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最後的時刻到了
我沒有留下遺囑
只留下筆,給我的母親
我並不是英雄
在沒有英雄的年代裏,
我只想做一個人。
寧靜的地平線
分開了生者和死者的行列
我只能選擇天空
決不跪在地上
以顯出劊子手們的高大
好阻擋自由的風
從星星的彈孔中
將流出血紅的黎明
--
北島
原名趙振開,一九四九年生於北京,做過建築工人、編輯和自由撰稿人。和朋友於一九七八年在北京創辦文學雜誌《今天》。自一九八七年起,在歐美及香港多所大學教書或任駐校作家,其作品被譯成三十種文字,並獲得多個國際文學獎。
--
照片提供:鄭琬融
圖像設計:鄭琬融
--
此詩寫於1980年北京「民主牆」,為紀念遇羅克為文革時枉死的青年,因批判政執政當局而遭到批鬥,最後慘死於執政者的槍下,時僅二十七歲,文革後遇羅克才獲平反。因此要讀這首詩首先從詩人的經歷看起,詩人先後受到文革及六四運動影響,且因當時聯署聲援六四運動的學生而不見容於中國政府而流亡海外,詩人曾言:「作為詩人,不想和政治有什麼牽連。」,但卻常常對這件事情有諸多疑惑,一如在〈回答〉一詩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誌銘」,卑鄙何以通行而高尚卻只能死亡,「我不相信天是藍的/我不相信雷的回聲/我不相信夢是假的/我不相信死無報應。」詩人即使不想與政治有牽連,仍然在政治的黑暗面裡暗自掙扎,而這首宣告更能顯見出詩人對於中國邁向民主的這路途的失望,在詩裡提到了動盪不安的局面,想要「做一個人」都是困難,也僅僅只是為此而發聲,一段巷是平靜自白的口氣,陳訴著卑微的請求。
接下來場景拉到了眼界前「地平線」和「天空」,兩者同等渺茫但口氣已是堅決肯定,對於追求自由寧死不屈的精神,從未後悔那些為民主自由所付出的心力,然而當時的執政者這個「劊子手」卻還是獨裁專橫,阻擋了這陣自由的風。「星星的彈孔」以及「流出血紅的黎明」詩人知道在這此時流下的鮮血,終有一日能換來晴朗的黎明,也是詩人對於自由的中國還懷抱著最後一點點的希冀。
此刻香港佔中事件已被清場,讀起此詩更是讓遺憾,詩人的那句「我只想做一個人」格外地沉重,「We will be back,為民主、為自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