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不放棄群山的輪廓
也不放棄我們
山崖盡可以傾倒
然而它不
多好,它們讓我知道
即使收回全部感官,一切仍在。
即使我縮進任何一枚無光的核。
我曾設想所有非透明的物體
都是大氣的痕跡
就像一種反復積累的雕刻
世界是負向的,而我周身
可以向胸腔中某個部位下陷
那時,我看看自己抽縮的肩胛骨
便如同從海水深處反向觀察一座山峰
世界可以忍受謊言
但它不證明
--
◎作者簡介
曹疏影,詩人,作家,哈爾濱人,曾居北京,現居香港。為北京大學文學學士,碩士,曾於義大利佩魯賈進修義大利語。寫有詩集《拉線木偶》、《茱萸箱》、散文集《虛齒記》、《翁布里亞的夏天》、童話小說集《和呼咪一起釣魚》。曾獲劉麗安詩歌獎、中國時報文學獎散文獎、香港中文文學獎等。
--
美術設計:許宸碩
攝影來源:Flickr c.c.|Elsa Chan (https://www.flickr.com/photos/19965721@N00/720664046/ ),原圖經旋轉後加上文字及Logo,以CC BY-SA方式分享(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sa/2.0/ )
--
◎小編賞析
我們常覺得詩是唯心的、是主觀的,從詩人這個主體看出去,世間的一切客體都可以被扭曲、塑造、重新定義。這樣的可塑性經常讓我們恐懼,仿佛一切眨眼就會變;這首詩正是在探討變與不變,被觀察的世界與觀察的自己是以什麼樣的方式相互聯繫。一切從安心開始,山是世界的隱喻,晨光照著群山與自己、山崖看來隨時要傾頹卻仍屹立。於是詩人感嘆「真好」,這樣的不變,令人安心。「即使收回全部感官,一切仍在。」世界並不會因為我閉眼遮耳而消失,我彷彿可以從這個世間分離,即使就這麼縮進無光的核(彷彿有黑洞的隱喻)也沒關係;然而接下來卻話鋒一轉,「世界是負向的」,萬化都是經由反覆風化而碰巧積累在這裡,就像不斷在內縮、向內探索的自己。當「我」以身體演繹這種塌陷,彷彿又在塌陷到極致的谷底(無光的核與黑洞的隱喻)重新見到了山峰,只是以反向的方式存在。看似與世界無關的我,身上卻確實留下了世界的聯繫。我是孤獨的,卻也與世界緊密相連。那或許才是真正的安心。唯有這樣的聯繫是不變的。即使自認再內向、再孤絕也無妨,即使隨意地觀察與扭曲也無妨,「世界可以忍受謊言/但它不證明」,那是多溫柔的包容,就像在說「不用擔心會怎樣的,錯就錯吧」,於是我們就繼續愉快地嬉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