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24日 星期五

一位在加護病房的老人 ◎黃春明


 


一位在加護病房的老人 ◎黃春明

那位老人在加護病房
當透明的塑膠管,變成他
外在的氣管、食道、尿管和血管
夢與回憶的混淆使他陷入迷惘

他騎著竹馬來到加護病房
往返跑了好幾趟
他重生了好幾回
豈止三生
故鄉是一隻遙遠的搖籃
儘管他學貓的腳步移近
在舉手叩門之前
母親總是先開口:
「你回來了。」
在深夜他捧著螢火回家
在舉手叩門之前
母親又先開口:
「你回來了。」

在遙遠的故鄉
仍然可以聽到兒歌和母親的鼻息
還有荒野中的鳥叫和蟲鳴
都成為萬籟
他悄悄地在門口徘徊又徘徊
門裡的母親又先開口:
「外頭很冷,還不快點進來。」
外頭真的很冷很冷


◎作者簡介

黃春明,臺灣宜蘭人。曾任小學教師、記者、廣告企劃、導演等職。近年專事寫作。曾獲吳三連文學獎、國家文藝獎、時報文學獎、東元獎、噶瑪蘭獎及行政院文化獎、總統文化獎等。現為《九彎十八拐》雜誌發行人、黃大魚兒童劇團團長。著有小說《看海的日子》、《兒子的大玩偶》、《莎喲娜啦.再見》、《放生》、《沒有時刻的月臺》、《跟著寶貝兒走》、《秀琴,這個愛笑的女孩》等;散文《等待一朵花的名字》、《九彎十八拐》、《大便老師》、《毛毛有話》;文學漫畫《王善壽與牛進》;童話繪本《小駝背》、《我是貓也》、《短鼻象》、《愛吃糖的皇帝》、《小麻雀.稻草人》等;詩集《零零落落》。(改自詩集《零零落落》作者簡介)


◎小編 #林宇軒 賞析

以小說聞名的臺灣鄉土文學作家黃春明,在2022年由聯合文學推出第一本詩集《零零落落》。詩集中的作品絕大多數於三大報(自由副刊、聯合副刊、中時人間副刊)刊登過;不同於其他詩作,本次選介的這首〈一位在加護病房的老人〉是黃春明寫於1999年,過去未曾公開發表的作品。

在這首詩中,可以明顯觀察到黃春明嫻熟運用小說的敘事策略。詩中僅有兩個角色:「他」(那位老人)與「母親」,透過母親的三次發話而形成一個穩定的結構。雖然三次的發話姿態都散發著理解、包容的態度,但母親卻是在不同的情境下說出這些話;而無論「他」是落魄或者徬徨,母親都能在還未看到的情況下先一步知道「自己的孩子在門外」,由此也形塑出了「母親」知曉孩子一切的溫暖形象。

然而,若我們回頭檢視詩題與第一節,會發現這首詩其實是由「兩層疊加的敘事結構」所組成。分為三節的詩作,所有情境發生在「加護病房」當中,二、三節「他」與「母親」的互動僅僅是第一節「夢與回憶的混淆」,甚至讓「他」可以超現實地脫離自己躺在加護病房中的肉身,變出另一個分身「騎著竹馬來到加護病房」,甚至「往返跑了好幾趟」。對照現實世界外在的「插管」處境,內心的夢與回憶讓詩中的「他」獲得了「重生」的機會,敘事的設計因為這種曲折而顯得深刻。

從敘事文本的角度來拆解,這是一首關於親情與回憶詩。儘管詩題是「一位在加護病房的老人」,但「疾病」與「高齡」議題在這首詩中並不是敘事的主軸,只是作為一種附加的設定,讓「他」與「母親」之間的親情與回憶更顯深刻而動人。試想,一位「老人」與「他的母親」的故事,或者是「一位在加護病房的老人」與「他的母親」的故事,都會比「他」與「母親」的角色設定,更能讓讀者感受到豐富的情感表現。

透過回憶與現實的雙層敘事結構,黃春明在這首詩中所採取、設計的策略,成功地形塑出詩中人物的鮮明性格,由敘事本身引導詩意的發生。若要說這首詩最動人的詩句,便是立基於前面母親兩次「你回來了」的第三次「外頭很冷,還不快點進來」。詩末母親所說的「外頭很冷」和「外頭真的很冷很冷」,讓整首詩產生了極大的張力——不只是因為外頭「冷」與母親「溫暖」所產生的對比,更同時彰顯出一位重病老人在彌留之際,足以戰勝現實框架的「母愛」是多麼強大、多麼偉大。

美編:張瑀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