,當我們將視線拉回眼前,拉近至一個客觀事實的景象中,才發現眼前刻意強調出的輪廓線,在屏除過多的情感投射後,所呈現出的節制與冷漠氣氛,並非真正的寫實。詩中已不見「一九四七年十月二十日」這樣暗指政治的線索,而是將「雞」放進一個彷彿沒有記憶、沒有歷史定位的美學場域中。林亨泰與余光中、周夢蝶……這類現代詩人不同,後者多半接觸過古典的中文詩詞,所以其作品中的抒情性,與古典中文詩詞裡的抒情,均有著某種對應、互涉、轉借的變形。但回到林亨泰的詩作上,我們能看見詩人受過往的教育養成與語言的使用習慣使然,致使中文運用的習性,產生一種徹底的變化。這種於雙語言中出入轉譯的語境,讓現代詩的抒情傳統改造出另一片新境。

 

抒情傳統描寫秋天,多半援引楓紅的意象來對應秋天的蕭瑟。倘若我們用傳統的詮釋來解讀這首詩,會直觀地將紅透了的雞冠,與深秋作一個轉借上的變形指涉。詩句中的「所以」看似為連接上下兩個意象的語法聯繫,但它其實是個「假語法」。我們不妨將紅透的雞冠與深秋這兩個意象並列,以一種蒙太奇的形式觀看。雖然,蒙太奇為現代電影常見的手法,但其來源為中國古詩中常見的會意字結構,用一種意向並置(Juxtaposition)的方式,來營造出詩中的多重指涉與詩意。近代才演變發明為影像技法,這種意向並置在中國古典詩裡很普遍,也是日本俳句結構的主軸。日本現代詩人中(如:三好達治)便常使用此手法來融合西方現代詩與漢詩。

 

在〈秋〉這首詩中,雖沒有清楚的答案與意涵,但透過意象的錯置安排,隱約滲出幾種可能的暗示,所流露出的效果是種無以名狀的不安。雄雞的雞冠上密佈著微血管,

 

只要遇到刺激生氣、興奮,體內血液會凝集至網狀微血管內而發紅。雞冠的變紅宛若人的臉紅,既是情緒的表現,也是生命存在的象徵。因為當死亡降臨,殷紅的血液不再流動後,雞冠將僅是一塊蒼白的組織而已。除此,「紅透了雞冠」更有著生殖成熟的隱喻,當雄雞殷育成熟時,旺盛的激素促使雞冠內的網狀微血管,因充血而發紅美觀,它會吸引母雞的注意,有利求偶生殖。然而,這一隻正值青壯的雄雞,不但沒有展翅啼叫地張揚其繁殖天性,卻反而縮著一隻腳在沉思……詩人利用了意義的疑決性,創造出一個安全、且廣闊的想像空間,並在空間中產生出無數多義的瞬間,使讀者能在廣袤詩地裡,捕捉那些從意識而來的意向活動。

 

-

  

◎作者簡介

 

林亨泰,筆名亨人、桓太,彰化北斗人,台灣師範學校教育系畢業,曾於彰化北斗中學、彰化高工、建國工專、台中商專等任教。

 

1947年加入銀鈴會,由於銀鈴會於1948年聘請楊逵為顧問,加上四六事件及隨即的戒嚴,楊被補,銀鈴會停止活動,林也受到牽連,停止寫作一段時間,直到1953年開始與紀弦接觸,後加入現代派。1964年參與笠詩社,成為首任主編。2004年獲第八屆國家文藝獎。

 

著有詩集《靈魂的啼聲(日文)》、《長的咽喉》、《林亨泰詩集》、《爪痕集》、《跨不過的歷史》等,及詩論集《現代詩的基本精神》、《見者之言》等,1998年出版《林亨泰全集》共十冊。

 

-

 

美術設計:CCY

圖片來源:IG@ooowunu

 

-

 

#每天爲你讀一首詩 #林亨泰 #每天為你讀一位詩人 #二二八 #陰影

2020年6月29日 星期一

解封和揚升──「每天為你讀一個詩人」專輯 ◎張寶云




2019年開春之際,「每天為你讀一首詩」重新在網路社群中復活,同樣集結各大學文藝青年做為這個台灣詩歌志工團體的主要成員,近一年半以來不間斷地提供每日一詩的評析,服務各界的詩歌愛好者。暑假即將來臨,疫情暫時告一段落,原先自封封人的社交界線也宣告解體,我們準備了一次小型的閱讀揚升計劃,要在七月份進行「每天為你讀一個詩人」專輯。

長久以來,由於擔憂讀者閱讀上的負擔,我們一直少量而謹慎地,讓點閱我們粉絲專頁的讀者可以在幾分鐘之內讀完一首詩的重點,達到與詩美連結的目的。七月份的「每天為你讀一個詩人」則試圖解消我們原先「一天一詩」的模式,稍微加重閱讀的劑量,而擴大成鳥瞰一個詩人的某些議題或是他局部的創作歷程。

因此撰稿者努力從過往已被近距離解析的作家作品之中,整合詩人不同時期、不同作品的共同面向,去關注這個詩人可能的創作譜系或思維脈絡,去進行文本世界的介紹,而不單只就某一首詩的細讀去開展評析。

當然原先每一首詩也都具有一沙一世界的隱形功能,但七月份專輯的目的是在更多樣化或整體性的思考格局下,去統合詩人不同作品之間跨越的繫聯,這樣的閱讀和評論將稍微靠近學院內的研究初階,但又因為搭配原先粉專的調性,行文將不致於太過繁難,僅保留一些原先論述的脈絡和觀點,帶引讀者形成一種有方向感的閱讀體驗活動。

希望暑假的到來可以讓愛詩的各位,擁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點閱「每天」粉專所提供的一位詩人觀感,我們將陸續推出不同世代、不同地域的微型小論,敬請期待每天的「詩式揚升」。

主編:張寶云
副主編:楊廷浩

-

美術設計:CCY
圖片來源:IG@ooowunu

-

#詩人專題 #解封 #揚升 #跨面向

2020年6月28日 星期日

鐘 ◎Ellen Panaligan著

鐘 ◎Ellen Panaligan著
 
一座鐘…轉動、吟唱…滴答滴答
黑夜、白天,慢慢轉變
閙鐘定時報響,無數的時間隨之過去
時針每移動一次,在這個世界中
有著不同的事情發生
 
我們如何能讓時間之手
帶我重回那段與我所愛
我所摯愛的孩子們與先生
快樂相聚的時光,雖然我們很窮
 
但提昇生活的渴望
將一個更美好的明天,給予我摯愛的孩子
帶著夢想來到異國
貧窮即能與我遠離
 
然而隨著時間流逝,就像時鐘不停的滴滴答答
帶給我生命的卻是災難
我親愛的先生,我是那麼的愛他
卻另有所愛,離我而去
 
工作中最苦的事,成功的感召
層層難關,所遭遇的一切一切
我看不見,也無法擁抱
因為我的孩子被帶走了,他們在那裡?
   
錢賺到了,是用惡毒交換所得
自私的雇主,令我度日如年
每一件工作,都需分秒必爭
每一次犯錯,獲得的是憤怒
 
現在的我身無分文,所愛之人巳遠離
生命毫無意義,那些曾經承受過的磨難
一切只為了追求更好,我自責
這是上帝賦予我的命運嗎?
 
鐘何時能停止?
明日何時能回來?
我何時能聴到美好的聲音?
我何時能看到我的孩子?
 
現在的我就像一座鐘,不停的轉動
雖一息尚存,但有著太多的悲傷
每分、每秒、每時,一直轉一直轉
感覺永遠在黑暗中,看不到一絲光芒
 
ORASAN
 
Orasan…umiikot, umaawit…tumutunog
Gumagabi, umaaraw, sa dahan-dahang pag-ikot
May kamay na naghuhudyat, ng oras na sunod-sunod
Sa bawat galaw ng kamay, iba’t-iba ang nagaganap
Sa mundong umiinog.
 
Paano nga ba ibabalik, ang kamay ng orasan?
Ang sandaling kapiling ko, ang mga minamahal
Mga anak na minumutya, asawang pinaglilingkuran
Buo at masaya, salat man sa yaman.
 
Ngunit sa hangaring, ang buhay ay maiangat
Maihandog ang magandang bukas, sa anak na nililiyag
Ibang bansa’y pinangarap, pilit na hinangad
Upang hirap na dinaranas, di na lagging kayakap.
 
Ngunit sa paglipas ng panahon, sa pagtakbo ng orasan
Isang dagok sa buhay, sa akin ay dumatal
Asawang itinangi, minahal ng lubusan
Nagmahal sa iba, at ako’y iniwan.
 
Ang pinakamasaklap, ang inspirasyon ng pagsisikap
Ang kadluan ng pagtitiis, at ibayong paghihirap
Hindi ko na nakita, hindi ko na mayayakap
Pagkat supling ko’y inilayo, nasaan kayo mga anak?
 
Salaping naipon, kapalit ng kalupitan
Sa among sakim, bawat segundo’y gahaman
Bawat trabaho ko, kanyang inoorasan
Kapag ako’y sumala, galit n’ya ang makakamtan.
 
Wala na ang salapi, wala na rin ang minamahal
Nawalan ng saysay, tiniis na kaapihan
Sinisisi ang sarili, sa pangarap na inasam
Ito ba ang kapalarang, bigay sa ‘kin ng maykapal?
Kailan hihinto, ang takbo ng orasan?
Kailan babalik sa kahapong iniwan?
Kailan maririnig, ang tunog na mainam?
Kailan ang oras, anak ko’y masisilayan?
 
Ako ngayo’y isang orasang, patuloy na lang sa pag-ikot
Nabubuhay sa damdaming, punong-puno ng kirot
Sa bawat Segundo, bawat minuto, at sa bawat oras na pag-inog
Pakiramdam ko’y pawing gabi, walang liwanag na dulot.
  
-
 
◎作者簡介
 
Ellen Panaligan
菲律賓人,曾獲臺北,請再聽我說──第五屆外勞詩文比賽第一名。
-
 
◎譯者簡介
 
由於在作品集中並未提及譯者或東南亞語複審名單,倘若有任何讀者熟識譯者,也煩請與我們聯繫,我們會把相關訊息補上。
 
- 
◎小編曾稔育賞析
  
在跨國資本主義發展底下,許多東南亞國家往往透過出口勞動力,來換取經濟利益。對於許多東南亞家庭而言,選擇成為移工,不僅是養家的辦法,更是為整個家庭,帶來向上流動的機會。
 
雖然選擇成為移工,看似充滿著玫瑰色的希望,但是實際上,移工到他國工作,時常會遇見許多難題。在本詩裡,作者以鐘的意象,貫穿整篇詩作,比擬移工自身也無法掌握的命運。
 
以詩的第一節來看,作者首先以鐘的意象,描繪時間的流動,從而帶出未來的不可預測性。至詩的第二節,作者進入詩的主題,闡述成為移工前的日子雖然窮困,但至少有著完整的家庭與美滿的親情。在詩的第三節,則為本詩的第一個轉折,描述「成為移工」背後有著擺脫窮困,在當地社會能向上流動的機會,而作者以「帶著夢鄉到他國/貧窮即能與我遠離」,描寫對成為移工的期盼。
  
但是在詩的第四節、第五節裡,卻揭示「成為移工」並不總能帶給移工希望,相反地,「成為移工」也存在一定的風險。以此來看,第四節則以「失婚議題」為出發點,述說著在跨國勞動裡,移工失去母國婚姻的悲困,此為本詩的第二個轉折。接續第五節,則進入本詩的重心,作者將「成功的感召」視為是家庭的幸福,但是在「我看不見,也無法擁抱/因為我的孩子被帶走了,他們在那裡?」的描寫裡,暗示移工在實踐幸福的跨國勞動裡,永恆地失去獲得幸福的可能。
 
於詩的第六節、第七節中,作者則書寫移工在失去勞動目標後,所面臨的勞動困境。在第六節裡,作者以「每一件工作,都需分秒必爭/每一次犯錯,獲得的是憤怒」描寫僱主對待移工的嚴厲,以及高密度的勞力要求,至此構成移工在跨國工作裡的勞動困境。而作品裡的我雖然在這勞動困境裡,賺到了錢,但作者卻形容這筆錢是「惡毒交換所得」,其中的惡毒指涉的不僅是雇主對待他的不人道,也包含了家人的離開。至此,於第七節裡,作品裡的我自問跨國勞動帶給他的苦難,究竟還有何意義,同時,他也自責「成為移工」是他做出的錯誤選擇,而這些沒能被回答的問題,最終也只能訴諸於神,以此說道:「這是上帝賦予我的命運嗎?」。
 
在詩的第八節與第九節裡,則揭示「成為移工」所帶來的傷痕。在詩的第八段裡,鐘被置換成無止盡的苦難,以此「我何時能聴到美好的聲音?/我何時能看到我的孩子?」都成了無法實現的叩問。最終,在詩的第九節裡,作者以「現在的我就像一座鐘,不停的轉動/雖一息尚存,但有著太多的悲傷」描繪失去家庭的移工,彷彿成為一座只能轉動悲傷的鐘,也為第一節裡,鐘代表的「未來的不可預測性」,給出了沈痛的結尾。
 
-
  
美術設計:sorrow沙若
圖片來源:sorrow沙若
  
-
  
#每天爲你讀一首詩 #Ellen Panaligan #曾稔育 #外勞詩文比賽 #移工

2020年6月27日 星期六

福爾摩沙的招攬 ◎Kaminasih著,孫珮珊譯

福爾摩沙的招攬   ◎Kaminasih著,孫珮珊譯
  
當不滿意的意志非常明確時
刺激了做好決心的意志
將悲傷沉浸到消失
以耐心為工具、以祈禱為武器
前往祝福的道路中
福爾摩沙熱情的招攬著
提供美夢成真的橋樑
準備著健康的身心為聘禮
在奮鬥中迎娶時間
迎娶一張張貴重紙張
  
福爾摩沙…
你就像燈籠一樣提供光明
當我無力在黑暗中的長廊行走
在你小小的土地上鋪滿了寶石
你願意讓我們挖掘
應用勤奮和永不放棄的精神
 
福爾摩沙…
你傲慢的熱氣將汗水逼出
你的冷空氣深植入骨髓
都沒讓我失去鬥志
在你那一片美麗的土地上
我用各種故事來裝飾日子
微笑、笑聲和嘆息、心煩意亂
想念之歌在山谷風中廻響
對你的愛意由文字來宣洩
 
Lambaian Formosa
  
Kala hasrat tak puas cukup tersurat
memacu niat bulatkan tekad
Tenggelamkan nestapa hingga tamat
berkendaraan kesabaran. bersenjata doa selamat
melaju meraih berkat di jalan hakekat
Pulau Formosa melambai mesra
Tawarkan titian meraup impian
Bermaharkan tenaga serta sehat jiwa raga
Meminang waktu berlaga di ranah perjuangan
Menyemai harap menimang lembar berharga
  
Formosa…
Kau selaksa sinar lentera sajikan jasa
Kala ku tertatih di lorong gulita
Di bumi mungilmu tersebar gebyar permata
Kau relakan kami mengaisnya
Dengan sarana kerja keras pantang putus asa
  
Formosa…
Hawa panasmu angkuh memerah peluh
Tak membuatku suarakan keluh
Dinginmu meresap ke sungsum tulang
Tak membuat semangatku menghilang
Di hamparan tanahmu yang indah
Kuhias hari dengan aneka kisah
Senyum, tawa, serta desahan,gundah
Kidung kerinduan bersimponi angin lembah
rasa cintaku padamu lewat aksara tercurah.
  
  
-
  
◎作者簡介  
 
Kaminasih,印尼人。曾於第八屆臺北市外勞詩文比賽獲得佳作,於第十五屆「臺北請再聽我說」外籍勞工詩文獎以「Lambaian Formosa 福爾摩沙的招攬」一詩獲得首獎,該作也收錄於107年「臺北 聽我說」詩文合集(歷年精選)。

  
◎譯者簡介  
 
孫珮珊,來自印尼的華僑,在台完成學士和碩士學位。曾任公共電視台擔任印尼語新聞編譯、新聞播報員。孫珮珊同時也在台各大專院校當任印尼語講師,也接過許多活動的印尼語通譯、口譯。
 
-
  
◎小編 Y 賞析
 
本週的主題為「移工、移民、新台灣」藉由討論這些新住民/勞動者所書寫的文字,進一步思索他們眼中的台灣,如本詩Lambaian Formosa(福爾摩沙的招攬)敘事者便是以非常直率的告白,去描繪寫作者眼中的這塊島嶼。但與此同時,以台灣作為原生母國的我們也必須更直白地承認,透過文學獎的篩選機制所建立的觀看視角,仍然是個所見有限的向度。
  
這是一首既純樸且保有優美語調的作品。詩中的首段,Kaminasih以非常巧妙的方式「將悲傷沉浸到消失/以耐心為工具、以祈禱為武器」去講述離開家鄉這件事,同時也暗喻著這條承載美夢、財富的橋樑,是需要以「準備著健康的身心為聘禮」所換取的心酸。其實這首詩所鋪陳的細節,非常貼近於我們對於外籍勞工的既定印象:以勤奮、以身心去換取相對應的報酬:「在你小小的土地上鋪滿了寶石/你願意讓我們挖掘/應用勤奮和永不放棄的精神」。
  
但有趣的是,敘事者又同時展露了一種非常具有關懷意識的眼光,而非單一的感嘆這塊土地所帶來的好壞,更接近於文學性的抒情:「在你那一片美麗的土地上/我用各種故事來裝飾日子/微笑、笑聲和嘆息、心煩意亂」將這首詩的層次進一步昇華。在末兩句中Kaminasih寫道:「想念之歌在山谷風中廻響/對你的愛意由文字來宣洩」或許對她而言,無論是印尼或是台灣,都已經成為了記憶的裏層。即使沒有任何地方可稱之為絕對的理想鄉,但一切仍然值得眷戀。
 
  
-
  
美術設計:sorrow沙若
圖片來源:sorrow沙若
  
-
  
#每天爲你讀一首詩 #Kaminasih #福爾摩沙 #小編 Y #臺北市外勞詩文比賽

2020年6月26日 星期五

自由◎Edcel Regalario Benosa 著,Nene Ho譯

自由◎Edcel Regalario Benosa 著,Nene Ho譯
 
微笑,笑在生活中一直在發生
悲傷 和痛苦 及落淚
憤怒和仇恨都在那兒
全混雜情緒融入 那裡是自由。
 
我們行動 是自由的
我們的感覺是自由地呼喊
我們想要去哪地方 是自由的,
並可以自由地達到我們預期的夢想。
 
生活伴隨自由
每一步,無礙地思考
有時,我們在過程中失敗
成為生活中的挫折。
 
難忘的過去,無法忘卻
已經這麼苦的過去了
我們自由地選擇目標是我們想要的東西
舒適的生活是我們的願望。
 
出國,即是我想要的
離開摯愛不只是玩笑話
探其究竟
會發現我如何地心痛。
 
生活中的試煉來到
我感受極度艱困,
疲憊的 心靈和我的全部
當我脆弱,我信上帝。
 
倚靠上帝的祝福
信任祂,用我所有感受
後悔 已經踏入泥濘
希望能瞭解 不斷持續。
 
作為一個地球上自由之人
深感自在自地球自轉之際
偶然 我們停留於短暫旅程
從弱小的生命裡懂得了道德規範。
 
自由,在這個世界上我們皆自由
讓我們得以自行地承認吾等錯誤之舉
如有黑暗,既是有光明在等待
它應該是 那個你主宰的命運。
 
MALAYA
 
Mga ngiti, halakhak sa buhay ay nagaganap
Lungkot at pighati at may luhang pumapatak
Poot at galit minsan ay
Sa buhay na malaya, malaya sa lahat.
 
Malaya....... sa bawat kilos at galaw
Malaya ang damdamin kung anong isinisigaw
Malaya rin sa landas na nilalakaran
At malayang abutin ang pangarap na inaasam.
 
Sa buhay ng taong taglay ang kalayaan
Bawat mga hakbangin may layang pag-isipan
Minsa'y nadudulas sa mga pamamaraan
Na nagiging isang hadlang sa buhay na hiram.
 
Ang panahong nakalipas na hindi maiwaglit
Mga nakaraang ubod na kay pait
Sa layang makamtan lamang ang pangarap na nais
Ginhawa sa buhay ang ibig na makamit.
 
Sa pangingibang bayan na
Ang panahong nakalipas na hindi maiwaglit
Mga nakaraang ubod na kay pait
Sa layang makamtan lamang ang pangarap na nais
Ginhawa sa buhay ang ibig na makamit.
 
Sa pangingibang bayan na isang kagaya ko
Hindi birong mapalayo sa mga mahal mo
Sa likod ng larawan doon nagtatago
Tunay na nadarama at luhaan na puso.
 
Ang mga pagsubok sa buhay dumatal
Sukdulan man ang hirap at mga pagdaramdam
Pagal na pag-iisip at boung katauhan
Panlulumong nadarama sa Ama'y iniatang.

Sa tulong ng Panginoong aking Ama sa Langit
Sa kanya ibinuhos lahat ng paghihinagpis
Nagsisi sa sarili sa landas na maputik
At doon napagtanto, muling nanumbalik.
 
Bilang isang malaya sa mundong umiinog
Malaya sa lahat sa bawat oras ng pag-ikot
Madulas na landas minsan doon naluklok
Naghatid ng aral sa buhay na marupok.
 
Malaya.....malaya tayong lahat sa mundong ibabaw
Malaya nating tanggapin pagkakamali sa buhay
Kung may kadiliman, may liwanag na naghihintay
Ikaw lamang ang gagawa sa tunay mong kapalaran......
 
 
--
 
◎作者簡介
 
Edcel Regalario Benosa,菲律賓人,2014 第14屆外籍勞工詩文比賽得獎者,詩作MA
LAYA(自由)榮獲評審特別獎。
 
--
 
◎譯者簡介
 
Nene Ho,2014 第14屆外籍勞工詩文比賽,菲律賓文複選評審,同時也是該詩的中文翻譯。
 
--  
◎小編三進賞析
 
這首詩選自「2014 第14屆外籍勞工詩文選集」,本詩為評審特別獎得獎作。作者Edcel Regalario Benosa為全詩做的佈置,以及抽離、哲思的敘述,而非直截的呼喊,令它與其他得獎者顯得不同。
 
全詩依序可分為三部分:綿密的鋪陳,宏大的思索,知性的收束。
 
人有喜怒哀樂,可不受拘束的表達情緒,是自由的;可以保有人身自由,踏上逐夢的旅途,是自由的。然而自由並非全糖,偶爾帶來酸苦的代價,接受與承擔亦是自由。
 
因為我們已知創作者身分為移工,不難猜測來台灣工作即是她選擇的自由。然而詩作中不把離鄉背井當作個人、或單一族群的悲劇思考,詩中頻繁的使用「我們」,以自由的代價為旨,擴大為「身而為人的思索」,另非移工的我們也能代入自己的經歷。
 
為了從事理想的工作,忍受別人不看好的條件,即是我選擇的自由。
為了持續未竟的夢想,比他人付出加倍的努力,即是我選擇的自由。
為了某些目標出國工作,雖然與摯愛分別,亦是我選擇的自由。
 
既是自我的闡述,對於在異地逐夢的她而言,也是一種意志的收攏吧:「就算因為離開摯愛而悲傷,也別忘記為夢想努力。」詩人在此詩中的思緒推移、意志掌控,都真摯的讓人感動。
 
能不侷限在身為移工的遭遇,而是放大為全人類的思索,無高低、無貴賤的視角,讓人窺見她宏觀的思索。
 
本詩的收束是另一個亮點,詩人告訴我們生活的表裡:「如有黑暗,既(即?)是有光明在等待」穿透黑暗的外殼,詩人看到暗處的光明是「那個你主宰的命運」。從眾多外籍勞工詩作中,這一首詩作顯得格外亮眼。
 
 
-
  
美術設計:sorrow沙若
圖片來源:sorrow沙若
  
-
  
#每天爲你讀一首詩 #Edcel Regalario Benosa #外籍勞工詩文選集 #謝三進 #移工

2020年6月25日 星期四

窮人的呼聲 ◎Joseph Christian P. Aranas著,何薇薇(Jrose Ho)譯

窮人的呼聲  ◎Joseph Christian P. Aranas著,何薇薇(Jrose Ho)譯
 
從我的祖先到我出生的年代,
貧窮的命運始終伴隨著我。
我應該且必須做什麼,才可以逃離住在這個成為可憐奴隸的骯髒沼澤區。
從你睜開眼睛的剎那,任誰不感嘆,唯有流言子彈才能吵醒這曙光。
到了傍晚,見到的是一具具屍體。
就算我想逃離這個地方,但我也不能,
因為在這裡沒有社會肯接納你。
 
到底何時可以結束我這絕望的心情?
何時可以感到知足?
我的土地就這樣輕而易舉地被沒收,
連我辛苦耕作的後院也被圍欄擋住而驅離。
我問自己,那些英雄為了人們的賦稅而抗爭,而我得到了什麼?
我只看到,高層政府官員的不法所得,
就像禿鷹貪圖錢財為樂。
我擔憂並煩惱家人以後的生活,
我微薄的收入,還要被他們搜刮收取。
 
因為有這些自私自利的人,導致了社會混亂,
菲律賓人自己互相鬥爭以謀私利。
社會的瘟疫,造成殺害自己的同胞和互相競爭。
 
誰才是真正的英雄?
所有士兵都謹遵政府交代的職責,
可憐的戰士只能在山上打獵,以爭取自己的權益。
 
你、我、我們,或是基督徒或是穆斯林,只有一個在我們生長土地上安逸和平的願望。
我們所能做的是大聲喊出我們窮人的呼聲,
不是等會兒、明天或後天,而是現在,就能聽到群眾的呼聲。
 
 
Panaghoy Ng Maralita
 
Joseph Christian P. Aranas / Pilipino / dayuhang manggagawa
 
Mula sa aking ninuno hanggang sa aking pagsilang,

Ang kahirapan ito ba’y kadikit na sa aking buhay.

Anu ang dapat at nararapat gawin ng tulad kong maralitang alipin sa bayang lusak ng kahirapan.

Sinong hindi mananaghoy sa pagmulat ng iyong mga mata at pagsalubong ng bukang liwayway alingawngaw ng bala ang gigising sa tuwina.

Sa pagsapit ng dapit hapon mga katawang nakahandusay naman ang iyong makikita.

Gustohin ko mang umalis ngunit hindi ko magagawa.

Sapagkat kailan man wala ka nang babalikan ito’y kakamkamin ng Borgis ng lipunan.

*****

Kailan nga ba matatapos panaghoy sa aking kalooban.

Madarama ko pa kaya ang kapanatagan.

Kung ang sarili kong lupain ito’y kakamkamin ng ganun-ganun na lamang.

Sarili kong bakuran pilit babarakadahan,papalayasin sa lupang aking sakahan.

*****

Naitanung ko sa aking sarili anu bang kapakinabangan na ipinaglaban ng mga bayaning ng buwis ng buhay para sa bayan.

Kung ang makikita ko’t masisilayan ang kalayaan sa pangangamkam ng iilang matatas sa pamahalaan.

Mga buwitre sa kaban ng bayan walang ginawa kung hindi kalayawan.

Ako’y nahahabag at nababagabag paano na ang bukas para sa aking pamilya.

Kakarampot ko na ngang kita itoy aagawin pa nila.

*****

Kaya umuusbong ang kaguluhan dahil sa kanilang mga mapanglinlang.

Kapwa Pilipino naglalabanan makamtan lamang ang kasaganaan.

Kapwa Pilipino nagpapatayan at nag aagawan dahil sa mga salot sa lipunan.

*****

Sino nga ba ang tunay na bayaning maituturing,

Mga sundalo na sumusunod sa kanilang tungkulin dahil sa utos ng borgis sa pamahalaan, o

Mga maralitang mandirigma na tinutugis sa kabundukan para ipaglaban ang kanilang karapatan.

*****

Ikaw,ako,tayo mga Kristiano o Muslim iisa lang ang hangarin ang kapayapaan sa ating lupang Sinilangan.

Lahat tayo may magagawa isigaw natin ang panaghoy ng maralita,

Hindi mamaya,bukas o makalawa kung hindi ngayon na upag marinig ang boses ng masa.
 
 
◎作者簡介
 
Joseph Christian Aranas,來自菲律賓。我在台灣工作已有4年,是一家紡織廠的工人。之前在菲律賓,我做過很多種工作,像是去工地當我父親的幫手。早在讀小學時,我的父親就已開始訓練我怎麼跟別人一起工作。我連騎機車載送乘客(在菲律賓很常見,機車側邊放一個車廂用來載客並收費)都曾做過。我讀到高職畢業,在菲律賓待過很多家工廠,也曾在一個社區裡做水裝置管理員。因為在菲律賓生活很辛苦、薪水又少,我才決定來台灣打拚,希望脫離貧困,給我的家庭一個更好的生活,不管是暫時或長期。
(節錄自移民工文學獎得獎作品網頁)
 
 
◎小編 @jyh_18 賞析
 
本詩為2017年移民工文學獎青少年評審獎得獎作品,作者本人則是菲律賓來台的移工。從詩名即可看出,作者具有為其國家底層人民代言的野心,並在本詩的推進下將自己的所思所感透過詩句傳達出來。
 
乍看之下,作者聚焦的議題顯然是階級的一再複製與人民無法擺脫的貧窮命運。但再細觀菲律賓的國情與詩中情緒飽滿的控訴,「唯有流言子彈才能吵醒這曙光」暗喻了菲律賓當地並不嚴謹的槍械管制問題、「菲律賓人自己互相鬥爭以謀私利」則是當地治安不良,常有搶劫、綁架案發生,首都馬尼拉則有「綁架之都」之稱。而2010年所發生的馬尼拉人質事件,也使世界留意到菲律賓當地警察在退休後繼續持有警察槍械及當地政府失能的問題。
 
「我只看到,高層政府官員的不法所得,∕就像禿鷹貪圖錢財為樂。」顯示出作者對政府貪腐的嚴厲指控。如我們所知,禿鷹以動物屍體為食,而政府官員的貪污都猶如在侵吞貧民身上所剩不多的腐肉。政府官方作為侵害人民權益的最大元兇,才招致了菲律賓的社會紛亂、人民必須弱弱相殘才得以苟且偷生。而政府卻只像禿鷹一般,冷眼旁觀人民所受的苦難,並虎視眈眈地等著從人民的自相殘殺中盡收漁翁之利。
 
在詩末,作者不分族群、信仰地將所有生活在菲律賓這塊土地上人民的願望統合起來,也就是希望眾人都能擁有安逸和平的生活。作者也自陳:「因為在菲律賓生活很辛苦、薪水又少,我才決定來台灣打拚,希望脫離貧困,給我的家庭一個更好的生活,不管是暫時或長期。」閱讀這首具強烈國族意識的作品時,身為台灣土生土長的國民,則更應以寬廣的視野來看待與我們生活在同一座島嶼的移工故事,並對他們懷有的深沉悲憫予以相對應的尊重。
 
-
  
美術設計:sorrow沙若
圖片來源:sorrow沙若
  
-
#菲律賓 #台灣是什麼 #移民移工新台灣 #窮人的呼聲 #移民工文學獎 #貧窮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2020年6月24日 星期三

夜靜思念阿嬤 ◎阮氏花著,吳妹譯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x @ Bản tin tiếng Việt PTS公視越南語新聞】
 
夜靜思念阿嬤 ◎阮氏花著,吳妹譯
   
夜靜我獨自五更輾轉
缺您呻吟聲!無窮寧靜
深夜裡只有昆蟲聲
低吟一些萬世歌曲
寧靜夜為何不能眠
不辛苦、擔憂而心中亂透
心中絞痛眼淚直流
仰望夜空、靜夜裡哭喚您
兩天不見!我兩晚失眠
眼淚四溢憶起別離時
在我懷裡、您輕易離去
與您分離我心痛憂愁
大家說:我不可哭
讓您安心到另個世界
讓您可回到天佛慈悲
讓您不再痛!遠離塵世
我克服壓抑痛苦
夜晚到來我五更未眠
我哽咽地喊叫著您
在他鄉我心中更孤單
此時,我祈望能再一次
可再餵您吃,聽您責罵
不願像今夜那寧靜
不辛苦但孤單因少了您
雙手合十願您得平安
不再病痛永遠健康
如有緣下輩再相逢
願再照顧您,永遠愛您!
 
Đêm vắng nhớ bà
 
Trằn trọc năm canh, một mình trong đêm vắng
Vắng tiếng bà rên, tĩnh lặng vô cùng
Hòa vào đêm, chỉ có tiếng côn trùng
Nỉ non dạo những khúc ca muôn thủa
Đêm tĩnh lặng mà sao không thể ngủ
Không vất vả, lo âu mà lòng dạ rối bời
Tim cuộn đau và nước mắt cứ rơi
Cháu nhìn trời đêm, gọi bà trong đêm vắng
Hai ngày vắng bà, hai đêm cháu thức trắng
Mắt lệ tuôn tràn nhớ giây phút biệt ly
Trong vòng tay cháu, bà nhẹ nhàng ra đi
Để lòng cháu đau mang nỗi buồn chia cắt
Mọi người nói: Cháu không được khóc
Để bà yên lòng về thế giới bên kia
Để bà được về với Đức phật từ bi
Để bà hết đau đớn, giũ sạch bụi trần
Cháu nén nỗi đau một cách khó khăn
Rồi khi trời đêm, cháu lại ngồi thao thức
Cháu gọi bà nghẹn ngào trong tiếng nấc
Cháu thêm lẻ loi nơi đất khách quê người
Giờ phút này, cháu ước ao thêm được một lần
Được đút cho bà ăn, nghe bà la mắng
Cháu không muốn như đêm nay bình lặng
Không vất vả nhưng cô đơn vì thiếu bà
Cháu lạy trời Phật, mong bà được bình an
Không còn đau đớn và luôn khỏe mạnh
Nếu duyên còn...kiếp sau xin gặp lại
Cháu vẫn chăm lo và mãi mãi yêu bà.
 
-
 
◎作者簡介
阮氏花,越南人。以〈Đêm vắng nhớ bà〉(夜靜思念阿嬤)獲民國104年第十五屆臺北請再聽我說詩文組第三名。
 
-
 
◎譯者簡介
吳妹,字百好,筆名靜霓。在越南西貢出生長大,廣東省南海縣人。退休後曾在台北市勞工局,擔任外籍勞工詩文比賽越南語複審及翻譯委員。[註1]
 
-
 
◎朗誦者簡介
 范瑞薔薇(Phạm Thụy Tường Vy),越南人,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電視廣播學系畢業, 曾演出公視戲劇《別再叫我外籍新娘》,現任公視越南語新聞主播、央廣越南語主持人。
 
-
 
◎小編皮皮賞析

此詩首先以自身輾轉難眠開頭,切合詩題「夜靜時」,再來則是在寧靜中,只有昆蟲聲與自己淚不停流。作者云這樣的情況已經持續了兩天,接著帶出了台灣民俗中,不可泣送往生者的慣習。因為哭泣會造成牽絆,使往生者「走得不安心」或是沒辦法好好到達極樂世界,因此作者只能「克服壓抑痛苦」,哽咽地在心中祈禱阿嬤──即過世的人,不再受病痛折磨。特別的是,在此詩的後半段,作者提及,她希望「可再餵您吃,聽您責罵」,顯示阿嬤平時可能對照顧者多有譴責,阿嬤其實並不因為溫柔如水。但她依然受到照顧者的懷念與祝福,雖然表面上說著不辛苦,但彼此應該都明白那是怎麼回事,從這裡可以看見作者的柔順與一片真誠。最後作者言,還是希望下輩子能再照顧已故的長者,並且永遠愛她,我想,這份毫無虛假的心意不需要透過太多文字解釋,便能深深打動大家。

[註1]譯者資料整理參考自心水(2018)。《福山福水故鄉情》。臺北:秀威資訊。
 
-
  
美術設計:sorrow沙若
圖片來源:sorrow沙若
  
-
  
#每天爲你讀一首詩 #公視越南語新聞 #阮氏花 #吳妹 #范瑞薔薇 #皮皮

2020年6月23日 星期二

懷念 ◎Susiati 著,譚雲福(Tony Thamsir)譯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x @詩.聲.字】
  
懷念 ◎Susiati 著,譚雲福(Tony Thamsir)譯
  
當太陽向大家說早安
我内心冷笑不已
我的人生,如困在破璃牢房裡
外勞…
我曾經害怕的稱呼
但無可奈何,今天我也是個外勞
  
不管白天或黑夜
對我來說都是很殘忍
連呼吸都需要定律
想知道外面世界,但只是個幻想
只能對雇主點頭和服從
  
爸…媽…
我不可以分享悲哀
看到你難過是我不願意的
不管是遭遇任何事物
我會說,我當外勞很開心
雖然内心如刀割
一切為了那充滿紋路、逐渐年邁的母親
她等待著我笑著回家
  
媽媽…
聽說臺灣很美
他們說大樓很壯觀
但是,媽…
你女兒只見到地瓜田和稻田
  
沒有奢華的字句
但是你女兒永保持友善
對運氣和人生道路的友善
雖然有時那盞希望之燈會忽明忽暗
  
臺灣...
帶領我成為人選
被上帝所選出的人類
勇敢面對挑戰
雖然被懷念父母的思念綑綁
我將用時間消除
  
臺灣…
一萬個夢想的國度
我懷抱著希望的地方
如白天渴望著中午
中午等待著夜晚
  
不知我可以撐到何時
在夢想和現實中掙扎
但我仍相信上帝的安排
雖然世界變成了大海
祂將永遠陪伴著祂的信徒 
  
’Rindu
  
Ketika mentari berteriak
mengucapkan selamat pagi
Jiwaku hanya tersenyum getir tanpa peduli
Hidupku, rasaku terjebak dalam
kerangkeng kaca di sini
TKI…
  
Nama yang dulu sempat aku anggap ngeri
Namun apa dayaku, jika kini aku pun adalah TKI
Entah kapan itu siang dan di mana malam
Bagiku ini semua kejam
Bernafas pun serasa pakai aturan
Ingin tahu dunia luar, tetapi hanya sebatas angan
Nurut dan tunduk pada ia yang kusebut majikan
  
Ayah… Ibu…
Pantang bagiku membagi laraku
Larangan bagiku melihat kesedihanmu
Apapun itu…
Aku akan bilang, aku bahagia menjadi TKI
Walaupun jiwa serasa dirajam belati
Semua demi mengukir senyum ibu yang
kini mulai penuh guratan kesedihan
Dengan wajah yang menua menungguku
pulang membawa senyuman
Ibu…
  
Taiwan itu indah, katanya
Gedung-gedungnya megah, kata mereka
Namun, Bu…
Anakmu hanya berjumpa dengan
lahan ubi dan sawah
Tiada ada kata mewah
Namun anakmu ini selalu berusaha ramah
Ramah pada nasib dan jalan hidup
Meski kadang harapan itu meredup
  
Taiwan…
Menghantarkanku menjadi manusia pilihan
Pilihan di mata Tuhan
Yang kuat menghadapi cobaan
Walaupun kadang rindu membelenggu
pada ayah dan ibu
Semua kutepiskan bersama berjalannya waktu
  
-
 
◎作者簡介
  
Susiati ,印尼人,曾獲2016年「台北外籍勞工詩影比賽」獎,作品收錄於第16屆《臺北請再聽我說──外籍勞工詩影選集》(2016年)。
  
-
 
◎譯者簡介
  
譚雲福(Tony Thamsir)
印尼出生臺灣成長。印尼 ~ 台灣,媒體相關工作者。現任中央電臺印尼語主持人、公視印尼語新聞主播。
  
-
  
◎「詩.聲.字」小編 李蕪 賞析
  
閱讀了兩、三屆外籍移工的作品後,我挑選這一首向大家分享,同時也以我目前的觀察當作前提。
  
在「台北外籍勞工詩影比賽」的評選程序上,參與者先以母語投稿,由母語評審挑選入圍作品,隨後將入圍作品譯為中文,由閱讀中文的評審決選。無論是當時的評審,或是後來閱讀到的人,基本上是藉由中文翻譯來判斷他們的作品,多少有隔;這些投稿的移工,他們可能沒受過什麼創作上的訓練,或是有志於創作。我們在閱讀之時,不宜以國內文學獎的標準,比方說從謀篇布局、用字遣詞上,或是其中所寄寓的思想深度等方面,來審視他們的作品,而應當關注他們表達了什麼,展現什麼優點,以及何處觸發了我們的思考。
   
〈懷念〉這一篇,不僅可以讀出作者真摯的情懷,與其他參賽作品相較,它還有一個顯著的不同,是詩中直抒個人的憤懣之情(如首段末直言「只能對雇主點頭和服從」)。無論是有意或無意,包括詩中的「我」(應該也可說是作者)在內,都認為「外勞」這一身分/稱呼是包含著歧視的,「我的人生,如困在玻璃牢房裡」,「連呼吸都需要定律」,以上兩個句子,同時也是詩中比較具有力道的比喻。
  
接續的幾段,表達「我」對於父母的懷念,以及亟欲歸鄉、歸家的情緒,仍然流露著個人困處於異地的心情,顯然來到臺灣工作,對於「我」而言並不是愉悅、美好的經驗。這其實也是讀者可想而知的,不過如果大家去翻翻看得獎作品,可能會有點意外的是,這樣的詩作卻是少見的。我未曾瀏覽投稿作品的全貌,不知其緣由,僅能做個推測:或許是這樣的詩作在意識、思想上,就不容易受評審青睞,當然,也可能是其他情懷類似的參賽作品,在文字表現力上太弱而無法得獎。
  
假若是前一個理由的話,這一篇能得獎,或有賴於詩作中、後段轉向正面看待、曲終奏雅的態度,例如「臺灣…/帶領我成為人選/被上帝所選出的人類/勇敢面對挑戰」那一段,及結段「臺灣…/一萬個夢想的國度/我懷抱著希望的地方」,「但我仍相信上帝的安排/雖然世界變成了大海/祂將永遠陪伴著祂的信徒」,裡頭可以看得到詩中人力圖振作的心情,以及信仰所賜予他的力量。
  
若就詞語運用及思想深度而言,這首詩並不令人驚艷,而這也是我一開始為什麼做個前提的緣故,更重要的是,我們從其中看到、思考到什麼:它或許讓你我重新審視,人們對於「外勞」(這一身分、這一稱呼)的態度,避免先入為主的定見;與此同時,我們對於離鄉背井到異國他鄉打拚的外籍移工,即便難以完全感受身受,在閱讀他們真情流露、刻畫自身困境的創作之後,相信你我也會增長一些理解,與包容。
  
-
  
美術設計:sorrow沙若
圖片來源:sorrow沙若
  
-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詩聲字 #印尼 #Susiati #懷念

2020年6月22日 星期一

移工‧移民‧新台灣 ◎一尾

移工‧移民‧新台灣 ◎一尾
 
在富裕國家裡
他們被統稱為外勞,沒有國籍之別
沒有文化,只有異國料理與潑水節
 
――――謝三進〈勞動半島〉
 
0.
a.截至2019年底外籍移工達718058人,主要來自越南、印尼、菲律賓、泰國。
b.內政部統計,1990年後經由婚姻取得本國籍及身分證的新住民已超過65萬人,占全台人口3%以上,超越原住民56萬人口。
 
1.
2019.10.03  宜蘭南方澳跨港大橋崩塌後6名菲律賓、印尼籍漁工罹難
2020.03.23  台中大肚工廠宿舍鐵窗阻逃生 3名越南移工命喪火場
2020.05.14  台生許紫涵找到印尼保姆Dwi感動兩國人
2020.五月底 臺北車站禁止席地而坐爭議
2020.06.13  尋找阿秋,我15年前的越南保姆
 
2.
當全世界吹起Black Lives Matter 的聲援運動時,這個月13號臺北二二八公園也由外籍人士舉辦了一場聲援活動,上禮拜我們也看到了反骨男孩模仿黑人的影片,有些人說那是美國的脈絡,他們只是致敬搞笑而已,卻不理解當中長達數百年的血淚奮鬥史。同個禮拜我們也看到台科大學生刊物提起了原住民加分的問題嘲諷,或者又會有人辯解原住民加分是事實,而漢人一貫的用自己的視野在原住民的傷口上撒鹽。我們總在世界舞臺上强調自己被歧視的身分,媒體把台灣塑造為一個國際社會下的受害者角色,但向内看,是的我們也可能成爲體制的加害者。我們可以從「瑪麗亞變老師」、「鳳凰與鷄」的比喻擴大到整個體制,我們對許多事情理所當然、漠視加深了這個體制的迫害與歧視,我們可以舉個例子,爲什麽一個國家,對於補習班教英文的丹尼爾和在螺絲工廠工作的阮氏嬌的待遇差那麽多?
 
3.
身爲一位文學閲讀者,必須和大家告解的是,由於移民工在一開始就被整個社會歧視,他們是工廠工人、家庭看護,所以我們一開始就不認定他們會有什麼文學產出,文學是用中文寫作的人的事。我們從來不會想像有另一個群體的寫作,是用另一種異鄉的語言在台灣寫作,這是閲讀台灣、閲讀東南亞的我們在視域上的缺乏。然而,早在1998年菲律賓移工就已經開始在台灣組織詩社SMI(Samahang Makata International,菲律賓國際詩人協會)印尼移工也籌辦了FLP(Forum Lingkar Pena,印尼筆社)、KPK(Komunitas Penulis Keratin,印尼作家社群)等文學社團。
 
4.
本周將以「台北外籍勞工詩影比賽」和「移民工文學獎」為範疇,帶大家一起來聼聼,那我們不甚熟稔的移工的聲音,他們時而懷念原來的家鄉、關心母國的一切,時而感謝台灣這塊土地給與的機會,同時抱怨和怨懟台灣,不過離鄉背井的他們在詩中最令人動容的則是對於親情的羈絆。
 
5.
台灣作爲移民與翻譯之島,我們透過翻譯得以跨越語言的藩籬,從最先來到這座島嶼的原住民,到現在的新住民、移民工,不同時期的移民在這座島嶼的互動造就了台灣這塊土地的人文風景。可能許多人的父母、另一半就是新住民,和自己最要好的朋友可能是那個照顧爺爺的印尼姐姐。這個月到了最後一個禮拜,如果從這週的詩歌回答,台灣是什麽?更進一步地問台灣人是什麽?我想,台灣是不同時期移民組成的社會。如果你願意認同這塊土地,那麽你也是台灣人,而這就是我們的「新台灣」。
 
-
  
美術設計:sorrow沙若
圖片來源:sorrow沙若
  
-
參考資料與延伸閲讀:
1.移民工文學獎 Taiwan Literature Award for Migrants.
https://tlam.sea.taipei/
2.宋家瑜:《台灣移工文學場域的生成:以文學獎為例》,台灣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6年。
3.吳慧娟:〈文學敘事與人權想像:移民工文學獎〉,《中外文學》48卷3期 (2019 / 09 / 30) , P89 – 132。
4.張正/台北的四方之聲
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91/article/5193
5.廖雲章/一日達成千里尋人任務:從失聯移工到越南網紅,她如何串起台越為人圓夢?
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349/article/9580
6.Hilton Yip/It’s Time for Taiwan to Confront Its Own Ethnic Discrimination Issues
https://ketagalanmedia.com/2020/06/10/its-time-for-taiwan-to-confront-its-own-ethnic-discrimination-issues/?fbclid=IwAR1CD2GJO5yle1wiLX-07kOX3YvOOdtnWNtRnyR92eJWpv2QsnYcXqd06gY
7.TIWA台灣國際勞工協會.
https://www.tiwa.org.tw/
8.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Brilliant Time bookstore
https://www.facebook.com/btbookstw/
9.《四方報》
https://4wayvoice.nownews.com/

2020年6月21日 星期日

(我們的)萬華 ◎蔡琳森

(我們的)萬華 ◎蔡琳森

──給A
  
若我偕你走過光影幽晦的傳統市場,前路必險阻
若你伴我穿越古色持重的危樓,朱顏將改老
我倆若巡歷那些牛豬雞鴨的販肉舖
若踏上那顛顛簸簸的碎石路
卻有淚,不能輕彈──
  
如我所悉:此地已率先進化,終結了仰賴語言溝通的黑暗時代
(那名孤冷的老學究老早指認過的:「猿的解剖
乃係人的解剖的祕訣……」)
我們若相約福和橋下河濱跳蚤市集
新富町食料品賣場,或在大理街
巷衢內背曲身踡的房室,恐有一百張
權宜疊架的床榻,千百雙腿肚淪陷在不及遣散的餘溫裏
如教我們相對且望,或相擁而泣,或相擁以歡。
你若攜上你的一只紙燈籠,披攏一襲短雨衣,走馬花燈轉繞人群中
你若願領着我,領着我的領子,與影子
以你固有的甜膩不衰的色澤,與氣息
領着我,沿途眺看上世紀初業已森嚴入定的
廟簷燕子尾,遙對新生噴泉池
若我們相約龍山寺後的青草舖巷
相約狹道內的莽葛拾遺,相約在
寺側繡彩盈目的老佛具街
在深邃處,且有塑合板、石綿浪板與鐵皮
無私地包裹許多不癒之癰瘡,更且有佝僂的老叟
衣影單薄行跡可疑頻頻出沒
步履骯髒,神情苟且
多踟躕,少哀矜
他們慣乎任性由着歲月的流速款款地領路
徐徐步入銷魂的幽蔽曲徑,不欲人知
迭迭流水與零星漂流物
且無法分說且蹇滯不前的變衍細部
實不足為外人道。
白牡丹在燈海底流連
扶桑徘徊地藏王座下
朱槿攬鏡以豔紅照殿
腥蝦腐魚敗肉於老攤車上於廉價塑料桶內蒸漚歷瀾 
或是交合前,水果拼盤在紅燈暈影下餿酸
或是交合後,幾只空酒瓶皺菸盒徒具勞形
或是一種纏抱在對舉格式下,跋扈且暴虐
或是一款樸素簡直的情感邏輯,片面而淺短……
(大抵如是,大抵恰如那位經典丑角說過的:「雖則
我未必愛他,然他必得愛我……」)
  
親愛的,若你也都記得:
此地攸關我們,攸關味道與愛(若我們
總是走不上一塊)。若你記得
你曾偕我走過廣州街,經過康定路,或也掠過了西昌街
老主顧們早早就坐水麵攤車前,一抹抹蒸騰的白霧撩撥浮起
猶抱風涼,半遮面
若我隻身走上了西園路,步入桂林路,繼而繞進廣州街
入夜後,但見攤販盡歇
黯淡迷濛中猶保持清醒聲源與光源的
乃是我,乃是時興的便宜贗品
所謂腳底按摩館、日式居酒屋:且濫俗且孤獨。
 

--
  
◎作者簡介
  


蔡琳森,一九八二年夏日生。有詩集《杜斯妥也夫柯基:人類與動物情感表達》在南方家園。曾獲周夢蝶詩獎、時報文學獎、梁實秋文學獎等,作品發表於網路、詩刊及副刊,並入選《2014 台灣詩選》、《九歌 103 年散文選》。
 
--
 
◎小編一尾賞析
 
都市書寫似乎很難跟土地、本土認同勾搭上邊,更何況在台灣被鄉土文學所環繞的文學地景,宣告了都市與鄉村的對立,都市非得與土地認同疏遠走入理所當然的現代性框架。誠如責編所說「都市文明」時常作為一種自外部侵入的壓力,鄉土被認爲是書寫策略上的拒斥,然則若去嘗試跨越其間的藩籬,從本月主編文來看,香港文學的經驗正告訴我們,鄉土文學與都市不必然是對立,因兩者必然面相的仍舊是「本土」,或如葉石濤所言:「沒有土地,哪有文學」,即便是書寫都市,那也得是書寫台灣的都市,才可稱之為台灣的都市書寫。我想若問有何者以抒情建造現代性的都市地景,那是這首〈(我們的)萬華〉。
 
如同班雅明筆下游覽巴黎的波特萊爾,這首詩的敘述者仿佛也如「漫遊者」將萬華仔細地給走了一遍,但不同的是「漫遊者」好像多了一人。Flâneur和Flaneuse行走在新舊交雜的萬華街道,以都市攬鏡自照,仿佛時光穿錯遇見了各自的年華衰老。「如我所悉:此地已率先進化,終結了仰賴語言溝通的黑暗時代」。就是這樣了都市把一切說完了,觀看的方式總不是言語得以置喙的場域,這樣的觀看有時也像是畫面的拼貼,有時目光在戀人本身,有時則跳接到街景。臺北不總是繁華的國際都市,洗淨鉛華的舊城區沒有光鮮亮麗的文青,而是在都市底層佝僂的老叟,這亦是構成都市景觀的一部分。
 
街景對於都市來説尤爲重要,在詩裏詩人對於街頭觀察入微,台灣的街景是混雜紊亂的,「寺側繡彩盈目的老佛具街/在深邃處,且有塑合板、石綿浪板與鐵皮」,攤販販賣的食品、某個街角的麵攤、噴泉池、龍山寺、「廟簷燕子尾,遙對新生噴泉池」,新與舊、食與用都同時相鄰的路途發生。而當詩中敘事者開始回憶和戀人走過的路徑,廣州街、康定路、西昌街、西園路、桂林路,這些路名或許只是「漫遊者」無心插柳行經的路徑,但這些中國地名也標示著全世界最大的中國城―臺北的象徵,臺北就是大中國的縮影,沒有任何城市可以像臺北一樣這麽中國了,將整個中國的意象放在一座城市裡,也彰顯了「漫遊者」的漫遊為詩人對於城市内部景觀的思索,召喚回憶的同時也召喚了城市裏的一隅到讀者眼前。到了末段,敘事者言道的只是漫游的幻影,此刻敘述者觸景生情,因爲最終詩人將自己比喻為商店裏的便宜贗品,街景中的「所謂的腳底按摩館、日式居酒屋:且濫俗且孤獨。」
 
這首詩歌寫的是萬華的地景、萬華的人、萬華的街道、萬華的生活,這是屬於萬華這塊地方的詩歌。「萬華」,因與佛典中日語發音的「万華 Banka」,相似日治時由台語發音的「艋舺(Báng-kah)」易名之,而此名又源於凱達格蘭族語「獨木舟」之意。若我們將以「萬華」之名書寫視爲土地的溯源,是臺北這都市的起點,倒也多了些鄉土的意味,而括號裏「(我們的)」,雖言及個人,若不就視爲一種地方共同體的召喚,「(我們的)」壟斷了他者言説的權力,那必然是我們的話語,即使「給A」標的的抒情更指向的是兩人的對話,但在詩裏愛戀的、個人的、土地的抒情,以「漫遊者」的敘事化約為都市的現代性,不更是展現了其同時具備鄉土與都市的雙重視域嗎?
 
#每天爲你讀一首詩 #蔡琳森 #萬華 #麥葛芬 #南方家園 #我們的萬華 #漫遊者 #都市書寫 #文學地景 #龍山寺
 
--
 
美術設計:浩瑋
圖片來源:浩瑋

2020年6月20日 星期六

交通問題 ◎林燿德

交通問題 ◎林燿德
 
紅燈/愛國東路/限速四十公里/
黃燈/民族西路/晨六時以後夜九時以前禁止左轉/
綠燈/中山北路/禁按喇叭/
紅燈/建國南路/施工中請繞道行駛/
黃燈/羅斯福路五段/讓/
綠燈/民權東路/內環車先行/
紅燈/北平路/單行道/
  
--
  
◎作者簡介
 
林燿德,本名林耀德,1962年生於台北市,1977年,開始文學創作;作品最初發表於《三三集刊》(1978)等媒體,各項作品曾獲國家文藝獎、梁實秋文學獎首獎、時報文學獎首獎等三十餘項。

林燿德曾自稱「永遠拒絕被編碼的愚人」,於八、九○年代的文壇極度活躍,充滿企圖心與創造力,1996年1月8日逝,在他逝後的十年,其作品仍受高度重視與研究。他的文學生涯,彷若一顆奮力燃燒的晶燦流星,超越時間的限制,至今仍兀自飛旋閃爍。

以上部分擷自詩人楊宗翰所編,網站詩路:http://dcc.ndhu.edu.tw/....../category/introduction/
 
--

◎小編 #全糖賞析
  
台灣的路名充滿政治性,而政治充滿文學性,在文學作品中,將路名延義的作品不少,但能創作的乾淨、準確的詩人不多。
  
本篇作品寫作於1986年。那是台灣的解嚴前夕。
  
這首詩乍看是平凡行經台北,流水帳般的敘述,但在三句式的文句中暗藏著刺刀般精準的政治諷諭,而且刀刀見血露骨。
  
在「愛國」路上,可行駛但必限速,黨大於國
  
人民能提倡「民族」主義,但禁止「左」轉
  
「中山」路保持綠燈,並且禁止有喇叭異議
  
「(獨立)建國」路施工,必須繞道行駛
  
代表美國的「羅斯福」路必須讓
  
「民權」雖然可以綠燈,但某些人「先行」
  
而最後「北平」是一條單向道
(國民政府在國軍占領北京後,即下令改北京為北平)
  
可能每日行車,你我都沒注意路名代表的涵義
但在詩人筆下,交通問題成擴大國族、政治、規訓
這些路名都成了歷史的縮影
  
在1996年時介壽路改名為凱達格蘭大道
「希望社會各族群間能彼此包容,以促進社會的祥和」
也成了所有民主抗議活動的勝地
  
生活之中,政治性的一切
(我們以什麼去標註、命名世界)
都將回歸到生活,如交通問題一樣
影響台灣每個人的日常

 

 
美術設計:浩瑋
圖片來源:浩瑋的手
 
—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交通問題 #林燿德 #台灣 #都市詩 #都市裏的台灣

2020年6月19日 星期五

大火⠀ ⠀ ◎陳克華

大火⠀ ⠀ ◎陳克華

東區大火。大火
聚集了無數優閒步行的拐杖和眼鏡,交通
迅速進入巔峰柏油熔化
電話機歇斯底里
水,會議上重新提出檢討
一女子慌忙移開曬在消防栓上的褻衣
遠處一杯咖啡裏出現巨浪
愛侶們牢固的視線被打斷,些微茫然
因為才看過一部耗資千萬的電影
許多特技演員的頭髮和屁股紛紛猛烈著火
日常的字裏行間
陡生許多意義:東區大火
排版的鉛字工人
已有十年未曾圍觀火災
警察慌忙糾正街頭戲水,呵
一群不看報紙的年輕街頭表演者,
正面和法律輿論公共秩序起了衝突
水,被某種壓力送至十三樓
打翻了盆景打濕了文件
許多鋼筆的盟誓因而溶化因而
日常的字裏行間
也流失許多意義:東區大火
許多防火梯依舊寂寞地
出現在建築高大而頹廢的側影裏
在都市酸性的空氣中銹蝕剝落
貓狗們濕濕的蹄印
繞過許多蒐集垃圾的地方
離開了金屬發燙
慾望頻於溶解的大火的東區

東區大火。西區此刻正沉浸在飽滿恬靜的雨裏
一朵急迅消瘦的都市雲
無力地,最後一次擁抱
足下的泥土。八六年夏
和平的臺北上空所見。
 
--
  
◎作者簡介
 
陳克華,1961年生於臺灣花蓮,臺北醫學院畢業,美國哈佛醫學院博士後研究員。
 
曾參與「北極星詩社」,並曾任《現代詩》主編。榮總眼科主治醫師;陽明大學、輔仁大學,臺北醫學大學副教授。曾獲中國時報新詩獎、聯合報文學獎詩獎、全國學生文學獎、金鼎獎最佳歌詞獎、中國時報青年百傑獎、陽光詩獎、中國新詩學會「年度傑出詩人獎」、文薈獎等獎項。文字出版有詩集,小說集,散文集等近四十冊,有聲出版則有「凝視(陳克華詩歌吟唱專輯)」(巨禮文化),近年更從事視覺藝術創作,舉辦多次展覽並獲獎。近年來並有日文,德文版詩集出版。
 
--
 
◎小編旭鈞賞析
 
東區作為台北市的繁華象徵,遠遠不只是繁華而已。當我們談及作為都市的台北時,我們談的不是台北,而是都市的想像:巨量、迅速、有序。然而,都市絕對不是井然有序的空間,理性化的設計、簡明的視覺結構往往都在市民的種種行動中被打破。同時,巨量迅速卻又訴求有序,恰恰顯示了都市運作對於失序的容忍度極低。
 
如此,一個都市空間發生了大火,讓交通迅速進入巔峰、吸引閒人圍觀。「拐杖和眼鏡」提示了群聚者的屬性,然而,人在這裡消失了,只剩下物。聚集在此的是「拐杖和眼鏡」,年長者被抹除於都市的街道。強調「拐杖和眼鏡」,也提示了不便的行動能力、需要輔助的視覺。阻礙都市巨量、迅速運作的人並非以人被考量,而是以其屬性被考量。
 
持續閱讀,我們會發現各種度量的上升:交通「巔峰」、柏油「熔化」、電話機「歇斯底里」。都市的運作是巨量而快速的,而在失序情況下,焦慮驟升。「會議上重新提出檢討」明顯是都市管理者的會議,但「重新」是一個諷刺的語彙,諷刺官僚化的都市治理。都市治理的官方也包含警察,而警察正「慌忙糾正街頭戲水」。
 
都市也有常民的生活。火災時的戲水、圍觀火災的鉛字工人、街頭表演者,都不在都市的秩序中。秩序阻止一些日常互動與意義的生產,而失序使這樣的連結重新發生。人們走出原本的運行軌道,「已有十年未曾圍觀火災」是一種時間向度的震撼與奇觀。「警察慌忙糾正街頭戲水,呵」也是從秩序中鬆綁的人們與秩序維護者間戲謔的互動。當然,失序也摧毀一些原本秩序內的意義生產:存放於大樓內的文書、契約,象徵科層化、守法的組織管理。都市裡的關係終究也難以控制,或者維持某種不變的秩序。
 
都市也不均質:時間向度的震撼,是「圍觀火災的鉛字工人」,以及「一群不看報紙的年輕街頭表演者」。資訊媒介的轉變就在四行詩中呈現出來,而隔了幾行的「鋼筆的盟示」卻又呈現紙本的依賴。時間向度的震撼也存在東區繁華街道隱藏的寂寞防火梯、城市動物、垃圾集中地。這裡雖然「離開了金屬發燙∕慾望頻於溶解的大火的東區」,卻也承接著來自東區的「酸性的空氣」,承擔著蒐集垃圾的責任。它們沒有真的離開東區的慾望,而是被東區慾望「高大而頹廢的側影」籠罩著。
 
詩末,東區大火與西區的恬靜做出了明顯的對比。在台北都市發展的歷史情境中,與早被開發並逐日沒落的西區相比,東區不否為一個精緻的、嶄新的「美麗新世界」。在赫胥黎(Huxley,A. L)的著作中,美麗新世界作為諷刺科技進步、社會文明卻因此倒退的象徵。與此同時,東區與西區的對比凸顯了都市情境分裂的張力,並表露出都市間的發展亦不均質的特性。在東區都心,有產階級使這座新興城市活力滿盈、欣欣向榮,但東區的蓬勃發展卻更加速了西區的頹敗。然而在本詩中,詩人選擇操弄現實中都市運作的邏輯,更進一步作出警示:所謂嶄新都市的秩序實是最不堪一擊的。此地頻於流動的慾望都像火勢,沒有止境地擴散,就連水也無法澆滅,只是更助長了所有破壞。與此同時,「西區此刻正沉浸在飽滿恬靜的雨裏」,象徵了西區因沒落而被雨澆熄的慾望,也使它反而在與東區的滾燙相較之後顯得格外冷靜。
 
於東區與西區的二元對立下,我們無從辨認什麼才是真正的「台北現代性」,因為兩面事實都正在發生、我們也無能下定判準。但可以肯認的是,本詩敏銳地捕捉了八零年代台北都市化的進程,並在詩句中留下了能供後人追跡的線索,箇中涵義值得細思。
 

 
美術設計:浩瑋
圖片來源:浩瑋朋友的眼睛
 
—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大火 #陳克華 #台灣 #都市詩 #都市裏的台灣 #東區東區

2020年6月18日 星期四

騎車在市民大道上 ◎湖南蟲


騎車在市民大道上 ◎湖南蟲
 
騎車在市民大道上,夜色從後方
追趕我。壓境之黑暗
不敵燈火,那些連太陽都放棄的人
仍紛紛有了影子
 
騎車在巿民大道上,看見許多射線
到處打孔。有一些洞直,有一些洞彎
有些人經過為了逃獄
有些人直往深處,最後在裡面迷路
 
還是得前進,在長長路上
年輕時的我啊,還以為走完長路一定
會遇見岸;以為愛情如物質不滅
直到有天在附近的小巷裡,被分手
 
被移動,被消化,被安上開關
輸入高壓電
活得像一句被動式
像我被停在倒數九十九秒的紅燈前
 
疲憊地閉上雙眼
想念遠方——這裡的人恆常想念遠方
不斷擴張遠方的定義
幾乎要想念起一朵種在月球上的花
 
一株從石縫鑽出的雜草
這不舊不新的城巿,仍有些信念因為光害
正壯烈地死去;有些死亡因為光害
恐怖片般復活
 
而我只是,騎車在巿民大道上
等待綠燈放行途中
抬頭看見被大樓和髙架橋綁架的天空
學習用下雨獲得自由
 
--
 
◎作者簡介
湖南蟲,一九八一年生,台北人。作品曾入選《生活的證據:國民新詩讀本》、《九十七年度散文選》曾獲得林榮三文學獎、時報文學獎等。曾出版散文集《昨天是世界末日》、《小朋友》與詩集《一起移動》、《最靠近黑洞的星星》。經營個人新聞台「頹廢的下午」。
 
--
 
◎小編皮皮賞析
不知道當大家看見這首詩的標題,有沒有想到哪首歌的歌詞?答案就是由台灣饒舌廠牌「顏社」底下的成員──李英宏於四年前發表的歌曲〈台北直直撞〉。
歌詞中一句「騎進市民大道像是進入災區/節奏太緊急像死亡要逼近」與這首詩整體給人的感覺是如此相同。窒息、凝滯、壓縮卻固執地不願妥協。李英宏在MV中呈現了破舊都市的老街景,他與一群朋友在小巷中穿梭打鬧,像是故意和老師唱反調、不寫作業的學生。同學們不敢靠近,而在大人眼中,他們就是不折不扣的問題人物。時移世易,社會逼迫每個人毫無例外的長大,成了繼老師之後最有力的約束者,叛逆的孩子依舊,可大多數的人卻早已被消磨成填補缺口的螺絲釘。
 
回到詩歌,作者在第一段的首句便使用破題的方式點名時間和地點,夜晚的市民大道滿是連太陽都放棄的人,似乎隱喻著剛剛打卡結束一天的上班族。被活力的早晨放棄,於是倖存到日落之後,所幸還有證明存在的影子。
 
第二段,提及「許多射線/到處打孔」,這讓我想到機車的車前燈,刺眼的燈光無法直視,本以為光線並不傷人的分毫,如今卻紮實地穿出了形狀各異的洞,有時候我們可以脫身、更多時候我們不。射線似人生遇到的大小挫折,那些原以為沒事的傷口,可能花費了大半輩子還是深陷其中。
 
第三段開始轉折。「還是得前進,在長長路上」儘管迷茫迷惘,還是必須邁進。可邁進之後的結果是什麼呢?是延續前段一路鋪陳的失落。涉世未深的我們,以為完成某個任務,就一定可以豐收甜美的果實,可是期待毫無懸念的落空──怎麼努力都無法觸及彼岸、怎麼維繫神聖的感情,最後在庸俗的一隅被拋棄。第四段所言的「活得像一句被動式/像我被停在倒數九十九秒的紅燈前」深刻地表達出了事事不盡人意的無力感,身為一個完整的主體,卻沒有任何事情可以掌握,只能任大環境無情宰割。所以,在第五段,作者坦言疲憊,他疲憊地閉上眼,思緒神遊,眺望肉身沒辦法抵達的遠方,而遠方有一朵幾乎不可能生長的花。
 
最後兩段,在思緒放縱下,平常不會出現的念頭緩緩從腦袋冒出,如石縫鑽出的雜草,只有被拔除的命運。「仍有些信念因為光害/正壯烈地死去;有些死亡因為光害/恐怖片般復活」當那些應該代表希望的光成為光害,那在理想中得以支持生活的信念,反而會如義士般死去,堪稱偉大的犧牲。而角落中的魑魅魍魎,自然順理成章的佔地為王了。看到這些「恐怖片」等級的景象,作者似乎不會害怕。他依然騎車在市民大道上,在九十九秒的紅燈轉換顏色之前,他抬頭看著被束縛的天空,試圖學習天空變幻莫測的性格──陰鬱的時候就陰鬱、想下雨的時候,就下雨。這看似孩提時期的任性,卻是大人如此珍視的「自由」。
 
 

 
美術設計:浩瑋
圖片來源:浩瑋的手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騎車在市民大道上 #湖南蟲 #台灣 #都市詩 #都市裏的台灣 #台北直直撞

2020年6月17日 星期三

出路 ◎張芳慈


出路 ◎張芳慈
  
埔心過閉斯中壢
無位好坐个後生人尖共下
歡喜謔天東南亞母語交流
區間車一路國際化
  
有一個細阿哥坐地泥
孤悽細細聲唱自家个歌
成時看出正打開
一下那又關項起來个門
  
有三個細阿妹
頭那毛挏緊花色个布巾
笑緊講厥等个家鄉話
用青春來換
轉去起屋个風光
 
台北車頭歸陣歸陣
尞日係語言放送日
分中人騙个阿國講無幾久愛轉了
對印尼嫁來个阿梅妹
分人離閉自家做工蓄細人
厥等來來去去
像人網肚个魚陣
也總相信幸福有一日會來
 
--
 
◎作者簡介
 
臺中東勢人。1998年與多位國內女性詩人合創「女鯨詩社」。2002年客語詩由「寮下人劇團」,發表演出《在地的花蕾》。2003年作品〈影子〉於「光環舞集」以跨領域形式演出。2005年作品編入文建會贊助之《國民文學選》。2008年作品〈靜下來的此刻〉由「歡喜扮戲團」影像演出。2009年協助巨匠電腦製作全球華人客家數位現代詩教材。2010年策展「詩人之眼——五行超連結」於臺大詩歌節發表。2016年「歡喜扮戲團」客家女聲巡迴演出詩作數首。2017年〈我們站在這裡〉翻譯成多種語言,由「歡喜扮戲團」彭雅玲導演,參加布宜諾斯艾利斯舉辦的「瑪大蓮娜藝術節」,被指定為開幕和閉幕朗誦。同年客語詩作〈鏡花水月〉由林少英作曲,宜蘭頭城詩/樂人文季詩歌朗誦。
 
曾獲邀在太平洋詩歌節,臺東詩歌節,淡水國際詩歌節和臺北詩歌節……等講座和朗誦演出。出版詩集《越軌》、《紅色漩渦》、《天光日》、《留聲》、《那界》,編選客語詩集《落泥》、發行客語詩與樂專輯《望天公》。(資料修改自「台灣文學獎」網站)
 
--
 
◎朗誦者簡介
 
傅文詳,來自台中山城東勢的客家人,目前就讀銘傳大學。山城包括和平、東勢、新社 、石岡,山城的客家人講的是大埔腔。
 
--
  
◎小編井井賞析
 
(1)客語中的大埔腔
 
張芳慈早年參與「笠詩社」時就多以人與土地為書寫內容,真正開始客語詩創作並出版客語詩集《天光日》,則要到九二一地震重創了家鄉東勢以後,東勢是大埔客家人相對集中的地區(另外尚有石岡和新社等)。
 
整體而言講大埔客家話的並不多,據資料統計,全國客家人口使用「四縣腔」者佔58.4%、「海陸腔」佔44.8%,而「大埔腔」只有4.1%[註一]。除了發音與腔調有別於其他,大埔腔最大的特色就在於名詞後面沒有語尾「仔」,如四縣和海陸腔講「細阿哥仔、細阿妹仔」,但詩裡我們看到的則是「細阿哥、細阿妹」。
  
(2)移動的東南亞
 
這首〈出路〉是2019年「臺灣文學獎」客語新詩創作獎得獎作品〈牆系列組詩〉中的其中一首。當作者在第一段寫道「中壢」、「東南亞」、「國際化」,常於桃園地區搭乘火車的讀者,或許腦中就已經浮現出車站周邊的異國料理、東南亞超市和多國語言並列的店招。
  
不同的族群、語言當前猶如一堵牆,然作者在車廂裡觀察,去理解、去想像這些操持陌生語言的「後生人(年輕人)」來到異地生活工作的心情。「細阿哥(小伙子)」坐在「地泥(地板)」似有心事地唱歌,「成時(有時候)」望向開啟一瞬旋即關起的車門;幾個配戴頭巾的穆斯林「細阿妹(女孩)」,正用「厥等(他們)」的語言開心聊天。
  
火車一路來到臺北,「尞日(假日)」大廳裡坐滿來此交流聚會的移工和新住民,「分中人(被仲介)」欺騙只得回去的阿國,或是從印尼家鄉遠嫁臺灣的阿梅妹。每種語言背後都是不斷移動的生命經驗,在全球化的經濟活動中尋找出路,換取「轉去起屋个風光」。
  
(3)屬於臺灣的現代化經驗
  
回望臺灣現代化以來的種種關卡:彼時70年代「鄉土文學論戰」餘波持續,80年代黨外運動加上政治解嚴,使臺灣終於朝向民主化、本土化的進程。1988年「還我母語運動」至今三十多年,才有現在的客家電視臺、客家文化發展中心,以及更多在各自領域努力的母語創作者。
  
島內意識抬頭之餘,島外來自東南亞的朋友,在臺灣企業不堪成本提高、號召勞力需求之際,也紛紛來到這個島嶼填補產業缺口。當政府隨後於1990年起正式引進外籍移工,這些工廠、建地或家庭裡的工作者,和通婚來臺的新住民,從此成為我們日常中熟悉的面孔。
  
三十多年的發展持續至今,張芳慈以其母語書寫觀照,屬於當代臺灣城市的議題。語言和族群差異不該是新舊住民之間的高牆,他們和我們一樣,努力工作「也總相信幸福有一日會來」。至此,我們或許能為詩題〈出路〉賦予第二種解讀,當他們來到臺灣尋找機會,已是城市當中不可或缺的成員,我們自己又如何在越趨多元的今日,在本土化與全球化之間,摸索一條得以相互理解和包容的路徑。
 
 
[註一]資料來源:客委會《105年度全國客家人口暨語言調查研究報告》
https://www.hakka.gov.tw/Content/Content?NodeID=626&PageID=37585 
 
--
 
美術設計:浩瑋
圖片來源:浩瑋的手
 
--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客語詩 #台灣 #張芳慈 #出路 #大埔腔 #移動 #火車 #都市裏的台灣

2020年6月16日 星期二

意外二則 ◎楊澤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x @詩聲字】
  
意外二則 ◎楊澤
  
意外之一
  
今天早晨
進入無人的電梯間 一個人
就猛然進入了整座公寓大廈的

  
沉思 笑了笑 掏煙點上
便摁下 往R層的電鈕
  
意外之二

是我靜靜的 躺著
在downtown的一處街心
  
先是猛然 事件與血的聲音
然後是紛紛 圍觀過來的聲音
然後是怱怱走過的
車輪與腳步的聲音
  
最後是 數十公里外
夜森林的聲音
山徑的聲音
月升的聲音
  
-
  
◎作者簡介
  
楊澤(1954年2月12日-),本名楊憲卿,臺灣嘉義縣人。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東亞研究博士。著名詩人,亦曾為報紙副刊、文學刊物的主事者。
  
出版了詩集《薔薇學派的誕生》、《彷彿在君父的城邦》、《人生不值得活的》、《新詩十九首:時間筆記本》。
  
在他的編輯生涯裏,除了擔任過《中外文學》執行編輯、《中國時報》副總編輯及「人間副刊」主編外,亦曾主編《魯迅小說集》、《從四○年代到九○年:兩岸小說集》、《七○年代懺情錄》、《七○年代理想繼續燃燒》、《閱讀張愛玲:張愛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狂飆八○:記錄一個集體發聲的年代》、《又見觀音:台北山水詩選》等書。
  
--
  
◎「詩.聲.字」小編 蕭淳介 賞析
  
〈意外二則〉像是戲劇的前後兩幕,以精簡的文字展演出來,篇幅短小,但充滿張力。看似平淡敘述的第一幕:「一個人進入空蕩的電梯,沉思、點菸,最後按下了往頂樓的按鈕。」必須經過第二幕結局的揭露,才能領會其中的暗潮洶湧。
  
〈意外之二〉以第一人稱主觀視角,描述了一名墜樓者落地後的經驗。首節特別用英文「downtown」說明空間位置,強調是在城市商業活動集中的熱鬧區域。第二節僅敘述聽見的聲音,可能因為墜樓者的視線已然模糊,故不能目視;再從三種聲音的變化,可以看見現代人對突發事件的典型反應:先是好奇地紛紛圍觀,不久便事不關己地匆匆走過。到了第三節,聽見的已是數十公里外的聲音,或許暗示著靈魂之脫離肉體;但更重要的是,森林、山徑、月升,皆屬純粹的自然世界,而相對於人為打造的城市空間──逃離後者奔赴前者,是否正是「我」的終極心願?
  
回過頭來看〈意外之一〉,則此詩便是一個人登上頂樓,面對死亡之前的情境。「早晨」為一日之始,或可象徵新生、希望,而與詩中行動者的選擇及其結果做出對比。進入的地點「電梯」,是城市空間中更窄仄的空間,包圍中更密不透風的包圍,詩雖以「心」譬喻之,其實反倒提醒了我們大廈建築是一無生命的人造物,並沒有「心」的存在;另一層可能的暗示是,現代人可以輕易地走進一棟建築的心,卻往往很難進入另一個人、另一個生命的心。又可注意者,詩第二節使用的字「沉」、「上」、「下」,加上最後的「往R層」,其方向性正好形成「下—上—下—上」的規律,彷彿是心臟的跳動──然而諷刺的是,這顆心正在通往自我毀滅的途中。
  
〈意外二則〉是非常「現代」的現代詩。若缺乏都市化的空間、設施、商業活動、城市與城市以外區域之間隔,便無法構成此詩的情境。而這或許就是詩人透過一個意外事件的描述,想要凸顯的現代人的處境:被都市禁錮,與自然分離。更深一層的意義可能是,活在一不斷向外追逐的物質世界,無法回歸內在心靈的真實自我。讀者雖不知詩中行動者走上頂樓的具體原因,但顯然與現代文明的陰暗面脫不了關係。因此,旁觀者眼中的一場墜樓「意外」,實則是當事人經過沉思之後的主動「選擇」,並非突如其來的失足;而這個選擇背後,應是無數都市生活的湧浪推動著,樓頂懸空的那一步,或許遠在進入電梯以前,早已踏出。
  
-
  
美術設計:浩瑋
圖片來源:浩瑋的手
  
-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詩聲字 #台灣 #楊澤 #意外二則 #都市裏的台灣

2020年6月15日 星期一

都市裏的台灣 ◎方斐

六月第三週:都市裏的台灣
責編: @方斐/jyh_18 @jyh_18
 
於當代台灣文學的論述中,寫實主義文學作品及鄉土文學創作似乎較為容易作為展現「台灣本土性」的舞台。然而事實上,具現代主義色彩的作品與台灣文學之關聯亦密不可分,「都市文明」則時常作為一種自外部侵入的壓力,在加劇社會變遷現象產生的同時,亦作為人們避免受到外部環境扭曲而排拒的對象。
 
但於本週而言,我無意去排斥「都市化」與現代性,而想更深入地去探究台灣都市與富有現代主義色彩的詩歌所反映出來的文學生態。並從詩歌提供的線索中,一點一點將台灣現代化與涵容(Absorbing)的過程連結,以另一種視角來看待我們共同深愛的這塊土地,並期待能更完整大家對台灣文學這一龐大主題的想像。
 

 
美術設計:浩瑋
圖片來源:浩瑋的手/浩瑋朋友的嘴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責編文 #都市裏的台灣 #都市詩 #台灣

2020年6月14日 星期日

漂流教室 ◎吳音寧

漂流教室 ◎吳音寧
 
「這一課,」自然老師低吼雷的語言
說:「看來得再溫習一遍。」
於是光劈裂天,暴雨頃刻八百毫米
千層泥浪漂流教室是孤島中的孤島
沒有窗、沒有牆、沒有倒寫知識的黑板
僅山脈赤裸裸被強行脫掉綠色裙襬
僅香蕉金黃葡萄深紫果實纍纍爛在盛夏;僅僅是
小明同學辛苦的貨車被落石擊中
像被老師的粉筆意外丟到;僅僅是
阿美同學嬉鬧的童年來不及長大;僅僅是
阿公同學驚愕著百歲的最後一眼
焦黑成問號向天;僅僅是啊
我們班最窮的那些一夕之間都沒了家
沒了沒了,億萬年才形成的地表
溜滑著,不堪忍受繁華的重量
而風撩起隱蔽的傷
很痛很痛而已
這次僅如此而已
 
賀伯、桃芝、納莉、象神、敏督利
再見了,課堂裡消失的同學
消失的花朵樹木、山豬野鹿
消失的希望;橋斷了
彩虹會不會升起
自然老師伸出斷掉的手
特別點名,往懷裡揣入錢包
亮出建設藍圖的壞同學:
「你們可不可以......
可不可以別那麼勤奮、那麼過分?」
但同學們左顧右盼,都以為不是在說自己
於是雨是懲罰是撫慰、是溫柔的情書
瘋狂的咒語,狂洩於島中有孤島
哭了三天三夜後,自然老師預感到下一次
唉,課程可能必須更嚴厲
 
 
-
 
◎作者簡介
 
吳音寧,二十歲開始寫詩,一度認為,人生啊,只要出一本詩集就夠了,沒料到,連續出版《蒙面叢林──探訪墨西哥查巴達民族解放軍》、《江湖在哪裡──台灣農業觀察》後,才回頭整理,十多年來的詩作。反覆修改,終於透過定稿,像跟飄浪的青春道別,同時迎向新鮮的風景。
(簡介取自詩集《危崖有花》)
 
-
 
◎小編林淵智、林宇軒賞析
 
颱風對坐落東亞邊陲的台灣而言,一直都有著災難級的力量,自有史以降,早有無數關於颱風巨變的記載。在這首詩中,作者以童書般的語氣述說關於「台灣地景天災人禍」的暴烈,更特別列出「賀伯、桃芝、納莉、象神、敏督利」等對台灣造成重大傷害的颱風——這幾次災難所造成的傷痛,讓即使現今僅二十出頭的年輕人,都仍對此感到印象深刻。
 
每次颱風過境,除了許多人欣聞樂見的颱風假,更多的是同樣的悲劇應運而生。作者在詩行中提及那些無幸放假的物種:山區裡被沖刷而下的動物、植物,以及那些沒有名姓、還來不及留下故事的人們。
 
在「小明同學辛苦的貨車被落石擊中/像被老師的粉筆意外丟到」、「阿美同學嬉鬧的童年來不及長大」、「阿公同學驚愕著百歲的最後一眼/焦黑成問號向天」三句中,分別指涉了成長的三個階段:童年、壯年到晚年,他們的人生理應有著各自更好的命運,卻因為颱風而被迫提前面臨終結。詩中的悲憫在物種的喪亡與凋零前,化為童真的語言,彷彿一切苦難都能再次定錨於這座島上的經緯。
 
詩人將環境以「教室」來比喻,將自然當成「老師」,而在其中生活的我們則都寫成永遠的「學生」。縱觀台灣的生態詩,將老師與學生關係帶入的創作並不罕見,然而這首詩除了悲憫「上對下」所帶來的宰制外,更提出了對發展的質疑:「不堪忍受繁華的重量/而風撩起隱蔽的傷」、「往懷裡揣入錢包/亮出建設藍圖的壞同學」。
 
這些災變的發生,其實大多都是可以避免的;但由於我們對發展、對繁華的渴望,讓自然不斷地被侵襲——從孔雀園到亞泥,我們一再濫用各種開發案的名義,讓森林失去生態與固土能力;讓各種觀光陋習入侵山林使動植物絕跡;讓汙水排放進河川讓魚群失去棲地。
 
在這片土地上,颱風對我們來說也許是災難;但對自然而言,「人類的存在」又何嘗不是一種災難呢?
 
 
-
 
美術編輯:@arteditor053
圖片來源:unsplash
 
-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吳音寧 #危崖有花 #颱風 #漂流教室 #土地認同 #家園

2020年6月13日 星期六

他還年輕 ◎吳晟



他還年輕 ◎吳晟
 
他還年輕
雖然在深邃的海洋底下
岩石的湧動已經好幾億年了
高溫、擠壓、崩裂、沉積
每一次變動,都是艱苦的淬煉
讓沙泥變質成為最堅貞的母岩
 
他還在成長
從藍色的波浪間緩緩上升
站成東北亞洲最英挺的高峰
冰雪像利刃,切割過起伏的稜線
白玉一般潔淨的紋理
是島嶼上最溫柔的面容
 
種子不斷迸裂
生命的精氣,在雲霧繚繞處瀰漫
蒼蒼莽林正在茁壯
像上天的庇蔭
那慈愛恩澤,從天頂綿延直到平原草坡
 
水流從來沒有停歇、冰晶狀
從石英片岩的縫隙滲出
細小的溪澗,匯聚成雄渾的大河
土地的乳汁汩汩
孕育果實甜蜜、穀粒飽滿
 
高山族人,在雪融之後的溪澗旁
勞動、生活、繁衍
生命的步履像躍動的歌舞
旋律是冷冷的流水
姿態是翻飛的樹葉
森林的好鄰居,可以相依相伴千萬年
 
我們的玉山,他正年輕
雖然一再承受激烈的震盪
烈火焚燒,還有斧頭利鋸烙下的傷痕
和共同走過艱苦的台灣一樣,深刻的痛
讓他成長、再成長
 
-
 
◎作者簡介
 
吳晟,本名吳勝雄,台灣彰化溪州人,一九四四年生,屏東農業專科學校畜牧科畢業;任教彰化溪州國中生物科以迄退休,現專事耕讀。曾以詩人身分應邀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owa Writers'  Workshop),為訪問作家;出版有詩集《飄搖裏》、《吾鄉印象》、《向孩子說》、《吳晟詩選》、《他還年輕》,以及散文集《農婦》、《店仔頭》、《吳晟散文選》、《我的愛戀、我的憂傷》《筆記濁水溪》等等。
 
(取自吳晟2019年散文集《筆記濁水溪》)
 
-
 
◎小編柄富賞析
 
這是一首語言相當樸實的詩作,詩人吳晟一貫的風格,也有人說他的詩作裡沒有美文,他曾這樣回應:「我的詩就像土地,它不會喧譁,不會製造事件,不會引起媒體的注意,它沒有浪漫。我的文學觀也是這樣,實實在在地寫在我自己的土地上旅遊的心情。」(《台灣文藝第172期:莊紫蓉:〈田梗上的詩人:吳晟專訪〉》吳晟的文學觀是內省而實在的,在這首詩裡,除了這樣的風格,我們還可以特別留意吳晟書寫的順序以及他安排情節所側重的比例,來了解他的關心與批判。
 
從島嶼艱難的出生手術、冰雪切割高山,到它慢慢孕育著生命的精氣而有了蒼蒼的莽林、土地的乳汁厚甜了果實以及穀粒,是如此漫長的過程最後,才有了人,我們本是生命的末節。作為最後的孩子,在詩人的書寫當中,我們若不能如高山族人那樣作祂的好鄰居,那麼我們也就只是一不孝的子孫,予祂斧頭與利鋸,而那也僅僅是祂漫長的成長過程裡的艱苦之一。

貫穿這首詩的詞正是首尾兩段都曾出現過的「艱苦」二字,挺過造化的殘忍而流露出的溫柔背後,仍然是艱苦,是不曾停止的生長痛。詩人在這首詩中,重新爬梳了玉山的成長過程,生命如何在這個艱難裡誕生,即使後來的我們幾乎像是要以仇恨,報復養育了我們的山、河、土地,但詩人知道山仍然年輕、仍在成長,台灣也是。其背後隱藏的意思是,台灣人應當時時提醒自己,那些成就了台灣的艱難,與身為島上孩子的幸福,我們應當好好善待自己的母親。

-
 
美術設計:@arteditor053
圖片來源:unsplash
 
-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台灣是什麼 #吳晟 #他還年輕 #玉山 #台灣 #母親 #艱苦

2020年6月12日 星期五

福爾摩沙 ◎劉克襄

福爾摩沙 ◎劉克襄
 
第一個發現的人
不知道將它繪在航海圖的那個位置
它是徘徊北回歸線的島嶼
擁有最困惑的歷史與最衰弱的人民
  
-
 
◎作者簡介
 
劉克襄,生態系自然人。日行性,習於晨間慢跑。棲息於台北或台中,喜出沒於山徑、鄉鎮、菜市場。勇於嚐百草,知覺敏銳。擅長在城市感受自然端倪,在日常發掘溫情興致。寫作不輟,熱衷繪圖。現職中央通訊社董事長,窗口鳥友為麻雀、斑鳩和八哥。
 
-
 
◎小編皮皮賞析
 
近日,一名立委在網路上言道:「……一百年前,日本人將打狗改名高雄,就是希望這個城市又高又雄。」令眾人大為吃驚,因高雄在1920年之前被稱為「打狗」(Táⁿ-káu)。「打狗」是平埔族馬卡道(Makatau)族的語言,意及竹林。在1920年時,台灣總督府正式將打狗以日文諧音漢字改名為高雄。此過程和所謂「又高又雄」之期許完全無關。見微知著,或許其他人不若上述發言,如此與史實相左,但起因於對地方史、台灣史的不瞭解而鬧出的笑話依然屢見不顯。
 
回到詩歌,此詩僅有四行,是一首短詩。首先,詩題便直指十六世紀時,台灣初被發現的狀態。福爾摩沙──原是葡萄牙文。完整語句應為Ilha Formosa,文意則是:美麗(Formosa)島(Ilha)。據聞是葡萄牙船員航經台灣時,忍不住說出的讚美。因此作者在前兩句,才會以「第一個發現的人」以及「航海圖」開頭。接著,第三句,指涉明確的地理名詞開始出現,這是一個坐落在北回歸線上的島嶼。所以,雖然北回歸線也經過其他大陸,但唯有台灣符合島嶼含義。最後一句,同時也是收束前三句鋪陳的最高峰,作者不單單只是想要描述台灣的數個特徵以及事件,他所欲表達的,是從前面便開始暗示的不確定感──從古至今,從外國眼光、到以台灣人自稱的我們,還是對於造就這塊土地的複雜交織你爭我奪。越是如此議論紛紛,越是顯得歷史的未定,而未定便引起了巨大的困惑。
 
這一連串的過程什麼時候才會看見盡頭?在作者的想法中,或許只有釐清那些吵吵鬧鬧的鼓譟,才能擺脫衰弱的標籤,脫胎換骨成不會被輕易動搖的強壯人民。就讓我們一起期待那天的到來。
 
 
-
 
美術設計:@arteditor053
圖片來源:unsplash
 
-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台灣是什麼 #福爾摩沙 #劉克襄 #島嶼 #航海圖

2020年6月11日 星期四

新店溪畔 ◎趙天儀


新店溪畔 ◎趙天儀

從這裡靜靜地遙望
新店溪奔向了大海的方向
我們並排地散步在橋上
視野遼闊,沒有任何的阻擋或遮攔

暮色將盡,西方的山頭上
有一片微明的晚空
晚霞悄悄地裱在遠方的地平線上
宇宙深邃得蒼涼

從這裡靜靜地遙望
橫臥的青山是一座舞台的背景
拓寬的公路已經擁擠不堪
新蓋的公寓也已填滿了許多的荒地與廢墟

雨後的天空是一片潔淨的天窗
弓形的虹掛在山頂上
而山腰的叢林
卻充滿了昆蟲鳴聲的交響

從這裡靜靜地遙望
晴朗的日子,我們曾在橋下的溪水中游泳
風雨的日子,我們曾在橋邊的長堤上佇立
看洪水滾滾,翻轉的濁流化成許多漩渦,許多跳躍的浪花
 
古老的索橋依然是潭上的一條顫慄的希望
通往空軍公墓的紀念塔
通往林蔭深處的髮髻寺
也通向登山者必經的情人谷
 
從這裡靜靜地遙望
我們吸納無盡的天象在眼簾
我們鳥瞰遼廣的大地在周邊
讓我探索,讓我沉思,也讓我輕鬆地邁步
 
我探索那一支蒼勁的蘆葦
我沉思這一條通往大海的溪流
靜靜地徜徉吧,我們依然並排地散步在橋上
悄悄地流動吧,我們依然俯視著時清時濁的激流……
 
 
-
 
◎作者簡介
 
趙天儀(1935年9月10日-2020年4月29日),台灣著名詩人、評論家。筆名柳文哲。曾任台大哲學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代理系所主任,也曾擔任靜宜大學中文系教授兼文學院長、台文系講座教授、生態所教授等職務。曾榮獲台灣省台中文藝協會自強文藝獎章新詩獎、巫永福評論獎、行政院文建會文耕獎、大墩文學獎、台灣文學家牛津獎等獎項。
 
趙天儀生平著有多部作品及評論,同時也積極創辦、參與文學社團,如:笠詩社、台灣筆會、台灣省兒童文學協會、中國新詩協會、台灣美學藝術學學會等社團。曾經主編過笠詩刊、台灣文藝、台灣春秋、滿天星等多種刊物。
 
-
 
◎小編 Y 賞析
 
許多年輕一輩的讀者,對於今年離世的詩人、評論家趙天儀可能已不甚熟悉,但仍對於一九六〇年代台灣/本土意識濃厚的現代詩社「笠詩社」這段詩史有許印象。作為創辦人之一的前行者趙天儀,不僅留下了數量可觀的創作,在評論、開創台灣文學的面向上也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而這週所要談的主題「台灣──家園與土地認同」,也是趙天儀重要的創作圖像之一。
 
詩人向陽在早年編撰《趙天儀集》中,即在後記中將趙天儀也視為早期的「地誌詩人」之一。所謂的地誌書寫,即是具體的描寫地方景觀與其空間幽微的變化、轉折、人文、風情,透過文字勾勒出景物的文學性。而「地誌詩」也常常蘊含了社會/家國的地域情感、國族認同等政治元素。在趙天儀年輕時的著作《菓園的造訪》與《大安溪畔》等書就已經出現大量景物、鄉土的描寫,字裡行間充滿了對自然生態與人文精神的抒情關懷。在一九七〇年代鄉土文學蓬勃風湧時,也許可以引用趙天儀的評論所述:「我認為從生活中挖掘豐富的現代感受,錘煉精緻的現代語言,才是創作的正當途徑。因此,所謂的鄉土性、民族性、社會性,我們早就在自我覺醒中深深地加以肯定了。」為時代、自身的文學觀劃下一個有力的註解。

 
本詩〈新店溪畔〉則收錄於趙天儀中期的詩集《林間的水鄉》。詩人的語言乾淨而簡樸,以地景新店溪出發,詩人「從這裡靜靜地遙望」,描寫溪畔、青山、寺等地。也有如「晚霞悄悄地裱在遠方的地平線上/宇宙深邃得蒼涼」這種非常抒情浪漫的字句。除了詠地抒情,也隱約能穿透景致的背面,「看洪水滾滾,翻轉的濁流化成許多漩渦,許多跳躍的浪花」、「古老的索橋依然是潭上的一條顫慄的希望」讀出詩人對土地、自然的關懷。
 
在倒數第二段中詩人寫道:「我們吸納無盡的天象在眼簾/我們鳥瞰遼廣的大地在周邊/讓我探索,讓我沈思,也讓我輕鬆地邁步」意象似乎又更為明朗。趙天儀試圖透過文字書寫的筆勁,「我探索那一支蒼勁的蘆葦」指涉的不僅是自然萬物,更象徵著這塊島嶼所要邁向的未來藍圖,「我沈思這一條通往大海的溪流」。詩人辭世後的這個時代仍會不斷更迭,也許我們能做的即是:在這座共同佇立的橋上,一起靜靜地面朝更遠的他方,持續敞徉、持續流動。
 
 
-
 
美術設計:@arteditor053
圖片來源:宇軒拍河
 
-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台灣是什麼 #新店溪 #趙天儀 #髮髻寺 #情人谷 #笠 #土地關懷

2020年6月10日 星期三

角落 ◎卜袞.伊斯瑪哈單.伊斯立瑞


角落 ◎卜袞.伊斯瑪哈單.伊斯立瑞
    Bukun Ismahasan Islituan
 
灰塵停滯的地方
蜘蛛織網的地方
老鼠的路徑
太陽迴旋的地方
 
微風蜷曲的地方
月亮藏身的地方
孤兒落腳的地方
星星探視的地方
 
貓潛伏的地方
百步蛇的石窟
大耳鬼的居寮
夜行者取暖的地方
 
耶穌被釘的地方
老子落腳的地方
釋迦牟尼盤坐的地方
太陽迴旋的地方
 
 
◎作者簡介
 
卜袞.伊斯瑪哈單.伊斯立瑞(Bukun Ismahasan Islituan),一九五六年生於高雄縣三民鄉民權村(舊),布農族,郡社群。曾於多所國中任教。漢名林聖賢。擅長以原住民語撰寫詩語,著有《走過時空的月亮》(伊斯馬哈桑.達和、李文甦合著)、《山棕月影》等書。(參考自詩集《太陽迴旋的地方》與博客來)
 
◎朗誦者簡介(朗誦請見Facebook專頁貼文)
 
Talum Ispalidav
來自台東海端的布農族
仍在文化與教育的路上步步學習著
 
◎小編林宇軒賞析
 
在只有語言而沒有文字的情況下,要如何創作出屬於自己族群的文學作品?
 
身為布農族文化推展和族語教育的工作者,詩人Bukun透過族語、華語的雙語詩集《山棕月影》以及《太陽迴旋的地方》表現布農族的文化,透過獨特的觀點,Bukun以現代詩書寫族人與土地的互動連結,展現獨特的藝術性與生命觀。有趣的是,Bukun選擇先使用布農語寫詩,再翻譯成中文,將千百年來祖先留下的口傳神話、歌謠和諺語等,以布農語和漢語對照的文學型態來寫作,走出一條獨特的原住民文學之路。
 
在這首詩中,詩題「角落」表現出相對於「中心」的關懷,整首詩以列錦的方式將「地方」一個一個陳列出來。第一節關注蜘蛛、老鼠等生活的細節;第二節著重於微風、月亮等大自然的描寫;第三節開始帶入百步蛇、大耳鬼等不同文化上的意象;最後書寫佛教的釋迦牟尼、道家的老子,以及所有信仰與生活下共同享受其照耀的「太陽」。回頭來看,這些事物或許不是最重要的,但唯有這些五花八門、零散而多元的「角落」存在,才能拼湊出一個完整的「中心」。
 
Bukun在《太陽迴旋的地方》詩集序中寫道:「這本書裡面的文章,大部分都完成於山上的工寮。那裡沒有什麼照明設備,寫作時都用蠟燭照明……因為只有在森林的夜晚,心靈才能與祖先相見、接觸、契合。」生存的家園與土地,透過微觀與巨觀的視角轉換,讓文字越來越貼近我們的內裡,展現出一種共同體的信念與認同──或許卜袞在詩中所寫太陽的「迴旋」,比起呈現自然的規律,更多的是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我們,一種對家園的智慧與溫情。
 
 
-
 
美術編輯:@arteditor053
圖片來源:宇軒從樹後面拍太陽
 
-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卜袞 #角落 #山棕月影 #太陽迴旋的地方 #Bunun

2020年6月9日 星期二

永無止境的環島旅行 ◎鯨向海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x @詩聲字】
  
永無止境的環島旅行 ◎鯨向海
  
那時候想要的東西
通通踩在腳底下
我們想著,所謂幸福
也不過就是這樣吧
  
沿著海岸隨手盜取
一片最美的風景
騎到一個拐彎處
就跳下來,倚著山岩
像伊索寓言裡兩個旅人
共寫一首詩
冬天要防止寒流
讓我們的腳踏車抽筋
夏天避免中暑
整座海岸倒在我們身上
  
車後掛著昨晚濕掉的內褲
臉上有拓下來的唇印
愛情不說一語
進入了嚴謹與絕美的架構
你知道嗎,戀愛的詩人有很多種
最厲害的就是
不寫詩的那一個流派
  
這時候
雨嚴肅地下在我們的鏡片上
前方起了大霧
但是親愛的
這時代本該一無所懼
才能繼續存活
  
彷彿神仙踏雪
在海拔三千公尺的攤販前停下來
共吃著一碗100元,沒有達到沸點的泡麵
那時,松雪樓外
有鮮紅色的朱雀
我們蹲下來堆雪
小旅社裡
水龍頭都結冰了
我們也不能再任性地寫完詩
就流淚
  
那是一生最寒冷
卻最溫暖的記憶
我們兩人三腳緊緊裹在五層毛襪裡
雪意從腳底不斷滲進了體內那個永恆家園
遠方一群學者
喝茶吃鬆餅在大禮堂討論
台灣島史
我們散步在這多風雪的地方
防範輪狀病毒的侵害
坐火車離開了春天
坐船離開了午後咖啡店外的雷陣雨
在風頂放開了手
開始往下滑落
像兩片勇敢的落葉
  
就在那年的南橫
兩顆心一起攀上了啞口,那記憶的公路所能蛇行過
海拔最高的地方
從此我們不再說話
整個秋天
一大片壯麗的風景
頹萎在彼此心裡
  
前方還有一個險降坡,
兩個落石區
那個瘋狂迷戀你的我
在那年多風的山道上
騎著21段變速的腳踏車
從沒有回來過
而你
還坐在那山道上嗎?
  
-
  
◎作者簡介
  
鯨向海,精神科醫師。
著有詩集《通緝犯》、《精神病院》、《大雄》、《犄角》、《A夢》。
散文集《沿海岸線徵友》、《銀河系焊接工人》。
  
--
  
◎「詩.聲.字」特約撰稿人 盧真瑜(粉專 @無端字真) 賞析
  
〈我們本該一無所懼〉
  
「台灣」,或者「臺灣」到底該是甚麼呢?或許不同人有不同答案。它是一個孤島,也是一個寶島,它是一個邊緣,但邊緣又可以是中心。詩人以「永無止境的環島旅行」為題,來說明甚麼是個人之於臺灣,又或是臺灣之於個人的意義:
  
在詩的開端,詩人以抒情的口吻說明甚麼是那時候「我們」想要的幸福。接下來的第二節,他透過踏腳踏車時的所見,記錄環島旅行時的感受。他形容我們是「伊索寓言裡兩個旅人/共寫一首詩」。在心言志,發言為詩,第三節時詩人形容愛情不言不語,卻可進入了嚴謹和絕美的架構裏面。那是甚麼架構,令愛情以一種很奇特的面貌存在?詩人沒有解釋,卻饒有趣味地說「你知道嗎,戀愛的詩人有很多種/最厲害的就是/不寫詩的那一個流派」。為什麼不寫詩的戀愛的詩人是最厲害的呢?詩歌到底是怎樣一回事?
  
第四節成了整首詩的轉捩點。詩人先指出他們現實面對的問題:下雨令他們的眼鏡充滿着雨點,前方都是大霧,他們應該前進還是後退,何去何從?於此,雨霧變成了譬喻的一種,時代的難關到底是什麼?在詩人生命中,或者在臺灣的政治環境裏,都一直充滿着風霜雨露,但面對這些迷惘不清的前景,詩人說:「但是親愛的/這時代本該一無所懼/才能繼續存活」。
  
是啊,一無所懼,因此在詩的下半段,詩人的語言就變得哀傷──「我們也不能再任性地寫完詩/就流淚」──而勇敢,那怕勇敢得像「落葉」,只能一往無前但仍然前行。以後寫完詩,再不能任性地想要流淚就流淚,面對風雨雪意,淚水和水龍頭一樣,都結冰了。這時詩人話鋒一轉,說這是寒冷卻最溫暖的記憶。即使雪意從腳底滲進體內,但體內的永恆家園卻擁有着溫暖,而那永恆家園──是我的心,是你的愛,還是臺灣?
  
詩人不回答,卻曖昧地跳躍到另一個場域,說:遠處有一群學者,在喝茶、在吃鬆餅、在大禮堂討論臺灣島史。歷史和愛情互相交錯,詩人形容他們散步、坐火車、坐船、放開手、往下滑落,從此以後,他們都不再說話,只將整個秋天,整片壯麗的風景頹萎在彼此的心裏,像象徵愛情的無疾而終和注定的悲劇收場。最後,詩人說「那個瘋狂迷戀你的我」從沒有回來過,仍然停留在當年,好像在懷念那一段逝去的愛情,然而這是單向的,他不知道對方是否仍然記得這段回憶,因而追問:那個會陪着我環島旅行的你是否還坐在山道上?
  
如果回過頭去看詩題,「永無止境的環島旅遊」中有什麼沒有止境?到底是愛情,是這個時代要一無所懼才能活着的時代問題,還是作為永恆家園的臺灣本身?這時候,我們發現,臺灣既是詩人的家,但詩人卻同時是臺灣的旅客,他是歷史的組成部份,但卻沒有方法建構這個地方的歷史,甚至我們將想像延伸,這個遠處可以是臺灣以外的地方,所以連臺灣人也沒有方法書寫自己家園的歷史。因此,沒有止境的環島旅遊,就像詩人在臺灣的生活,每一天都像在異地旅遊,自己像異鄉人一樣循環往復,永遠糾纏在這個他所熱愛的地方。
  
在這個理解下,第一節便有另一重意義:「那時候想要的東西/通通踩在腳底下」,所謂幸福,或許就是臺灣在臺灣人的腳底下,無論面對多少壓力,只要一無所懼,便能夠繼續生存。
  
-
  
美術設計:@arteditor053
圖片來源:宇軒拍山
  
-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詩聲字 #台灣 #鯨向海 #永無止盡的環島旅行

2020年6月8日 星期一

台灣──家園與土地認同 ◎林宇軒


台灣是什麼?|【六月第二週】
台灣──家園與土地認同 ◎林宇軒
 
「台灣」對於你的意義是什麼?在發展快速的現代社會,當我們在談論「台灣」、大聲說出「我是台灣人」時,意義上早已不僅是地理位置的名稱,同時更隱含了一種民族性的認同。
 
因為複雜的歷史背景,台灣在各個時期被不同的政權所統治。在語言及文化上只能成為被殖民的、邊緣的「外地」時,是如何發展並建構出獨有完整的文化,是值得身為台灣人的我們去仔細探討的。
 
回溯過去,各種不同族群在不同時空背景,歷經漫長的社會變遷,才發展出現今豐富而自由的生活環境。作為一個陳述者,同時身為一個被陳述者,台灣作為生活的「家園」,在文學上我們是如何以包容的態度去涵蓋多元的觀點呢?
 
本週將為各位帶來不同視角與面向的詩作,從自然生態、社會文化上,以文本去觀照身為「台灣人」的我們,對於這片土地的認同與歸屬。
 
 
-
 
美術編輯:@arteditor053
圖片來源:宇軒從飛機上拍埤塘
 
-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台灣 #土地認同 #家園 #台灣是什麼 #原住民

2020年6月7日 星期日

〈失語症〉之一 ◎呂美親

〈失語症〉之一 ◎呂美親

 
若是會使
我想欲講出秋天ê白膠香。
會漸漸轉紅
(摻寡甜蜜,凝淡薄生冷.
親像愛情ê色彼款)
若是會使
我想欲講出冬節ê月光
無咱所想ê遐呢稀微
(掛佇天邊恬恬等待
春天ê跤步若來
伊歡喜,是頭一个知)
不而過,我suah攏講袂出來
嘴底空空,嚨喉無法度振動
失去嘴舌ê彼个下哺
我四界向人問路
用倒手比出熱情圓箍
用正手畫出一幅故鄉ê圖
只是,閣有厝瓦猶未補
閣有壁紙猶未糊……
天色反烏,這个國度
怹講,繼續唱寂寞ê戀歌
橫直,春天若來亦是無聲。
20040909,媽媽ê生日。我suah漸漸袂記母親ê語言。
 
註:
白膠香,peh-ka-hiun,楓樹,又稱「雞爪楓」[ke-jiau-png]
 
--
 
◎作者簡介
 
呂美親,1979年生,嘉義縣人。嘉義技術學院植物保護科、東海大學中文系畢業;清華大學台灣文學所碩士,日本一橋大學言語社會科博士。捌著過耕莘網路詩創作銀筆獎、阿却賞台語文詩組創作獎及台語文學研究獎、海翁台語文學獎新詩評審獎及正獎、吳濁流文學獎新詩正獎、台南文學獎台語小說及台語詩首獎等。參與製作賴和文學音樂專輯《河》,共編《台語文運動訪談暨史料彙編》。
 
(取改自2014年呂美親台語詩集《落雨彼日》作者簡介)
 
--
 
◎小編柄富賞析
 
語言是認識世界的路徑,不同的語言所能認識到的世界,甚至可以說是完全不同的。台語作為台灣一代人多數曾共用的語言,乘載著他們的台灣記憶,不僅僅是生活中種種物項的稱呼,更是這些物項稱呼背後,一代台灣人感情世界的反映。直到1946戰後到1980年代末期,政府專權推動的國語運動,從「說國語才是愛國」,到在學校裡「說台語要掛狗牌」,廣播電視法消滅一半以上本土語言的電台廣播、電視節目。造成往後台灣人對台語產生粗俗、不文明種種的偏見與誤解,於是沒有選擇地,不去說母語,聽不懂了也不在乎,直到有天終於有意識地要試圖走回母親的語境時,才發現自己不知不覺間已經變成了啞吧和聾子。
 
詩人寫下一個一個我們已感陌生的台語詞,或許我們用相近的華語文還能念得出來,卻難解其意。什麼是白膠香呢?又什麼是「冬節」、什麼是「稀微」?一個一個我們已經弄丟的詞在腦袋裡失去了作用,像手電筒沒有電,像沒有火的賴打;所以,我們沒辦法用「秋天ê白膠香」來形容逐漸變色的愛情,要表達春天前的等待,也說不出「冬節ê月光」。在這些看來「稀微」的詞裡,詩人令我們感覺到自己才是真正寂寞的。
 
因為更深的鄉愁,是不知道故鄉為何物。看得見、摸得著,這些依然是母親的記憶林立,卻不能是自己所能發出的聲音。失去語言,就像失去了故鄉,第三節詩人寫失語後四處向人尋問故鄉的歸途,在他勉強的表達裡的故鄉,「厝瓦未補」、「壁紙未糊」,成形的只能是一間破屋。天色,卻已經要「反烏」。
 
末節,強調著「這个國度」、「怹」,是明明在同一個島上,卻像異國外地,聽著外人的指揮,只有那種失語的寂寞:即使知道春天要來,也沒有聲音能去說,因為在這首台語詩裡,秋天冬天或者春天,對啞吧來說都是一樣的;失去了母親的語言,也像失去了母親。
 
--
 
美術設計:蔡幸秀
圖片來源:蔡幸秀
 
--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台灣是什麼 #台灣記憶 #呂美親 #失語症 #台語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