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1日 星期四

未來機器 ◎方群

 

未來機器 ◎方群

 

每個人臉上都戴著面具

抵禦不同的冷言熱語

有人的手十分溫暖

有人的心卻善於懷疑

 

但我們是一群戴著面具的龐克貴族

感受不同劇烈的冷熱差異

用面具掩飾極端卑微的心

我們從不懼怕寒流暑氣

透過晶片控制的相對空調

一年四季我都帶著淺淺的笑意

有時,臉上是萬里晴空

有時,背後難免會飄起細雨

 

社會這個古老的競技場

不是敵人的未必就是同志

在每條通往理想的捷徑,都有

嫉妒的眼神在覬覦

也許一枚白晝的指紋

也許一句黑夜的囈語

我已跌落茫然的絕望谷底

 

但我們仍不停地學習生存的技巧

以及如何簡單的填飽肚皮

在多重身分的交叉粉飾

我們小心,翼翼

如一隻怯懦的亞種變色龍

謹慎地穿著和環境相似的防護衣

 

一眨眼就是十年

一回頭就是半個世紀

照片上的自己依然沒有皺紋

鏡子裏的未來永遠都年輕美麗

雖然龐大軀體的價值日漸走低

但靈魂的高貴仍然是一如往昔

  

當沮喪與死亡的指導原則已被面臨放棄

我們早已不再奢望純淨的陽光和雨滴

在這片核能放射嚴重汙染的黃色土地

我們仍開花結果

  仍生生不息

在貴族面具的庇蔭下

繼續努力演化成適合二十一世紀的

未來

機器

 

 

--

 

作者簡介

 

本名林于弘,1966年生,臺北市人。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曾任國小、國中、高職及大專教師,現為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教授,學術專長為語文教學及當代臺灣文學,創作以新詩為主,並兼涉散文及傳統詩。著有詩集《進化原理》、《文明併發症》、《航行,在詩的海域》、《縱橫福爾摩沙》、《經與緯的夢想》、《微言》及《邊境巡航──馬祖印象座標》,論文《臺灣新詩分類學》及《群星熠熠──臺灣當代詩人析論》等。。

 

 

 --

 

小編烏龍賞析

 

  

進入21世紀,核能絕對是爭議性最大的生態環境議題之一。今年5月份由於高雄興達電廠發生故障,造成幾度的全台分區停電,又使核四是否重啟的討論再度浮上檯面。

  

回顧核四歷史──龍門核能發電廠的興建發展史,最初在1980年5月提出興建計畫、編列110億預算,但受到選定廠址的貢寮居民強烈反對,1986年發生烏克蘭車諾比核災,使民間反對聲浪到達高峰,迫使政府決定核四興建計畫暫緩,並一併凍結預算中尚未執行的79億元。一直到1992年立法通過「核四計畫」,並通過解凍核四預算案,而前一年,林義雄與相關人士認為國民黨政府強勢興建核四,違反沉默的多數民意,因此發起創立「核四公投促進會」。

  

方群的〈未來機器〉便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於1992年3月發表在「珊瑚詩社」的刊物《珊瑚礁》中,後收錄於1994年出版之詩集《進化原理》。

  

自詩末段「當沮喪與死亡的指導原則已被面臨放棄/我們早已不再奢望純淨的陽光和雨滴/在這片核能放射嚴重汙染的黃色土地」,便能看出詩人直接地指出核能對土地的汙染,而這首詩除了提及核能,更多的是在科技發達接近爛熟的21世紀下,人類、社會乃至於世界都逐漸被異化。

  

「我們從不懼怕寒流暑氣/透過晶片控制的相對空調/一年四季我都帶著淺淺的笑意」精準地同時表達了科技的發達讓人類有辦法過著更舒適的生活,卻也逐漸在其中多了偽裝與不信任,「每個人臉上都戴著面具/抵禦不同的冷言熱語」、「但我們是一群戴著面具的龐克貴族/感受不同劇烈的冷熱差異/用面具掩飾極端卑微的心」,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多了隔閡,彼此猜忌的同時,也隱藏自己脆弱的一面避免成為把柄:「社會這個古老的競技場/不是敵人的未必就是同志」。

  

全詩談及在新世紀下科技與汙染的交互,也能看見詩人於詩句中擅用許多諷刺技巧,如「鏡子裏的未來永遠都年輕美麗」、「但靈魂的高貴仍然是一如往昔」、「我們仍開花結果/仍生生不息」,但那些年輕美麗、高貴、生生不息並持續開花結果的,已經不再是人類:「繼續努力演化成適合二十一世紀的/未來/機器」更像是裝載許多科技於自身以適應、更是主宰自然環境的「未來機器」。

 

 

參考資料:


陳文成,〈解嚴後詩刊選題策略之研究(1987—2004)〉,(嘉義:南華大學出版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蕭上晏,〈方群的政治詩(1994-2009)〉,《臺灣詩學學刊》第23期(2014年6月),頁189-211。

 

--


美術設計:江襄陵 -Nysus  IG:https://www.instagram.com/nysus_/

攝影來源:Unsplash

 

--


#生態詩 #方群 #核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