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30日 星期五

悲歌為林義雄作




悲歌為林義雄作

 

遠望可以當歸

 ——漢樂府

 

1

 

逝去的不祇是母親和女兒

大地祥和,歲月的承諾

眼淚深深湧溢三代不冷的血

在一個猜疑暗淡的中午

告別了愛,慈善,和期待

逝去,逝去的是人和野獸

光明和黑暗,紀律和小刀

協調和爆破間可憐的

差距。風雨在宜蘭外海嚎啕

掃過我們淺淺的夢和毅力

 

逝去的是夢,不是毅力

在風雨驚濤中沖激翻騰

不能面對飛揚的愚昧狂妄

和殘酷,乃省視惶惶扭曲的

街市,掩面飲泣的鄉土

逝去,逝去的是年代的脈絡

稀薄微亡,割裂,繃斷

童年如民歌一般拋棄在地上

上一代太苦,下一代不能

比這一代比這一代更苦更苦

 

2

 

大雨在宜蘭海外嚎啕

日光稀薄斜照顫抖的丘陵

北風在山谷中嗚咽,知識的

磐石粉碎冷澗,文字和語言

同樣脆弱。我們默默祈求

請子夜的寒星拭乾眼淚

搭建一座堅固的橋樑,讓

憂慮的母親和害怕的女兒

離開城市和塵埃,接引

她們(母親和女兒)回歸

多水澤和稻米的平原故鄉

回歸多水澤和稻米的故鄉

回歸平原,保護她們永遠的

多水澤和稻米的平原故鄉

回歸多水澤和稻米的

回歸她們永遠的

平原故鄉。

 

---

詩人利文祺賞析:

 

  這首詩寫於1980年三月,回應在二月二十八號的時候的林宅血案。在前一年十二月的美麗島事件後,林義雄以及其他黨外份子被以叛亂罪起訴。此時,林義雄六十歲的母親、以及他的兩位女兒被刺殺身亡,另一位女兒身受重傷,至今仍無法得知兇手是誰。楊牧以及悲痛的筆調,為林義雄代言,寫下這首詩。

 

  這首詩的體裁,除了在副標題提示的「樂府」,並引用〈悲歌〉一首,完整詩為「悲歌可以當泣/遠望可以當歸/思念故鄉/鬱鬱累累/欲歸家無人/欲渡河無船/心思不能言/腸中車輪轉」。這首詩呼應楊牧在西雅圖的心境,他悲傷,但無法回鄉,只能透過遠望,表達思念,但即便回到台灣,也彷彿家中無人。然而為何「家中無人」這是因為楊牧將林義雄的家人比做自己的家人,林義雄的家人被殺害,也彷彿自己的家人被殺害,這也是為何詩題是「為林義雄作」這樣的代言體,也是為何會出現以彷彿是詩人的「母親和女兒」被殺害的句子。

 

  亦呼應了西方「田園輓歌」(Pastoral elegy),以楊牧在《一首詩的完成》中〈社會意識〉曾提到的彌爾頓的詩〈里西達士〉(Lycidas)為例,詩中彌爾頓哀悼身為牧師的朋友溺水而死,他想起自己曾經和朋友享受田園風光,在回憶的同時,也批判了教會腐敗,楊牧認為,這是「一首古牧歌體的輓詩延伸出去,對教會提出了批判」。同樣的,楊牧這首詩或許是現代哀歌,在最後一段呼籲回到田園,筆調也屬於對國民黨的批判。

 

  如同牧歌體中城市和鄉間的對比。國民黨時期因為經濟起飛,讓許多青年開始離開家鄉而到城市打拼。在城市裡,人心疏離,而在鄉下,田園被荒廢。楊牧的田園輓歌建立在這樣的二分法之上。田園在此為美好、和諧、純粹,甚至不曾被國民黨沾染過的社群(community),這樣的社群或許只有在1949年以前可以參考,因此這種社群形式是充滿鄉愁的。此外,楊牧意識到他們那一代在國民政府的教育之下,忘記了台灣的語言、文化,也忘記了台灣歷史(如詩中所言:「逝去的是年代的脈絡」)。如同同一年的作品〈出發〉所言:「我們/從鄉村進入都市,又回歸/鄉村」。回歸到田園,也表示了回歸鄉土,認識自己的土地。

 

  這首詩歌或許呼應了阿岡本提到的「裸命」(bare life)。他認為,當代政權鞏固主權的正當性,透過「排除」的方式將人的生命「納入」,換句話說,人的生命以被排除的形式納於司法之內,成為主權決斷的施行對象,這種情況被稱之為「例外狀況」(a status of exception),而在這種狀況下,人們成為赤裸、可以任由政權隨意宰割的生命體。這樣的暴力體現在猶太集中營內的屠殺,而這樣的暴力也是在法律默許之下運行,甚至更加鞏固了政權。這樣的概念常出現在楊牧的詩中,那些被政府任意蹂躪的裸命,包含了〈林沖夜奔〉的林沖、〈禁忌的遊戲〉的羅爾卡、〈失落的指環〉的海蒂伊安娜,或若幾首關於復活節起義的那些愛爾蘭人,以及林義雄的家人。這些詩歌都顯示了對於任何強權的抵抗,也暗喻了對於國民黨的不信任。

 

--- 

設計:泱泱

圖源:https://pixabay.com/photos/spirit-creepy-halloween-ghost-2304469/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楊牧 #社會關懷 #悲歌為林義雄作 #利文祺 #臺灣大學楊牧詩文研讀課程

2021年4月29日 星期四

輓歌詩


 輓歌詩(為錢新祖)

 

But by such similitudes truth is obscured.

—— Saint Thomas Aquinas

 

1.

若你選擇的方向正確,站在風裏

瞭望島與石礁那些似乎就是宿昔

先驗;聖.托瑪士.阿奎納斯以及

其他,經院傳統的結構。但香港

 

曾經看到你的哲學理念一閃而逝

那是倉促。閒適反照於我朝南的

細雨窗前,菸草,晚明,堅忍的

學業,無窮寂寥裹一顆拒不隱晦的心

 

 

2.

甚麼聲音響?海潮反覆拍擊雁鵝

藤壺的船底──彷彿這樣也等於

出發,若是乘船離開選擇黃昏時刻

當晚鐘進而取代了海潮的聲音響

 

隨身攜帶一座指北羅盤,若是沒有

就攜一本講早期耶穌會教士與

羅盤演進的關係,的書,再檯頭

星斗嵯峨處思想正反閃光如最初

 

 

3.

而我們已然失去習慣的辯論規則

試圖以沉默說服對方,無窮的冊葉

分散在書衣和引得之間,我懂得

一些你們不曾詳細說明的對,與錯

 

還不如,不如讓我陪你稍走一程

象徵,朝我們洞明雪亮的方向

這樣蹣跚搖擺,尋視此去幽黯的

前路,光明勝過宇宙創生第一個正午

 

----

詩人林餘佐賞析:

  

  哀悼是人類獨特的心理活動之一,也涉及到文學創作的核心:追憶與再現。我們透過各式各樣的技藝去再現、追憶掛心的人事物,其中一個迷人且魅惑的事蹟大概就漢武帝為了賓妃招魂的故事。李夫人逝世,漢武帝思念極深,這時有一位方士少翁稱說他有招魂之術,能再現李夫人的形象。於是,方士方式在宮裡裝置布幕、屏障,並剪裁少婦人影,在晚上點起燈,人影映在佈置之上,漢武帝遠遠看去,彷彿是李夫人的倩影。這個記載看似荒謬,但牽涉到文學創作的動力,也形成文學創作的類別:「輓歌」。

  

  楊牧的創作中不少作品是屬於輓歌這類的題材,像是〈紀念覃子豪〉、〈不是悼亡:寄溫健騮〉、〈一位英國文學教授之死〉……等。這類的作品多半在追憶自己和被悼亡者的過往情誼與共同經歷的日常事件。楊牧寫於一九九六年的〈輓歌〉(為錢新祖)也是如此。在詩的開頭楊牧引了聖.托瑪士.阿奎納斯(Saint Thomas Aquinas)的句子作為引子(But by such similitudes truth is obscured),彷彿也為了學者錢新祖一生追求的志業做了註腳。楊牧在第一段寫著:

  

曾經看到你的哲學理念一閃而逝

那是倉促。閒適反照於我朝南的

細雨窗前,菸草,晚明,堅忍的

學業,無窮寂寥裹一顆拒不隱晦的心

  

這裡所描述的是楊牧心中對錢新祖的追憶畫面,錢新祖所思索、追尋的哲思,在楊牧細雨的窗前相互探照下,詩人憶起昔日的菸草與共同堅忍探求的學業,在一顆拒不隱晦的心不斷地折射出回憶來。

 

  

輓歌詩除了再現逝者與詩人的共同回憶之外,「送行」也是輓歌詩、哀悼詩常出現的敘述情景,楊牧在第二段寫著:

  

甚麼聲音響?海潮反覆拍擊雁鵝

藤壺的船底──彷彿這樣也等於

出發,若是乘船離開選擇黃昏時刻

當晚鐘進而取代了海潮的聲音響

  

楊牧在詩中發問是什麼聲音響,打破了我們的回憶,原來是海浪拍急著船底,這裡出現了「船」這個移動的物件,船意味著分離,意味著死者與生者的分隔,於是楊牧說,在黃昏時刻選擇乘船離去,以鐘聲代替海潮的聲音。鐘聲是一個警示,揭示著分離的到來,輓歌詩除了追憶之外,更重要的是提醒離去的事實。

  

  在〈輓歌詩〉(為錢新祖)這首詩中,楊牧不斷重現錢新祖遺留下來的印象,像是哲思的辯證,於是楊牧寫著:「而我們已然失去習慣的辯論規則/試圖以沉默說服對方,無窮的冊葉/分散在書衣和引得之間,我懂得/一些你們不曾詳細說明的對,與錯」那些昔日的辯論與思考,如今早已失去了發話者,只剩楊牧一人獨自回味,於是楊牧在此又再提及試圖留下彼此過往的事蹟。楊牧在《一首詩的完成》中,形容朋友像是「迎面而來的風」,讓自己得以飛翔、成長。於是,楊牧在面對錢新祖的死亡,最後寫著:

 

還不如,不如讓我陪你稍走一程

象徵,朝我們洞明雪亮的方向

這樣蹣跚搖擺,尋視此去幽黯的

前路,光明勝過宇宙創生第一個正午

 

陪著前行,可以看出楊牧與錢新祖的情誼,這裡的稍走一程可以看作彼此在問學、情誼、生活的延續,並且最終朝向「洞明雪亮方向」。最後楊牧將死亡提升到宇宙的創生,更意味著生命的終點以及日後延續的可能。輓歌詩的寫作除了是輓主與創作者的生前情誼之外,更有創發性的在於對輓主的身後的想像,楊牧在最後一段便呈現如此的臆想,將死亡與宇宙的創生做連結,是輓歌詩中的獨特展現。

------

設計:泱泱

圖源:https://pixabay.com/photos/sunset-island-ship-sea-landscape-1026239/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楊牧 #社會關懷 #輓歌詩 #林餘佐 #臺灣大學楊牧詩文研讀課程

2021年4月28日 星期三

出發◎楊牧

出發◎楊牧

(給名名的十四行詩)

  

1

 

一些些風雨之後,強大的

日光照醒苜蓿,地丁,薇蕨

我們相扶持走過草地,巡視

潮濕的圍牆,發散着早春的

氣味,往朝北朝西的方向

移植一棵冬青,順手將角門

釘牢。然後又是徹夜的風雨

在我們生命巨大的古琴上

拉緊預言的絃,張開一片恢弘

嚴肅崇高,豐盈的三月天

我們在凌晨的小寒中依偎

互相期許等待,傾聽最遠處

雨雲在海面漸漸聚集,分裂:

莊嚴的號角聲,準確的鼓點

 

2

 

在那個完整的日子裏,我們

目睹冬寒節節向春暖讓步

破曉爆炸的聲響,在長橋

兩側,濺起廣大的湖水和烟

當生命以超越的端毅,挾貫耳的

萬鈞雷霆在那選擇了的日子

那個完整的日子裏向我們宣示⋯⋯

朝陽後迅速下過一場細雪

豪雨乃在午間洗滌清醒的大地

山脈升得更高,河流急急

蒼松在狂風裏喧嘩催促,瞬息

瞬息間,一群白鳥掠過萌芽的

原野,飛雹敲打面海的大窗:

你選擇了一個完整的日子來到

  

3

 

我聽到宇宙震動如橄欖葉

當它感受歸來的春風,海浪

在無限的空間裏以時間的

面貌將過去,現在,未來

雍容地延續——超越感官的

真實的聲音;我看到天地間

久久堅持的一份光明如爝火

如北斗七星,如劍訣,如電

如哲人無垢之鏡,一燈心傳

長照除卻灰塵苔綠的寶殿

——超越一切的,眞實的炫耀

在東南之東,北西以北——

我們聽見,看見,當生命

以大無畏的聲音和光明呈現

  

4

 

面向萌發的葉芽,巨樹

森嚴的手勢,我的大門洞開

羣鳥從草地上躍然飛起

啁啾相呼於牆裏牆外,搶據

新綠的枝頭,叮噹搖響的

簷角,所有的蓓蕾都提早

迸裂去年的寒衣,蚯蚓

在土壤裏迅速翻了一個身

小蛾焦躁,頂撞著金色的蛹

以他正成形的翅膀;古典的

和浪漫的書在架子上爭持不下

應該朗誦幾首詩?以甚麼程序

進行?中文先呢還是英文?

迎接他們啼聲宏亮的小主人

 

5

 

這是你的王國,牛乳領域

最初的家園譬如草莓小島

風波萬里——牢記蓊鬱一片

萬里風波外的才是鄉土

模仿它,億萬倍廣闊偉大

牢記香蕉鳳梨的南溫帶

藍天大海的西涯,美麗的

火山連鎖裏突破雪線的峯巒

而所有河水都向四方奔流,齊赴

仰望,等待的汪洋。這就是

你的王國,是我們集結的

營盤,在多雨微涼的北溫帶

我要你認識這小院落的經緯

草莓和牛乳。你從這裏出發

 

6

 

我們比你自己性急,中午

凝視你在蒲公英的手推車上

驚喜如對鏡,眉毛逐漸成型

逼向日光的眸子聚滿遼闊的天

你不知道你在何處,我們知道

夜裏我彷彿打開一盒粉蠟筆

看你進行偉大的顏色試驗

在燈前,黃與藍調和為衝刺的

新綠,紅與黑互相砥礪,構成

歐洲最深刻,不朽的古典

我甚至讓你肆意將光的七色

揉碎在一面鏡子上,看你如何

對著暗淡的後果納悶,體驗

性情,一次放縱想像力的失誤

 

7

 

並且自一次小小的失誤中

領悟夢幻以外的經驗,準確的

線條和顏色如東籬新栽的

菊苗。小滿黃昏淺淺的天——

雲霓忽遠忽近,在雨後搬弄

一些樓臺和城堡,嘽嘽揚塵的

馬匹,武士的旗幟——瞬息間

化為古琴,團扇,刀尺,秋千

或者這些將證實為經驗以外

帶著夢幻色彩的現狀,然而

透過落花的小院,北窗高處

若無聲息一架軍機,筆直

由西向東飛行,穿破解散的

秋千影,讓我們神馳傾聽

 

8

 

七重天外,宇宙的起點

和終點,永遠閃爍著的

是我們認同的星海。如此熟悉

你的聲音和面貌,如此熟悉

許久許久以前,在另外的

一個世代,我們曾經是一體

結伴而行的形和影,流浪過

在無比沉寂的七重天外

以一份不可追懷的意志,反抗

人間愚妄的制和哲學體系

向激情的權威挑戰,以冷漠

以不可詮釋不可模仿的微笑

我們曾經並肩,跋涉千山萬水

搜索人間的公理,正義,同情

 

9

 

你必將認知,通過一些喧囂

誇張的歌詠和頌讚,認知

人物和事件的舞臺;倘若可能

在歡呼聲中保持我們的沉默

用理性的心靈去觀察體會

逼視冗長,一再重複的戲劇

帶著不妥協的眼光,永遠永遠

卓越地,堅持我們傳承的三一律

則你將認知,一切空間時間

和角色都必須和諧統一如神諭

事件的虛實可以辨別,根據

大自然,日月星辰和山岳河川

根據宇宙開闢的法則和秩序

除此之外,一切都不必容許

 

10

 

遲遲的夏陽在蘋果林外

渲染歲月連綿,風從山谷

從鮭魚的家鄉吹來,擁向

大海,濃厚的針葉林的氣味

我們將為你說明,一般的

洋流方向,廣闊汹湧的姿勢

亘古而然——歸向一條抽象

威猛的子午線,由北極以北

垂直向南切入企鵝的冰山

你將飛越這永恆的抽象和威猛

感受,且旋轉尋覓親切的

北回歸,西東不斷的走向

在上升的氣溫和濕度中,葱龍

快綠,平生最美麗的島嶼

 

11 

 

風也吹向山谷,河水來自

原始的寧靜。刺青,鳴蟬

那是我們秘密的世界,充滿

無遠而弗屆,不是你有限的

粉臘筆所能描摹,有一種

焚身的炙熱,從童年的彼端

傳來,曾在我生涯裏挫折冷卻

又導回童年的此端,熾熱如昔

你不必畏懼,往檳榔樹開花的

方向走去,使用簡單的方言

有禮親善的手勢,在適當的

場合,以微笑回報族人的好奇

他們將擁戴你如部落的兄弟

故鄉,我們不可凌辱的土地

  

12

 

這一切都是眞實的,蘆葦花

如此,容許它在鐵路橋下飛奔

過車聲和心血的脈搏,眞實

凝重跌宕,不是異邦的白雲

它閃過你學習認識的眼睛

復停留在磊落鏗鏘的記憶

海岸線曝晒的漁網,容許它

張開我們先人求生的信念

蹈向無窮的波浪,如同憤怒的

雨點,寧為浩瀚天地之一霎

碎落虛無深處,見證擔當

一份意志之揮舞,又如彎刀

砍入黑暗的森林。這一切都是

眞實的,我們不可凌辱的先人

 

13

 

你是會喜愛,我們的鄉音

甚至積極聆聽寺廟的鐘,鼓

焚唄,微風吹過甘蔗田,瑟瑟

悠遠,甜蜜的信仰。是的

人們曾經失落在交談和議論

在不實的消息和忿怒之中

我們找尋到穩固的立足點

冷眼觀察竄走潛伏的灰塵

輕薄可笑的宣言和控訴,因為

我們也曾經失落,卻在認眞的

思考之後,選擇了青山巍巍

流泉的冷冽和充沛,我們

從鄉村進入都市,又回歸

鄉村,清潔亢奮如新鼓

 

14

 

這是出發,在號角聲中

鐘鼓齊鳴的日子,微風細雨

充足的陽光是你的被褥,啊春天

水仙和蜜蜂已經廣泛散開在

你快速成長的領域。你揮動

有力的雙手,佈置滿天燦爛的

音符。你必須認識這些

進而加以支配。讓飛雁的行列

嘎嘎為西經,鯨魚噴水是北緯

月色安詳着色,小星星亮晶晶

裝飾你學習抬頭翻身的床

車馬和船舶都在驛站上等候

準確如音樂交響,如篆如隸

如黼如黻,如一組十四行詩

  

---

詩人利文祺賞析:

  

  〈出發〉寫於一九八零年。前一年的十二月發生了美麗島事件,以及接下來的美麗島大審和林宅血案,這些事件皆標誌了台灣民主運動進入新的里程,更多的台灣人覺醒,發現國民黨的惡行以及渴望更自由和民主的社會。寫於這樣政治背景之中,楊牧的〈出發〉不僅只是寫給未出生的兒子名名,亦透過兒子,表達下一代的政治面向的期許,以及對於台灣未來社群 (community)的想像。

  

  楊牧以很特別的體裁來寫這首詩,因此有必要花點時間討論詩的形式。和這首詩連袂的是寫於八零年一月的〈海岸七疊〉,也是獻給未出生的兒子。〈海岸七疊〉有七段,每段七行,同樣地,〈出發〉為工整的十四首十日行詩。我們或許可以用楊牧喜愛的愛爾蘭文學解釋這樣的手法。學者Tara Guissin-Stubbs發現,愛爾蘭詩人似乎常寫十四行詩,但溯及傳統,十四行詩應為沙士比亞以降的英格蘭產物。這樣的僭取(appropriate),除了表現愛爾蘭文學的混雜性(hybridity),也表示這體裁如何在愛爾蘭生根,從「英格蘭的」(English)成為「愛爾蘭的」(Irish)。Helen Vendler也注意到葉慈的十四行詩有類似傾向,她將葉慈的作品稱之為「僭越性的十四行詩」(transgressive sonnets)。熟悉英語文學的楊牧,將這樣外來的文學形式套用在台灣本地,書寫美麗島事件後對自由的想望,可以說體現了台灣文學的「混雜」,以及如何將中西文學在地化,成為「台灣的」(Taiwanese)。

  

  在內容方面,可謂典型的「台灣情節」。陳芳明認為,楊牧在美國寫的詩都是在回盼花蓮,如〈瓶中稿〉這首詩,因此陳芳明稱之為「花蓮情節」。有趣的是,〈出發〉確實展現了類似精神,只是從花蓮放大為整個台灣。在詩的一開始,地點是西雅圖家中的花園,楊牧和妻子盈盈將角門修好,等待兒子的誕生。他想像如果兒子出生,他將開始以西雅圖作為經緯,教他認識世界,如第五首:「我要你認識這小院落的經緯/草莓和牛乳。你從這裏出發」。他也將讓孩子拿起粉臘筆畫畫,並允許他放縱想像力(對比國民黨戒嚴時期不給予太多自由)。第七首最為關鍵,透過飛機飛出窗外,從西雅圖,飛到第八首之後的台灣,進入台灣的情境描寫。

  

  第八首開始楊牧的「台灣情節」,從這裡開始,不再描繪西雅圖那邊屬於童稚時期的歡樂場所,而是在台灣,討論兒子長成青年之後(或者廣義的說,所以下一代的台灣年輕人包含我長大之後)所要面對的期許和課題。第八首提到楊牧他們那一代,也就是那群「黨外」人士,曾經「反抗法治」、「向權威挑戰」、「搜索人間的公理,正義,同情」。雖然是回顧過去,但也期許了下一代能繼續擁抱其精神。在第九首,楊牧提到下一代將在喧囂時刻「保持沉默」,「用理性的心靈體察」,「帶著不妥協的眼光」,頗析這個社會。在這裏我們彷彿聽到楊牧曾說的「右外野的浪漫主義者」,亦是保持距離,隨時警醒,觀察社會動向。除了社會正義,楊牧也提到了族群正義。在第十一首,楊牧寫到對於原住民的尊重,這些原住民也是「兄弟」,他們的土地「不可凌辱」。在第十二首,楊牧想到了本省人,他們跨過黑水溝而來台定居,有堅強的意識,然而他們的後代,在國民黨時期被外省人排斥,本省人和他們的祖先應也是「不可凌辱」。

  

  在這首詩歌,楊牧描繪了對外來社群的想像,他希望下一代比他們更勇敢、睿智,挑戰國民黨的權威,熱愛民主和自由,他也同時描繪了族群和解,不管是本省或是原住民,都不應該被欺負。

----

設計:泱泱

圖源:https://pxhere.com/en/photo/1452645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楊牧 #社會關懷 #利文祺 #臺灣大學楊牧詩文研讀課程

 

2021年4月27日 星期二

霰歌◎楊牧   


 


霰歌◎楊牧
  
這樣的天氣,不知道
做甚麼最好。煩亂的
天氣:
也許作戰最好
每個人發一支步槍
各據一個街口
猛烈地,向對方開火
打死了也不惋惜
互相都不惋惜 
  
死了算了。這樣的
天氣:沒有花,沒有月
只有些風
只有雪和雨
這樣教人煩亂的
天氣,不知道做別的可不可以
譬如說做愛,可不可以?
都是花,到處都是月
讓狼噑他的噑
鶴唳他的唳
讓這個兔子撲朔
讓那個迷離
  
---
  
詩人曾琮琇賞析:
  
  柏克萊大學作為自由思想的搖籃,反越戰的先鋒,嬉皮文化(Hippie)的堡壘,校園紅磚方場上,「年輕而悲哀又如此樂觀」的抗議學生不時敲打楊牧心靈:「柏克萊的自由主義與批判精神,使我睜開眼睛,更迫切地觀察社會認識社會。⋯⋯知識是力量,但知識不可以禁閉在學院裏,知識必須釋放,放到現實社會裏,方才是力量」(1975)(注一)。 1971年,美軍膠著於越南戰場,進退維谷;這一年,楊牧取得比較文學博士學位,指導教授陳世驤五月過世。十二月,楊牧寫下〈霰歌〉,彼時,卅甫過的楊牧還不是楊牧,葉珊時期的最後一本詩集《傳說》在這一年出版。
  
  「霰」本意是雨遇冷空氣凝成的雪珠。它多降於下雪前或下雪時,降落時,呈白色不透明的球形或圓錐形冰粒。據詩集後記的陳述,新英格蘭州飛霰凍日,百無聊賴,作〈霰歌〉消遣(注二)。 重複出現了「這樣的天氣」、「煩亂的天氣」以及「沒有花,沒有月/只有些風/只有雪和雨」,外在氣候環境的酷寒映照書寫當下煩躁、迷亂的生命情境。不過,這只是〈霰歌〉的表層意義。
  
  除冰珠之意,「霰」,作為近戰的單兵利器,在濃密的熱帶叢林中被美軍廣泛用來對抗擅長游擊的越共。面對美國同學日益高漲的反戰情緒,曾以「浪漫的右外野手」自居的楊牧已經無法置身風雪之外。「於情如何介入,於法不得申訴」(1976),知識分子之於時代、戰爭、種族的困惑涵攝於「作戰」意象的鋪陳。如果說,緊促,斬截的短句是雪霰落下:「也許作戰最好/每個人發一支步槍/各據一個街口/猛烈地,向對方開火」,那麼,此段末兩句則是霰彈四射,相互殘殺:「打死了也不惋惜/互相都不惋惜」,「不惋惜」重複出現,不啻為「作戰」合理性的強烈諷刺。
  
  唐捐〈嬉皮之聲〉以一九六八年為切片,談冷戰的年代,嬉皮的年代後,余光中、鄭愁予、楊牧等台灣詩人詩風丕變。冷戰開啟了搖滾樂和迷幻藥(LSD)的潘朵拉盒,「做愛不作戰(MAKE LOVE, NOT WAR)」的反戰標語風行街頭,他們通過性與藥物,釋放心中對於傳統和戰爭的反抗。1967年2月,反戰群眾遊行到五角大廈前,與陸軍對峙,把盛放的花朵放在士兵的步槍槍口;跨掉的一代的金斯伯格(Allen Ginsberg)口中的「Flower Power」,成為以和平對抗殘暴越戰的象徵。「譬如說做愛,可不可以?」唐捐指出,此詩從第一段「作戰」想像到第二段「做愛」欲求,捕捉嬉皮士的解放路徑(注三)。 進一步地說,戰爭和愛,寒冷和狂熱,風雪和花月,恐懼和歡愉,它們的悖論結構,收攏在「霰」這一具有液體、乳滴狀、發洩等具有交合意涵的象徵符號底下,呈現性死相溶,靈肉分離的關係。
  
  「風花雪月」原作「雪風花月」,代表春花、夏風、秋月、冬雪的四時美景;「本是些風花雪月,都做了笞杖徒流」(喬吉《金錢記.第三折》),比喻男女間情愛韻事,後也用來比喻辭藻華美,內容空泛的言情詩文。這裏,「沒有花,沒有月/只有些風/只有雪和雨」,從地凍天寒,萬物凋零的天氣指涉,到「都是花,到處都是月」,一方面呈現詩人坐觀越戰的無力感;另一方面,則透過「風花雪月」這一陳辭的重新組合,營造情迷意亂的嬉皮氛圍。
  
  這首詩結束在動物意象的佈置上。詩人除了拆解「狼嗥」、「鶴唳」、「撲朔」、「迷離」的語法之外,其中可能還蘊藏兩個典故。「狼噑」的意象可能是金斯伯格在舊金山畫廊朗誦的長詩(HOWL)〉(1955),也可能來自紀弦〈狼之獨步〉(1964)(這個解讀,來自鄭毓瑜院士的提示,特此誌謝)。無論如何,都對現實社會提出強烈批判。「撲朔」、「迷離」則出自「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兩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樂府詩集・木蘭辭〉)。前者是現代的西方,後者是古典的中國;一是反戰嬉皮,一是替父從征。楊牧在詩集自序寫道,過去對詩的設想和憧憬,「有一部分好像已經到了眼前,不但已成事實,而且逐漸陳舊,甚至變得可厭」。「霰」的隱喻,既是疏離,也是凝結。它飽含聲音與血氣,照見冷戰年代下瘋狂,躁動的肉身。還有詩人試圖告別過去的自己的心。
  
  
注一:楊牧:〈柏克萊精神〉,《柏克萊精神》(臺北:洪範出版社,1977年10 月),頁88。
  
注二:楊牧:《楊牧詩集I:一九五六—一九七四》(臺北:洪範出版社,1978年9 月),頁622。
  
注三:唐捐:〈嬉皮之聲〉,《文訊》(臺北:文訊雜誌社,2020年9月),頁11-12。
  
---
美術設計:�泱泱 
攝影來源:�https://pixabay.com/photos/person-walking-outside-city-urban-731264/?fbclid=IwAR1qT6RbmHbUk3P7QCNaarcGVUX9ZoXCZrr91BRIOQoKssMmmAhTSWAwK8Q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楊牧 #社會關懷 #霰歌 #曾琮琇

2021年4月26日 星期一

第四周:社會關懷

 



第四周:社會關懷

   

楊牧詩作的取材多且廣,前幾周討論了情詩、生命思索、人文歷史等等範疇,當中當然也有一些社會關懷的成份。而本周則希望聚焦於楊牧一些為特定時空而寫的作品,有些是社會事件,有些則關乎親友,另外也討論了一首楊牧的譯作〈暴風雨〉,以及背後的象徵意涵。從這些作品中,可以看到楊牧作為一位學者詩人,面對世界的磨礪,在看似內斂的詩作之下,仍有洶湧的波濤。

   

--

美術設計:�泱泱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楊牧 #社會關懷

2021年4月25日 星期日

向遠古◎楊牧



向遠古◎楊牧

 

是從來沒有一個音符

如此綽約,可是默默無聲

也許你本屬於遠古的韻律

曾經翩翩飛於多爭執的年代

一朝厭倦了宮商嘈切,決心逸去

隱入被遺忘的樂府—

潔白綽約,你是崑山之玉

直到李憑中國彈箜篌

鳳凰驚叫,乃悠悠醒來

不行兮夷猶

等候著

 

而那已經是石破天驚的第九世紀了

秋雨逗落在紛紛大朝代的末葉

你像音符一樣醒來,輕輕吟哦

羞澀地溫習著遠古的韻律

歌聲浮在洗亮的樹葉上

飄飄閃爍的心事:歷史

是一頁再生的新譜

 

等候著,破碎的光影在現代

聚合,我聽到一首無滯無礙的歌

走入我上邪無絕衰的樂府

為我的壓卷詩定音

向遠古

 

--

 

詩人許嘉瑋賞析:

  

  「向遠古」此題目無疑拈出具備方向性,且可供想像的時間縱深。從字面來看,遠古的「遠」可為形容詞,意謂久遠的古代。此說固無疑義。然而讀者也不妨將之理解動詞——「遠離」之意,說明時間從不停留,我們所立足的當下持續成為歷史,於是遠古成為動態且持續進行中的「過程」。因此,這首詩蘊藏一個龐大的探問:如何抵抗時間。

  

  無論誰充滿眷戀地頻繁朝向時間回顧,興亡成敗皆屬陳跡,又有什麼留下呢?有的,詩人提醒我們面向過往,同時也承繼接受日益綿延的文明積累,能否被官能感受,經典如何被記憶銘刻,還看後世接受者的迎拒。循此,楊牧以轉瞬即逝的聲音作為開篇首句:

  

是從來沒有一個音符

如此綽約,可是默默無聲


此寫法策略性地讓無限濃縮在稍縱即逝的音符裡,看似近乎「大音希聲」,實則有意凸顯歷史有情,人類有感。

  

  大音希聲典出《道德經》所謂「聽之不聞名曰希」,本用以說明大道非人力所能理解聽聞。楊牧以綽約和無聲並置,從古典翻轉出新意。綽約有柔弱優美之意,並非真的無聲,否則何來第三句「也許你本屬於遠古的韻律」。當能感的人們對聲音聽而聞之,自然能避免聽之不聞的情況出現。在此前提下理解,當有助讀者更全面掌握向遠古的「向」字,有著主體的積極選擇與判斷。

  

  聲音本即時間的藝術,氣息之流行貫穿,溝通內在感受(心事)與外在時空(歷史),甚至可說所有音符都是二者的錯身交響。楊牧在詩中塑造一個「你」,讓「你」化作接受敘事的對象,隨詩行的推進參與詩境的起伏變化,反覆強化人在歷史塑造的重要性。「你」既是音符,屬於遠古時間的一部份,也是擁有清脆本質的崑山玉,為中國九世紀(唐代)聽聞箜篌被彈奏才悠悠醒來的聽聞者。儘管沒有直接說明,然而透過睡與醒,歷史與再生,默然與彈奏,時間屢屢在張力的互動中成就意義。

  

  循此,「你」自然也是現代光影,是一首歌,是楊牧為個人心緒與時間座標的歷史定位。當詩作提及的「你」走入「我」無絕衰的樂府,心事與歷史便不侷限於楊牧自身,而是詩人積極邀請讀者成為眾多音符之一。正如同他閱讀樂府、李賀詩,感受並想像箜篌與吟哦聲,必須有「你」,才能為現代詩壓卷,並讓沒有滯礙的韻律起伏在逐漸流逝的歷史長河裡,為這首作品壓卷定音。

  

  藉古典來盱衡現代,暗示當下時空乃奠基於前人基礎的坦率自剖。詩中主要運用李賀〈李憑箜篌引〉的典故,如「潔白綽約,你是崑山之玉/直到李憑中國彈箜篌/鳳凰驚叫,乃悠悠醒來」引自「崑山玉碎鳳凰叫」;「而那已經是石破天驚的第九世紀了/秋雨逗落在紛紛大朝代的末葉」則聚合拆分自「石破天驚逗秋雨」。原作的聲音改變了呈現方式,楊牧溫習古典並加以轉化的痕跡,歷歷可辨。

  

  若我們理解用典是一種參與歷史的方式,則楊牧正如同他所塑造的「你」一般,一方面溫習前人作品,一方面嘗試推陳出新,讓歷史與經典再生。至於音符是否逸去、被遺忘,是否再三等候,端賴能接受、理解的「你」何時出現。簡言之,樂府詩、李賀的李憑箜篌引,乃至於楊牧的現代詩歌,乃至後世讀者對楊牧作品的評斷定位,都不妨視為綽約韻律整體的一部份。於是我們終於理解,詩人為抵抗時間提出具體可行的方式:書寫,並等待知音。故向遠古既是探索內在,也朝向無窮遠的過往邁步前進。

 

---

美術設計:�李昱賢 

攝影來源:�李昱賢 IG:https://www.instagram.com/ahhsien_/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楊牧 #人文歷史 #向遠古 #臺灣大學楊牧詩文研讀課程  #許嘉瑋

 

2021年4月24日 星期六

懷念柏克萊◎楊牧


懷念柏克萊◎楊牧

 

我因此就記起來的一件舊事

蕭索,豐腴,藏在錯落

不調和的詩裏。細雨中

兩個漢子(其中一個留了把絡腮鬍

若是稍微白一點就像馬克斯)因難地

抬著一幅3×6的大油畫從惠勒堂

向加利弗館方向走,而我在三樓高處

憑欄吸菸,咀嚼動詞變化

 

他們畫放下來歇歇,指點天空

或許在討論雨的問題而我甚麼

都沒聽見。這時他們決定換手下臺階

我才發現那是一幅燦爛鮮潔的

秋林古道圖,橫過來一級一級顫著搖著

往下移,以四十五度傾斜之勢——

絡腮鬍子在前步步倒退,右手

緊抓著金黃的樹梢,另外那個人左手握住

一座小橋

 

我將菸熄滅

中止本來一直在心中進行著的

希臘文不定過去式動詞系列變化表

倚窗逼視。那是夾道兩排黃楊當中

最高的一顆,而橋下流水清且漣漪

是秋天的景象,筆路刀法隱約

屬於塞尚一派

乾燥的空氣在凹凸

油彩裏細細流動,接近了

加利弗館大門,在雨中,乾燥流動

 

不調和的詩裏

蕭索,豐腴,藏在錯落

我因此就記起來的一件舊事

--


詩人林餘佐賞析:

   

  楊牧在《一首詩的完成中》談到「記憶」時,曾表示:「記憶是充滿力量的,充滿了使詩發生,形成,擴大,感動,並且變成普遍甚至永恆的力量」(注一) ,的確,我們書寫通常是望著過去而來,過去發生的事件,在我們腦中放大某些細節,無論有意識或者無意識,它都是一種篩選的活動,好像記憶中的事件,成為一個刺點,串合的過去與書寫的當下。楊牧的〈 懷念柏克萊〉一詩,便是這樣的作品。

  

  在題目的下方,楊牧用括弧寫著(Aorist: 1967),Aorist是希臘文中的時態用語,意指「不定過去時」,這樣的微小注紀將整個詩作帶往記憶的某個節點,楊牧在柏克萊期間,修習希臘文,這也成了記憶的座標,讓楊牧往記憶的深處按圖索驥,而詩就這樣發生。開頭寫著:「我因此就記起來的一件舊事/蕭索,豐腴,藏在錯落/不調和的詩裏」,記憶突然地拜訪,對楊牧來說,這記憶的樣貌似乎有著不定的樣態,一方面既是蕭索,另一方面卻又豐腴,這兩點看似衝突,但由於記憶中我們會不時放大/縮小某些細節,於是在腦海中,楊牧憶起的舊事便有了多樣的型態。並且這樣的舊事藏在不調和的詩中,又更增加它變化的可能性。

  

  這樣舊事隨著一件活動展開,楊牧看著兩位漢子困難地抬著一幅畫作行走在校園裡,而楊牧本人「我在三樓高處/憑欄吸菸/咀嚼動詞變化」,楊牧善於描繪外在動作(事件)與本身內在的情緒(情感)相互結合。於是接下來有一大段動作事情的描述:

  

他們畫放下來歇歇,指點天空

或許在討論雨的問題而我甚麼

都沒聽見。這時他們決定換手下臺階

我才發現那是一幅燦爛鮮潔的

秋林古道圖,橫過來一級一級顫著搖著

往下移,以四十五度傾斜之勢——

絡腮鬍子在前步步倒退,右手

緊抓著金黃的樹梢,另外那個人左手握住

一座小橋

  

在記憶憶起的舊事,毋寧是這一件看似平凡的搬運畫面,但卻是回憶情感上的深刻片段,楊牧憑欄看著兩位漢子抬畫、換手、停下來歇息、指點天空……等,由於這動作的發生,都離楊牧有一定距離,於是如今回想起來反倒顯得像鏡頭特寫一般的冷靜感。事件在回憶來流動,透過詩句再現的竟是這樣一件平凡的小事。六○年代的柏克萊大學,校風自由,學生多半對社會運動熱衷,校園內無論師生都會當時的社會議題有所關注。楊牧在一九九二年,回憶起一九六七年的校園,反倒沒提到當時的社會情境,只著重在描繪一件舊事,我們無法篩選記憶浮出的面向,那彷彿有種神秘性的隨機。憑欄吸菸的楊牧,在詩的中寫著「我將菸熄滅/中止本來一在心中進行著的/希臘文不定過去式動詞系列變化表」,希臘文的過去式動詞變化表,在這首詩中彷彿是一個隱喻,貫穿了一九九二年與一九六七年,成為穿梭兩地的暗號,詩中的動作表現,便是不定過去式的動詞展示。最後詩中寫到:油畫終於到達了目的地,在雨中接近了加利弗館大門。然而,在詩的結尾楊牧又再次寫著:

  

不調和的詩裏

蕭索,豐腴,藏在錯落

我因此就記起來的一件舊事

  

藏在不調和的詩裏的舊事,便是詩人對回憶的詮釋。楊牧在《一首詩的完成》中的〈記憶〉篇提到:「我們對往事的回想,把握,和詮釋——詩的動力之一存在於其中」 。那件不調和詩裏的舊事,便成了詩意構造的動力本身。

  

注一:楊牧:〈記憶〉,《一首詩的完成》(台北:洪範書局,1989),頁22。

---


  

美術設計:�李昱賢 

攝影來源:�李昱賢 IG:https://www.instagram.com/ahhsien_/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楊牧 #人文歷史 #懷念柏克萊 #臺灣大學楊牧詩文研讀課程  #林餘佐

2021年4月23日 星期五

近端午讀Eisenstein◎楊牧


近端午讀Eisenstein◎楊牧
  
你坐在鳳凰木下
一張工整的刺繡亂針挑明
零碎的光影開始凝聚,不動
太陽徐行到了天頂
  
起先想到戴花的詩人,一逕
歌唱到河邊,沮喪,憤怒之餘
遂對準最亮,最美麗的
漩渦縱身躍下,死矣
接著,如何她卻繾綣將三生
修成的正果以原形表述,完整的卑微
啊愛,但相對於人間的玩忽,真
證明是恐怖
  
我隔著一些典故思想,一些觀念
和信仰,然則美和真必然也是致命的
通過超現實的剪接一一完成
無上的默片蒙太奇
--
 
詩人李蘋芬賞析:
  
  與楊牧論理敘事的一系詩路不同,這首以「超現實的剪接」和「默片蒙太奇」意識所鉤織的詩,看似非邏輯的將屈原、白蛇置於相連的兩節之中,從而產生新的詩意可能,也因此提高了詩的曖昧性。賴芳伶曾以拼貼並置的後現代技法,來聯繫詩中紛陳羅列的元素,這樣的說法自有可觀處,她也認為本詩呈現了作者經過美學提煉的「斷片似的經驗」,最終通達「色/空的迴環無盡」之境(注一), 這是將詩的意涵推至宗教哲思了。如今,在有限的線索中,我們依然能楊牧的其他作品中,發掘其他可供解讀的空間。
  
  從題目而言,有兩大詮釋進路可循,一是離騷詩人傳統濫觴的時間節點——端午;二是倡議蒙太奇理論的俄國導演Sergei Eisenstein,如此看來,這首詩不僅是異時空之下的異文化交會,也延續了不只一次出現於楊牧詩中的端午、屈原乃至白娘子的元素。諸如〈酒壺二題 第二題:瓷的(奉愁予)〉、〈端午寄莊二〉和〈蛇的練習三種〉(注二), 都能廣義的收攏於「端午」的命題下,而不必囿限於蒙太奇理論中任意鏡頭的拼接技法。
  
  早在〈衣飾與追求〉(1986)中,楊牧就這樣強調了解屈原的途徑:「只有通過對香草和美人的認識,我們才能把握到屈原的文學意向,才能解析屈原的『追求』(用西方文學的術語說就是quest)是何種心緒下的產物。」詩的第二節,他讓屈原以「戴花的詩人」面貌亮相,香草是配飾,也是彰顯意志的象徵。隨即,塑造其行吟澤畔、形容枯槁的經典形象,讓屈原——求真的詩人——再次殉真,本節在「死矣」的鄭重語氣下暫時停頓。
  
  但楊牧並不安於在「典故」的範圍裡重述,第三節的敘述主體翻換為「她」,在端午現出原形的白蛇,進一步對「真」展開奇詭的辯證:「啊愛,但相對於人間的玩忽,真/證明是恐怖」。詩人試圖窮極人性的真諦,是愛嗎?或是其他不可名狀的事物?詩中,白蛇畢露原貌之後那「完整的卑微」,對比於「繾綣三生」所修成的正果,復對比於「人間的玩忽」,白蛇的一片素心因為「原形表述」而被人間視為恐怖。事實上,人的畏懼與愚昧或許才是「恐怖」的真貌。

  〈蛇的練習三種〉中的深思可與這首詩相比擬,蛇如雌雄同體的天使,然而蛇的美麗與神秘「使人產生恐懼感」。詩人又寫道:「她可能有一顆心(芒草搖搖頭/不置可否),若有,無非也是冷的」,回環的自我辯駁在楊牧的詩文中亦屬多見,目的在於層層推論而達成事理的解釋。
  
  回到〈近端午讀Eisenstein〉,詩的開頭、結尾分別有「你」和「我」的敘述主體,可視為同一個自我的對話,第一節以畫面性較強的「工整的刺繡亂針挑明」、「零碎的光影開始凝聚」等句,揭示蒙太奇的拼貼、奇想效果,到了第四節,則不仰賴意象聚合、而以敘事來顯明詩意,由此建立疏密有度的結構,融合幻想的馳騁和理智的沈思。與收錄本詩的《涉事》後記並讀,更能持續追索詩人如何自覺的在感性與知性之間,平衡的包容二者(注三)。
  
注一:賴芳伶:〈楊牧〈近端午讀Eisenstein〉的色/空拼貼〉,《中外文學》31卷8期(2003年),頁230。
  
注二:見楊牧:〈酒壺二題:第二題:瓷的(奉愁予)〉,《楊牧詩集I》,頁393;楊牧:〈端午寄莊二〉,《楊牧詩集III》,頁100-101。
  
注三:楊牧:《涉事》後記:「我一邊試探,一邊放縱自己去沉湎於往事,磨練感性,並且時時以知性節制它,希望獲取二者之間的平衡,值得愛和不值得愛的,可以等著有一天再度變成追憶裏的事情,以及那些不可以,因為完全不可能的。」見《楊牧詩集III》,頁508。
 
----
美術設計:�李昱賢 
攝影來源:�李昱賢 IG:https://www.instagram.com/ahhsien_/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楊牧 #人文歷史 #近端午讀Eisenstein #臺灣大學楊牧詩文研讀課程  #李蘋芬

2021年4月22日 星期四

易十四行◎楊牧












易十四行◎楊牧

 

一 澤中有雷

 

是誰心中愀然轉動,髣髴

埋伏的是電?洪流到此

注於無底——涓滴

點點是憂傷之華

如蚊蚋負朝夕木槿於

透明的翅膀遂閃過水面

而反影正加速激盪,以

慾望為圓心,期待天明:

這裡是一切動靜的歸宿

千山萬壑的起源,宇宙

和我的脈搏同步操作

大鵬在鼓翼,鷦鷯搶飛

魚蝦朗聲排水,無限層次的

彩虹沛然交疊:澤中有雷

 

二 利涉大川

 

斷然是它

蜿蜒切過高原。黑土之下

岩層釋放著力,剛與柔

交會,火光迸發如齒輪衝突

又如唇舌澌濺未央之夜

吸吮於醒與睡纏綿的

窗口,黑土以上猶見

一片豔紅病黃的——渾沌

床褥裡已繁殖了遠古的稷

新苗漫延到你的脊樑

逐漸接近它蓄勢待發的

據點,燐光冷肅跳動

張起滿天預言,繾綣來

往:利涉大川

--

 

詩人許嘉瑋賞析:

  

  楊牧此詩寫於1987年,收入《完整的寓言》詩集。一題二式,分別取自《易經》「隨」卦象辭:「澤中有雷,隨。君子以嚮晦入宴息」,及出現在不少卦辭中的套語「利涉大川」。譬如水天需、風雷益、天火同人、風澤中孚、山風蠱諸卦的卦辭都曾出現。「隨」卦有依循順從之意,利涉大川則透露出積極跨越險阻的冒險精神,二者看似牴觸,卻可融合統一,如《易經》藉陰陽二爻的調配,建構對宇宙的認識及人情義理的思索。本文以為,楊牧透過詩作為仲介,展現創作意識與選用典故、景象的迎拒和張力。

  

  《易》的本質向我們揭露自然界的萬物彼此相關,又透過具體物象嘗試印證超乎象外的某些思維與真理。若能圍繞文字所揭示之物象反覆探索、梳理背後可能的各種指涉,則可在知識性的框架外,感應相異個體的生命情調。正如《完整的寓言‧後記》,楊牧提到自己對詩創作的看法:

  

我不希望我一首完成了的詩只能講一件事,或一個道裡。惟我們自己經營,認可的抽象結構是無窮盡的給出體;在這結構裡,所有的訊息不受限制,運作相生,綿綿亙亙。此之謂抽象超越。詩之有力在此。(《楊牧詩集III》,頁495)

  

仔細推敲〈易十四行〉,其中確實蘊藏不少向外延伸意義的典故,澤中有雷和利涉大川恍若開啟想像的引子。從行動者的角度,澤中有雷偏向靜態,利涉大川則有較強烈的位移感。若從意象出發,平靜的大澤有雷,是靜中有動,而跨越流動的水看似動態,卻又必須小心謹慎,屬於動中有靜的描摹。澤中有雷是對「隨」卦的整體形容。因《易經》每個卦本由上下二卦組成,澤是動態的水靜止凝聚而成的湖泊沼澤,屬性為陰,有包容接納的特質,雷則為震動、暢達之意,屬性為陽,是偏向動態的意象。依循宇宙本質的自然流轉,萬物運行的規律便在其中。但值得注意的是,〈澤中有雷〉一詩的後半,詩人將層次抬高到宇宙,最後幾句的大鵬、鷦鷯、魚,很難不令人聯想到《莊子‧逍遙遊》的典故。《莊子》對小大、名實、朝夕、有用無用等二元結構的討論是放在消解對立的前提下展開,水面下的鯤魚突破界線而成為飛往南冥的鵬鳥,是什麼讓累積轉化成為可能呢?

  

  當我們將目光轉向承上啟下的第八句,楊牧以「慾望」作為十四行結構的圓心,析解出人我共感的無限層次,慾望即宇宙生成的動力。可以是愛情,也可以是探索世界與自我的潛在驅力。若讀者願意接受這首詩帶有對詩歌創作慾望的執著渴求,那麼共鳴共感的宇宙,萬物的變化,時間的更迭,想像的虛實和被觸動的愀然內在,放在創作過程裡,好奇心(慾望)無疑讓神思處於馳騁逍遙的狀態。以此解讀「宇宙/和我的脈搏同步操作」,似乎同樣可以說明創作的完整心歷路程。故本文以為詩中慾望更接近探索、書寫宇宙萬象的衝動與好奇。與雷電相比,人類的「心」何其渺小?一如洪流對無底深淵只是涓滴,蚊蚋背負的木槿花開落於朝夕更迭的無窮時間。無數極大與極小的對比,各種虛實、正反透過映射兩端的水面,達成某種和諧。從詩句一開始的砰然,歷經躊躇或渺小自我的認知,到最後憑藉的創作慾望的驅使,臻於某種鼓動而充滿色彩的喜悅。動靜的歸宿和生命的起源,無非一首詩的完成。

  

  其次,澤中有雷只是〈易十四行〉的前半,後半與之相呼應的是利涉大川。以河川比擬時間,廣為人知的例子難以勝數,而面對流動的時間,幾無一物可以暫留,文字卻能穿梭其間,優游於古今之間。於是開篇的「斷然是它」假如便是大川,則作者彷彿與孔子並肩在川上看悠悠時間流過。然而時間終不可逆,單向流逝後,誰也無法回到過去見到孔子。何況,「它」若等同奔流之河,那麼內容描述「它」沿途行經各種事物,並在倒數第四行出現「逐漸接近蓄勢待發」這樣的句子,顯然不是描寫大川。然而「它」又位居開啟全詩的位置,於是推斷利涉大川應當與澤在雷中一樣,屬於對創作情狀的描摹。又如河流與高原、黑土與岩層等意象各自代表的柔與剛,以及同樣以二元結構出現的唇與舌、睡與醒、遠古的稷與新苗等,意象間微妙的競合張力,在楊牧筆下是以交會、衝突、纏綿的姿態出現。同樣是繼往開來的第八行,詩人以渾沌二字意圖統攝所有看似悖反的存在,結構上頗值得推敲。而最後兩句的分行同樣耐人尋味:繾綣來的來作為後綴的修飾,彷彿在殷殷呼喚,從起初的接觸、磨合到融洽,最後則發出邀約,與之共同跋涉渡過眼前的大川。假設此一詮釋得以成立,那麼收束於利涉大川四字,便可看成是以書寫對抗時間。一方面可以往回溯及曾蜿蜒過的人事時地物,一方面又彷彿預言能直指未來,面對各種素材的詩人即靈視的祭司,揭示宇宙的奧秘,以詩之力。

-----

 

美術設計:�李昱賢 

攝影來源:�李昱賢 IG:https://www.instagram.com/ahhsien_/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楊牧 #人文歷史 #易十四行 #臺灣大學楊牧詩文研讀課程  #許嘉瑋

2021年4月21日 星期三

卻坐

 

卻坐

  

Mony klyf he ouerclambe in contrayez straunge,

Fer floten fro his frendez fremedly, he rydez.

            ─Gawain

  

屋子裏有一種秋葉

燃燒的氣味,像往年

對窗讀書在遙遠的樓上

簷角聽見風鈴

若有若無的寂寞。我知道

翻過這一頁英雄即將起身,著裝

言秣其馬

檢視旗幟與劍

逆流而上遂去征服些縱火的龍

之類,解救一高貴,有難的女性

自危險的城堡。他的椅子空在

那裏,不安定的陽光

長期曬著

  

--

小編哲佑賞析:


  「卻」作動詞有「退」之義,作副詞則有「倒、反」、「還、再」等義,因此「卻坐」既可以是空著椅子的「退離座位」,也可以是復而再來地「又坐」,甚或欲拒還迎地「反(而)坐」。而這個迴還的空間,在詩裡彷彿以「坐而書」與「起而行」來對比辯證,前半段為房內對窗讀書,後半段為英雄起身策馬冒險,再映照此詩做為詩集《涉事》的開卷作,則文學涉事與否,詩人涉事與否,在意圖上或在能力上,恐怕一直都有著「不安定的陽光」。

  

  若再細究,會發現這首詩其實不是一個單純的二元對立結構。首句「秋葉燃燒的氣味」,像一個儀式或刺點,召喚過往的情境,將詩人投擲至生命某個特定片段。在所有感官裡,「氣味」往往比視覺、聽覺更能召喚回憶,它能夠直接進入人類的情感與記憶中心,帶來更強烈的情緒化效果(注一); 於是詩人被強制帶離當下,重回多年前的青年時代,遙遠之樓彷彿是洞悉世事的制高點,對窗卻不望遠,埋首書裡每一個輾轉的可能。翻頁過去,風鈴拂動,一遍遍交代了現實的寂寞。第五句的「我知道」既是兩邊的轉場,又是提醒、拉抬了第三個視角──如同許又方先生分析此詩所言,此處的「我知道」是一個「已然」(注二), 從回憶再度扣回當下,書裡故事不受限制,這表示詩人清楚意識自己的隔閡。

  

  楊牧在《涉事》後記裡寫到,曾經的壯於閱讀而弱於分析判斷,是如此合宜於一個學生。但多年後重新憶起往昔,竟覺得這個遠行的啟示,相較於自己,原來是「有限的英雄」與「無盡的悲劇」;若當時的逃避與怯弱是印證英雄之有限,那麼這秋葉燃燒的氛圍,便是時間大神留下的悲壯痕跡。在中國文學傳統中,秋之悲不只在於時空滄桑變化,還在於個人老大無成的遺憾,火灼之葉彷彿是無邊落木墜入黃昏,那已是中年的再回首。留存在記憶裡的場景:靜與動,落筆與力行,畢竟是選擇了前者,但後者的姿態卻在書裡出現,像是某種啟示,又像是某種質疑與追悔,永恆地纏繞於心。

  

  而書裡寫的故事是什麼呢?詩題下引了兩句中古英語,來自英國中世紀的騎士傳奇《甲溫與綠騎俠》,是一首長篇敘事詩,楊牧曾將之翻譯為中文。在《涉事》的後記中,楊牧也將二句的中文譯出:

  

他陟降無數域外陡削的山頭,

漸行漸遠離開友伴策騎跋涉。

  

一個彷彿無止境追索與戰鬥,對可能不存在的形上主體(是否有神?)信仰、追求、奉獻。當騎士的選擇是起身著裝,年少的楊牧卻是對窗讀書,這不知哪一個更令人不安?

  

  這首詩裡沒有給出答案,卻將詩收束在空而未撤的坐位,遂讓人再次反思詩題;卻坐之「卻」,不只是離開,還是再來。於是在此,詩作又往上翻了一層意義了:如果遠行的目標是歸返,那未曾遠行之人,是否也有歸返的核心?更繼續推想,如果將追索化為無形,那對窗讀書的我,是否也正跋涉著自己的荒野密林,通過種種考驗淬煉?這些問題,在詩集後記裡楊牧說:「文字符號為我展開的是嚴密,深邃的象徵和寓言,跌宕的聲韻,飄浮游離的旋律若即若離,可能我也和他一樣,經歷著永無止歇的戰鬥,渴望著休息」、「旗幟與劍是他挺進的姿勢,詩是我涉事的行為」,如果詩得以成就楊牧的「涉事」,那麼這首〈卻坐〉,無寧是其懺悟、辯解與告白。

  

  

注一:相較於其他感官,氣味能直接進入大腦的中樞系統,因此能直接影響情緒、記憶與荷爾蒙,2004年,兩位美國科學家理查阿克塞爾(Richard Axel)與琳達巴克(Linda Brown Buck)因嗅覺受體與嗅覺系統,獲得諾貝爾醫學獎。而用氣味召喚情感與記憶,最有名者為普魯斯特,其他歷來文學家關於氣味與記憶的描寫,可參考黛安‧艾克曼(Diane Ackerman)《氣味、記憶與愛欲:艾克曼的大腦詩篇》。

  

注二:許又方:〈詩學理念的實踐:讀楊牧的〈黃雀〉與〈卻坐〉〉,《東海中文學報》第36期,2016年12月。

--

 

美術設計:�李昱賢 

攝影來源:�李昱賢 IG:https://www.instagram.com/ahhsien_/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楊牧 #人文歷史 #卻坐 #臺灣大學楊牧詩文研讀課程  #郭哲佑

2021年4月20日 星期二

南陔 ◎楊牧









 



南陔 ◎楊牧

 

這時你應該已經去到了南方

在我無法想像的地方定居了

或許是黃薔薇大草原的中央

遙遠遙遠的城市,或許不然

近些,在海岸寛廣的三角洲

而無論如何你是已經到達了

並且定居在我無法想像的南方

 

我對著滿院子的綠草讀書

努力偽裝我究竟並不在想

陽光照亮一朵顫抖的蒲公英

我將保持我冷靜從容的態度:

一個古典的學術追求者不在乎

身外的事務,聽任綠草越長

越長,在窗外默默陪伴我讀書

 

假使我無法永遠偽裝下去

有時還偷偷低吟張衡的四愁

Tutti li miei penser parlan d'Amore

我還是堅持對自己說,一切

都是為了古典學術的傳承。詩

可以興觀群怨。或者掩卷嘆息:

「但丁是歐洲文明最美的靈魂」

我祗是不肯承認是在想著

想你這是應該已經去到了

我不可能確定的一個地方

好遙遠好近,像午夜驚醒的

十字星,掩藏在夢的後面

憂慮的前面,在春天滿滿的

綠草叢,在一首逸詩

--

 

詩人曾琮琇賞析:

  

  在接受語言、詞藻、典故、聲韻等古典帶來的驚悸之後,詩人清楚意識到這些外力——古典之於現代詩的干擾。倘若與外物之間的immediacy遭受古典詩詞的渲染,創造的過程恐怕就產生缺失:「借助古人的美文佳句,永遠表現不了自己。」(楊牧〈古典〉) (注一)楊牧指出,這是「古典的教訓」。必須擺脫這些古典的干擾,通過現代思維和言語,從古典的精神意志,產生更高層次的啟示,發現藝術的理性與良心。

  

  「南陔」原是《詩經》裡一有目無詩的篇名:「孝子相戒以養也。……其義而亡其辭」(〈詩經・小雅・南陔・序〉)由《詩經》這一抒情傳統的根源出發,但楊牧〈南陔〉(1978)取「亡其辭」之意,其中情意已不是孝親,而以現代情境與感受加以回應。由〈南陔〉這一傳統典故,聯結到地理方位的「南方」;相對於身處北地的「我」,南方成為相隔兩地的「你」所身處的異地想像:「這時你應該已經去到了南方/在我無法想像的地方定居了/或許是黃薔薇大草原的中央/遙遠遙遠的城市,或許不然/近些,在海岸寬廣的三角洲」。

  

  這一段詩中,語言曉暢,甚至直白。「⋯⋯或許是⋯⋯,或許不然」句法,在重複中變化,將「黃薔薇大草原的中央」與「海岸寬闊的三角洲」作空間的並置。草原或海洲未必為真實的地景空間,亦可以是內心圖像,「也無妨連結女體遐想,總之是一個又遙遠又切近的南方。遙遠,因距離作者居停美國遙遠,切近是因心理牽繫、在腦海裡日思夜夢」(陳義芝語)。 書卷在握,美景當前,但心心念念的,仍是南方的「你」:「努力偽裝我究竟並不在想/陽光照亮一朶顫抖的蒲公英」。詩人刻意使用矛盾語法,當「偽裝」需要「努力」「不在想」的時候,其實是無刻不思,無時不想;就連園子裏的蒲公英也成為南方情人的徵象。

  

  「我將保持我冷靜從容的態度」,未來式的「⋯⋯將⋯⋯」凸顯詩人內心的狂熱,急迫:「假使我無法永遠偽裝下去/有時還偷偷低吟張衡的四愁/Tutti li miei penser parlan d'Amore/我還是堅持對自己說,一切/都是為了古典學術的傳承。詩/可以興觀羣怨。或者掩卷歎息:/「但丁是歐洲文明最美的靈魂」。這裡出現的兩個典故,一是張衡(78-139)〈四愁詩〉,該詩每一段由「我所思兮」起始。據《文選》的說法,張衡目睹朝政日壞,天下凋敝,而自己雖有濟世之志,希望能以其才能報效君主,卻又憂懼群小用讒,因而作《四愁詩》以美人比君子,由於情調風流婉轉,未嘗不可看作一首情意執著而真摯的情詩。另一是但丁(Dante Alighierim, 1265-1321)愛情詩集《新生》(La Vita Nuova)中,十四行詩的其中一行,這行詩的意思是「我所有的想法都在討論愛情」,兩者都是中西文學傳統中的名篇。

  

  楊牧運用的不僅是古典本身,還包括古典中糾結的情意,思想,考證論述,「都是為了古典學術的傳承」,這是第一層。另一層面,其實借古典,表明心跡——一切都是為了(討論)愛情:「我祗是不肯承認是在想着/想你這是應該已經去到了/我不可能確定的一個地方/好遙遠好近,像午夜驚醒的/十字星,掩藏在夢的後面/憂慮的前面,在春天滿滿的/綠草叢,在一首逸詩」。隱藏在這首逸詩背後的受話者「你」,正是我所寫的一首逸詩;這首詩所討論的,都是關於你。這個「你」,從表層的愛情的指涉,又進一步借由愛情隱喻古典學術追尋的初心。擴而言之,〈南陔〉既從《詩經》中的〈南陔〉借題,也是「借題發揮」,為此一有目無篇的〈南陔〉增添現代轉化的抒情作用。「愛情—學術」的互為隱喻,層層包裹,又層層剝去。低吟〈南陔〉,復抬頭仰望——想像詩人大概去到了那顆南十字星,好遙遠好近。

  

注一:陳義芝:〈住在一千個世界上〉,收入陳芳明編:《詩人楊牧:練習曲的演奏與變奏》,(臺北:聯經出版社,2012年),頁331-332。


---

  

美術設計:�李昱賢 

攝影來源:�李昱賢 IG:https://www.instagram.com/ahhsien_/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楊牧 #人文歷史 #南陔 #臺灣大學楊牧詩文研讀課程  #曾琮琇

2021年4月19日 星期一

第三周:人文歷史

 

第三周:人文歷史

   

楊牧不僅是位詩人,亦是位人文學者,因此,楊牧詩作中不時出現古今中外的文學典故。學術研究旨在揭開過往歷史文化的種種迷霧,也為今日的文明指引,文學創作則聚焦當下的興懷,或者都為生存、為生命而努力。面對過往陳跡,與不同時空之間同情共感,詩人所寫下的句子彷彿也帶有歷史積澱的內蘊。本周所選的六首楊牧詩,可以看到楊牧與歷史對話,在當下猶疑,彷彿前人追索的背影如此深長,成為了黑夜,也成為了紙上的墨跡。

   

--

美術設計:�李昱賢 

攝影來源:�李昱賢 IG:https://www.instagram.com/ahhsien_/

2021年4月18日 星期日

台南古榕 ◎楊牧


台南古榕   ◎楊牧

  

那裡我去過,中斷的劫數

在地理板塊遷移,產生

擠壓現象以前,曾經趺坐

久久體驗鉅大的孤獨

  

風雲在山區和草原飛

海水銜接處浮波洶湧似血

因心魔造次尋不到出路:

累積的憂鬱世紀曆法上重疊

  

烈日曝曬中止的意志

閃爍金光喧嘩,勢必──

身後將如山稜線游移

唯我自在空白無邊際

  

──且被多次造訪,隔著

著火的柵欄呼喚,使用臨時的

名字,一些有聲符號,和手語

叫我分心墜落如生澀的菩提

  

-----

小編哲佑賞析:

  

  在台南成功大學校園內,有一著名老榕,為1923年昭和天皇親手種下,已近百年,是台南的代表形象之一。此詩寫於2001年,而2000年底楊牧曾前往台南成功大學駐校數日,或許即是這首詩的靈感來源。此詩表面書寫榕樹,實則以榕樹為起點,擴散到對台灣的歷史與生命關懷。

  

  楊牧雖自言對佛教、佛學沒有深入研究(注一), 但其實楊牧詩作中不時對景物所持之空靈冷清態度,與佛學的靜觀正念頗能有相通之處,這首詩開頭出現的「劫數」與結尾的「菩提」,當然也屬楊牧對佛學的轉化挪用。本詩的第一段設想板塊遷徙擠壓,令人連結到台灣的地理處境:「劫」之意為巨大的時間計量維度,開頭以「那裡我去過」起始,表示這似乎是一再更迭的輪迴,劫數只是暫時中斷,實則仍在暗中運行流轉,久久的孤獨彷彿是等待下一刻的迸發、流血與綻放。趺坐為了參禪,以佛學來說,自然是為了領略那變化之上顛簸不破的般若空性;然則做為血肉之軀,眼見歷史浪潮洶湧如血,真能如此無動於衷?這首詩寫台南之榕,台南做為台灣開墾歷史的起點,有其象徵意義,比如第二段的風雲洶湧與心魔憂鬱,便可視為現世擾動心神的簡短描述,這既是指台灣的波折歷史,也是指許多身在歷史糾纏之中的人,如同於世紀交替之間寫下這首詩的楊牧,發現種種憂鬱亦不斷在重演重疊。

  

  當年天皇手植此樹,如今島上的政權文化已歷更迭,而在天皇之前,種種交織輪替的文化更多;但一棵樹大概不會在意這些,尤其第三段把意志隔離,又回到勘破的視角,人有限樹亦有限,山陵亦可能為無,若體認到般若空性,自在空白無邊,就像那久久巨大的孤獨,是否就意味著那美滿冷清的境地?這是我們生命所追求的真相嗎?

  

  答案是是,也是不是。第四段的開頭極其巧妙,破折號承繼了上一段,而「且被多次造訪」則扣回了第一段的「那裡我去過」;首先當然是主客的轉換,其次是用「多次」一詞暗示永無休止。若站在制高點的一端,名相是臨時的,語言、姿態甚至摩擦火光,都是世間虛假的幻影而已。但是詩人無法不動情,在趺坐之時,正因為有人不斷地造訪、呼喊,正是那一點點的分心變化,把看似無邊遼闊的精神境界拉回,變現每一個當下的時空,讓世界衍生了種種意義解釋。

   

  或許我們可以對照〈妙玉坐禪〉這首詩。這首詩以紅樓夢中的妙玉經歷為主題,其中重複著「結跏趺坐禪牀/妄想必須斷除/一心趨眞如」三句,但妙玉的心念卻不斷被洶湧的欲望纏繞,無法抑制。楊牧在〈抽象疏離(下)〉中,講到了幾首自己較長的敘事詩,其中包含〈妙玉坐禪〉:

  

揭示一表面冰清玉潔的女尼終不能壓抑內心洶湧的狂潮,為愛欲雜念所折磨,致不能安於禪修,走火入魔,我回顧那許多年的創作,竟有了這樣一種傾向厄難的著眼,不免愕然……而詩之功能就是為了起悲劇事件於虛無決裂,賦予莊嚴回生,洗滌之效,以自覺,謹慎的文字。

……

……

我以為我至少也正面,集中的宣說了勝利的主題,在〈平達耳作誦〉這首讚美的詩裡,但隱隱約約似乎強調的反而是怎麼樣的一種遺憾,輕度的失落感。 (注二)

  

  儘管〈妙玉坐禪〉與〈台南古榕〉都有趺坐參禪的情節,但兩詩主旨氛圍大相逕庭,〈台南古榕〉當然從容悠遠的多。但後者最後的「分心」抽離,卻也彷彿是為了現世的某些遺憾而回神感傷,相較於「久久鉅大的孤獨」,那些似乎昭然若揭的生命真相,楊牧顯然更在意廣袤時空中短暫匯聚肉身魂靈,產生的種種執著與火光。佛陀在菩提樹下悟道,如果名號是暫時的,榕樹何嘗不能是菩提(注三); 只是這次,了悟的不只是絕世離塵的空性,而是如何在自在的大清淨中,為了許多動人心神的呼喚,甘於將匯聚的心一點點地拆散,彷彿落下的是菩提,亦是眼淚,是我們存在的依憑。

   

  

注一:楊牧自言:「〈和棋〉裡頭提到金剛經,那只是一個metaphor,我對佛經或佛學並沒有深入研究過。」其實除了〈和局〉,楊牧亦寫過〈妙玉坐禪〉、〈喇嘛轉世〉等相關於佛教主題作品,即便未深入研究,很難相信楊牧對佛學沒有一定的認識。見曾珍珍:〈英雄回家──冬日在東華訪談楊牧〉,《東華人社》第一期。

  

注二:見楊牧:〈抽象疏離(下)〉,《奇萊後書》,頁237-238。

  

注三:「菩提」本為「智慧」之意,而佛教中的菩提樹,為桑科榕屬的一種植物,亦有氣根、隱花果,為台灣原生種榕樹的近親。熟識草木鳥獸之名的楊牧,可能因此將二者連結在一起。

------------

  

美術設計:�江襄陵 -Nysus  IG:https://www.instagram.com/nysus_/

攝影來源: Pexels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楊牧 #生命思索 #台南古榕 #郭哲佑

2021年4月17日 星期六

單人舞曲◎楊牧


 單人舞曲◎楊牧

 

一黑色的舞者,被神譴責

的靈魂正飛快穿越記憶

記憶裏多霜的森林

她的下頷高揚與水平

雙目所及遂不是人間的聲

色,笑與哭泣交錯過了耳朵

進入神經中樞

歸類

儲藏

淡忘

惟有瞳仁是搜索者的,搜索

天上飄流的發光體(位置偏高)

她要瞄準其中若干並一一加以

引爆

擊落

飛快地,她以空洞的舞譜

碰撞其餘,穿越

記憶裏潮濕的沙灘

留下一串暗淡

的足印,寂寥。「你來,」神曰:

「你來,我有話對你說」

 

她的兩手擺動如魚之鰭

當海流溫度突變,她的

兩手放鬆,示意,就將速度也減低了

俄然衝刺,轉彎,以短尾划水

乃默默搖曳如凝立於大荒遠古的珊瑚

肢體呈赧紅色

骨節因純情而消滅

這肢體

原是

最好的

語言

 

不是羞澀,不是

狡黠,她將背脊弓起頭向下垂

直到最接近苜蓿野地之一點

透過微潮的睫毛注視,良久

注視草葉和花蕊之間靜候停著的一隻斑斕的瓢蟲

乃驚駭而起,縱身過我偶然投射的

影子,偶然投射

那年

 

在荷花池中(當月光

注滿草地復向池中流)

因浸水而失去靈性的影子

她順手拾起,飛越流螢

冰刀,毛線針,水仙

一黑色的舞者——

「你來,」神曰:

「你來,我有話對你說」

 

---

 

詩人李蘋芬賞析:

 

  關於舞,楊牧曾秉持搜索與愛美的意念寫下數首詩作。當中見出純然的理智難以再現的舞蹈情狀,那是舞者以肉身在氣流中擦碰、撞擊、飛旋的剎那,詩人將動態化為可感的時間流,字的紀錄企圖為之顯影。

 

  舞是「無」的本字,本質上與詩樂、神巫祭儀都密不可分。按時序來看,七十年代的楊牧有〈問舞〉、〈答舞〉,至八、九十年間的〈單人舞曲〉、〈雙人舞〉與〈舞者〉,其中〈舞者〉為羅曼菲(1955-2006)而作(注一),其餘四首未必要和實際演出的舞作或具體指涉的舞者相連,詩所完成並彰顯的,也能視作普遍的美感經驗。

  

  〈單人舞曲〉讀來語意朦朧,又充滿非日常的動態,短句成行的形式,有意表現舞的疏密節奏。正因如此,一一考索詞語並釋義,很可能影響了詩的整體性,它像一支不能割裂、獨立出某個片段的舞碼。我們看到詩人首先給出了一道獨舞者的形影:「一黑色的舞者,被神譴責/的靈魂正飛快穿越記憶/記憶裏多霜的森林」,未具名的舞者穿行在清冷的記憶領地,記憶中,被譴責者棄離了人間聲色,唯有靈魂所居住的「瞳仁」持續搜索著。

 

  孤獨的搜索者形象再度出現,回顧楊牧的〈搜索者〉一文中,他二度拜訪溫哥華島,遇上初春的雪,在初霽的寂靜場景中驗證了時間如何向他傳遞秘密,他寫:「這一刻的體驗悉歸我自己,我必須於沉默中向靈魂深處探索,必須拒斥任何古典外力的干擾,在這最真實震撼孤獨的一刻,誰也找不到我。」(注二)如果雪後的楊牧搜索著時間的秘密,那麼舞者搜索的目標是什麼?詩行接續:是「天上漂流的發光體(位置偏高)」,是星,就像伽利略一生追蹤星宿,舞者是以靈與肉尋找星星的人。

  

  在楊牧稍晚出版的長篇散文《星圖》裡有一段夢境的描述,主角是一位被夢放逐的女孩,與本詩的「黑色舞者」,或有相互感應的可能:

  

她睜大兩眼凝視黑暗。她在尋找什麼?或者場景換為遙遠延伸的草原,從頷下的被褥向地平線盡頭展開,整整齊齊一片正方形的大地,密生著比人還高的芒草。她從b角出發,向茂黃的平蕪深處走去,風吹過廣袤的芒草,如波濤起伏,蕩漾,她覺得自己像一條獨航的小舟。忽然她發現她並不是。「從相反的對角d,」她說,「我直線必然的去向,有人朝我一路走來。」「誰?」我問。

「你。」

我們相遇,在草原當中。來不及交談,風吹著,甚至來不交換眼色,風吹著——就這樣,我們擦身而過。(注三)

 

  自覺「獨航」如小舟的女孩與「我」在偶然的夢土中相遇,二人大風中擦身而過,是搜索者的精神延續嗎?或是無意識中悠悠念想的愛情隱喻——「有人朝我一路走來」,但是阿尼瑪(anima)與「我」之間沒有後續情節,僅僅是擦身而過,夢的內容與〈單人舞曲〉形成有意思的對照。然而,誰是誰的本事,其實無從索隱,唯有整體的觀察始得微悟。

 

  後續詩行,「她」彷彿化為魚,魚的款擺身姿不只應合了「骨節因純情而消滅」一句,也暗指舞者以其超越「人間」的靈視高度,使語言不再是唯一的表述方法,而是肢體,是下一節的「注視」,足以在「我偶然投射的影子」上面躍身而過。這「縱身」的動態引人懸念,由於它使人回憶過去:「那年/在荷花池中(當月光/注滿草地復向池中流)」,扣合了本詩以「記憶」開篇的意念。

 

  從過去而來的月光是「水」,使黑色的舞者拾起「因浸水而失去靈性的影子」,這樣看來,水的意象就獲得了落實,它成了光,投射出「我」的影子。稍後一些,「水仙」遽然浮現,是納西斯(Narcissus)驚懼於偶然投射的「我的影子」嗎?如此詩中的「她」和「我」就是一體的分裂,如詩題的「單人」所明示;又或是借水仙的冰肌玉骨,來襯托「黑色舞者」的詭秘之美?解讀這首詩的路徑其實相當迂迴,如同它所表現的猶疑、退讓和往復追尋。又見夾生在詩中的兩次「神曰」,成為一道隱於舞台之後的音響,也是指引舞者/搜索者逾越有限人間的呼喚。

  

  這首詩也適合與集子中相鄰的〈雙人舞〉並讀(注四),能使這隱微的舞蹈劇場更清晰,讓虛實的交錯更顯明。〈雙人舞〉開頭是這樣的:「你向東北偏東行/遂舉步進入了樹林,失蹤」。二首詩都有蓊鬱的森(樹)林、往某個方向前去的起始,也都取用荷花意象,分別是「那年/在荷花池中(當月光/注滿草地向池中流)」,和〈雙人舞〉的最末二行:「沿小河入平湖/向芰荷深處」。特別的是,作於1976的〈問舞〉和〈答舞〉中,亦可見蓮與荷葉,或作為比興的對象,或指涉美與情意停駐之處(注五),使這游移於確定與不安之間的反覆姿態,一再疊加。而〈單人舞曲〉不只體現了楊牧所謂「尋覓,追蹤,把握,顯影,和成型」的藝術創造過程(注六),也因為逸離於單一情境,最能給出繽紛的奇景。

 

注一:參考陳芳明的「楊牧的晚期風格」講座報導:https://www.twsgi.org.tw/intro-care-detail.php?ic_id=1485。檢閱日期:2021年3月28日。

  

注二:楊牧:〈搜索者〉,《搜索者》(台北:洪範,1984年三版),頁8。

  

注三:楊牧:《星圖》(台北:洪範,1996年二版),頁3-4。

  

注四:陳芳明也曾將這二首詩並置,指出〈單人舞曲〉出於旁觀者重現記憶的角度,〈雙人舞〉則是詩中的「我」與「她」共舞,含有現實介入、愛意纏綿之意。見陳芳明:〈生死愛欲的辯證〉,《現代主義及其不滿》(台北:聯經,2013年),頁223-224。

  

注五:例如〈答舞〉的第一節:「在荷葉的這一邊/一些些興奮和倦怠,我們/談論著夏天和秋風的方向/陽光明亮。在荷葉的這一邊/一起觀察飛鳥如何停在花上/學習一些些搖曳和平衡的技巧」,見楊牧:〈答舞〉,《楊牧詩集II》,頁71。

  

注六:楊牧:〈《完整的寓言》後記〉,《楊牧詩集III》,頁492。

----

-----------------------

美術設計:�江襄陵 -Nysus IG:https://www.instagram.com/nysus_/

攝影來源:Unsplash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楊牧 #生命思索 #單人舞曲 #李蘋芬 

2021年4月16日 星期五

論孤獨 ◎楊牧


 論孤獨 ◎楊牧

  

縱使古來所有排行,定位的天體

都已在無意識中紛紛流失,朝向

極暗的氣層飛去,惟我勉強抵抗著

四面襲到,累積的黑,端坐幻化的

樹下,把人間的心事一併劃歸屬我有

警覺孤獨成形

  

但我也寧可選擇孤獨,有人說

言畢遂滅絕於泡影。感性的

文字不再指稱未來多義

甚至不如那晚夏的薔薇

在稀薄的暖流中不象徵甚麼地

對著一隻蜂

  

這樣推算前路,以迴旋之姿

肯定手勢無誤。現在穿過大片蘆葦──

光陰的逆旅──美的極致

現在蛻除程式的身體

完成單一靈魂。且止步

聽雁在冷天高處啼

  

---

 

詩人林餘佐賞析:

  

  我們可以說詩人是善於獨處的。楊牧在《一首詩的完成》中談及「閒適」時就說過:「我們需要寧靜和悠閒,時常,需要完整的冷漠孤獨,面對自我超然的靈魂,靠近它,觸動它……」(注一)楊牧認為創作者需要完整的孤獨去面對這紛雜的世界。在一九六七年楊牧曾寫過一首〈孤獨〉的詩作,他寫著:「孤獨是一匹衰老的獸/潛伏在我亂石磊磊的心裏」,衰老無非是詩人過於老成的心境,獸的形象,獨自來往又可以對比詩人急需保有自己空間的形象,然而亂石磊磊則是詩人心中世間繁雜的瑣事。孤獨對詩人是有益的,彷彿是一匹野獸棲息在遠方的內心裡,獨自享有超然的空間。

  

  在二○○七年楊牧寫了〈論孤獨〉一詩,相對於先前的〈孤獨〉是將自己化身為野獸,在〈論孤獨〉之中,則是以旁觀者的立場,去觀看、思索孤獨此一命題。在首句寫著:

  

縱使古來所有排行,定位的天體

都已在無意識中紛紛流失,朝向

極暗的氣層飛去,惟我勉強抵抗著

  

在此處楊牧將自己置身於郁宇宙之中,所以已知的天象已在無意識之中消散,只剩下楊牧獨自抵抗著,這種孤獨的況境讓人想起陳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楊牧又接著寫著:「把人間的心事一併劃歸我有/警覺孤獨成形」,孤獨者無疑是擁有太多心事而無人分享,這裡詩句可以與一九七六年的〈孤獨〉做對照,楊牧的心中一樣湧現著亂石般的心事,只是這裡的心事更進一步擴大為所有人間的心事。

  

  即使楊牧擁有如此巨大的心事,但他也說:「但我也寧可選擇孤獨」,孤獨不可分享的心境,更無法用言語指稱,於是他說:


言畢遂滅絕於泡影。感性的

文字不再指稱未來多義

甚至不如那晚夏的薔薇

在稀薄的暖流中不象徵甚麼地

對著一隻蜂


言語即將成為泡沫,消散於無形,然而文字也不如夏天的薔薇與一隻蜂,詩人進一步指出,這裡的薔薇與蜜蜂並沒有什麼象徵意義,只是單純的一幅晚夏的景象;語言沒有任何指涉,全然地沒有溝通的管道,一切皆屬於孤獨。

  

  孤獨對楊牧來說並非是孤絕的心境,而是一種形上美的掌握,是一種對著宇宙萬物的思索,而非陳子昂的激憤,即便擁有人事間的心事,但依舊甘之如飴,於是在最後一段寫著:


這樣推算前路,以迴旋之姿

肯定手勢無誤。現在穿過大片蘆葦──

光陰的逆旅──美的極致

現在蛻除程式的身體

完成單一靈魂。且止步

聽雁在冷天高處啼

  

楊牧在意志裡孤獨前行,穿過大片的蘆葦,蘆葦是更深一步的隔絕,將時光隔絕在外,然而,楊牧卻稱這是「美的極致」。美在於寧靜、在於孤獨、在於隔絕,在意識裡楊牧寂靜地探索宇宙、天地,而這一切非得要在孤獨之中才能完成,最終楊牧任意識止步,且悄然地傾聽一隻雁在冷天高處啼叫,這是孤寂裡的唯一聲響,來自心中的想像,有雁的啼叫更襯托出孤冷的心境。楊牧的〈論孤獨〉無疑是一種精神世界的想像與追求。

  

注一: 楊牧:〈閒適〉,《一首詩的完成》(台北:洪範書店,1989),頁128。

--

美術設計:�江襄陵 -Nysus IG:https://www.instagram.com/nysus_/

攝影來源:Unsplash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楊牧 #生命思索 #論孤獨 #林餘佐

2021年4月15日 星期四

心之鷹◎楊牧


 心之鷹◎楊牧

 

鷹往日照多處飛去

沒入大島向我的投影

陽台上幾片落葉窸窣

像去年秋天刪去的詩

而鷹現在朝南盤旋

漸遠。我站起來

面對著海

 

於是我失去了它

想像是鼓翼亡走了

或許折返山林

如我此刻竟對真理等等感到厭倦

但願低飛在人少,近水的臨界

且頻頻俯見自己以鴥然之姿

起落於廓大的寂靜,我丘壑凜凜的心

 

--

 

詩人李蘋芬賞析:

 

  如同收錄它的詩集《時光命題》之名,〈心之鷹〉的命題也指向時間的叩問。這裡,向著日照的南方遠去的「鷹」,詩人設想其遠行的意圖,是逃逸,又或許是回返自然。詩題提供了詮釋的餘地,詩句顯示:心之鷹,鷹在心上,而不是心有如鷹當空翱翔,在容納與隱喻之間抽取出詩的空隙;心中有鷹意指著什麼?要釐清這個答案,可以從1997年的散文〈亭午之鷹〉、千禧年的〈鷹〉著眼,我們發現這身姿昂揚的猛禽時常展翼於楊牧的思維世界,牠是心的現象,也是理想的投影。

 

  〈心之鷹〉誕生於二十世紀末的香港,透露出眼前時代即將敗壞的破滅感,第一節的面海遙望是一場落空的追尋,投影、落葉與去年秋天刪去的詩,描畫了憑欄沉思的人類形象。倘若人眼中的動物是一面鏡子,那麼在詩中盤旋、漸遠的鷹,就能被理解為詩人眼看自己「竟對真理等等感到厭倦」的映像。

 

  但是,為何那鼓翼的形姿呈現「亡走」之態?逃跑的鷹意圖逃避和遠離什麼?擺在楊牧在《時光命題》後記述及的情境中,我們得以釐清一種漫長持續的憂心——對生命的,對歷史、宇宙乃至追問真理的憂慮,數十年來不曾消失:「現在我淡泊地回想那個黃昏對海設定的悲觀,我想,應該就是一種長期,慢性,而反覆的憂憫。」大自然提供了心智沈澱與靈魂的安歇之所,如果野性思維是追探生命奧秘的起點,「折返山林」的鷹即昭示了牠疲憊的歸途、理想的幻滅,但從另一角度來說,楊牧也藉此來反覆回應那屬於浪漫主義的、清醒的熱情。由此,回顧他寫於1984年的〈大自然〉,即能呼應詩人與自然的幽秘連結:「詩人在大自然的肅穆和靜謐中創造超自然的信仰。」(注一)至於收於《有人》、記立霧溪的〈俯視〉(1984)中「疾急飛落」的蒼鷹,如曾珍珍所言,是「崇尚愛、美、同情、反抗的精神」之象徵,(注二)參照此言,我們更能在「如此疲累地耗損著」的舊世紀憂鬱中,(注三)往前追溯至更遙遠的尋索。

 

  在楊牧翻譯葉慈的名作〈二度降臨〉(The Second Coming)開篇中,失序的鷹映現出原有的價值系統趨於混亂的情景,也隱然成為一個低音號般的沈鬱鋪墊:「盤盤飛翔盤飛於愈越廣大的錐鏇,/獵鷹聽不見控鷹人的呼聲了;/舉凡有是者皆崩潰」。(注四)楊牧以〈心之鷹〉訴說知識分子的憂患「預言」,一如他獨立於黃昏的清水灣所寫的〈樓上暮〉:「這個世界幾乎一個理想主義者都/沒有了」;「二十一世紀只會比/這即將逝去的舊世紀更壞我以滿懷全部的/幻滅向你保證」,啟示著與之同樣心懷思索的來者。最後,詩的結尾聚焦於第一人稱的感懷,終結、收束於嚮往著「廓大的寂靜」、「丘壑凜凜的心」,並建立在「我」和鷹的精神融合之上。

  

注一:楊牧:《一首詩的完成》(台北:洪範,2004年9月),頁15-16。

  

注二:參見曾珍珍:〈從神話構思到歷史銘刻:讀楊牧以現代陳黎以後現代詩筆書寫立霧溪〉,網址:http://faculty.ndhu.edu.tw/~chenli/jane.htm。

  

注三:見楊牧:《楊牧詩集III》,頁503。

  

注四:楊牧編譯:《葉慈詩選》,頁126-129。

-----

美術設計:�江襄陵 -Nysus IG:https://www.instagram.com/nysus_/

攝影來源:Unsplash

----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楊牧 #生命思索 #心之鷹 #李蘋芬

2021年4月14日 星期三

抒情詩◎楊牧


 抒情詩◎楊牧

  

「心事太多了反而就好像……」

鋼琴聲跌宕抒情:「好像甚麼

都沒有。」我倉惶走越

起火的草原

記憶是飛舞的烈燄

燒壞我的翅膀,腐蝕

我璀璨的眼神,我的

憧憬,洞識

而我是如此安穩地安於那平靜與虛無

寧可在你細緻的顫抖在你摸索的

十指下脆弱地向過去和未來沉寂

 

過去

和未來

現在我們將它關在門外

滿天稀薄的浮雲過濾盛夏一張涼蓆

如山谷當中的溪在叢生的水薑邊緣

遶行,如一一辨識過的花

從小時候開到現在,如正午

靜擁濃蔭的寺廟廊廡

正對你點好插上的一枝香

 

--

 

詩人林餘佐賞析:

 

  抒情是回憶的技藝,詩人再現過往的生命片段、精神活動,進而達到「抒情」的效果。在抒情詩的創作過中,發聲主體是一個重要的議題。在學者黃麗明的《搜尋的日光:楊牧跨文化詩學》中,談到〈論對話式抒情聲音〉時,表示楊牧的詩作善於在第一人稱與第二人稱之間游移,來達到靈活的詩意呈現。黃麗明指出:「楊牧善用第一人稱、第二人稱代名詞,直接呈現出抒情詩形式的表達性與訴說性(addressivity)」(注一)、「基本來說,『你、我之間』的言談具有一個激發交心密友之間的一種連結關係」(注二)由此可知,楊牧筆下的人稱(你、我)彼此共感、共知、共享著詩意。

 

  試看楊牧寫於一九九三年的〈抒情詩〉,抒情可以是內心的聲音。前面幾行寫著:

 

「心事太多了反而就好像……」

鋼琴聲跌宕抒情:「好像甚麼

都沒有。」我倉惶走越

起火的草原

記憶是飛舞的烈燄

燒壞我的翅膀,腐蝕

我璀璨的眼神,我的

憧憬,洞識

而我是如此安穩地安於那平靜與虛無

寧可在你細緻的顫抖在你摸索的

十指下脆弱地向過去和未來沉寂

 

心事如同鋼琴的跌宕,鋼琴的音符從內心深處傳出,但隨即又消失,於是楊牧寫著「好像甚麼/都沒有」,這裡的情境或許並非是寂靜,而是心事太多,又缺少知音者的傾聽,於是鋼琴像是喑啞者,琴鍵像遠方(內心)的雷只是落下,沒有任何聲響。於是,詩人為此奔走,走過起火的草原,詩人的翅膀因此燒壞,眼神因此腐蝕,彷彿是歷經劫難而來的旅者,在時光之外搜尋一個可以安身的處所。於是第二人稱(你)出現了,楊牧說:「寧可在你細緻的顫抖在你摸索的/十指下脆弱地向過去和未來沉寂」,在「你」的十指下中可以得到安息、並且向過去與未來沈寂,這裡的過去與未來揭示著以抒情之心穿越時光的可能。這也帶出第二段:「過去/和未來/現在我們將它關在門外」,這裡楊牧將「你」與「我」合稱為「我們」,就如先前所述,楊牧詩中的人稱關係是一種密友式的關係,彼此分享、分擔著情感、詩意。其中將時間關在門外,更加深你、我之間的羈絆。關上時間後,楊牧任心神穿越諸多場景:

 

滿天稀薄的浮雲過濾盛夏一張涼蓆

如山谷當中的溪在叢生的水薑邊緣

遶行,如一一辨識過的花

從小時候開到現在,

 

這裡的情景皆是詩人心中的想像,隨著意識不斷延伸的場景,在彼此心中交織成一片淨土——在時間之外。抒情意味著心神的奔馳與慰藉,於是,在最後的結尾楊牧以淡筆簡單寫著:

 

如正午

靜擁濃蔭的寺廟廊廡

正對你點好插上的一枝香

 

香的煙霧繚繞,彷彿是心事的具象化,紛雜的心事到此終於沈靜下來,如一支香,在寺廟裡緩慢地生滅,香火的明滅就是抒情跌宕,也是你與我之間的情感互涉。在這詩中,「你」與「我」的形象來歷皆不明,但這並不妨礙彼此之間的情感交涉與共存。抒情詩是內心的獨語,偶爾被他人聽見,然而,楊牧這首詩則是與他者並存成「我們」,好讓抒情效果得以流動、守護、回望。

  

注一:黃麗明著,詹閔旭、施俊州、曾珍珍譯:〈論對話式抒情聲音〉,《搜尋的日光:楊牧的跨文化詩學》(台北:洪範書店,2015),頁54。

 

注二:黃麗明著,詹閔旭、施俊州、曾珍珍譯:〈論對話式抒情聲音〉,《搜尋的日光:楊牧的跨文化詩學》(台北:洪範書店,2015),頁55。

--

 

美術設計:�江襄陵 -Nysus IG:https://www.instagram.com/nysus_/

攝影來源:Unsplash

--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楊牧 #生命思索 #抒情詩 #林餘佐

2021年4月13日 星期二

客心變奏◎楊牧


 客心變奏◎楊牧

  

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謝脁

  

我靜默凝視,注意

天體如何交迭從眼前經過

無窮的色彩如何充斥我微微衰弱的心

聲音在四方傳播並且愈來愈雜而強烈──

是各自競爭折射的光干涉著我?當我

聚全部精神試圖這樣將一切捕捉

將一切收攏到我的胸臆,不知道是

落寞還是哀傷,這一刻我面向

大江,遂以多情的手勢招呼著風

一排枯萎的楊柳在彷彿雷霆裏低昂

而我獨立於時空相拍擊的一點

灰白的頭髮朝一個方向飄泊,隨那漸次

轉黯的天色而模糊,終於妥協

肯定一切擁有的和失落的無非虛無

   

大江流日夜

不要撩撥我久久頹廢的書和劍

我向左向右巡視,只見蘆荻在野煙裏

無端搖曳點頭,剎那間聲色

滅絕而宇宙感動地以帶淚的眼光閃爍

看我,將遠近所有的動力因子緊緊扣住

不讓它以那啓迪之力,以造物驅使的

情懷慫恿我,以衝刺冒險的本能

以欲以望

或者因為那一切或者

不讓我在黑暗裏歎息

在流離的,遠遠被拋棄,剝奪了

愛和關注的陰影裏哭泣:

大江流日夜


-----

詩人許嘉瑋賞析:

 

  開篇所引句子,典出謝朓(464-499)所作〈暫使下都夜發新林至京邑贈西府同僚〉,題材屬臨別贈答,內容則表達謝朓從人間世的離別思及自身漂泊不定的命運,不免帶有傷懷之悲。楊牧僅取首二句加以敷衍,名為變奏,蓋以謝朓客心之悲作為前理解,藉意象轉譯各種幽微曲折。欲探索楊牧於何處變奏,讀者勢必得圍繞意象展開詮釋。

 

  此詩撰於1992年楊牧在港協助成立香港科技大學人文社會學院之際。香港科大鄰近清水灣,可看見維多利亞港,海浪日夜於窗前起落應對楊牧頗有影響。長於花蓮,求學於大肚山,接著在美國東岸短暫停留後,落腳於西岸近30年,楊牧的生命幾乎都伴隨著海,起伏與漂泊更像明喻。在港期間,詩文作品多半出現水的意象,以水喻時,本為中國文學傳統常見的手法。性質恍若引子的謝朓詩句提到,透露詩人之內心情感與外在環境的交涉,正源自無限時間流中的反覆騰湧,最終趨於永恆。「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未央二字,代表內心之悲處在持續未完的狀態。當漂泊難歸故土的「客」清楚知道眼前日夜不斷奔流的江水,從未因無窮盡的悲傷暫歇,日月的升降、江水的流動,都將情感從此際推移至感官所難以抵達的,不可知的未來。個人的客居之感,於此擴及至對人生如寄的未定感,將「我」置諸全宇宙人類命運之共感中思考。

 

  〈客心變奏〉分為兩段,從敘事的角度可知首段主動,次段被動:從我面向大江、凝視大江的各種感官體驗開篇,收束於大江乃至整個宇宙帶給「我」的刺激與反應。謝朓兩句詩分別指陳物色與情感,卻又都具有連綿不盡的「進行式」狀態(流日夜、未央),楊牧卻試圖在古典中迭轉出己意。首段可謂「大江流日夜」的註腳與延伸,「我」介入南朝謝朓的作品並闡發當代意義。主體的沉默專注,率先感受到的並非江水流速,而是天體交迭的過程。從水文到天文,視線的移動也讓從前歷史與眼前所及都成為時間的局部。無窮色彩、光線折射等句子,都聚焦於日景,夜色須至次段後半才正式成為背景。介於二者間,是髮色灰白的「我」融入逐漸模糊的灰白天空中,成為時空相拍擊的一點,將內、外空間的矛盾以感官和諧統一,讓外在遼闊廣大的具體空間與幽微難測的內在心靈相互牽引。充斥、傳播與競爭折射,不只限於視覺的觸動,也夾雜聽覺和觸覺。正因能更彼此交感,是以各種物象之「干涉」才得以被「捕捉」。

 

  飄忽不定的風本該主動,此刻卻如同外在客觀事物受感官牽引。至於本該柔軟而有韌性的楊柳,此刻以枯萎而低昂的姿態出現,「彷彿」二字更清楚告訴讀者剛猛的雷霆並不存在,詩作裡讓楊柳低昂的其實是風,而且是面向時間巨流的敘事者以多情的手勢招呼而來的。宇宙彷彿因此凝視而停滯,眼前天體、大江卻依舊保持運行狀態,所有擁有與失去並存。

 

  第二段延續自我孤獨的點染勾勒,首尾的「大江流日夜」包圍其間的「我」,面向大江的旁觀者遂被日夜撩撥,左右環繞。「久久頹廢書與劍」固可視為詩人特質的隱喻,但書與劍無非古代知識分子的知識追求與現世實踐。書為儒者立身之基,劍為俠客仗義之器,詩作中「我」所言頹廢,彷彿謝朓面對南朝世局發展的心境。蘆荻白頭亦為敘事者之自我寫照,差別在於涉事後,本來的色彩、聲音與光線轉瞬滅絕,徒留一片黑暗以避免再次逗弄所有澎湃激昂的情懷。但敘事者既然透露自身與謝朓的差異,那麼告誡大江(時間)「不要」撩撥的表述,乃至描寫宇宙緊緊扣住所有動力因子,讓一切衝刺冒險的本能、欲望無法繼續慫恿著自己,也反面點出敘事者之心至今未放棄對理想的忻慕嚮往,只是偶爾不免覺得「微微衰落」。但最後,流動的時間依舊讓詩人從動態中力圖振作,因此才有最後幾句「不讓我在黑暗裏嘆息」等字句。

 

  詩中無數複雜、繳繞、分歧的種種,終究依違於「我」—時空交會瞬間的一點孤獨,可視為意識和描寫意識之語言相互交涉的結果。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的感懷此刻被無限放大,被身體、文字、聲音等符號協力展演。綜上所述,知識分子在亂世中應當如何作為,可能正是洞悉「客心」如何「變奏」的重要指標。當我們理解詩歌無非抵抗,是詩人周旋於時間、記憶的憑藉,也是在造化與現實間何以自我安頓的關鍵。因此,當流離,拋棄與剝奪生命中永恆的命題,豈容在陰影與黑暗的覆蓋中哭泣?由此可見楊牧希望透過時間表達的,更趨近如何穿越晦暗不安的歷史角落,以詩歌證明人文精神的躍動昂揚。

 


--

美術設計:�江襄陵 -Nysus IG:https://www.instagram.com/nysus_/

攝影來源:Unsplash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楊牧 #生命思索 #客心變奏 #許嘉瑋 

2021年4月12日 星期一

第二週(4/12-4/18):生命思索

 

第二週(4/12-4/18):生命思索

楊牧詩之所以艱難,很大的原因在於其中的哲思成分。這些詩未必有明確的哲學典故,但其中對時間空間,對生命與孤獨的內思反省,都是豐富詩作思想內涵的元素,也是文學,甚至藝術永恆的母題。本週所選的六首詩,除了自我之外,也總是關切著他人與外物;那些出入之間的纏繞猶疑,往往構成了我們最動人的生命情境。

--

美術設計:�江襄陵 -Nysus IG:https://www.instagram.com/nysus_/

圖片來源: Nysus

--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楊牧 #生命思索 

2021年4月11日 星期日

心動◎楊牧


 心動◎楊牧

 

或許是心動也未可知,苔蘚

從石階背面領先憂鬱

而繁殖,蛇莓盤行穿過廢井

轆轤的地基,聚生在曩昔溼熱擁抱的

杜梨樹蔭裡

 

在熱帶離海不遠的山區

比夢更深邃,長年高温

隨月暈開闔的地層多次陷落的

弧狀地帶,在果核屆時的爆裂聲中

啟示地流血

 

昨夜微雨一說是殘餘的記憶

霎時領悟,隨即透過沉沉垂落的

薔薇形象意識到慾望在雙唇間

膨脹,料峭晨寒擋不住

求救的眼光

 

看見未來搖盪著燈籠盡皆絳紅

迢迢水中央逝者躺下遂獲取完美的

角度,且仰望弦月小船上亮著此生熄滅

再度點起的光,烘照一張戀愛的臉

訴說著從前

 

---

 

小編哲佑賞析: 

 

  自我與外物之間的拉鋸滲透,時常是楊牧詩作的主題;這首詩題為「心動」,藉著景物與思緒的交雜互見,鋪排愁思與愛欲,重置因果,以被動的口吻來敘說心動,藉著場景的轉換,串連過去、預想未來,為自己當下的生命定錨。

 

  詩作開頭的「或許是心動也未可知」,彷彿把自我的主體感受交付外在來定義。石階、廢井皆屬人造,可以是實物,但也不妨將之視為人事陳舊衰敗的象徵,而苔癬,蛇莓,也暗示時間的覆蓋與蔓衍;人與自然交纏,在此不是由己身來體認,而是讓苔癬「領先」憂鬱,自我心神反倒追不上外在景物的流轉。植物青綠象徵離別愁思,這是漢文學自古的文化典故,石階一綠,荒蔓一生,才讓人醒覺時間匆匆而逝,從而牽引了內心;進一步,內心與外在的共振,又詮釋了各種物是人非之慨,讓當下的蓊鬱也有了曩昔擁抱的濕熱。如果情景之間不是單純的景生情或情映景,而是不斷的交織共融,有沒有可能,種種心神起伏未必只屬於人?由此再看首句推測的,或許外物的草青草黃花開花謝,它們都將對映著某些心動,那可能是某些尚未被揭露的,更深邃的解釋。

 

  或許許多身在其中的情境也是如此,未經點破,不知周遭的一切正與自己同情共感。次段詩人設想更遠,此詩寫於2002年,正是楊牧返回故鄉花蓮任教之後,「熱帶離海不遠的山區」,可能即指台灣,甚至是弧狀的「花東」,這自然是常年高溫,且有著板塊變動帶來的週期陷落與流血。延續上一段,既然外景可能早一步預約與心神呼應,那麼不只當下的觸動,更往前推演,景物便可無處不富有「啟示性」,這近乎等同預言了。值得注意的是,此處「月暈開闔的地層」、「果核屆時的爆裂聲」和「啟示性的流血」,似也隱隱暗示了女性的身體特徵,進一步串連第一段的「濕熱擁抱」與第三段的「欲望在雙唇間」,因而這個心動,亦帶有情愛悸動的意涵。

 

  只是,無論什麼樣的心動,當然是主觀的、甚至先驗性的──我們不能說自己設計了一場心動,甚至也不能徹底追索它的根源。開頭的「或許」透露了這個危險性,在第二段將時空拉遠之後,第三段又回到當下,如果微雨讓人聯想過往,那還是自我靈性的發揮;但此處言「昨夜微雨一說是殘餘的記憶」,「一說」一詞又把詩人的主體隔絕在外,彷彿越老成、越洞悉,越貼近世界的客觀,就越無法迎接那景物與自我相撞、近乎神啟的一刻,儘管仍相信它的存在。那些殘餘的記憶,可能是青年、少年,胸懷熱烈,在同樣的土地上初嘗愛戀動心,但當時濕熱,今日料峭,昔日心動不言而喻,今日卻必須自我說服、自我證明,甚至發現一切可能只是欲望展演,包括自己存在的欲望。

 

  在詩集《介殼蟲》的後記中,楊牧敘寫藉由小學生而看見蘇鐵介殼蟲的經驗,說明自己停滯的好奇被撩撥了;但我們其實不能確定,若沒有小學生的牽引,自我的好奇心還在不在?或者,我們能不能夠期待自己,主動去捕捉那些瞬間的、看似被動的神啟時刻?楊牧說:

 

我難道不能於沉靜安詳的腳步裏自我調度,保留或揚棄一些即興,偶發的思維?並且在適當時刻,當午後的太陽持續傾斜到一個位置,四垂彷彿無聲,輒為人行道上一接近不存在的白點駐足,甚至蹲下來加以觀察,看到前生或今世幾已失去的記憶裏,一似乎看過的意象,迢遞而遙遠,心智觸覺於是重複反應,再一次震動,看到那介殼蟲,看到我自己。

 

  實際上,我們冠以性靈的,那些像孩童一般的天真與好奇,除了自我以外,沒有任何外在事物可以佐證。於是在〈心動〉這首詩的最後一段,楊牧陡然切換了一個聲腔:愛戀是真的,心動也是真的,一切逝去之後將又重返,既然冥界存在,靈魂亦在,所有的未知都將收納進來,這是自我「求救」之後的安慰,也是將一切景物投射心神後的必然結果。而也唯有如此,我們今日為生的一切,我們曾銘刻心中,種種動人心神的愛戀,都有了存在的火光。

----

美編:花椰菜菜子

https://www.instagram.com/brocccoliiiii/

----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楊牧 #心動 #臺灣大學楊牧詩文研讀課程  #郭哲佑

2021年4月10日 星期六

從沙灘上回來◎楊牧


 從沙灘上回來◎楊牧

 

暮色從沙灘上回來

夏天在石礁羣中躲藏

在海洋中,夏天依然輕呼着

自己的名字。我不免思索

季節遞嬗的秘密,時間

停頓;歲月真假的問題--

年代循環的創傷,而我

聽到伶人在雜沓上車

一些臨時演員在收拾道具:

歷史不容許血淚的故事重演

他們動人的戲必須告一段落

在天黑以前。這時我又聽到

兵營裡一支黃昏的號角

遠遠地蓋過了不安的海潮

 

---

 

詩人曾琮琇賞析:

 


  楊牧的《海岸七疊》中有三首十四行詩,分別是〈從沙灘上回來〉、〈晚雲〉、〈那不是氾濫的災害〉,三首詩都寫於一九七八年。這一年夏天,詩人回花蓮,在火車上認識了甫從劇校畢業,獨自行旅的夏盈盈。年底,從普林斯頓返臺訂婚,隔年初結婚。其間的詩,「每一刻都是一份光彩,對我來說,每一首詩都是對於生命和愛情的擁護。我從前絕對不敢想像,一個詩人如何可能編出一本完整的,快樂的詩集。我以為別人不可能,自己更不可能。」(〈《海岸七疊》後記〉)〈從沙灘上回來〉一詩,我們看到一個意志消沉的詩人重新找回對愛情的信仰與期待。

 

  按十四行詩的基本原則,十四行詩(sonnet)指的是凡十四行的抒情短詩,允許說話人進行複雜思想情懷的描寫鋪展;但由於長度上的限制,無法作過多情節或情感轉折的鋪陳。〈從沙灘上回來〉就屬於這一範疇的抒情短詩。這首詩的事件輪廓雖然模糊,不過,若干意象、情節,參照楊牧這段時期的生命歷程,相互呼應。此時楊牧結束第一段婚姻不久,面臨生命中最大的傷慟。首句藉由與筆名楊牧的「牧」同音的「暮」,暗喻這段晦黯的婚戀。接著,詩人刻意經營「夏天」的意象:「夏天在石礁羣中躲藏/在海洋中,夏天仍然輕呼着/自己的名字」。暮(牧)後緊接著「夏」(夫人姓夏),除了點出初識的時地,很難不將這個「呼喚」,連結到愛情若隱若顯的召喚。「而我/聽到伶人在雜沓上車/一些臨時演員在收拾道具」,不妨視為兩人邂逅的情景之再現。此時的夏盈盈,不是京劇演出時英姿颯爽的刀馬旦(按:夫人為京劇演員,專攻刀馬旦),而是行旅中卸下濃厚的妝飾,一張清秀真實的面容。「又聽到/兵營裏一支黃昏的號角」,調動感官的想像,注入「號角」的聽覺意象。並且使用感官動詞「我聽到」,使其抒情經驗在抒情主體「我」的引領下,不僅成為絕無僅有,無法重複的抒情情調,也邀請讀者進入情境,參與「竊聽」(overhear)。詩中完全沒有直接出現第二人稱的「你」,但頗有私人的情感密碼在其中,仍可視為一首描繪愛情的十四行詩。

 

  我們談十四行詩,還不免聯想到前八後六,或四、四、三、三的段式,抱韻或交韻,音尺或字數等等律則。漢語十四行詩自二、三〇年代起已發展出一套依循與規範,包括音步、韻腳、體式等。而這些逐步建立起來的「傳統」,到了楊牧這裡,幾乎無迹可尋。楊牧以樹為喻,提出詩的「有機格律」(organic form):「每一首詩都和樹一樣,肯定它自己的格律,這是詩的限制,但每一首詩也都和樹一樣,有它筆直或彎曲的生長意志,這是詩的自由。」又以「音樂性」,強化「有機格律」的意義:「一篇作品裏節奏和聲韻的協調,合乎邏輯地流動升降,適度的音量和快慢,而這些都端賴作品的主題趨指來控制。」(〈音樂性〉)他認為,現代詩的秘密其實就在於如何安排音樂性的美,以及如何將文字加以驅遣、組織,而形成「詩的聲籟格局」。

 

  如果韻腳在十四行詩裏的功能,在於把詩凝固、定型,那麼楊牧有意溶解、非典型化。這首十四行詩不乏韻腳的佈置:第三行「着」和第八行「車」押「ㄜ」韻,第四行「索」、第七行「我」、第十一行「落」押「ㄛ」韻,第五行「間」和第十行「演」押「ㄢ」韻。韻腳雖多,但韻與韻之間相隔較遠,並且散亂雜沓。這種不規則的韻腳反映詩人對愛情再度降臨的或雀躍,或期待,或不安的種種複雜情緒。直到最後三行,穩定而強烈的韻腳終於出現:「在天黑以前。這時我又聽到/兵營裏一支黃昏的號角/遠遠地蓋過不安的海潮」。詩人使用沙灘,石礁,海洋,海潮等海洋意象,以指涉身心的雙重流浪;因為命定的相遇,盈盈的出現有如「兵營裏一支黃昏的號角」,躊躇,漂泊的靈魂有了安頓的所在。詩人自言這個時候的書寫:「我下筆往往是從容不迫的,所以我想像我又恢復我本來應該保有的安詳的面貌」。這一安頓的力量,出現在兩個仄聲韻腳「到」、「角」,那樣篤定沉穩,過往種種,騷動,離亂與不安,等待讓誰撫平。

 

----

美編:花椰菜菜子

https://www.instagram.com/brocccoliiiii/

----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楊牧 #從沙灘上回來 #臺灣大學楊牧詩文研讀課程  #曾琮琇

2021年4月9日 星期五

會話◎楊牧


 會話◎楊牧

  

這件事發生在普林士頓

春雨似乎是停了又髣髴

還細微飄飄而淡淡的烟

浮遠浮近在林木的末梢

我正坐在窗口等候張望

不知道你在學校裏怎樣

     

紅頸子的小鳥在草地上

踏過一叢叢的新蔥覓食

院子裏很靜而我在窗口

喝茶吸烟讀涉江的屈原

不斷擡頭看窗外而你在

學校喝咖啡且英文會話

    

網球場上有老人在溜狗

春雨似乎已經停了否則

你沒帶傘下課怎麼樣走

英文會話能應付就行了

我把書推開張望你的車

只要你平安回家就行了

  

--

詩人曾琮琇賞析:

  

  一九七九年,楊牧帶著戀人回到位於紐約南方的普林士頓,楊牧講學、學術研究的客座之地。對詩人而言,是日常的歸返,對詩中的「你」來說,卻充滿挑戰——去國千里,除了地理空間的置換,還要面對陌生的異地語言與文化。而詩中的「我們」,也才正要開始經驗共同的生活與生命。

  

  楊牧在《海岸七疊》(1980)後記寫道:「盈盈在普林士頓學網球和英語會話⋯⋯。一個春天真的就這樣過去了,我從來沒有覺得自己那麼健康開朗過,因為盈盈總是那麼健康開朗愛笑。盈盈哭過,當她想家的時候。」戀人開車到學校,在英語會話課練習用陌生的語言交談,這是「會話」的字面意涵。不同於楊牧詩往往給人艱深,繁複的印象,〈會話〉一詩可以「秒懂」,大致上有兩個因素。一是遣詞,二是文法句構。前者如「英語會話」、「開車」、「平安回家」等日常用語,以及口語如重複兩次的「就行了」、「沒帶傘下課怎麼樣走」;後者如「紅頸子的小鳥在草地上/踏過一叢叢的新蔥覓食」、「你在/學校喝咖啡且英文會話」、「網球場上有老人在溜狗」。我們試圖「翻譯」成下面的句子:

  

Red-necked birds on the grass step across clumps of scallions for food.

You drink coffee and have a conversation in English at school.

An old man walks his dog on the tennis court.

  

這裏的文法(如動詞現在式、介系詞片語等)幾乎是我們一開始學習英文口說的常用文法。即便如此,「口說體」因為與「格律體」相互碰撞,產生強烈的圖畫性與節奏感。

  

  這裏,格律作為一種形式,六行為一段,每行十個字,如第一段「我正坐在窗口等候張望/不知道你在學校裏怎樣」,構成「你—我」、「外—內」、「說—讀」的張力結構,且首段最後兩行韻腳「不經意」地收束在「ㄤ」韻。勻整形式下,復使用大量迴行,使詩的聲響、意義參差變化,不致單調。好比「不斷擡頭看窗外而你在」,有一種「擡頭看見你在窗外」(但其實不在)的錯位效果,行斷而情意未斷;接著另起一行「學校喝咖啡且英文會話」,才構成節奏與意義俱足的詩句。進一步說,〈會話〉直拙易懂,非但不是隨意寫就,而是刻意以接近「會話」腔調來說話的結果。這樣的「接近」,一方面扣緊「會話」旨意,字面底下,則連結了說話者我之於受話者你綿密湧動的情意。

  

  另外,「會話」一詞,多指用不同語言交談對話。楊牧的〈會話〉中,文化符碼之為詩歌的元素,一方面再現真實生活世界的物件,如春雨與淡烟、小鳥覓食、網球場遛狗等;另一方面,是情意表達的重要工具。透過看似平凡的文化符碼,反映迥異的文化模式:

 

受話者你—說—英語會話—喝咖啡

言說者我—讀—讀屈原涉江—喝茶    

  

咖啡在西方文化的重要性,一如茶之於東方。受話者你在英語社交場合喝咖啡聊天,言說者我則喝茶讀書。對立的結構,隱隱然透露受話者你跨越文化差異的決心,以及言說者我之於你的牽牽掛掛。

  

  此詩動用到的典故,只有屈原的《楚辭・九章・涉江》。〈涉江〉本事為屈原因襄王聽信讒言,失望之餘離開楚國的作品。「喝茶吸烟讀涉江的屈原」,短短一句,把言說者我的「靜」(讀),與屈原的「動」(涉水)連接起來。這一悖論結構反映「我」是那麼不安於室,那麼急切地想「涉渡」到對方身邊。「涉江」這一文化符碼再放到「會話」的脈絡,則「會話」作為溝通的載體,更包含思維模式、生活方式、文化底蘊等。由此看來,戀人遠渡的不是江,而是一整個太平洋,迥異的語言文化,以及共同生活的跋涉。

  

  楊牧談鄭愁予時曾表示,詩有兩種,一種是困難的詩,一種是不困難的詩,「但不困難的詩並不一定是容易的詩」。在楊牧的詩裡,〈會話〉相對平易,但它直面生活與愛情的多重指涉,一定不是一首容易的詩。

  

後記:好多年前,新竹中學的林柏宜老師組「如花沙龍」,邀集喜愛楊牧的朋友一起讀楊牧,〈會話〉是共讀的其中之一。有陳柏伶、黃大展、林銘亮、王萬儀、陳玲華、邱詩華等。謝謝楊牧讓我們聚在一起。一起「會話」。

  

----

美編:花椰菜菜子

https://www.instagram.com/brocccoliiiii/

----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楊牧 #會話 #臺灣大學楊牧詩文研讀課程  #曾琮琇

2021年4月8日 星期四

代牋 ◎楊牧

 

代牋   ◎楊牧

  

然後天地開始擴大

觸及一些海礁,島嶼

以小波浪翻浮之勢

在暗晦不透明,深深的

戀慕裡:心是宇宙的倒影

我們尋找隱喻,讓斥候

繞道而行,愛與恨逆流

繼之。遠山柔和的傾斜著

一海鷗優遊

鼓翼向前,俯襲

又一隻海鷗以同樣的決心

  

這是完全可能,可擁有的

此刻當水氣悠悠蒸發

並且在我們身上附著

左前方日光閃爍

碰撞雙雙眩暈的眼

如掌心拊擊剎那

淚在臉頰,風吹過

欄杆,血氾濫上心頭

雨淋濕了陽臺外開花的枇杷

  

靜默,我反覆整理著

一兩個句子:惟靜默

中鬱鬱想開口說話而

終於無言放棄最美

然後想到若是這樣坐下去

在一個慵懶的午後

面向渾同一色的海與天

水鳥的呼聲偶然

自小碼頭那邊傳來

你眨眨眼,欠身追索而

水鳥不知去向

已經

  

所以你最美,靠在

溫暖的座椅上

如此安寧,放心,入迷

沒有任何盤算。惟意志

在完整的寓言裡

與激情並騎奔馳過山川

過風雨,日照,月光

過饗宴和橫逆為最美,在

一本插圖的大書裡

是前衛的旌旗和盔甲

或者相逢在低垂的簾櫳後面

久久對看

沒有傷感

  

----

  

◎小編哲佑賞析

  

  牋同箋,是書信的意思。「代牋」,指代為書信,這可以有兩個涵義:一是以此作為書信的替代,贈予對方;二是代為寫信,幫助他人傳遞心意。無論如何,既以牋為題,顯然是有兩方的情意流動。信件意在傳遞訊息,寫什麼、寫給誰,又希望能寄送到哪裡,都是在「代牋」此詩題下,隱而未顯的伏流。

  

  由此來看,首句的「天地開始擴大」,用意令人玩味。信息的傳遞,從寄出到寄達,中間該經歷多少時空轉折;楊牧長年居於異地海外,這些消息彷彿在浪潮中翻滾、洶湧、觸礁。儘管詩人說「心是宇宙的倒影」,雙方的意念曲折未必比身外的天地狹小,但觀察第四句以降,戀慕深深但不透明,尋找隱喻以掩映心意,這些都是為了讓那不知何來的「斥候」繞道而行,這是否意味著要躲開某些偵查與審查?不管斥候的背景是誰,也不論其目的,下一句言「愛與恨逆流/繼之」,彷彿也意味著要排開個人愛恨了。既然心即宇宙,隱喻同時映照大我與小我,是否就讓所要傳達的訊息交融在天地之中?像遠山,像海鷗,鼓翼俯襲,不為了什麼,只是週而復始的交織,就足以說出、撫平一切。

  

  詩作的第二段回歸個人,強調這是「完全可能」、「可擁有」,卻有著說服的口吻。閃爍的日光眩暈眼睛,如掌心拊擊,對應上一段的海鷗;而相較於無邊際的海洋,人們也同樣身處世界之中,被水氣氤氳籠罩,人世的血淚心神也都被攤平溶解在雨裡。「枇杷」原產中國南部,是中國庭院中常見的植栽,為富足殷實的象徵;段末以枇杷作結,暗示把情意投射到遙遠的東方南國,「代牋」的兩端至此可見一二(注一)。 以詩代牋,以宇宙為心之隱喻,追求的若僅是美學的實踐,也許終將達到無言勝有言的境地;因為無論寫下什麼,都已成為了限制,落入言筌,失去更大的意義可能。如果最終我們所要追求的,只是純粹昇華的意志而已。

  

  只是既然如此,何以還要存在這首詩?更甚而,如果天地就是一個完整的寓言,我們為何還要寫詩?在詩作的第三段,詩人終於坦言放棄落筆寫信,並想像有一天,對方也將面對同樣的海天景色,同樣地追索,失落。值得注意的是,此處最美的不是「靜默」本身,而是靜默的過程:「靜默,我反覆整理著/一兩個句子:惟靜默/中鬱鬱想開口說話而/終於無言放棄最美」,因而第四段開頭的「所以你最美」,自然也是說明「你」亦沒有來信了。你「安寧、放心、入迷」,在「書」這個不被現實設限的時空中,經歷山風海雨,沒有傷感,也不必有傷感。至此才明白,原來詩題「代牋」,不只是要以此詩代替自我的情意傳達,同時也以此詩代替對方未寄之信,回贈自己。這是多麼動人的情懷。

  

  詩作至此意義已經圓滿,但我們不妨對照楊牧在〈大虛構時代〉一文中的最後一段:


雪光還沒有消逝。我坐在搖椅上,背心溫暖,覺得慵懶,昏昏欲睡,但我願抵抗那睡意。我本是一個堅忍的人。火爐發出一聲嗶吧,靜了。我彷彿睡著了,終於,彷彿夢見我回到遙遠遙遠的家國故鄉,在曩昔的群山俯視之下,曩昔的海水在那裏,不停湧動,一波連一波,一波一波互相勾絡著,擴大,天上有雲朵變化,時而專心舒卷,完整地成型了,時而破碎流離,各自東西,而他終於在自己茫茫的方向,某一未知之一點,孤獨地解散了,溶進虛無。


  這與〈代牋〉之意境是何等相像。在〈大虛構時代〉裡,楊牧設想自己是遠洋船員、森林看守員、礦業專家、燈塔管理員等等,但最後說明自己是安那其(anarchist),即無政府主義者。當一位後輩研究員問他,為何身在離家如此遙遠的學院教學研究,「安那其」便是他的答案。文中言,「安那其不是天生就安那其」,「他必須曾經為這些現實痛心疾首,曾經介入對抗,然後廢然退出,才可能轉變成一位真正,完整,良好的安那其」。儘管如此,如文中所反問,我們又怎麼能否認自己的家國之思?回到這首詩,信寫與不寫未必重要,重要的是彼此安好,在隱喻中躲過斥候,讓愛恨逆流,讓更大的寓言來包容不必要的傷感。這一封代牋,可能為了曾經的故土故人而寫,也可能為了當下靜默放棄的自己而寫,是遺憾,亦是安神。而或許,這即是詩所存在的必須。

 

注一:明清以後,枇杷在中國詩詞中漸有了政治與文化興衰的象徵,相關討論可見陳建男:〈政治託喻與文化記憶——明清之際詩詞中枇杷意涵試析〉,《明清詩文研究》第一期(新竹:清華大學中文系,2009年),頁283-306。

  

----

美編:花椰菜菜子

https://www.instagram.com/brocccoliiiii/

----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楊牧 #代牋 #臺灣大學楊牧詩文研讀課程  #郭哲佑

2021年4月7日 星期三

水田地帶 ◎楊牧


 水田地帶 ◎楊牧

  

下一個春天和下下一個春天

我站在微雲灌滿活水的田裡,想像

你是美麗的鷺鷥

潔白的衣裳

脆弱的心

  

而現在我們坐在田埂上

背後有人在順風焚燒一些稻桿

青煙吹在我們兩個人中間

  

下一個夏天和下下一個夏天

我可能再來看稻穗吹南風的海浪

看蜻蜓遮蔽半片藍色的天

你在另外一個國度

也許永遠不會回來了

  

而現在我們沿著公路走

發現田裡不開花的是水仙

我們大笑,淡水河橫在左手邊

  

下一個秋天和下下一個秋天

我決心為他們扮演沈默的稻草人

可是我答應你了我絕對不嚇你

就有那麼幾個秋天

我這樣枯等著

  

而現在我們並立候車

交換著幾個月來聽到的故事

錯以為我們可以這樣把距離拉近

  

下一個冬天和下下一個冬天——

其實我已經覺悟再也不會有 下一個冬天。

他們在焚燒著

沈默盡職的稻草人

青煙在樹林子外盤旋

  

而現在我們在前往的船上

前往永遠不再的水田地帶

為了證明這是幻想不是愛

  

---

 

詩人李蘋芬賞析:

  

  迂迴的臆測對方的心跡如何暗湧,揣想那人說的與沒說的,懂或者不懂。並肩談論過去與未來、分食彼此肌膚上的感知,然後,似是難以迴避的,迎來錯信與覺悟。〈水田地帶〉(1977)是這樣的一首情詩,允諾和幻滅同在,美麗與脆弱同舟。在田野風景的環繞中,詩人一再設想未來的約會:「下一個春天和下下一個春天」,如此遞進,夏天秋天與冬,分明都是落空,正是以一種否定來證明愛的方式。

  

  非常詭異,每一次的遞進,都帶著疑信參半的態度:可能、也許、決心、錯以為,且一次次深重。有趣的是,與戀人的焦灼看似相反的,是詩人戮力追求整齊的形式,他在季節變換中安置著「現在」的動態:「我們沿著公路走」、「我們並立候車」、「我們在前往的船上」。彷彿唯有清淨有序的形式,才能將那紛亂的內在梳理清楚,乃至形諸文字的表意過程。

  

  詩中,所有看上去曖昧的躊躇、反覆,在最終行「為了證明這是幻想不是愛」,得到萬事揭曉一般的徹悟,幾乎伴隨著痛而來。楊佳嫻曾將〈水田地帶〉裡姿態做盡的矜持、一廂情願的滿足一種美,視為情詩的經典樣式之一(注一), 如果愛情是詩人們不能繞開的主題,愛被詮釋的形貌,就有無限的可能性。譬如這裡,「稻草人」的形象在第五節之後出現:「我決心為他們扮演沉默的稻草人/可是我答應你了我絕對不嚇你」;第七節「他們焚燒著/沉默盡職的稻草人」,原是為了威嚇鳥類的而「假裝」人類的稻草,可以和詩的開頭將傾訴對象「你」喻為白鷺鷥相聯繫——「你」是年年遷徙的鳥,「我」在原地恆久枯等。

  

  稻草人表面沉默不語,內裡是一顆揣測著愛的心,卻在即將來到的冬天被焚燒,詩行一再預示讓「我」浮想聯翩的此地,事實上是「永遠不再的水田地帶」。以四季來寫愛情,很容易使人想起〈讓風朗誦〉(1973)(注二), 同樣都是傾訴體,季節序的安排反映出截然不同的戀情氛圍,〈讓風朗誦〉組詩依照夏、秋、冬、春行進,最後浸淫於春天萬物萌動的韻律中,情事如大自然的節奏,毫無窒礙,於是詩收尾在一甜美的寧靜中:「我把你平放在溫暖的湖面/讓風朗誦」。

  

  與此相較,本詩的情意更委婉迂曲,愛情的在與不在都是命題,但後者更易於成為詩句的匯流之處,詩中的時間看起來一直往前,甚至出現了「前往的船上」,實際上都在表明愛情的不在與不再。最後,參看同樣寫於1977年冬天的〈蘆葦地帶〉(注三), 依創作時序安排在和〈水田地帶〉相鄰的位置,那結尾如此表白:「我知道這不是最後的/等待,因為我愛你」,都是否定語法,都亦步亦趨的試圖接近愛情,〈水田地帶〉則讓「等待」來證明幻想,進一步證明幻想並非侷限,而是解釋真實的一種途徑。

 

注一:楊佳嫻:〈心事未敢透明:讀張錯〉,「博客來OKAPI・詩人╱私人.讀詩」,網址:https://okapi.books.com.tw/article/9051。

注二:楊牧:〈讓風朗誦〉,《楊牧詩集I》,頁490-495。

注三:楊牧:〈蘆葦地帶〉,《楊牧詩集II》,頁79-84。

  

----

美編:花椰菜菜子

https://www.instagram.com/brocccoliiiii/

----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楊牧 #水田地帶 #臺灣大學楊牧詩文研讀課程  #李蘋芬

2021年4月6日 星期二

情詩◎楊牧


 情詩◎楊牧

  

金橘是常綠灌木

夏日開花,其色白其瓣五

長江以南產之,屬於

芸香科

       

屬於芸香科真好

花椒也是,還有山枇杷

黃檗,佛手,檸檬

還有你

       

你們這一科眞好

(坐在燈前吃金橘)

名字也好聽,譬如

九里香,全株可以藥用

       

受命不遷生南國兮

故事也好聽(坐在

燈前吃金橘)后皇嘉樹

以喻屈原

       

你問我屬於甚麼科

大概是楝科吧

臺灣米仔蘭,是

常綠喬木的一種,又叫

紅柴,土土的名字

樹皮剝落不好看

生長沿海雜木林中

也並沒有好聽的故事

       

木質還可以,供支柱

作船舵,也常用來作

木錘。憑良心講

眞是土

---

  

◎詩人許嘉瑋賞析

  

  從詩題來看,讀者很可能聚焦於愛情,但考察背景和內容所用典故、辭彙,顯然釋為愛情不乏可商榷處。首先,將詩中兩位主要描述對象所涉及的植物意象進行對比,能夠發現楊牧以賦筆臚列芸香科植物的外觀特質,命名內涵以及典故功能,與之相應的紅柴同樣如此,但兩者互有異同。詩中的「我」,不像被大量臚列的金橘同科植物:花椒、山枇杷、黃檗、佛手、檸檬等,恍若漣漪無限連綿的譜系,近乎屈原在作品中臚列的大量香草,反而特別挑選楝科植物中的特定品種:臺灣米仔蘭。臺灣與美國,古典與現代,屈原與楊牧,藉由跨越實質空間地理的相互定義,自謙「很土」的詩人何嘗不是貫徹古代詩人執著不悔的精神?

  

  金橘和紅柴都是常綠植物,但一為灌木,一為喬木;皆產自南方,但前者芬芳美麗,名字好聽,後者樹皮會剝落,名字聽起來也略帶土氣;皆有具體的功用,前者可食用與藥用,後者則堪製作耐捶打,能控制方向的實用器物,甚至是廣植海岸邊的防風林。回歸詩體與詩藝,除了擁有語言各種質感(聲響、顏色、溫度)帶來的美好外在形式,也同樣需要堅實、反覆鍛鍊的結構作為肌理骨骼。形式與內容,過去與現在,你與我,芬芳與質樸,物與情的多重折射都收攏在詩中。抒情,自然也包括主體對自身理想的追尋與體現。

  

  事實上臺灣米仔蘭同樣具備香氣,美好質地同樣應上溯認秋蘭以為佩的屈原,只是花體細小如米粒,並不顯眼。作為故事之喻體,屈原是更為龐大外延的意義集合體。〈離騷〉中「紛吾既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綰合本質與修飾之美,凸顯屈原人格,也成為楊牧的理想目標。多識草木鳥獸之名的楊牧,確實可能自喻為南國植物紅柴。臺灣對旅居西雅圖的楊牧而言,是南國更是母土。最初以受命不遷生南國的芸香科植物當成典型,最後卻落腳美西海岸,頗見對比呼應。楊牧憑藉詩句縫合諸多閃現的記憶,意象連類及感官類比讓情詩之「情」返照自身而有了人生體悟和哲學層次的高度。

  

  參照楊牧1980年描寫幸福婚姻生活的代表作〈盈盈草木疏〉,儘管〈情詩〉也圍繞植物進行書寫,但前者字句溫暖光明,充滿一派和諧溫馨,植物品類亦為楊牧西雅圖寓所庭院外所見。從典故、描寫細節到口吻腔調,無論是點染兩人生活,或觀察、想像對方的動作細節,乃至自述勞動與未來的嚮往憧憬,調性都有別於〈情詩〉。

  

  其實一首好詩無論描寫愛情或將個體之情昇華至哲學層次,均不影響其藝術成就與價值。本文所言只是諸多解讀楊牧的一種方法,只能說是不同的詮釋,而未必是更好的理解。文學建構的世界有不同的表述方式,變與不變,物與我,群己互動與時間流轉的痕跡都在詩裡,終究需要讀者參與。

----

美編:花椰菜菜子

https://www.instagram.com/brocccoliiiii/

----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楊牧 #情詩 #臺灣大學楊牧詩文研讀課程  #許嘉瑋

2021年4月5日 星期一

第一週:情詩

 


第一週(4/5~4/11):情詩

 

本週介紹楊牧的情詩,情未必是愛情,也可能是故人之情、家國之情。楊牧詩作往往給人晦澀的印象,似乎總是把個人情思包裹在外在景物流轉之中,收斂節制自己的情感。但其實,楊牧也有不少真情流露的作品,本週所選的六首詩,含括告白、離別、祝福、日常互動等等,窺見楊牧在望之儼然的學者形象之下,也蘊含著一顆柔軟的心。

 

----

美編:花椰菜菜子

https://www.instagram.com/brocccoliiiii/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楊牧 #情詩

四月主題:楊牧 ◎哲佑

 


四月主題:楊牧  ◎哲佑

 

作為台灣影響力最大的作家之一,楊牧留下的文學遺產十分可觀,無論詩、文、翻譯或論述,都有廣闊的眼界與深邃的內蘊。楊牧之詩以艱難著稱,詩中不只有詩人自己的生命感懷,還有超脫個人的哲思拓演,對萬物的深情追探,以及在茫茫時空中對歷史、文化與當下的流轉滄桑共鳴共振,一首詩往往就是一個生命的注腳,一則宇宙的切片。

 

鑒於楊牧的作品雖受到許多人的喜愛,卻少見對其單篇詩作較細緻的討論,每天為你讀一首詩在四月與台灣大學鄭毓瑜教授的「楊牧詩文研讀」課程合作,邀請六位青年詩人(曾琮琇、許嘉瑋、林餘佐、李蘋芬、利文祺、郭哲佑)輪流為楊牧詩作撰寫賞析,篇幅設定在一千至兩千字之間,希望能梳理詩中的典故義蘊,細繹詩意的推演,並與詩人的生平和其他著作相呼應,提供讀者一條可能的進路,讓楊牧的詩作感動更多讀者。適逢楊牧逝世一週年,遺著《微塵》亦將上市,每天為你讀一首詩以推廣文學的初衷,謹以本月主題,向楊牧致敬。

 

----

美編:花椰菜菜子

https://www.instagram.com/brocccoliiiii/

 

---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楊牧 #微塵 #臺灣大學楊牧詩文研讀課程 #鄭毓瑜 #曾琮琇 #許嘉瑋 #林餘佐 #李蘋芬 #利文祺 #郭哲佑

2021年4月4日 星期日

無法完成的歷險記   ◎林達陽



無法完成的歷險記   ◎林達陽

That in order to make a man or a boy covet a thing , it is only necessary to make the thing difficult to attain . ──《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


一、

我也曾於尋常的天空下翻牆而過

去浸入水中,去向有錢的人挑釁

去成為理想的夏天,或其陰影

我也曾因背誦經典而得來一把刀

得以自己描述顏色與圖形,以一種

表演形式去吸引另一種,關於神

多數時候我不打算了解太多

我耍賴:「其實,信仰也不過就是……」


就是我有很多把戲,譬如愛

或者不愛,遙遠的世界因此更值得好奇

我樂於變壞,樂於過自己的狗日子

把頭埋入風裡懶洋洋地等待,等待

一隻蟲子輕輕箝住我,給我

成為速度的理由,即使只是虛構


二、

如果這裡就是遠方,我願為了那女子的秘密

受罰,使那個秘密,變成我們的秘密

一起寫懺悔的公開信,打翻彼此的墨水

使所有的字彙混為同一意涵讓我們

監視彼此的誓諾和背叛


我們一起監視房間,監視燒開了的水

我們監視不存在的鬼也監視

鬼一般的人,監視他們成為一個個迷宮

躲在自己熟悉的那部份

驚嚇從別的部份走過來的人

監視她終於打開她的盒子

像我打開我的,從望遠鏡裡

監視兩種變異,一種似乎是愛情

另一種我已經忘記


三、

我想打撈水底星月的謎底,想成為海盜

想駕馭生活如一艘賊船,劫取意義我所相信

去違逆眾人,去敗給終將來襲的暴風雨


讓風雨逼退我們回到最初的島嶼,讓風雨

打溼我的小名如那些火花一樣的鬼點子

打濕我的髮,拈熄幻想的引信

那些炮竹也不能抵禦的愛與死,像風雨那樣淹沒

所有漂浮的節慶,往日就要變成寒冷的波浪靜靜的

漲滿四周如沸水,強迫我們示弱,強迫

我們緊緊靠著不能選擇,捲起自身成為

彼此的菸,讓閃電點燃彼此嘴中

煙霧一般的成長,風將修正我們的口音與台詞

像時間,耐心修改一個讀法正確的別字


四、

沒有光線願意探索我心,盜賊與天使

共同埋藏一場無法避免的坍塌,腐壞的

時光的行板在響,在我腳下蜘蛛張開捕夢網

沾滿明滅如神秘笑臉的水光,在遠方

眾神已經入睡,蜘蛛已經張網


如今我才明白遠方只是一個未知的

空桶子,不聲不響的空桶子

我始終躲在裡面,因嘗試獨自

打亮想像的火光,而發出聲響


註:此詩獲得第三十六屆香港青年文學獎首獎


 

◎作者簡介

林達陽(1982年-),台灣高雄人,臺灣新生代詩人、作家。高雄市立高雄高級中學畢業,輔仁大學法律學系學士,國立東華大學藝術碩士。作品以新詩、散文為主。曾獲三大報文學獎、台北文學獎、香港文學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等。高中時與高雄女中、道明中學學生共同創辦第一屆馭墨三城文學獎,推廣南部校園創作風氣。高中畢業後與高雄中學校友凌性傑、陳雋弘、黃信恩、趙家緯等人成立出版坊松濤文社,致力於出版高雄年輕創作者的文學創作。

 

--

  

◎小編皮皮賞析

〈無法完成的歷險記〉獲得2009年的第三十六屆香港青年文學獎冠軍,此首詩分成四大段,並以《湯姆歷險記》中的句子當成引言,作為全詩的開端。首先,第一段便表現出了歷險的感受,翻牆、挑釁都是為了理想,關於未知的神祇和愛,保持著一種任性的態度——並且樂於變壞,歡喜著過著「狗日子」,就算成為自由的速度是一種虛構,敘述者也不以為意。第二段,承襲了前段的不真實,作者云:「如果這就是遠方」,他願意為了女子受罰,與女子的好壞混為一談,他們好像成為一體卻又彼此觀察,最後他看著女子打開她的盒子,像打開自己的一樣——裡頭似乎是彰顯兩人關係的愛情,但更重要的或是那不可言喻的,已被遺忘。


於是,第三段,作者想要打撈謎底,他並沒有放棄他的冒險精神,所以他欲做海盜、欲違逆眾人、欲反其道而行,直面投降於眾人本會極力反坑的暴風雨。他任憑暴風雨阻退他們的去路、任憑風雨步步逼近他們,使他們沒有選擇的倚靠對方,成為對方的菸,點亮彼此,最後任由風修改我們——如同時間修改一件沒有懸念的事情。


最後一段,暴風雨似乎靜止了下來,那些光和暗、天使和盜賊,都被埋葬在相同的地方。靜止的暴風雨、入睡的神明、蜘蛛網像是捕夢網,皆是明滅一體的代表。最後一段,敘述者說,他終於明白遠方是未知的空桶子,而自己始終躲在裡面,啪嚓啪嚓的打亮火光。


十幾年後,在2020年,林達陽的〈愛與孤獨的證明〉登於聯合報,這首詩一樣節錄了一段英文句子,是英國哲學家George Berkeley提出的問題開頭:「假如一棵樹在森林裡倒下,而沒有人在附近聽見,它有沒有發出聲音?」


〈愛與孤獨的證明〉

“If a tree falls in a forest and no one is around to hear it, does it make a sound? ”-George Berkeley


確實有過這樣的困惑

如果一隻蝙蝠,或海豚

被關入一只吸音良好的房間

牠覺得自由嗎?

或者牠會察覺世界不能理解

而感到敬畏


確實也曾走入荒山峽谷

谷裡的你看見了高,還是深的感覺?

在不愛的人面前你看見消逝的刻度

還是花在凋謝

天空底下你會怎樣描述熱?

山屋裡失眠的你如何祛除冷與幻覺?

打開燈,光從什麼角度照射讓你聯想太陽

影子落在身後,你在意它縮短又拉長或者

有沒有某一瞬間

你能感知它的重量?


孤單的時候偶爾

我以為自己置身曠野

能夠恨了嗎?

如果拉滿一張弓,你能不能想像一箭之遙是怎樣的地方

或許是一片垂直斷崖

崖底的樹林有纏繞小徑

樹林裡落滿了葉子,我沒有去數

認為樹林是茂密或蕭條、樹葉增加與減少

仍有一部分取決於──

上次,我是與誰走進這片林地


那時世界仍有春日的茂密──

(當我輸入「茂密」,電腦根據數據判斷

顯示這裡要寫:貓咪

換毛的季節裡我們曾為同一隻貓過敏

打著噴嚏,紅了眼睛

但顯然貓並不清楚這之間發生了什麼事情)


貓咪後來不見了,那我呢?

穿過樹林五十步,湖邊有一小屋

以前我們總說這五十步是有意義的

來回五十便是一百

兩個五十也是一百

五十步笑一百步

「來此寧靜生活的他

嘲笑終究要回到樹林以外世界的我們」


我彷彿仍能聽見妳這樣說,像轉述別人的故事

貝殼一般的牙齒輕輕咬合

在風的潮汐裡發出微弱的聲波

微弱是相對而言

「微弱」是比妳的唇比我的喉結更平的一條弧線

我坐下來,空無一人的深山裡

試圖說話但覺得徒勞

沒有人知道,那時我們發明那麼多的符號與定義

那麼努力記錄的蛛絲馬跡

也不過想證明

在蜘蛛幾何複雜的織網與馬匹奔跑來回的軌跡之前

世界簡簡單單

曾有人走過大山大海

在此歸納經驗與想像,砍樹造屋

私密而熱切地動用全部勇氣

嘗試要在群星與眾神的注視下找尋一種

關於愛的定律


首段接續引言的疑問,作者思考:如果是蝙蝠、海豚被關在吸音良好的房間內,會覺得自由,或是敬畏不能理解的世界?接著,作者繼續追問,在谷底,你的感受是什麼?如何描述幻覺?如果除去冷?有沒有感受到影子的重量?


再來,作者切入了題目所提及——孤獨。孤單有時候讓人以為置身曠野,但我們卻無法猜測一箭之遙的地方發生了什麼事,如同一箭之遙外的地方,無法得知樹木是否倒塌。更精確的說,並不是無法得知,而是決定權本就不在自己的手上,在與我走入樹林的人。於是「我們」出現了,我們過敏於同一隻貓,像是〈無法完成的歷險記〉中的我們一起監視房間,然而貓不清楚發生了什麼事,就像我們所監視的,竟是不存在的鬼,「我們」身處的位置距離另外一方十分遙遠。盒子被打開了、貓咪後來不見了;前者的我們退回島嶼、後者回到樹林以外的世界。〈愛與孤獨的證明〉的最後一段,神明與蜘蛛等意象又出現了。全知全能的神明,在歷險記中睡著了,但在愛裡睜著雙眼注視一切;而蜘蛛編織的密網,證明了種種幽微的發生。


綜觀兩首詩,皆以一段引用的英文句子涵蓋整首詩,並從我的角度出發,延伸到我們,我們與他者之間,最後再安安靜靜的回歸自身,乃至詩題。因此小編認為,林達陽就像那隻默默編織細網的蜘蛛,他的意象縝密並且互相承接、變形、纏繞,最後乾淨的收束,風格可說是一致且明確。


--


|#關於文學獎的不重要冷知識|

「怎麼寫」可能還是比「寫什麼」重要,內容比主題重要。我挑選時的標準,第一個還是看文字的處理,若文字水準相近,我就從中挑選出主題較特別的。


——陳育虹,2016年林榮三文學獎評審紀錄


--


美術設計:驀地

圖片來源:Unsplash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文學獎 #香港青年文學獎 #林達陽 #湯姆歷險記 #冒險 #孤獨

2021年4月3日 星期六

突圍(選段)  ◎楊智傑

 


突圍(選段)  ◎楊智傑

  

(一)

  

是沙塵暴中

一粒沙的失眠

  

或篩自海面

又落回海面的雨。寂靜

重組

又完成了細節

  

從虧損到完足,辭海中同字首單詞

衍生著

未定義的事件──

  

是溫熱的沙,昏沉

的雨

微觀構成的整體亦容許例外

並在足夠遼闊的

可能性中,有限的移動

  

是沙(或者雨)

其意志皆不可逆。唯一的傾聽者

離去時刻

是太陽

曬暖無處不在的陽台

  

是沙或者雨

所有的存在

  

(三)

  

萬物都是自己的屋簷

延緩著抵達

本質

黑暗冰涼的心

  

室內的燭火循環

雨滴表皮輕微

蒸發

破裂。旋即恢復下墜

  

一切努力,無一不是關於

必要性的推遲

像屋簷的雨

分流、匯聚、迂迴轉進

  

看雨的孩子

溫柔的眼睛,一切的抵達

與岸邊

銀亮、冰涼的潮汐──並無分別。

  

萬物仍是彼此的屋簷。

  

--

  

◎作者介紹

  

楊智傑,一九八五年生於台北,南國孩子,人模狗樣。曾獲林榮三文學獎、優秀青年詩人獎、國藝會創作及出版補助等。詩集《深深》、《小寧》、《野狗與青空》。

  

(出自《野狗與青空》作者介紹)

  

--

  

◎小編宇翔的最後一篇賞析

  

(本賞析略為脫離本周主題,不以時序前後的差異作為研究基礎,〈突圍〉與〈超上海2019〉為同年發表的詩作。本篇將以兩首詩各自但隱隱相連的寫作策略為討論對象,擴充詮釋並比較分析)

  

我們既是眾生的一部分,又是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孤獨、苦悶與哀愁。即便是沙也有它的失眠,它的破碎。一個人躺臥的睡姿竟也與沙漠中一座月牙狀沙丘如此神似,在風中消磨。一個人流下的淚,當中的水分竟可能是千百年前另一個人撫摸過的浪。這首詩所揭示的微細與共通,甚至科學一點的解釋也有無限的詩意,譬如海洋中礦物質微量元素組成的比例總是維持恆定,正恰好與人體血液中礦物質的比例一樣,我們的先祖來自海洋,我們曾是海洋的一部分,正如你我也都是《辭海》中的一部分,萬物與萬物相應而生,互文並且創造,當一雙眼搜索到早晨裡的葵葉上,葉上三點水,當水的意志從偏旁介入心中,心中暗湧的詞彙定然不止一個,萬物在複雜中衍生著自身,有時不可定義,有時訴諸於詩意,憑藉想像,且這想像只屬於你。

  

這首詩中渺小的意象正〈突圍〉著它的主題,是這樣的宣示:例外可以被容許,整體由微觀構成,像沙粒堆砌出大漠,水分子激湧著洋流──無限的碰撞與巧合,一切都可能發生,這世界足夠遼闊(在此是帶著詩人的溫柔與樂觀的,毋寧說是他的詩觀),因此我們理應移動,讓沙去傾覆它的大漠,讓水去改向它的洋流,縱然我們的移動有限,但正因有限而無限激勵、挑釁,並且一旦為之便不可逆,縱然僅只一粒沙的滾動,一珠水的蒸散,微觀必然推動龐觀,那沙可能已經吹到某人的窗前,那水可能正在某個孩子的眼中滿溢、流動,承載透明。

  

「萬物都是自己的屋簷」,「屋簷」的意象值得深究,其實下一行就已透露,抵達正被「延緩」,因此這溫馨的意象,無非要求著旅人停留。在此,旅人其實也就是萬物,不信你問李白:「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天地是旅舍,開放、包容著我們。幾百年後蘇軾進一步說:「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將這概念向「個人」推進,假若我將自己的肉身看作旅舍,我也只是我人生中所走過的行人。又過了幾百年,楊智傑在〈突圍〉中,或許在哲學上又更進一步,反對這個人主義與相對主義的姿態,也就是說:假若我們的一生只在自己的屋簷下獨身度過,我們的本質無非向內塌縮,自己的一顆心,黑暗冰涼而已。

  

在這獨身的屋簷下,詩人點起了一根蠟燭,這火的元素驅動燃燒,讓萬物以輪替、交換、延異,繼續下去──果然元素被推動了:雨水開始蒸發、破裂,聚合復下墜,流動、集合、形成烏雲,開始大雨,最終抵達一個孩子看雨的眼中,盈盈中充滿光輝,比看燭火的眼睛更亮,更有情。這孩子的眼睛如一滴露,裡頭因絕對的孤寂而得以剔透,容納全世界──水的元素因火的協助,抵達了無窮的愛與好奇。

  

這愛與好奇如此有說服力,因為這一切都只是物質在試圖完整自己,無形中表達了自己,在自然中整合並擴及。

  

而這孩子眼中的水,又與岸邊的潮汐有何分別呢?沒有分別,因為萬物不再是自己的屋簷,萬物「仍」是彼此的屋簷。最後一個「仍」字多安慰,彷彿前面的誤解都不算數,我們也曾眼看著一個人自私、背叛、逃離,但我們篤信還有相遇,胸懷諒解,心中對他說:「我們仍是朋友」、「仍然可以依靠彼此」,是這樣一種化解,直接全不隱諱,抵達不可思議的同理、共情,僅僅一個「仍」字,沒有別的語言,惟堅信的「仍」,在詩的最後,給人一瞬震懾與長久的鎮定。詩人的意志柔軟循環,透過詩,以水象,迂迴轉進我的眼底,幾乎改變了視網膜的構造,修正了折射的曲度,彷彿我正視見的這世界不再窮兇、暴力。

  

〈超上海2019〉(請見文末附詩)則是完全不同的路數,它試圖揭示這世界的窮兇與暴力,因為溫柔的世界固然真實,但真實的世界不免充塞暴力。

  

在這首詩中,意象突然闊大了起來。我尋思這作詩法,似乎的確是逼不得已,或者一種涵括的,網狀的,設計的,幾近3D建模的困難。彷彿不那麼巨大就無法將當中的迷惘、錯亂化為具象,就無法承載這世界中,種種細微的爆炸。超上海是虛構的,如真實世界的投影,毋寧反過來說,真實世界才是它的投影,因為真實世界更加虛構、不可捕捉、猶疑,一旦微觀去看,就會陷入這萬花筒與幻燈片,看似真切、鮮豔、明亮,其實單薄、重覆──沒有生命的實感。因此,詩的一開頭就以矛盾修辭法揭示了這困境:

  

「深度虛構的人民可能突然立體起來」

  

虛構到底,反而突然立體。整個東亞可能僅是腦中幻象,所有現實細節:石牆、粉塵、麵館、影像,都可能只是一場夢的繁殖、量產,永遠如陀螺旋轉,不為了甚麼地,那樣空轉。

  

「贗品般六月的光奪窗而入午後的大雨」

  

楊牧也曾寫過這樣的詩句,在〈有人問我公理與正義的問題〉,楊牧說,當外頭嘈雜趨於休止,風雨打落了蕉葉,天空投下虛假的陽光──這強烈的時空感,卡爾維諾也曾在《給下一輪太平盛世的備忘錄》說:「幻想即是下雨的所在。」一瞬間,一個人對於時空的搜索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幻想,想到這雨勢擴及到了哪裡;想到世界之大,有些地方也萬里無雲;想到雨水作為象徵,這複數的龐雜;想到歷史或許是分歧的,並且進一步,將在此刻分歧得更多,如一棵博弈樹開枝散葉。不僅是意象龐大,在細微之處,甚至連量詞都乘載著超負荷,諸如「一千個線上賭場同時刷牌/ 一萬尾外送的機械魚」甚至「地鐵清潔員、文創區保安、無政府主義者/ 或無人工廠巨大機械臂」這些人影重重如鬼魅,其數目當然也是不可窮盡。

  

這量與質的放大、壓迫、瘋狂,近乎吞沒了我的閱讀感官,我很好奇它將如何接續下去,即便它的斷句與分行帶來頓挫的節奏,有效地推進,鏡頭長短交錯,適時抒情,我確然仍處在不安之中,我渴望某種秩序,或許這正是作者要求的效果,不安。而詩歌最終拒絕了單一的律法,揚棄秩序,它走向了矛盾的揭示,並整合矛盾。當我讀到這一段時,彷彿全明白了:

  

「劉不再回覆。2019在超上海

一組5G訊號

暮空中,劃破了自己生命中的萬里無雲感」

  

紛雜的雨聲消失了,一個人的心中無比靜謐。因為一切都是矛盾、對比,龐大混沌畢竟只是兩極的一面。因此現實無非就是超現實,未來無非就是過去,反之亦然。而敘事者無非就是那重重的鬼影,同時是我的祖輩,也是劉。

  

我注意到,縱然可能只是我的超譯,但我發現,「劉」這個姓氏與「留」和「流」完全同音,而這兩個同音字又是矛盾的對比。似乎指涉著時間的主題,2019的難題,超上海的困境──留就是流,流就是留,如果2019是過去,也絕對是未來。那麼到底甚麼是2019?

  

為了解答這個疑惑,我想到援引一個古老的典故,一講就能明白。

  

葉維廉在《比較詩學》中指出「時」的字源,在古字的形象上乃一個人「足踏地面」,形象的演變引發了「止」和「之」兩個字的誕生,同時兼含動(之)和靜(止),因為足踏地面既是行之休止,亦是止而將行,近乎一種舞蹈的律動。太陽的行而復止,止而復行,這瞬間的停駐與延續,同時包容過去與未來,對初民來說,便是「時」──這原本抽象的意念,存在於古字之中,其實是具體事象的活動,也是生存環境的提示,不如說,是太陽與時間在表達自己。漢語的這種結構甚至影響了大導演艾山斯坦(Sergei M. Eisenstein)在電影中發明了「蒙太奇」的技巧。

  

那麼,「2019超上海」到底是什麼?毋寧問,時空是什麼?「2019超上海」既是過去,又是未來。但也絕對可以倒過來說:它不是過去,更不是未來。那麼「2019超上海」到底位於什麼時空?這時間與空間所拼組而成的標題,中間夾了一個「超」字,是暗指時間與空間彼此超趕,永遠變動、不可定義嗎?這兩極的融合與騷動,無休無止,詩中不斷出現過去與未來,卻絕口不提「現在」。如果再自問一次,什麼是時空?劉,我想,現在,答案已經在你我心底。

  

--

  

超上海2019  ◎楊智傑

  

—— 這是一個昏昏欲墜的過去

  

深度虛構的人民可能突然立體起來

東亞的腦皮層上

發燙的金融區靜靜產卵:

石牆、粉塵、一些粗劣麵館、中央電視和賽博格電影

  

贗品般六月的光奪窗而入午後的大雨,增加了歷史分歧的維度──

  

2019我與劉在半島酒店碰頭

劉,一如既往,從未出現。像一個殘次的幽靈

  

思緒清晰,但呈像模糊……

  

擴增實境、浮空投影、行動支付。各種奇觀驅使我們

閉眼走向祖輩的外灘,在麻將館與

二胡聲中尋求對抒情時代最後的誤解

  

從2019到2019。沒有一次我真正

想起過去。出租車師傅拉嗓:「对美贸易战

我看还要再打十年以上」

烈日一片漆黑

我變得更盲,也許,更不確定

──又一座新上海懸浮於上海上空!

往東,往電視塔。往北

工人體育場、「冰雪大世界」。一千個線上賭場同時刷牌

一萬尾外送的機械魚

同時故障

劉似笑非笑,像那唯一不願透露結局的人

  

「明日我們都將更容易

讓兒孫

從擦亮的空氣中看見未來的財政部門。」劉不明白

時間,這全新的信貸業務

正迫使另一代人在黑暗中屈膝、倒下

  

成為地鐵清潔員、文創區保安、無政府主義者

或無人工廠巨大機械臂

確保未來和

未來間的包裝,嚴格遵循明亮清晰的標示……

  

劉不再回覆。2019在超上海

一組5G訊號

暮空中,劃破了自己生命中的萬里無雲感

  

我知道他將是最後被傾倒在江面的人。顱骨碎裂

永遠改變了記憶的環並一一被回收至黑色塑膠袋裡

  

劉。

  

2019,要理解現實僅屬

一次性的超現實

此後我們身體、心靈和家族史將異常柔軟

讓孫輩在彩繪飛機上,滑iPhone,等傳到前頭的好消息──

  

四面八方都是陰沉、明亮而非物質的蛹。

  

而那曾在強光中破產的祖輩背著我

陌生的方言對我說

「劉,你從外幣到房產金融的知識都不夠」

  

2019。這是一個昏昏欲墜的過去,但它仍然是過去。

  

也毫無疑問是未來。

  

  

(本詩曾獲林榮三文學獎)


--

  |#關於文學獎的不重要冷知識|

在文學發展的過程中,文學獎是波是浪,卻不是海的本身。


——向陽,2003年


--


美術設計:驀地

圖片來源:Unsplash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文學獎 #楊智傑 #林榮三 #林榮三文學獎 #時空 #渺小 

2021年4月2日 星期五

那些我們名之為島的 ◎林禹瑄



那些我們名之為島的 ◎林禹瑄

 

整個下午只剩我們並肩

蹲在這裡,吃同一顆梨

讀同一首十行的詩但沒人開口

你將果皮削成了時間,盤在腳邊很薄

很小心一如你的呼吸

 

和我們的房間:

窗台是行李,鐘擺是鞋而抽屜

是所有寫了一半的日記

我們的筆都太愛遠行,

太愛索居太愛遷徙並且

因此世襲了我們的驕傲與愁緒

 

此刻日光側躺在你的鼻尖

不跳不動,像寂寞太久的花豹

像我們,淺笑,窮於表情以及辭令

──你知道,我們正默默懷想、

餞行的,是哪一盞尚未亮起的燈嗎

 

「冬日永遠不及融化因而

我們的影子,總是嫌冷」

那方背光的桌腳,你如是寫下。

而你是否記得,我們總是輕易地

用詩句引喻失義了自己?

 

其實我不懂,關於所有已然

混淆失序的季節

如何退卻如一屏憂鬱的浪

遠遠地,縫圍我們如同對待

一座空城或是一顆

我們養在鼻梁正中的痘子

敏感且怕生

 

(你知道,整列下午啃噬到底也不過是

一枚不發芽的梨核端坐

在我們的鼻尖)

 

正當風持續迴行所有經緯,

像光,輕輕擦過我們背上

安好蜷曲的恐懼但無人知悉

我們還蹲在這裡,還嚼著

一顆微甜而澀的梨漸次

索然如一首十行的詩

 

我只能看你,看見我們在彼此眼裡只剩

一粒沙的影長,刺痛

我們小心蹲好的淚都無鹽,而不反光

 

 

(2007第四屆台積電青年學生文學獎首獎)

 

--

 

◎作者簡介


林禹瑄

台灣台南人,自由撰稿人,寫詩、散文,亦兼報導。著有詩集《夜光拼圖》、《那些我們名之為島的》。現暫居比利時。

 

--

 

◎小編宇路賞析

 

在同輩詩人當中,林禹瑄是極早就嶄露頭角的一位,不僅因為年紀輕,更因為其成熟的文字技巧,是當時其他人所不能望其項背。她以這首〈那些我們名之為島的〉獲得台積電青年學生文學獎新詩首獎的殊榮,並以此題出版了同名詩集,可想這首詩之於剛踏入文壇的她,意義不同於其他。


猶記得恰好是在那個時期左右吧?或許宥限於見聞及生活經驗不足,七年級作家們曾被批評寫作題材不夠宏觀,只著眼於私我心情抒發、兩人情愛、家庭或是校園生活之間(但這豈不是正常學生或步入社會不久的寫作者正常的現象?),在這點上,林禹瑄並不算是特別的,單看題材,這首詩描寫了「你」和「我」在一個房間、一個下午中所發生的事,並以此隱喻兩人關係和情感,在這個空間和時間所構成的宇宙,就像一座孤立於海中的無人(或兩人)之島。

 

若仔細閱讀,這首詩中所創造的意象和美感,是十分迷人的。在有限的題材,盡可能地去放大任何微小的事物,發揮更多的想像和譬喻,便是這首詩的強大之處。例如可以看到鼻子和梨子之間形狀的連結,凝視鼻子上的那顆痘子恰如梨核;或是運用連綿的詩句和迴行技巧,達到意象不間斷的跳接,如:「你將果皮削成了時間,盤在腳邊很薄/很小心一如你的呼吸//和我們的房間」將果皮比作時間,又比作盤踞的蛇(削成螺旋狀的果皮,及詩中第七段「安好蜷曲的恐懼」恰成呼應),再比作呼吸,呼吸又延伸至整座房間,在簡短的三行內就從A點跳到了BCDEF點,且不是毫無規則和邏輯可循的跳躍,以一個十七、八歲的寫作者來說,如此的文字功力確實是非常卓越的。

 

--

 

然後你到了這裡 ◎林禹瑄

 

然後你到了那裡

執意把路走遠,把風景走散

折好所有手指的關節

像牢牢抓緊一個目的

你還有不知疲倦的頭髮

和朦朧的嗓音

著迷於搬弄深奧的詞彙譬如

希望和失望,哪裡和那裡

 

我停在這裡,頭髮落了一地

一再錯聽明日的天氣

將自己站成你愛過的那把扇子

一面是鳥,另一面是鳥籠

只是再也不敢轉動

你說:橡樹林、火堆、海岸線。

我以為你說的是:

軟木塞、煙圈、流沙牆。

你以為你說的是:

黑洞、迴旋舞、無錨船。

然後你到了這裡。

 

 

(刊於2021.02.23聯合報副刊)

 

--

 

在我搜尋了林禹瑄的詩作,最近的是這首發表於聯副的〈然後你到了這裡〉,這是一篇【文學大小事部落格徵文‧致我的十八歲】的主題示範作品。十八歲,正是她以〈那些我們名之為島的〉獲得台積電首獎的年紀,正好我們可以作個對照,看看詩人在這些年來究竟有什麼改變,她會想對當年的那個文學少女說些什麼?

 

讀第一段時,詩句給我的印象,是變得更簡單且直白了。這並不見得是壞事,然而與前首的細部描寫相比,呈現另一種截然不同的風格。如果說前首的「我」和「你」,就像過度貼近,看得見臉上的每一個毛細孔的距離,以至於看不清整體輪廓,那麼在〈然後你到了這裡〉,則是維持著一公尺社交距離,可以清楚看見對方的全貌,並且有如朋友般對話,剛剛好的程度。「你」的形象正如初出鳥巢,剛整理好羽毛,準備振翅離巢的亞成鳥;而「我」正好相反──「將自己站成你愛過的那把扇子/一面是鳥,另一面是鳥籠/只是再也不敢轉動」──因為害怕看見扇子映照出的,正是那隻已經飛不動,不願離開鳥籠的老鳥了。

 

在雙方對比之後接著的,我認為才是這首詩的亮點所在。「你說:橡樹林、火堆、海岸線。/我以為你說的是:/軟木塞、煙圈、流沙牆。」這兩組連續排列的名詞,正好是大與小的對照,「你」說的可能是關於夢想、熱情等等的事物,但在「我」看來,卻是微小不過的東西而已。然而接下來出現第三組名詞:「你以為你說的是:/黑洞、迴旋舞、無錨船。」──「你說的」和「你以為你說的」竟是不同的,這是為什麼?也許當時年輕的自己並不明白自己在說什麼,或是目標與到達的方式並不相稱,這是我猜測詩人所想要表達的。然後,那個「你」從詩首句的「那裡」,到了「這裡」,也就是「我」所在的地方了。

 

詩人最終是否到達她當初所想的目標?又是如何來到這裡,成為現在的她?在這首詩中我們無從知曉,但在其他地方,我們可以窺探這一切的動機:「我忽然知道了怎麼回答那些哪裡來哪裡去的問題。關於寫作和遠方,有時候我是那隻莫名成了騙子的螞蟻,有時我是巢裡千千萬萬以為自己受騙的螞蟻,有時候我是放了糖又把糖拿走的人,但寫作這件事,永遠是那顆糖。」(林禹瑄,〈在遠方〉,《聯合報》「台積電文學專刊」,2020年3月29日)儘管發表的數量大不如以往,文字卻更加成熟洗鍊,我想讀者們仍可以期待詩人的下一本作品會帶來新的風貌。

 

--

 

|#關於文學獎的不重要冷知識|

2018年的金車網路詩獎,首獎及三首特優的作品,都有使用重複句式書寫。

 

——小編K

 

--

 

美術設計:驀地

圖片來源:Unsplash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文學獎 #台積電青年學生文學獎 #台積電 #林禹瑄 #十八

2021年4月1日 星期四

一滴果汁滴落◎鴻鴻

 


一滴果汁滴落 ◎鴻鴻

一滴果汁滴落在
我正在讀的詩上
我沒有立即擦拭;
慢慢暈開了
這一行的氣味,韻律,情緒綿長。
一滴果汁滴落,落在
一位遠方詩人新成的詩作,
他曾在無知的年少下放
到更遠的遠方做鍋爐工、煤爐工、車間操作
在那兒認識了漂鳥草葉和只存在夢裡的姑娘
入獄,平反,突然又被派去管理倉庫,投閒置散
這一切都沒有人在意;
四十七歲的某一天,窗外的櫻花開了
他想起幼年的小巷,通往那
內心幽深盡頭的海洋,記憶陽光一樣射入
牆面的塗鴉,多麼像一首精心安排的詩,乘風
飛過
海洋,降落在我的書桌上
我喝著果汁,心不在焉地
等著夏天過去。童年的夏季
我偷過母親的錢筒打過哥哥欺騙過老師
長大後的某一天,忽然發現自己還愛著一個以上的女子,於是開始寫詩
長大後的哥哥教我,喝完鋁箔包
要把它壓扁,減少地球負荷的垃圾
也算是救贖人類的罪惡吧
我順手一擠,一滴殘餘的果汁
濺落在詩人的小巷裡。  一滴
果汁,誰知道它來自
遙遠的南非還是哪裡?它在果園內
聽不見外面的示威,抗爭,歧視,也沒有人在意過
這麼一顆陰暗的果子。
它無所謂地生長
無所謂地被擠壓封藏
又無所謂地
滴落;
或是滿懷盼望地成長
痛楚地被擠壓,而後
憂傷地滴落──
沒錯,這些不過是詩人任意的猜測
我們無以憑藉
只有它最後的芬芳
和顏色,鮮明
鵝黃,凝固在一首詩上
當手輕撫,光滑的紙面
完全無法顯示它和那些字跡的存在
然而又如此觸目,彷彿
為了證明回憶的堅定,飽滿
香馥,甚至帶有甜意
沒有人會誤會
它是一滴淚水。

註:此詩獲得1993年時報文學獎首獎。

--

◎作者介紹
 
鴻鴻。身兼詩人、劇場及電影編導、策展人。
 
1964生於台南。曾獲吳三連文藝獎、2008年度詩人獎、南瀛文學獎傑出獎。出版有詩集《土製炸彈》、《女孩馬力與壁拔少年》、《仁愛路犁田》、《暴民之歌》等,2019年最新作品為《樂天島》。散文《阿瓜日記──八0年代文青記事》、《晒T恤》、評論《新世紀台灣劇場》及劇本、小說等多種,創辦《衛生紙+》詩刊(2008-2016)。現主持「黑眼睛文化」出版社及「黑眼睛跨劇團」。

--

◎小編怡璇賞析

鴻鴻所給人的印象,通常是勇於打破框架的,一方面是他所處的時間軸上,正好承接前行代,因此要如何回應瘂弦等前輩關於「問題最少、最小」、「沒有歷史包袱」的標籤,是當時的他必須去處理的問題;二方面是他寫詩的時間點早,從高中時期(1981年)就陸續寫成詩作,分散投遞在《現代文學》、《創世紀》、《陽光小集》等刊物,無可避免地在成長的過程,對於自我進行定義與再定義。

這件事情甚至詩人早有意識,在第一本詩選集《黑暗中的音樂》曾自言:「由於寫作時間涵蓋了我成長變化甚大的十五歲到二十五歲,其間對語言的態度隨著對其它事物的認知而迭有更易,展露的風貌自相殊別。」

詩對於這個時期的鴻鴻而言,更多是作為一種具備詩語言的日記,換言之,這個時期看見的居多還是自己。到了《在旅行中回憶上一次旅行》,可以看見鴻鴻的創作內容逐漸脫離了個人情感,「旅行」既能作為一種與世界聯繫的方式,同時也將個人從舒適圈中抽離出來,這首〈一滴果汁滴落〉便收錄其中,發表後即獲得了時報文學獎新詩首獎。

這首詩基本上保留了鴻鴻早期的風格,既生活又抒情,但同時又可以見到對於社會的關懷。首句由「一滴果汁滴落在」開啟,以詩人所在的空間切入,這是一滴落在詩句上的果汁。而這滴果汁便隨著推進打破空間與時間的維度,開始藉由浸潤來到「一位遠方詩人新成的詩作」,這裡所提到的勞動階層與任人擺布的生命(他者),都是「這一切都沒有人在意」一句所囊括的對象。

接著筆鋒一轉又回到「我」本身的生命經驗,這個尋常「我」之所以寫詩,興發於美好的事物:「長大後的某一天,忽然發現自己還愛著一個以上的女子,於是開始寫詩」隨著畫面如同電影按下播放鍵,又回到果汁,這滴果汁明明是「我」順手一擠,詩人卻說「一滴/果汁,誰知道它來自/遙遠的南非還是哪裡?」

南非作為一個顯而易見的提示,主題已經來到了發生在世界各地的暴力與衝突,「一滴/果汁,誰知道它來自/遙遠的南非還是哪裡?」果汁在此詩的作用當中,可以說提供給讀者一個視角(鏡頭所聚焦處),並隨著鏡頭的變換而到處「旅行」,因此「這些不過是詩人任意的猜測」這些不過是詩人串起的故事結構,讀者所擁有的真實,只有那第一顆鏡頭拍下來的:滴落在紙頁上的果汁。果汁的狀態是可以被觀看的,因為「我」與「讀者」在意它的發展,而現實中這些被忽略(不被觀看)的真實,卻反而像虛構一樣,可以任由「我」鋪排操弄。

這首詩揭示了詩人寫詩已經從純粹的「日記」變為「發聲器」,同樣具備功能性,但前者強調「個人」,而後者則更多面向社會。

--

樂天島◎鴻鴻

B面
在一座悲劇的島嶼上一定有樂天的島民
即使地震、颱風、都更,讓他們的財產或親人
一夕化為烏有,也不能阻止他們爬起來
繼續打拚,繼續念經,繼續忍氣吞聲
頂多每週看一次健保給付的醫生


不管是因為睿智或白目
樂天的島民任憑每個統治者的課綱覆蓋自己的歷史
他們學舌,學不像也很自得
持哪一國的證件無關緊要,只要你愛國
就算是黑幫,警察也替你開道


身為奴隸的記憶,讓他們把疫苗當做基因
時而扮演入侵者,掠奪別人的山林土地
時而扮演殖民者,苛扣員工和僕傭的假期
他們給自己的命名都富含高尚的意象
例如洪蘭或曾志朗


家庭失和就怪小三,生意失敗就拜妙禪
黃金套牢就買股票
霧霾穿堂入室就趁機多製造一些口罩
安樂死不成就拿刀互砍
在自己出題的考試裡,拚死拿到高分


樂天的島民有種無可救藥的天真
相信消失的正義有一天會回來認親戚
他們鍥而不捨連署抗議、寫布條、排練行動劇
還要將遊行留下的垃圾收乾淨
並把這些都拍成藝術電影


當惡鄰眼露凶光,有些島民立刻喊出一家親
還在屁股紋上菊花刺青以示歡迎
慷慨割捨小時候的恐龍當做見面禮
無奈即使換了電池還是慢吞吞
徒然洩漏了從遠古活到今日的卑微意志


即使被瘋狂如此折磨
樂天的島民仍然有機會從眼角的餘光看到自己
像同情一尾即將被大快朵頤的透抽
他們也會在咽下自己的觸手時流淚
那種溫柔,讓他們在末日前還有機會被拯救


遠方有人獨立公投了,他們笑一笑,繼續看韓劇
在一座悲劇的島嶼上一定有樂天的島民


A面

單車載兒子滑下斜坡
「河邊到了!」
我開始唱歌,為了避免指出
腥味在風中,死魚在淺灘。


兒子興奮地指著對岸興建的高樓
「我長大可以開大吊車嗎?」
你長大開什麼都可以
但我沒說,那些樓房即將把天空和河岸據為己有。


「等雨停了,
我們出去玩好嗎?」
當然好。但我沒有告訴他
這場雨會一直下到北極冰層溶光。


「我可以跟你一起倒垃圾嗎?」
他喜愛垃圾車的音樂
跟我小時候一樣。
我小時候還喜歡聞機車屁股的油煙呢。


他喜歡看捕鳥人爬樹
吹捕鳥人的排笛
但我還在猶豫怎麼告訴他
捕鳥人手中的繩子是為了自殺。


天空的每一隻鳥都像我們一樣旁若無人
水缸的每一尾魚都像我們一樣身不由己
貓咪的每一次嘔吐都需要關心,而非抱怨
每一個玩具都有它的尊嚴


他最愛吃香蕉
那些飽滿漂亮的香蕉
他相信,我也相信
這座島嶼的香蕉可以讓他吃到世界末日。

--

〈樂天島〉是鴻鴻的詩集《樂天島》的同名作品,向陽於序言寫道:「這本詩集,因此是鴻鴻對現實社會所進行的「革命詩學」的又一次精采展現。」這篇序幾乎寫明了《樂天島》存在於文學史上的定位與價值,即從「現實主義」到「新現實主義」。「樂天」除了指涉臺灣人民,其實也是孩子的名字,這座島除了屬於臺灣人,也是孩子樂天的島。

於是,全詩為一題兩式,分別為〈樂天島(B面)〉、〈樂天島(A面)〉,B作為詩人獨白,A則呈現與孩子的對話過程。AB兩面作為一種形式,除了提示其截然不同的兩面性外,也能從這樣的影像語言略窺鴻鴻跨媒介的創作風格。有趣的是,在錄音帶中的B面,通常收錄的是不那麼符合大眾口味的曲目,B面卻先於A面被讀者所見,或許也暗示了B面所談論的內容,過於真實而不受人喜愛。

A面讓「我」與「孩子」進行對話。以前的鴻鴻便慣於使用童話作為詩語言,如今孩子的童話與大人的童話,要如何進行對話?可以見得「我」縱然知道世界之惡,對於正對這個世界建構認知的孩子,仍然選擇溫柔以對,讓孩子不需要提早成為大人。

樂天島除了作為「革命詩學」的一部分,同時也告訴了詩人身份上的轉換,除了作為創作者現在更是一名父親,要如何在提筆寫下社會問題時,去面對兒子的探問?鴻鴻的創作歷程於是進入了新的階段。

--
 
#關於文學獎的不重要冷知識
金車現代詩獎過去有舉辦「網路人氣獎」,2017年是最後一屆人氣獎,在2018年到2019年,可看出明顯競爭強度提高。
 
——小編P

--

美術設計:驀地
圖片來源:Unsplash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文學獎 #時報文學獎 #鴻鴻 #社會關懷 #南非 #身分轉換 #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