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14日 星期一

致未來,遙遠的生活——又名,致我們的鄉愁  ◎利文祺


 
我們花了大半輩子
等待這一個下午,在廚房準備晚餐
薄荷、洋甘菊,壺水緩慢燒開
起司散發出昨日腐朽的日子
蘋果在桌上滾動如恆星般永恆
而你喜愛的玻璃瓶以壺口
歡呼成一首水的歌
將你,或者是我完美地環繞
並在彼此的指尖逗留,成為星塵
將黃昏佈置成我們的幸福
 
我咀嚼瑞士德語的發音
並從你那學習,唸出
另一個民族的誕生
如「發源」,並說出「耕讀」
但我最擔憂的,莫過於那幽微的「鄉愁」
稱之為Heimweh的歧異詞
你到過台灣嗎?你聽過福爾摩沙嗎?
那裏有秀姑巒山,躺在太平洋的手臂
讓我的手臂也成為你的海岸
你將輕輕地踏在我身上
你見過海嗎?你看過無盡的海洋
在清晨浮出一群白色的海豚
以聲納翻譯神啓給島上的居民?
在更遠,更遠的地方
有人腳踏實地,指認山風海雨
開拓了小小的島我所喜愛——
我們將決定,更加認真地生活
是的,你願意和我一起生活嗎?
 
我們總以為世界是少女
向玫瑰的一吻,而非消逝的戰事
在遠方福爾摩沙的歷史
你願意認識我的歷史嗎?你願意
學習我的腔調,那屬於土土的
可笑的台灣國語?
我將成為你的新郎,在遲來的春天
將你妝點好,把你放在小教堂
那裏有琉森的藍和花蓮的綠
並在鴿子飛去的時候許下
永恆的靜默,撫摸你微笑金色的眉
並握緊你的手,直到所有客人轉身
離去,留下我倆
我們想起了大半輩子
等到的那一次下午,你說願意
嫁給我,那時壺水唱起了讚美歌
星辰在你的髮間發亮
你在歌唱
 
--
 
利文祺,1986年生,政治大學經濟系畢業,英國愛丁堡大學比較文學碩士,現於瑞士蘇黎世大學攻讀漢學博士,研究台灣詩歌。出版有詩集《划向天疆》、《哲學騎士》;翻譯《哈姆雷特》、《羅密歐與茱麗葉》、《暴風雨》。
 
--
 
美術設計:簡妤安
攝影來源:CC素材|kevin_xiao888 (@pixabay)
 
--
  
◎小編賞析
 
現居於瑞士求學的利文祺住在德語區,〈致未來,遙遠的生活〉這首詩或許暗示了他的生活經驗。
 
從「我們花了大半輩子/等待這一個下午」開頭,居家生活的氛圍讓第一段顯得很溫馨。兩個共同準備晚餐的人,從下午到黃昏,傳遞的食材都是滿滿的愛意。共同準備的晚餐,就像是兩人關係在下一個階段的隱喻。
 
第二段開始導入感情世界的實際面,揭曉了這一段感情關係中,來自不同國家的兩人身分。「但我最擔憂的,莫過於那幽微的『鄉愁』」畢竟國籍不同,文化即使不構成障礙,「我」所擔憂的何止鄉愁,卻只能以鄉愁為寄。「Heimweh」有鄉思或疼痛的意思,兩人下一步應當何去何從,對方是否願意將這份晚餐繼續做下去,都是隱藏在居家氛圍中的戲肉所在。而「我」選擇了坦誠地展示自己的故鄉(與疼痛的隱喻),最後直言不諱:是的,你願意和我一起生活嗎?
 

「我們」作為主詞,在第三段出現了。在這遙遠的生活中,包覆著「你願意」和「我將」,這兩個人的婚姻顯然是神聖的。詩的最後回歸到首段的廚房場景,是很平穩的寫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