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2日 星期二

和平 ◎羅毓嘉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x 詩.聲.字
  
和平 ◎羅毓嘉
 

  
如果警察在此處徹夜鎮守
就不會有人輕易地把國家偷走了
是這樣嗎
你說過的話比深冬的雪花還輕
可是盆地何來的雪呢
我該怎麼談起
  
如果把碎玻璃鋪設在廣場的中央
就沒有孩童乘著馬車而來
挑戰每個大人的不快樂了吧
是這樣嗎
當拒馬遮蔽了黎明的陽光
是晨曦遠離我們還是我們拉下了天空
無所謂的,如果能攔下每一年的雨水
河流仍是河流
而電廠依然是電廠
是這樣嗎
  
如果能夠攔下每天的雨水
成日澆灌的荊棘也會開出黑色的花
是這樣嗎
如果一艘船即將出港了
留我在岸上你也不會感到惋惜
是這樣的嗎
  
如果有人竊走了昨夜的星光你會和他戰鬥嗎
有人在對街唱著輕快的音樂
你卻把門窗關上
如果有人邀請你跳一支溫柔的華爾滋⋯⋯
你就踩他的腳
踩壞他新買的那雙鞋
是這樣的嗎
  
如果一輛車駛進了人群
你會成為誰心頭上最尖銳的一塊
別過臉去,然後
把刺
對準罹難者的心臟
如果黑色的岩漿流進眼睛
如果看不見國家輕易地把誰碾碎
我們就不需要眼淚了
是這樣嗎
是這樣的吧
 
-
  
◎作者簡介
  
羅毓嘉,1985年生。紅樓詩社出身,政治大學新聞系畢,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在資本市場討生活。頭不頂天,腳不著地,所以寫字。著有詩集《我只能死一次而已,像那天》等四種,散文集《天黑的日子你是爐火》等三種。
  
-
  
◎「詩.聲.字」小編 @陳琳linlin 賞析
  
如果人民需要走上街頭爭取自己的權利,而當局者卻總是忽視甚至抹黑為暴民,這樣的現象正常嗎?在掌握了話語權的政府手中,是正常的吧。
  
這首詩名為和平,但在詩句裡卻不斷地舖陳、描寫政府忽視民意的情景,最後以輕輕的問句「是這樣的嗎」結束一個又一個場景。但真的是這樣的嗎?不只一次的詰問裡,飽含控訴與無奈。
  
如果看不見傷害,屏蔽掉所有政府認為人民不需要知曉的事物,難道這樣子的社會、國家,就是真實的嗎?當然不是。也因此,詩人在最後一段,沉痛地寫道:「如果看不見國家輕易地把誰碾碎/我們就不需要眼淚了」,造成了傷害以後,讓人民遺忘,那些悲傷的事情就等於沒有發生過嗎?是這樣的嗎?
  
詩作最後的結尾:「是這樣的吧」,是唯一的肯定句,與先前不斷的詰問相比,這裡的肯定句帶來濃濃的反諷感,只有果斷地讓事情變成「這樣」,才能達到表面的「和平」。
  
台灣的民主路途並不平順,本詩描寫的抗爭場景其實不只限於特定的活動,更可以擴及諸多運動。但也是在這樣不斷爭取、抗爭的過程裡,台灣逐漸的成為了我們現在所熟悉的模樣。
  
在中國通過「港版國安法」的此時此刻看來,台灣如今保有的民主格外令人珍惜,「你所謂的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與過往歷史相較起來,相對和平的現今,我們也都應該要不斷勇於發聲、不斷前行。
 
-
  
美術設計:蔡幸秀
圖片來源:蔡幸秀
  
-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詩聲字 #台灣 #羅毓嘉 #和平 #是這樣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