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3日 星期五

夏日之戀 ◎皓瑋




夏日之戀 ◎皓瑋

陣雨裡彩劵行
排在前面的陌生人選出了
我本來要選的號碼
19、30、07、26、45、38
為此我跟蹤他
為了取回本來應該屬於我的
我意外看見他上了我曾經上過的
人與車,交頭親吻。竟然
他託付終身的是千萬人中我曾
隨意約過一晚的人(顯然是雨水的
百密一疏。)如今
相視,對笑,惋惜
命運總是隨意射偏了擦肩而過的
才明白那是靶心
(今後對獎日感到
全然的慷慨)
我交換了全部的瞭然
明白我們三人其中一人
只要現在,慢慢
將我的銀漆刮開
就可以兌換到我本來
注定與幸福
相遇的一生

——

◎作者介紹

皓瑋,本名蕭皓瑋,1994 年生。曾獲周夢蝶、台積電學生、時報文學獎、林榮三文學獎等,著有詩集《小敘事》

——

◎小編修慧/@poemfife 賞析

敘事詩最古典、最基礎的源頭正是西方史詩,古希臘的詩人將創世神話、人神故事,記載於詩行中,成為人類歷史上最早的敘事詩。

然而,在都市化、工業化的當代,敘事詩逐漸演化出另一種模式:在匿名又疏離的都市環境中,人與人的關係變得曖昧模糊,因而能製造出某種情節的張力。這首宛如推理小說、帶有平行世界觀的〈夏日之戀〉,就是「都市敘事詩」非常好的例子。

|情節解析:搶劫犯 B 與被搶的 A|

如果我們用解析小說的方式來解析這首詩,詩中有三個角色:敘事者(也就是詩中的「我」,下文中我用 A 代稱)、在彩券行排在敘事者前面的那個人(用 B 代稱)、跟敘事者約過一晚的人(C)。

這則故事也很簡單,A 在排隊買大樂透,已經想好號碼了,結果排他前面的 B 把他想要的號碼統統選走。A 尾隨 B,發現 B 上了 C 的車,C 是曾經跟 A 約過一次的炮友,A 和 C 只有非常短暫的肉體關係,B 卻能和 C 擁有長期的情侶關係。

實際的敘事故事到這裡結束,但在詩的後半段,心有不甘的 A 開始了一系列的假想。從 A 的角度來說,B「搶了」他兩次,一次搶走他的樂透號碼、一次搶走他和炮友的幾會。因此,A 不斷強調,他「本來」有著幸福的一生,卻因為「慷慨」地讓給了 B,而使自己成為「命運射偏的靶心」。

|都市詩:大量製造的個體相互錯位|

但為什麼我會說這首詩是首「都市詩」?因為 A 與 B 的互相錯位,正都是都市化後的產物。

詩中的敘事者,因為太過深情(也可能是太過悲情),似乎病態地相信一件事:他和 B 是可以互相替代的。而這種一個人可以跟人互相替代,正是工業化、都市化後才可能衍生的想像。

當人們習慣了大量製造而一模一樣的商品,才開始發覺事物是可以互相替代的。在匿名而疏離的都市,你與同學穿著一模一樣的制服、你跟同事被安上格式類似的員工號碼、你與鄰居住在格局一模一樣的公寓,因為在巨大的社會體制下,我們都被以相同的方式歸訓,每個人的異質特色逐漸被模糊,人也才開始思考「我會不會只是他人的替身」。

因此,這首詩形式上,確實符合敘事詩的要素,有一定的情節。但在內容上,我更頃向把他歸類為都市詩,詩中人的疏離、人的同質性,無形中顯示了工業化、都市化後的生活概念。

|小補充|

大家看過今敏的《藍色恐懼》跟《妄想代理人》嗎?這首詩中,A 和 B 互為替代的感覺,就很像這兩部作品中的替身。

另外,在詩中思考自己與他人的替代性,波蘭詩人辛波絲卡也曾寫過。她以人來人往、充滿疏離感的〈車站〉為題,創作過類似的詩,內容跟〈夏日之戀〉有太多可以扣連、呼應的地方,連結在這,大家也可以去比較一下
https://www.ptt.cc/bbs/poem/M.1383754745.A.D56.html

——

美術設計:蕪
https://www.instagram.com/wu.55555/

皓瑋 #夏日之戀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敘事詩 #都市詩 #都市化 #工業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