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9日 星期三

一代人 ◎韓祺疇



一代人 ◎韓祺疇

也可能是,一袋人

浮置在海面

像皺褶的啞焰

是你出門五分鐘路程以內

就能購來的黑色膠袋

為此,你禱告

不要是認識的人

就好。

 ⠀

- 

 ⠀

◎作者簡介

韓祺疇,畢業於嶺南大學中文系、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創作組)藝術碩士M.F.A。 出版詩集《誤認晨曦》、小説《虛風構雨》,曾任記者,現為自由文字工作者,撰寫訪問及文學評論,並教授文學及創意寫作課程。

 ⠀

◎小編 #雙雙 賞析

「一代人」讓我們想到那首有名的短詩:「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一代人〉),沒有句號,如果這也能釋出意義的話,可以說是「光明」延伸向紙的淨白無瑕,芳澤無加,是一種開放遼闊、比如Les Misérables(2012)的那種結局,一如「人」的量詞「代」之所昭示。

祺疇此〈一代人〉不同彼〈一代人〉,詩在第一行便回絕了開放遼闊的可能——「一袋人」,要麼是一堆(代)人被裝進袋子——那便是一個隱喻;要麼是變成一堆的人被裝進袋子——如果不向著這種「稍為」血腥恐怖的方面想,便難以描繪「一袋人」的景象,不過,先不說這個,先說這首詩讓我想到的一篇小說:韓國作家金愛爛的〈我去便利店〉。

「便利店裡來往著很多人。他们都是誰呢?具體情況不得而知,不過都是有故事的人。〔⋯⋯〕可是我們互不相識。這還沒有成為習慣。」(引自徐麗紅譯本)小說中的「我」迴避所有熟悉,只要被店員搭多於必要的話就會換一家便利店去,反正便利店多得如何處無芳草,「你禱告/不要是認識的人/就好。」如同主角會做的事。便利店,「出門五分鐘路程」;「黑色膠袋」,挾帶隱藏的意圖;詩中最耐人尋味的詞語,「啞焰」,黑色膠袋動態的蒼老、與烏鴉同質的不祥,在不可能發生燃燒的海面上,鬼火煙視媚行⋯⋯至此,我才發現,即使一開始便有「迴避所有熟悉」的意圖:迴避把「一袋人」直接等同字面意思、作為「景象」來解讀,而把「一袋人」看成一種隱喻(metaphor),它還是會自動變形(metamorphose)——向著「血腥恐怖的方面」,猶水之就下。

於是,即使東拉西扯,到頭來哪裡都不曾抵達:〈一代人〉的「黑夜」、Les Misérables的六月暴動、〈我去便利店〉的「我意識到自己也是可以殺人的人」、「啞焰」的烏鴉與鬼火,在〈一代人〉之下總是反覆讓我想起相同的夢。正如村上春樹《黑夜之後》裡面,那句莫名其妙地來自便利店貨架上,手提電話裡傳來的那句話:「你逃不了的。」也許這就是我們——香港後2019的一代人之為「一代人」、如若被收集、被裝進袋子的某種理由吧。

文編:雙雙(@doubl_eve)

美編:江襄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