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12日 星期二

決定(11) ◎Boris A. Novak 奚密譯


決定(11) ◎#Boris A. Novak #奚密譯
 
兩個字之間
選擇安靜的那個。
 
字和沈默之間
選擇聆聽。
 
兩本書之間
選擇積灰厚的那本。
 
天地之間
選擇一隻鳥。
 
兩隻動物之間
選擇更需要你的那隻。
 
兩個孩子之間
選擇兩者。
 
大惡和小惡之間
不去選擇。
 
希望和絕望之間
選擇希望:
因為它更難以忍受。
 
 
原文:
Between two words
choose the quieter one.
 
Between word and silence
choose listening.
 
Between two books
choose the dustier one.
 
Between the earth and the sky
choose a bird.
 
Between two animals
choose the one who needs you more.
 
Between two children
choose both.
 
Between the lesser and the bigger evil
choose neither.
 
Between hope and despair
choose hope:
it will be harder to bear.
 
 
--
 
◎作者簡介
 
Boris A. Novak (born 3 December 1953) is a Slovene poet, dramaturge and editor.[1]生於1953年12月3日,斯洛維尼亞人,詩人、劇作家與編輯。
 
Novak於1953年生於貝爾格勒(南斯拉夫首都)並渡過童年。高中時轉至盧布爾雅那(斯洛維尼亞首都)就讀,並在盧布爾雅那大學主修比較文學與哲學。畢業後於斯洛維尼亞國家劇院擔任劇作家,並於大學擔任講師。他長期關懷人權議題,並於2002年被選為國際筆會的副主席。曾在1984年以《1001 stih》(1001 verses)獲得Prešeren Foundation Award,並於1995年以Mojster nespečnosti (Master of Insomnia)獲得Jenko Award。
 
(以上簡介譯自維基百科)
 
--
 
美術設計:許宸碩
攝影來源:許宸碩
 
--
  
◎小編賞析
 
  一個人的「選擇」經常比任何形容詞更能誠實地表露出他的真面目,寫小說是這樣,現實也是如此。於是詩中藉由一連串選擇來定義自己,他是怎樣的人,或者(如果你認同他的話)一名創作者該當如何,言簡卻意深。
 
  此外,每一段雖看似各自分散且獨立,仔細閱讀卻又好似有條幽微的線將段落串連成篇。第一段是字,然後是字與沈默,很自然會讓人想到書,書本會讓人想到天地,打開的書也讓人想到鳥,從鳥想到動物,動物推到人,讓人有別於其他動物最鮮明的特質是惡,而惡也和絕望與希望互為因果。即使看似如此簡單,仍藏了些巧思與編排。只是順順地讀過去或許不會發現,但有時單是「讀起來很順」的背後,就暗示了作者做了些什麼,才造成這樣的效果。
 
  很想說剩下的大家自己看就好。但難得聊到,多聊一些小編個人的心得。
 
  「兩個字之間/選擇安靜的那個。」亦即所謂的節制。對創作者而言,節制是重要卻困難的事,因為他們經常如此熱切地想說清楚,甚至怕你不懂,不惜大肆渲染——然而那往往對於作品的品質並無幫助。如果能靜靜地說完,就別大肆張揚。每個聲音都該用在刀口上,有收有放才有緩急之分;有節制也才有優雅。「字和沈默之間/選擇聆聽。」聆聽自然是創作者最重要的基本功。「兩本書之間/選擇積灰厚的那本。」很多厲害的創作者會說,要變強,就不能只看那些大家都看的書。獨門武功從何而來?如何見人所未見?如何向讀者展示奇景?從選擇大家不那麼常看的書開始吧。
 
  「天地之間/選擇一隻鳥。」這句話解釋的可能太多,「須選擇視野更遼闊的位置」、「須跳脫既定框架(以大地與高空為喻),並翱翔其間」、「須選擇獨自飛行,自由的同時就得習慣孤獨」⋯⋯大家隨意。「兩隻動物之間/選擇更需要你的那隻。」⋯⋯請以領養代替購買?「兩個孩子之間/選擇兩者。」然而孩子是不能被放棄的。
 
  「大惡和小惡之間/不去選擇。」有些分際,不容妥協。
 
  最精彩的自然是末段的變奏,在上述一連串「選擇,然後不解釋」之後,終於多了一句,並給了個解釋:「希望和絕望之間/選擇希望:/因為它更難以忍受。」雖然看似有解釋,卻沒有限縮詮釋的可能性。我個人傾向的解讀是:當你有雙夠敏銳的眼睛,要感到絕望就是一件太容易的事。因為世上有那麼多看似無解的難題,導致絕望看來是如此吸引人。直接放棄多輕鬆啊,斷言已經沒救了、然後逃亡或等死,多簡單明快;但正因如此,如果創作者仍對自己有所要求,就不該這麼輕易地放過自己。這當然不是說要邁向另一極端,所謂失控的正向思考;而是在不失去敏銳的同時,也不放棄希望,儘管這樣的道路更難以忍受。特別當你明知事情困難,卻仍不放棄希望,那就同時意味著未來很可能要承擔更深沈的失落與破滅;或許找尋了半天,最後依舊只是確認了「很抱歉,真的沒有更好的結果」;然而創作本是旅途,最終到了哪裡只是旅途的一小部份;而途中每一步的追索、觀察、推演與思辯都不會是浪費的,那才是「深度」的來源。而不是直接抄隔壁某大師的解答,然後換個包裝就覺得自己也很深,那終究只會變成贗品了。正因為感到絕望很簡單,在那樣的處境裡保持希望才更珍貴,也更困難;因而,值得一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