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13日 星期二

〈鹿場大山──大霸尖山輯之一〉◎‪‎鄭愁予‬

 

〈鹿場大山──大霸尖山輯之一〉◎‪‎鄭愁予‬

許多竹 許多藍孩子的樅
擠瘦了鹿場大山的脊
坐着吃路的森林
在崖谷吐著雷聲
我們踩路來 便被吞沒了
便隨雷那麼懵憧地走出
正是雲霧像海的地方


正是雲霧像海的地方
此刻 怎不見你帆紅的衫子
可已航入寬大的懷袖
此痴身 已化為寒冷的島嶼
蒼茫裏 唇與唇守護
惟呼暱名輕悄
互擊額際而成回聲

--

◎ 詩人簡介

鄭愁予,籍貫河北,生於山東,1949年隨身為將領的父親來台,先後就讀新竹中學、中興法商(今台北大學)。因為身為跨海遷台的浪子,是以早期詩作多寫家國之情,詩中隨處可見浪子心聲,以及生命的無常感;也因為這樣的身分,再加上畢業後於基隆港務局工作,是以早期詩作多以海洋為書寫的主要意象。鄭愁予的詩風細膩,情感豐沛,擅長運用散文化的語言及韻律,營造出雅致飄逸又極具東方魅力的風格。1968年赴美進修,此後的詩風雖然變化不大,但書寫主題則多為對生命的體悟和生活禪趣。

然而,少有人論及的是1960-1970年之間的作品,此段時間的作品卻是赴美前後的轉變期。其中,在早期詩作裡還有個容易被忽略的意象「山」,卻集中在此一時期大量出現。較不為人知的是,鄭愁予是登山好手,也是自1949年以來的台灣詩人中,最早大量書寫台灣山岳的詩人。

--

照片提供:許立德
圖像設計:小葵

--

◎ 小編賞析

在之前的〈卑亞南蕃社-南湖大山輯之二〉中已約略介紹一下「五嶽記」,這回便再來介紹一下,為何要以「五嶽記」為輯名?傳統漢文化圈的人所熟知的「五嶽」是「泰山、華山、衡山、恆山、嵩山」,但是在台灣的山岳界中也有五岳(嶽),分別是「雪山、南湖大山、玉山、秀姑巒山、北大武山」,另外與「大霸尖山、中央尖山、達芬尖山」合稱「五岳三尖」。但翻閱「五嶽記」,其中除了大屯山彙三首之外,其餘的系列分別是南湖大山輯、大霸尖山輯、玉山輯、雪山輯和大武山輯,與前述的台灣「五岳」有所出入,事實上,現在所稱的五岳是在訂定台灣山岳指標的百岳俱樂部時所定下來的,而在這之前還有較少人知的五嶽俱樂部,其成員就是五嶽記中的「南湖大山、大霸尖山、玉山、雪山、北大武山」。從年代來看,鄭愁予的五嶽記中,最晚完成的詩是在1966年,百岳俱樂部於1970年開始籌畫,但五嶽俱樂部卻是在1966年成立(籌畫期應該更早),是以鄭愁予在成輯的當時所知道的「五嶽」定當是五嶽俱樂部的五嶽,而且會用「嶽」而非「岳」,想來也應當是因此之故。

本詩是大霸尖山輯之一,描述的是攀登鹿場大山時所見所感,鹿場大山位在苗栗南庄與泰安的交界,在雪霸國家公園的邊界,清領時期因山下地區多鹿,因而得名,於1969年改名為樂山,鹿場大山海拔2360公尺,正處於盛行雲霧帶,林相以鐵杉林為主。

首句「許多竹 許多藍孩子的樅」指的正是鹿場大山的林相,樅樹指的應該是冷杉,但冷杉的生存海拔是在3000-3500公尺之間,此處的樅或許是詩人誤將鐵杉認作冷杉,也或許是用樅來代指杉木;藍孩子指的是樅的毬果,未成熟前呈藍紫色。詩人與隊友們走在鹿場大山的稜線(脊)上,用森林「擠瘦了脊」來形容,更顯稜線兩側的陡峭與山路之狹小;前三句中,從「許多」、「擠瘦」到「吃路」,層層進逼,把林相的茂密程度描寫得十分生動,讓人感到鹿場大山的森林不僅僅是繁盛,而且還有侵略的野性,給人壓力。

在盛行雲霧帶中,常有雷雨雲湧起,森林坐落在崖谷吐著雷聲,更讓登山者備感壓力。於是,詩人與隊友「踩路來 便被吞沒了」,而吞沒他們的不只是森林,還有雲霧。登山時被雲霧包圍,因為能見度極差,所以容易迷途,但是登山的路還是得走,因此第六句便寫到「便隨雷那麼懵憧地走出」,「懵憧」二字就把分不清楚方向的感覺表達無遺。走出「正是雲霧像海的地方」,表示詩人已經往上走,脫離了雲霧帶,因此才能看到雲海的樣子。

但也正是因為脫離了雲霧帶,才能開始找尋隊友的身影。「此刻 怎不見你帆紅的衫子」,「帆紅的衫子」指的是登山者的衣服,登山服多用帆布做成,比較耐磨,而顏色多用顯眼的橘色或紅色,易於被看見;但此時詩人卻看不到隊友的紅衫,表示可能隊友還未脫離雲霧帶(登山隊員之間不會緊鄰著走,往往會拉得比較長),被雲霧遮住了身影。於是在孤身一人看不到隊友的情況下,詩人開始揣想,隊友會不會已經走入雲海之中,用「帆紅的衫子」指稱登山隊友,同時又借「帆」和「雲海」的意象,將隊友的迷途比成船「航入」雲「海」寬大的懷袖之中,而懷袖也有將投入者包圍的意思,確是巧思。

「此痴身 已化為寒冷的島嶼」痴痴等待隊友的詩人孤立在雲海之上,就像孤島一樣,寒冷的原因不僅僅是在山上,且全身沾滿了霧露之故,更大的原因是因為不見隊友的孤獨。於是在舉目蒼茫之間,以「唇與唇守護」,此句有兩層涵義,一是因為寒冷而使嘴唇顫抖,以便取暖;另一層意思便是下兩句「惟呼暱名輕悄/互擊額際而成回聲」,透過聲音的呼喚來告知隊友自己是否平安與位置,同時也希望聽到隊友的聲音以便確認。為什麼要「惟呼暱名」呢?此處是有個登山禁忌的,登山者相信,在山上千萬不可呼喚在山上某某人的全名,最好稱暱名,否則那人會被魔神仔盯上而發生意外。在雲霧與雷聲中,呼喚就像輕悄悄的,不著邊際,唯有聲音被對方接收到,對方也發出回應才有確切感。此處的「互擊額際而成回聲」並非指真正的互相敲擊額頭,而是指呼聲敲擊額際,就像海豚那樣接收到對方的呼聲,然後發出回聲。

全詩雖然是寫登山的過程,但是將海洋的意象巧妙的運用在山岳詩裡面,這相當不容易,但鄭愁予寫來卻不著痕跡,想來是因為他有相當豐富的海洋經歷吧!而這一首〈鹿場大山〉和其他山岳詩相比,在主題上也是相當獨特的,大多數的山岳詩多寫登山時所看到的景色與心境,而如本詩以登山過程為書寫主題的卻是少數,可見鄭愁予書寫題材之細膩以及登山之用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