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總是在想,逐字翻譯的起源是什麼時候。我們現在對逐字翻譯都很着迷;事實上,很多人只接受逐字翻譯的作品,因為我們都想很公平地處理每個人的作品。」
波赫士的這段話或許點出了許多人的心聲:文學的翻譯可能嗎?當我們提出這個問題時,我們想問的其實是,翻譯後的作品有辦法完整傳達出原作者想表達的意涵嗎?
在不同文類的翻譯中,又以詩歌特別容易遭受到這樣的質疑,作為「縫隙」較大的文體,翻譯家如何能精準捕抓原詩中的曖曖之處,並以另一種語言還原出來呢?
不如轉換個想法,將翻譯作品看作是原作者與翻譯家的共同創作。翻譯家以自己的所學、所經歷的生活來詮釋解讀作品,像是一位音樂家去演繹他人的樂譜,如果我們能接受不同的樂者對同一篇樂章不同的表現方式,為何卻質疑翻譯家不夠理解原著呢?
「翻譯的優劣其實應該就是由文字的使用來衡量,不過情形卻從來不是如此。」
讓我們回到翻譯後的詩本身,來看看每一位翻譯家如何去詮釋不同的作品,亦或是同一部作品上不同的譯法。在本月外文詩的主題中,讓我們透過翻譯家的「舌頭」來聆聽不同語言的詩人的聲音。
第一週從我們最熟悉也最陌生的地方開始,「最近的天空」介紹亞洲地區的外文詩;接著介紹「諾貝爾文學獎詩人」,帶領大家認識獲得文學最高榮耀之一的詩人們;「服喪者的素描」面對人類永遠的母題——死亡,詩人書寫的動力永不耗竭;最後一週「動物的眼睛」藉由動物的眼睛去發現,世界並不只是人所佔據的地方,從來都不是。
希望大家能在這個月的主題中,發現一首你從沒聽過的詩。
--
美術設計:沛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