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 ◎王姿雯
九月,有隻認識的貓死了
我曾和她
說過幾回話
在摩托車坐墊上,她舔了舔手說
當藝術家,被希望控制
是件絕望的事
八月,想成為死者
在退溫的夜間馬路上
躺下聽履帶聲
歷史要開來了,歷史會將生活
輾成碎碎的
不曾年輕的你,活成了幽靈
不曾年老的你,死成一個堂堂正正的人
即便日落在提早
來不及提前下車的人
逕直駛入黑暗
我會學著讓恐懼報數
在最空虛的一片土地
鑿一口深深的井
往井裡喊你
七月的名字
--
◎作者簡介
王姿雯
九月,有隻認識的貓死了
我曾和她
說過幾回話
在摩托車坐墊上,她舔了舔手說
當藝術家,被希望控制
是件絕望的事
八月,想成為死者
在退溫的夜間馬路上
躺下聽履帶聲
歷史要開來了,歷史會將生活
輾成碎碎的
不曾年輕的你,活成了幽靈
不曾年老的你,死成一個堂堂正正的人
即便日落在提早
來不及提前下車的人
逕直駛入黑暗
我會學著讓恐懼報數
在最空虛的一片土地
鑿一口深深的井
往井裡喊你
七月的名字
--
◎作者簡介
王姿雯
台南人,台北生活。台大外文系、英國華威大學文學碩士,曾獲林榮三文學獎、台北文學獎、葉紅女性詩獎等。
--
◎小編宣頤賞析
這是一首以哀悼、死亡與深刻的執念為核心的詩。詩人的語言平淡、溫和而確信,沒有辯駁,也沒有懷疑。詩人使用如同以實線畫圓圈起的純粹、堅實的表述,卻讓悼念與哀傷的質地更加緻密、尾韻沉實。
詩體以結局作為開端,以平靜而日常的語言,寫九月時,有貓死去了。在那之前的貓的自白,探討了人在存活於世時,面對生命的不可抗、破損與消逝的不可復還,卻仍無法拒絕希望,乃至被希望束縛、無從解脫的悲哀。第二段的語言有如灰燼。時序回到八月,那時,詩人對存留已無力眷戀。退溫的馬路涼冷,夜間黯淡無光,詩人躺在那裡,以童真的語調,敘寫對即將來臨的死亡的欣然與盼望。車子是沒有履帶的,只有更大型的、更毀滅性的器械才有。詩人用歷史來寫即將開來、帶來生命的破碎與終結的器械,是因為正是個人過往的總和、個人的歷史,引發了個人最終的滅亡。
第三段從日落的提早開始,黑暗的時刻提前到來,來不及下車的人無一倖免。在這三句之中,可以看見個體的毀滅,其實也是不同時代、不同經歷的眾多人的毀滅,並在這世界上恆常發生。場景由此轉入虛幻,恐懼成為一種具有生命的實體,詩人希望將它化約、節制,成為具有規則與秩序的、更加緩和的物種。最空虛的土地其實並不真實存在,而是詩人的靈魂深處,最孤立、最黑暗,也最崩潰的一方荒野。詩人承諾挖掘的那一口井,是盡頭未知、有去無回的一座深淵。他將過去的、已逝去的名姓往其中吶喊,自此便成為靈魂的一部份,無法掏挖,也無法去除。這樣的行為所代表的,是深刻入骨的執念。
整體結構上,本詩採用倒敘法,從九月開始回溯,一直逆反到七月。相對於順序法,這樣的手法更適合用於打破視覺上的因果觀念。結構完整的詩作,透過段落之間相互貫穿的連結性,能夠以暗示的方式,引發效力比順序感更加強烈的感受:宿命感。首段的貓之死,與第二段生活的破碎連結,體驗過對死亡的願望的詩人,在活著的下一個月見證了未能在相似體驗中倖存的結果--死亡;第二段的滅亡與末段的執念連結,對於生活、生命與希望的種種深沉的執念,造成了個人失去對生的慾望,轉而「想成為死者」;而末段的執念又與首段連結--「被希望控制,是件絕望的事」,如此的絕望最終引發了詩人所見證的貓之死。每一段的核心如鐵鍊般相互捆鎖,事件的輪轉有如宿命,即便時序逆轉,因果仍舊恆常,命運變無所變。
值得一提的是,七月本為陽光和暖的夏日,與全詩哀戚、黯淡、溫涼的語言對反,卻被詩人以此做結。衝突的意象並沒有削減詩作的張力,反而在美好與滅絕的共存中,更顯絕望與拯救的不可得。
--
美術設計:Peiwen
圖片來源:Peiwen
#王姿雯 #入秋 #我會學著讓恐懼報數 #憂鬱之秋 #季節 #七年級詩人 #倒敘 #絕望 #哀悼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
◎小編宣頤賞析
這是一首以哀悼、死亡與深刻的執念為核心的詩。詩人的語言平淡、溫和而確信,沒有辯駁,也沒有懷疑。詩人使用如同以實線畫圓圈起的純粹、堅實的表述,卻讓悼念與哀傷的質地更加緻密、尾韻沉實。
詩體以結局作為開端,以平靜而日常的語言,寫九月時,有貓死去了。在那之前的貓的自白,探討了人在存活於世時,面對生命的不可抗、破損與消逝的不可復還,卻仍無法拒絕希望,乃至被希望束縛、無從解脫的悲哀。第二段的語言有如灰燼。時序回到八月,那時,詩人對存留已無力眷戀。退溫的馬路涼冷,夜間黯淡無光,詩人躺在那裡,以童真的語調,敘寫對即將來臨的死亡的欣然與盼望。車子是沒有履帶的,只有更大型的、更毀滅性的器械才有。詩人用歷史來寫即將開來、帶來生命的破碎與終結的器械,是因為正是個人過往的總和、個人的歷史,引發了個人最終的滅亡。
第三段從日落的提早開始,黑暗的時刻提前到來,來不及下車的人無一倖免。在這三句之中,可以看見個體的毀滅,其實也是不同時代、不同經歷的眾多人的毀滅,並在這世界上恆常發生。場景由此轉入虛幻,恐懼成為一種具有生命的實體,詩人希望將它化約、節制,成為具有規則與秩序的、更加緩和的物種。最空虛的土地其實並不真實存在,而是詩人的靈魂深處,最孤立、最黑暗,也最崩潰的一方荒野。詩人承諾挖掘的那一口井,是盡頭未知、有去無回的一座深淵。他將過去的、已逝去的名姓往其中吶喊,自此便成為靈魂的一部份,無法掏挖,也無法去除。這樣的行為所代表的,是深刻入骨的執念。
整體結構上,本詩採用倒敘法,從九月開始回溯,一直逆反到七月。相對於順序法,這樣的手法更適合用於打破視覺上的因果觀念。結構完整的詩作,透過段落之間相互貫穿的連結性,能夠以暗示的方式,引發效力比順序感更加強烈的感受:宿命感。首段的貓之死,與第二段生活的破碎連結,體驗過對死亡的願望的詩人,在活著的下一個月見證了未能在相似體驗中倖存的結果--死亡;第二段的滅亡與末段的執念連結,對於生活、生命與希望的種種深沉的執念,造成了個人失去對生的慾望,轉而「想成為死者」;而末段的執念又與首段連結--「被希望控制,是件絕望的事」,如此的絕望最終引發了詩人所見證的貓之死。每一段的核心如鐵鍊般相互捆鎖,事件的輪轉有如宿命,即便時序逆轉,因果仍舊恆常,命運變無所變。
值得一提的是,七月本為陽光和暖的夏日,與全詩哀戚、黯淡、溫涼的語言對反,卻被詩人以此做結。衝突的意象並沒有削減詩作的張力,反而在美好與滅絕的共存中,更顯絕望與拯救的不可得。
--
美術設計:Peiwen
圖片來源:Peiwen
#王姿雯 #入秋 #我會學著讓恐懼報數 #憂鬱之秋 #季節 #七年級詩人 #倒敘 #絕望 #哀悼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