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25日 星期一

告別國語:給下一輪的華語文課本現代詩選備忘錄 ◎責編一尾


告別國語:給下一輪的華語文課本現代詩選備忘錄 ◎責編一尾

 

「國語」作為中華民國的官方語言,一直以來「國語」無不與過往的中國國族主義扯上邊,與國字、國學、國粹、國術、國樂、國魂等等詞彙皆同屬一個脈絡,在中華民國建立於對岸大陸時一同興起的民族主義意識。從1919年的國語統一籌備會到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1937-2013),以北京官話為基底的「國語」在教育的推行下使得不同族群、地區的人可以相互溝通,但另一方面在臺灣的語境,二戰後我們也看見臺灣在「語體」與「國體」的轉換間,「國語」的置換塑造了另一個不亞於日本殖民政權的語言暴力,本土作家成了失語的一代、外省族群幾乎放棄了原鄉的語言,而臺語、客家語、原住民語等本土語言也同時面臨了傳承的危機。

 

2018年《國家語言發展法》訂定後,提及「本法所稱國家語言,指臺灣各固有族群使用之自然語言及臺灣手語。」,國家語言不再定於「國語」一尊,因而2021年第三十二屆金曲獎所有的「國語」獎項也都改為「華語」,因而本週的主題特別呼應此一時代現象與趨勢以「告別國語」為題,也和整個月的主題呼應。

 

「告別國語」也意味著下個世代的語文課本在我們的想像中需以「華語文」的角度為出發,因此這週的詩,或因題材、文學史考量抑或反映時代,六位寫手分別以各自立場與美學判準為我們挑選了六首詩:有在不管在何處都不斷在作品中引導我們的楊牧老師,屬於這個時代且無法忽略的詩人楊智傑、徐珮芬,未曾選入課本但風格獨到的女性詩人零雨;如果翻譯的功用是使文本在另一個語言中再生,或許翻譯詩可以為華語帶來另一種刺激,因而選了凱洛・安・達菲(Carol Ann Daffy)的翻譯詩;華語文並不僅侷限於臺灣,最後我們跨越到了彼岸,選了這位與臺灣有眾多聯繫卻又不斷影響當代香港詩人的李國威。

 

我們有時也會疑惑,語文教科書會不會承載太多意識型態,不能單純的回到文學的鑑賞與教學嗎?於此同時我們更該理解到,教育就是政治與意識形態的一環,而「教科書」就是政治與意識形態產物的體現。我們與第一週國立編譯館部編本國文課本時代相行漸遠,這個時代的課本不會只有一種聲音,下個時代的課本也必與現在不同。近來,我們也見到了如奇異果版具有新時代思維的課本,而本週的選詩以備忘錄的方式來進行倡議,無非是想開啟討論,透過每個世代的不斷論辯與價值選擇,教科書最終也形成了我們對臺灣未來的願景。

 

歡迎大家在下面說說自己覺得應該收到課本的新詩口袋名單!

 

※參考資料:

黃美娥:〈聲音.文體.國體-戰後初期國語運動與臺灣文學(1945-1949)〉,《東亞觀念史集刊》第3期(2012年12月1日,頁223 – 270。

何萬順:〈語言與族群認同:從台灣外省族群的母語與台灣華語談起〉,《語言暨語言學》第10卷2期(2009 年4月1日,頁375 - 419。

全國法規資料庫:《國家語言發展法》,2018年12月25日訂定,網址: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170143

中央社:《文化部推金曲獎項正名 國語改為華語》,2021年1月16日,網址:https://www.cna.com.tw/news/acul/202101160163.aspx

 

--

 

美術設計:宇軒

圖片來源:宇軒

 

--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1/01/20210125.html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告別國語 #華語文 #華文課本 #世代 #楊牧 #楊智傑 #徐珮芬 #零雨 #凱洛安達菲 #李國威 #國家語言發展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