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發現自己坐在醫學院的教室裡
我是卅年後
或隔世
的重讀生
:「醫學是一門天天進步
日新月異的學問……」其他科學
也是。也必定是——而我重新
拿起那些陌生
卻又幾分熟悉的課本,傳來一股熟悉的
厭惡感。放射物理。有機化學。高等微積分。
看著周圍年紀和我當年相仿的
醫學生們,同樣
聰明機伶,驕氣十足
(自以為)天縱英明且
言語譏諷——
當他們第一次撫摸著屍體時只有好奇
毫無悲憫;而我
(多年後)我我我終於懂得恐懼;身邊
硬殼精裝的解剖學
每年改版但人類
並未年年進化出新的器官。午夜了
我懶懶地懷疑著
並深深
進入那間燈光灰濛的小室——
心,肝,肺,胰,脾
陽具與膀胱
一一分開存放甕中
我看見
解剖檯上我正切開我的腦葉
讓其中累世收藏的陳舊知識
不斷如濃黃的體液流出
流出,汙染了整部人類醫學史……
直到
我逐漸覺察
這,是一個夢
一個脫水,風乾,福馬林的夢
「那,就讓我的腦葉
成為下一版教科書裡
嶄新的句子……」
當我醒來在地球這一側
徹底明白醫學的無能,沉緩與遲重——
「好,讓我回到無知的醫學系新生那一天,」
想到或許
這是挽救噩夢
的另一種可能的方式……
--
◎作者簡介
陳克華,1961年生於臺灣花蓮,臺北醫學院畢業,美國哈佛醫學院博士後研究員。曾參與「北極星詩社」,並曾任《現代詩》主編。榮總眼科主治醫師;陽明大學、輔仁大學,臺北醫學大學副教授。曾獲中國時報新詩獎、聯合報文學獎詩獎、全國學生文學獎、金鼎獎最佳歌詞獎、中國時報青年百傑獎、陽光詩獎、中國新詩學會「年度傑出詩人獎」、文薈獎等獎項。文字出版有詩集,小說集,散文集等近四十冊,有聲出版則有「凝視(陳克華詩歌吟唱專輯)」(巨禮文化),近年更從事視覺藝術創作,舉辦多次展覽並獲獎。近年來並有日文,德文版詩集出版。
--
美術設計:簡妤安
攝影來源:CC0|geudki (@pixabay)
--
◎小編宇路賞析
本詩收錄於《2016臺灣詩選》(二魚文化出版)。詩以夢境描寫在醫學院唸書的經過與感悟。在年度詩選中,本詩的主題是對知識學習的體悟反思,是較為特別的題材。在眾多以抒情、寫景、寫物或事件等現代詩當中也算是較少見的。
從一開始所呈現的人物場景(坐在醫學院教室裡的重讀生),再現了時空,讓讀者較容易進入詩所描寫的氛圍。以教授的口吻說:「醫學是……」述說一種對醫學和其他科學的觀點,看似非常地客觀但未有反思。然而在課本與同學之間,他感受到的是一種「厭惡感」,呈現出他與知識學習的疏離,我認為這是一種異化,而產生情感面的排斥。當其他人沒有悲憫地撫摸屍體,他卻在多年後才終於恐懼,代表他經過學習後,對生命有了新的體會(例如敬畏之情)。
詩中又對「知識日新月異」這件事進行思考,固然經由研究,永遠都會有新的發現,但並非是由於人本身的改變所造成的。如果沒有不斷地學習,正如詩中所說,只是「累世收藏的陳舊知識」罷了。「讓我的腦葉/成為下一版教科書裡/嶄新的句子」這句表現出他想要對醫學有所貢獻的心,但同時也無奈於「明白醫學的無能,沉緩與遲重」。
作者以「噩夢」來形容他對這一門科學的學習過程,然而如果重來一遍,「回到無知的醫學新生那一天」,會不會好一點?他說這或許是挽救的另一種可能方式,但並未有正確答案。這首詩以作者本身為醫生的眼光,提出一種醫學人文式的思考,我認為也是在批判醫學研究者與學生,應該將醫學回到對「人」的關懷。
--
【@二魚文化 抽獎贈書活動】
本週活動將每天抽出一位讀者,贈送《2016臺灣詩選》一本,只要符合以下條件即可參加抽獎!
1.到二魚文化粉絲專頁按讚
2.在本篇貼文留言你最喜歡的一首詩和作者,留言格式如下:
我最歡的詩是 (詩題)/(作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