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18日 星期一
致天使 ◎楊牧
[利文祺專欄 ▍文學騎士歷險記]
致天使 ◎楊牧
風暴始終沒有成型,曳尾
跌撞入海。失約的天使
看我茶几上一封潦草的寫完的信
隔行都是感慨
取代現實強制
不忍的嘆息。我以為可以
在你的聲勢裏收筆
但不知道為甚麼
以為可以
透過枯萎的鐵欄杆思想
凡事變得瑣碎。去年的
水痕殘留在冥漠的空間
我的視線褭褭非常疲倦
天使——倘若你不能以神聖光榮的心
體認這織錦綿密的文字是血,是淚
我懇求憐憫
天使,倘若你已決定拋棄我
告訴我那些我曾經追尋並以為擁有過的
反而是任意游移隨時可以轉向的,如
低氣壓凝聚的風暴不一定成型
倘若你不能以持久,永遠的專注閱讀
解構我的生死
--
美術設計:旅臺小子
攝影來源:PIXABAY | DigitalDesigner
--
◎小編利文祺賞析
若將〈致天使〉放在整本詩集《時光命題》的脈絡之下,能發現更深刻的意涵。此時期的楊牧沉浸在世紀末情懷中,這樣的末世論,將時間視為直線朝向終點行進,楊牧因此認為理想主義不再,「縱使太陽這樣升起」,且「二十一世紀只會比這即將逝去的舊世紀更壞」,在這樣的幻滅感的前提之下,若將詩中的「天使」視為彌賽亞一般地到來,也就能理解為敘述者何以救贖的心態懇求憐憫。
德希達在《馬克思的幽靈》提到末世論之下,彌賽亞將到來,那是一種沒有宗教的想法,他稱之為「無宗教意味的彌賽亞主義」(messianism without religion)。德希達的彌賽亞,乃為「絕對他者」、抑或「民主到來」(democracy-to-come)的代名詞,也提示讀者等待之重要。楊牧的天使,或許如那位彌賽亞,卻不是德希達文本中的政治關懷,而是寫作如何得到救贖。這首詩首先提到天使或許將到來,詩人本以為可以透過其聲勢「收筆」,然而天使失約,「彌賽亞的承諾」(a messianic promise)並未兌現,創作也因為沒有救贖而顯得「枯萎」、「瑣碎」。詩人因此向天使呼喊:「倘若你不能以神聖光榮的心/體認這織錦綿密的文字是血,是淚/我懇求憐憫」。
第三節表露了詩人的絕望。天使已離他而去,此時詩人認為,那些「曾經追尋」的創作過程以及「以為擁有過」的作品,可以隨時被打翻、否決,如同那風暴沒有成型,天使也並未到來。天使不願瞭解我的作品,那以「我的生死」淬煉的詩歌。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