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3日 星期日

飛蛾 ◎林希澄

圖片.jpeg

飛蛾 ◎林希澄
 
更多的時候我並不知道
在漩渦下滑翔,與自由
有甚麼關係,一個人
在雨中飾演黑夜,同色的飛蛾
那麼多的燈都高於人類
我不能
同時撲向每一盞
燈具店早在水晶飾演鑽石時停業
(一室溫暖而缺乏影子)
而電力無法持續,告訴一
一熄滅的方向
在白晝再次淪陷到甚麼境地
又,一一亮起,代替星星
描述月光與人如何透過影子相遇
透過所有同時流浪的燈
 
光凝結成漩渦你是知道的
更多的時候我並不知道
你為甚麼要說
(因為選擇,任何一個方向)
我死亡,一定是出於自願
 
--
 
◎作者簡介
 
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學生,吐露詩社及書寫力量成員。
 
--
 
◎小編旭鈞賞析
 
雖然題為「飛蛾」,但「光」的描述在本詩中也許比飛蛾更多。開頭首句「更多時候」有比較的意思,如果更多時候「我」不知道在漩渦下滑翔與自由有何關係,那平常/很多時候,「我」又知道或不知道什麼?到最後一節時我們會得到答案:光凝結成漩渦,你我皆知;但在這光漩中迎向任意一個方向,與自由有何干係?
 
首節也許會使讀者困惑,究竟為何又如何,在漩渦下滑翔?蛾的鱗翅並不強韌,蛾的意志並不顯明。在主體哲學的語言中,自由、主體、意識應該先於行動,人的行動是自主的。但在漩渦下滑翔的蛾,有什麼樣的意識?哲學家Thomas Nagel曾於1974年探問,「作為蝙蝠的感覺,像什麼?」(我們也可以問,那麼,作為蝙蝠獵物的蛾,有什麼感覺?)我們即使了解其身體構造與作用機制,但無法得知、體驗其意識經驗。甚至,我們以為的自由,會不會其實不然?Benjamin Libet透過腦皮質電位實驗,提出意識於自主行動中具有否決作用,卻沒有因果角色。我們始終在探問自由的問題。
 
這首詩的三、四、五行是人蛾交替的可能性。也許第四行表達的,是一群同色的飛蛾如同布景般環繞在街燈的上方,飾演著黑夜,而第三行的一個人,是作為觀察者的詩人。又或者,是一個人在雨中以想像逸離肉身,投身於背景而成黑夜。總之,在總是高於人類之處,蛾不會撲向每一盞燈。蛾總會撲向某一盞,但與自由又有何干係?燈不會一直亮著,蛾也不會一直醒著,而這又是個下雨的夜晚。
 
除了自由主題外,本詩還透過燈光描述了城市孤寂的主題。只是這些城市元素都不穩定:燈具店停業,交流電燈不會延續至白晝。在夜裡流浪的,是燈,還是人?或者我們應該問另一個重要的問題:光對於人而言,到底是什麼?白晝的離去是「淪陷」,沒有影子是一種「缺乏」,「月光與人透過影子相遇」的故事卻是由燈來重述。而這些燈「同時流浪」,流成漩渦。光與影以一種不平衡的方式存在,捲動人與蛾。
 
明知一切是這樣不平衡,而密集的光也可能是一種暴力的水漩,卻還說自殺為自願選擇,是一件殘忍的事。
 
-
 
美術設計:Miss Angle
圖片來源:unsplash
  
--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香港詩 #林希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