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王秀如賞析
3.對話,以無言
面對人與人交流時語意的易於失真,詩人除了試圖尋找另一種語言之外,也嘗試以「非語言」進行意念交流,或者說以語言之外的媒介對話和表意。以〈脈搏〉為例:
脈搏 ◎#零雨
「翻譯我。」她說
我們來到路過的星球
並未準備適切的語言
「丟掉翻譯機。」她說
這已是去年出發時的產品了
那必然是不夠的
她需要全新的語言
「我是明天誕生」
「要過了明天你們才能認識我。」
今天晚上將是關鍵的一晚
有人已經展開搜尋引擎
有人到稍遠的湖邊去
漫步並推衍一些邏輯
有些小組劃分區塊
互相詰問
有人打訊號到星際通訊站
準備晚間的星際星聞
「不必,翻譯我。」她走到我的面前
把手伸給我
我也伸出手來,我想
我懂得她的語言
我觸到她的脈搏
她也觸到我的
這首詩裡,「我們」碰到了一種異質語言(外星語),然而能夠互相轉譯、理解的全新語言邏輯系統還未誕生,「我們」試著沿用舊的思維模式去推衍異質語言,例如依賴搜尋引擎或是以舊有的語言為基礎互相詰問,然而「她」(異質語言的使用者、等待被解讀和翻譯的對象)提示「我」,要理解「她」必須用非語言的方式,她伸出手,「我」和「她」以手相握、以「脈搏」感應「脈搏」,於是「我」讀懂了「她」的語言。
4.與眾生共感和世界校準
語言的交談和文字的表達雖然存在著誤讀和失真困境,但這並不表示詩人厭惡或拋棄舊語言以及沉入自我幻想世界放棄與人對談,恰恰相反,詩人無論企圖尋找新的語言或非語言形式進行交流,都是在嘗試與眾生的心靈相通、共鳴共感。例如以下這首詩:
胸口 ◎#零雨
我的內心
有一些美好的詞
在翻轉、煎熬、浸潤
它們在排隊
在我的內心,不斷
重組、插入、檢視
它們走過大漠
在荒山間迷路
在都市高樓的陰影中
吐出舌頭
不夠。遠遠不夠
它們要出汗、放屁、拉出來
不是的。它們發光
從那人的胸口,發出光芒
找到出路
經過的時候,那人就
把他的胸口
對準我的
詩人的內心總有許多字詞充盈醞釀,代表心中美好的意象或思維情感,並且尋找出口和傳達對象。「它們發光/從那人的胸口,發出光芒」,可以解讀為他者胸口發光,吸引了詩人內心的詞,並使詩人內心的詞找到出口,也可以解讀為詩人的詞在他者身上投射光芒,因為這道光芒,詩人與他者之間尋找到合意共感的道路。最後,共感的他者也將胸口對準詩人,路途經過的陌生人到達情思意思傳達契合的境界。
「文字」既是零雨涵養與構築精神沃土的來源與基石,並且也是個體與他人進行溝通的主要工具,但這套工具本身又因溝通雙方對語言文字掌握和解讀以及文化背景的差異性造成意思傳達的失真與隔閡,因此「文字」也成為囚困個人與他人進行情意真確傳達的圍牆。
面對此一困境,零雨企圖以創造新的語言或以非語言形式對話的方式,來與陌生他者以至於世界達到共感、情意合鳴的溝通境界。謹以〈缺口——寄W〉一詩作結,如下:
缺口——寄W ◎#零雨
一定有一種缺口
在這些談話中
我往那個縫隙走去——
一些未來的詞
在那裡
閃閃發光
被戰爭、疾疫、個人身世
扭曲的那些
追趕的那些
後來被壓縮到了
最深層的海底
變成了一種巨型的魚
在那裡,閃閃發光
如果未來,發明一種機器
可以看到我——
——透明的探測器
以心的形狀
向深處鑽研
我也會發明一種缺口
——把腮露在外面
把一種呼吸,調節到
與心合拍
那是我特別
為你保留的標記
我們的談話中一定存在某種缺口——落差縫隙,真正想要傳達的意思藏在這些深層縫隙裡,而「我」終將為你保留特別的標記,引領你探測感知那些閃閃發光的、等待被真切解讀的詞語。
-
◎作者簡介
零雨,台北人,台大中文系畢業,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東亞語文碩士,哈佛大學訪問學者。曾任《現代詩》主編、《現在詩》創社發起人之一、《國文天地》副總編輯、宜蘭大學教師。曾獲年度詩獎、吳濁流文學獎、太平洋國際詩歌獎。著有詩集《城的連作》、《消失在地圖上的名字》、《特技家族》、《木冬詠歌集》、《關於故鄉的一些計算》、《我正前往你》、《田園/下午五點四十九分》等。
-
美術設計:CCY
圖片來源:IG@ihsiang9605
-
#每天爲你讀一首詩 #每天為你讀一位詩人
#零雨 #調頻 #翻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