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居濱有一隻貓 ◎蔡牧希
⠀
貓從來
不問眼淚來處
不問為何磨蹭額際
緊緊抱住他如浮木求生
⠀
不問悲傷為何抽絲
如毛線纏繞你食指與我無名指
不問風為何停格
⠀
貓只端詳
誰廢話之後搖擺成一個廢物
吠醒一個星球的寂寞
⠀
貓只呼嚕
掀翻眼簾之後
又歪頸依偎說不出的人類脆弱
⠀
俯視幽深峻谷
夢如轆轤汲滿一個又一個夜
⠀
-
⠀
◎作者簡介
⠀
蔡牧希,經常在文字裡躲雨。嘗試把日子寫成詩,將感慨說成故事。喜歡京都與瀨戶內海。(來自作者Threads)
⠀
-
⠀
◎小編 林宇軒 賞析
⠀
「詩人」似乎對貓咪有著奇妙的情感,歷來書寫貓咪的詩作數量非常之多,以下略舉幾例:陳延禎寫「我和我的貓一起睡著」、嚴瀚欽寫「腳印開出花朵」、隱匿寫「貓咪在手心裡留下的傷痕/意外地/延長了生命線」,楊佳嫻則寫「貓毛般的雨啊/飛過來沾住/你煮的咖啡總是不夠/燙,不能化解/心腹底/我糾結的毛團」。從蔡牧希〈新居濱有一隻貓〉的題目閱讀起,可以推測這首詩也許是作者赴日旅行時,碰見貓咪有所感而寫下的作品。整首詩分為五節,透過「不問」和「只」的對照來完成對貓咪的描述,結構清晰可辨。
⠀
貓咪能夠如何被書寫?在這首詩中,作者從貓咪的行為切入觀察,展現出牠不關心而只「端詳」和「呼嚕」的樣貌。值得玩味的是,這種不過度涉入人類情感的距離,反而恰好展現出療癒人心脆弱的功效。整首詩收束在「幽深峻谷」和「夢」虛實相映的場景——前者一方面可以對應新居濱的地貌,同時也能指涉人生旅途中的低潮時刻;後者則寓意所有悲歡離合都像一場夢,也帶出了夢與醒之間的辯證,存在多種解讀的可能。當眼前的畫面是幽深峻谷,有貓相伴的時光在作者筆下成為了夢、成為了汲水的轆轤,讓無數的夜晚得以圓滿。
⠀
雖然看似針對貓咪進行書寫,但這首〈新居濱有一隻貓〉詩中還有各出現一次的「我」、「你」和「他」,讓人不禁思索:三人和貓的關係為何?「他」是新居濱貓咪的主人嗎?或者「他」是路過的旅客?「我」和「你」之間又為什麼會悲傷?詩作又之外暗藏什麼故事?也或許,一切就如詩中所述「說不出的人類脆弱」而不好直接、明白地道出。陳育虹曾說過「詩是一隻靦腆的貓,該躲藏時知道怎麼躲。」要讀者們深入探討文本背後的內幕,實在是一件太強人所難的事,不如看貓咪呼嚕。
⠀
#林宇軒 #蔡牧希 #貓 #同仁詩選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
文字編輯:宇軒
美術設計:李昱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