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20日 星期一

楊佳嫻詩語言的書寫模式(下) ◎邱伊辰




【楊佳嫻詩語言的書寫模式(下)】

◎小編邱伊辰賞析

3.

在《少女維特》中首見,另一種類型的詩作,與前述詩作長相上極為不同,能夠觀察到詩人試圖在這批詩作中,透過較為輕盈的方式去構建一首詩,這類型的詩作和詩人慣習的書寫模式相比,拋去了過去多所修飾的抒情敘事,詩句語法單純,以簡明的象徵表現詩人內心主觀的感性經驗。曾士祥〈金女慾童:鯨向海、楊佳嫻詩作與文學活動研究〉中評述到這類的詩作,是詩人「從敘述手法轉向象徵手法」的過渡,以下以〈一般生活〉做為例證:

一般生活 ◎#楊佳嫻

他體內有毛線
他體內有敗絮
他不慎把壓舌棒吞了下去
他剛剛被踩過
他是舊的
他的臉濕潤糾結
如剛剛被貓吐出

他拆過別人的牆
他封死過自己的窗戶
無人時刻,對著鏡子表演
如何快速拆卸假眼
樓梯上他總是踩空
總是妨礙發電

他定時清理沙發底下
毫不意外地撿到左腳拖鞋與
扳手
鎮定地鎖好
最靠近心臟的那顆螺帽

在此詩中,看不到第一種書寫模式中有明確進行的詩行結構,而是以更為直接的象徵性的陳述句取代以意象營造氛圍。「毛線」、「敗絮」、「壓舌棒」等存在身體裡的異物,表現出「他」存在著一種糾結、難嚥的形象;「拆過別人」、「封死過自己」的動作意象,象徵著「他」與外在世界的衝突和自我限縮的精神狀況;「表演」、「假眼」所象徵的不真實的外在生活與最後一段的僅能透過清理久積灰塵的沙發底下,藉以鞏固自我內心的真實作為對比。本詩以日常的生活物件營造苦悶的、瑣碎而現代都會感的詩句,和詩人慣常使用許多想像的繁麗意象有著相當顯著的差別。

而這類型詩作的語言多以「排列」的方式開展,意識具有一種流動感,從上一句流到下一句,這樣語言的使用方式,也使得詩句的音韻呈現一種並不那麼穩定,跳動、游移的韻律,較以往詩作更具呼吸感,以下以〈今夜〉一詩為例:

今夜 ◎#楊佳嫻

甚麼都說了
燈光打亮了
影子卻圍攏過來
而一場雪不慎降落在夢裡
無聲地刪節著
剛剛拍完的電影

一切都一覽無遺
一切都被遮蔽
被害者與加害者
不怎麼激烈的巷戰
總有一方認輸,睡去,
甚麼都沒有說
總有一方仍醒著
醒在另一本書的另一頁

讓水切割著溺懼者的臉
讓火焰充實這些
焦渴的木柴
讓花朵直接落下
如被彈子打擊了胸膛的鳥
讓井匱乏
讓沙子成長

本詩書寫某種衝突的經驗,衝突本應暴裂、鋪張,而在本詩中,詩人以「雪」、「無聲地」、「不慎」這樣輕盈、可能的姿態呈現。「甚麼都說了/甚麼都沒有說」與「一切都一覽無遺/一切都被遮蔽」,詩人試圖以上下詩句的矛盾與對立,表現更為深刻的衝突的當事者的感受。末段五句「讓……」的句法,使用到具有強烈衝突的意象對比,情緒在句子中行進堆疊,愈發濃烈,「水」意象被賦予鋒利的性質,而「火」意象則飽含某種能量,灌溉「焦渴」的木柴;本含輕的「花朵」被賦予「彈子」的重,擊向象徵要害的「鳥」,末二句「濕/乾」的對立,井需要水而匱乏,象徵乾燥的無機物因而成長,扣回本段首二句水與火的對照,種種非寫實的意象對立,呈現出衝突的二元對立,卻又不只是單純的對立,而是某種掏空、加諸於彼的互相消長。

這類型的詩作,詩人在結構上時常以語句的鋪陳開始,中間進行意識的流轉,最終又在回去呼應最初所使用的意象,以〈你知道這不是最後的等待〉為例,首段以「剪」為中心意象,寫主體的自我修剪,面對愛的自我限縮「再一次剪出一個自己/更小一些」;中段寫愛人對主體的期待、控制與改造,末段又回到主體的自述:「你不會有東西可以剪的/你已經剩下最小/最小」。

4.小結

詩人詩作長期以某種穩定的樣貌出現在讀者眼中,這類型詩作有著強烈的美學色彩,詩人對於文辭的揀選、段落的安排,都能看到非常明顯的斧鑿的痕跡,是詩人將精心佈置的作品,端到讀者面前,如匕首似地追求致命的美學。而另一批較為不穩定的詩作,縱然僅少見於《少女維特》一書中,然筆者認為詩人在這批看來比以往詩作簡白許多的詩作,仍保有其對於語言一貫的節制與控制力,卻又多了鬆緊有致的呼吸感,是詩人更加靠近現代主義精神作品。


◎作者簡介


楊佳嫻

  台大中文所博士,清大中文系助理教授。著有詩集《屏息的文明》、《你的聲音充滿時間》、《少女維特》、《金烏》,散文集《海風野火花》、《雲和》、《瑪德蓮》,編有《臺灣成長小說選》,合編有《青春無敵早點詩:中學生新詩選》、《靈魂的領地:國民散文讀本》、《港澳台八十後詩人選集》。


美術設計:FB@Sorrow 沙若
圖片來源:FB@Sorrow 沙若


#每天爲你讀一首詩 #每天為你讀一位詩人
#楊佳嫻 #美學 #呼吸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