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4日 星期四

〈亮島的掌紋〉-為參觀南島語族祖先亮島人的遺址而寫 ◎蔡凱文

〈亮島的掌紋〉-為參觀南島語族祖先亮島人的遺址而寫 ◎蔡凱文
 


輕輕攤平島嶼的手掌
沿一條血管般蜿蜒的小徑前行
我能想像這裡仍有著茂密的森林
在那時,浪聲是島嶼的蟬鳴
雲朵是抽象而泛黃的壁畫
你們耕耘海洋,為每個晝夜
刻下無法辨明的足跡
 
我彷彿能在遺跡與貝塚的氣息裡
聽見你們夜晚的夢囈
而當日光如浪花般打上岸邊時
你們都在忙些什麼呢?
用草葉縫補漏水的年華、還是急於撒網
打撈逝去的祖靈?
(不用再為此而匆忙了,你們已成為
這塊島嶼歷史邊境上永恆的祖靈了)
 
前方領路的阿兵哥正在講解這條路上
有幾個完成或發掘中的遺址
我卻還留在史前的陽光裡,聽你們告訴我
如何解譯這片海洋的心情
如何風乾滄桑的疤痕與結痂的鹽份
(在你們嶙峋的遺骨上
仍可看見魚群躍動的鱗片向我湧來)
 
留在你們眼中的,這世界最後的模樣會是如何呢?
你們怎樣稱呼這片砂粒與草皮
那些巨大如龍般的蜈蚣是不是已橫行千年
從沉默裡,我只能猜測你們終於在蔚藍的飄泊中
尋覓到一個安穩棲息的密境
卸下肩上的星辰與黑夜,沉沉地
如初生般躺在島嶼的手心
成為亮島的掌紋
 
-
 
◎作者簡介
 
蔡凱文,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班四年級。就讀中的學生,曾獲澎湖縣「第 20 屆菊島文學獎」現代詩組首獎、「潮‧寫馬祖─2017 馬祖文學獎」現代詩組首獎。 
 
-
 
◎小編皮皮賞析
 
亮島,古稱橫山,舊稱浪島,位於馬祖列島北竿與東引之間,行政上隸屬中華民國連江縣北竿鄉橋仔村。四周峭壁陡峻,地形顯要。後因呼應「島立天中,亮照大陸」的期許而更名為亮島,至今仍是軍事重地。2012年連江縣政府與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合作,於亮島挖掘出新石器時代人骨(距今約8300-7900多年前),命名為亮島人。亮島人出於「亮島島尾一號遺址」,而研究團隊亦於「亮島島尾二號遺址」發現史前貝塚。[註1]
 
回到詩歌,在首段,作者寫了「輕輕攤平島嶼的手掌/沿一條血管般蜿蜒的小徑前行/我能想像這裡仍有著茂密的森林」像是帶領一支探險小隊,撥開叢林茂盛的羽葉。手掌與血管蜿蜒,不僅代表了亮島曾經發現澳洲人種的足跡,也同樣指涉這座島嶼的過往,手掌上有掌紋、歷史中有脈絡。浪、海洋、耕耘,說明了亮島的地理環境,以及當時的生活方式。
 
再來到了中間段落,也就是第二段和第三段,對亮島以及亮島人的描繪更加具體──首先,貝塚與遺蹟的挖掘,表示時代距今已久,而人們的肉身也都早已成為了祖靈,永遠以精神狀態存活在此。「滄桑的疤痕與結痂的鹽份、嶙峋的遺骨」延續首段的探險旅程,但特別的是,講解這些的竟是「阿兵哥」而非一般的史學家,顯示亮島不單單只是一座島嶼,阿兵哥作為古代與現今的連結者,根據資料,至今亮島仍因其特殊的軍事身分而十分神祕。
 
最後,作者呼喚、也叩問亮島人,在他們的眼裡,七千多年前的世界,究竟當如何? 但亮島人終究只是沉默,如同我們終究不得而知這個問題的答案。但徒留在空氣中迴盪的疑問並不會消失,作者回歸自身,以個體主觀的視野,猜想南島語族的祖先如何承受生命的飄盪,以及最後落的深根的寧靜,如星辰也如黑夜,神聖地安臥於被台灣海峽環繞的小小陸地,在這裡初生、在這裡,成為島嶼的生命、島嶼的掌紋。
 
註1:歷史背景資訊來源擷取整理自維基百科
 
 
-
 
美術設計:蔡幸秀
圖片來源:蔡幸秀
 
-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台灣是什麼 #台灣記憶 #蔡凱文 #南島語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