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贈林懷民 ◎陳嘉文
⠀
⠀
霪雨以後,想必
許仙的腳印已撑傘漂失了
白蛇的痛苦在舞踊中
焚燃塵世的千種面貌
一張是法海,高舉的手覆以
天譴的鞭笞,覆以
鎖住哭聲的七層寶塔
一張是掙扎的青蛇,不斷
在翻騰的噩夢裏蛻變
霪雨以後,淹水的記憶
淹向許仙蒼白的最後一把
油傘,腳印已經漂失了
在荒草的舊路上
有人,兀自在燈熄以後
踩下一列傳說悄悄
⠀
.之二
⠀
許多掌聲在燈火中洗著
竟洗出一大把感動的淚水來
雲門的名字又是
一次在夜裏醒來的傳奇——
舞者是扭曲的鏡子,企圖
辨別傳統的一張臉吧?
一根烟一根烟地想著
有人把自己交給最泥濘的路
路在鄉土上流淌著
滴落的汗水,初晴後
也逐漸美麗了⋯⋯
⠀
(一九七六.一.卅一. 凌晨)
⠀
⠀
-
⠀
◎作者簡介
⠀
本詩作者陳嘉文生平不詳,但有〈流水印象〉、〈詩贈父親〉等零星詩作以陳嘉文為名發表於七〇年代《幼獅文藝》。
⠀
-
⠀
◎小編柄富賞析
⠀
本詩作收錄於國立交通大學圖書館的「雲門舞集舞作數位典藏計畫」中,是詩人陳嘉文寫給「雲門舞集」創辦人、舞蹈家林懷民的一組贈答詩,共兩首。在這組詩中,我們可以讀到雲門舞集如何改編中國文學經典「白蛇傳」,以舞蹈轉化文本中的意象,展露了人情與道心糾結纏綿的塵世群像。
⠀
詩人於第一首詩中特別於首尾強調的是,許仙漂失的腳印。作為《白蛇傳》中法力全無的肉體凡胎,許仙經歷過白蛇的愛情與法海的教誨,他既是白蛇傳整段故事的見證者,也是選擇者;然而人世百年,再刻骨銘心的七情六慾,再雋永的史詩,終將隨著人的記憶所漫漶殘缺,許仙漂失的腳印正象徵著人的情感與記憶,在洪水與荒草的覆蓋下丟失痕跡。
⠀
這個主題延續到第二首詩,穿梭於雲門舞蹈劇場的劇裡劇外,如何使故事像第一次被述說那樣生命蓬勃,如何辨別這可恨又可愛的古老敘事帶給現代人的禮物,對於詩人來說,這顯然是雲門舞集舊本新唱最感動他的地方:「許多掌聲在燈火中洗著/竟洗出一大把感動的淚水來」,雲門的舞蹈作品將古典翻新,將白蛇與法海的蹤影顯示在舞蹈的鏡中,又一次激起了人心中的情感翻湧,令所有人感動。「雲門的名字又是/一次在夜裏醒來的傳奇──」在陳嘉文的詩作中,我們看到雲門舞集的出現,果真帶著白蛇傳的傳奇色彩。
⠀
雲門舞集成立於1973年,是台灣成立的第一個職業舞團,創辦人林懷民曾獲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劃」的邀請而入學,除了能出席各國作家的研討活動,這個寫作計畫也允許他在英文系的「作家工作坊」攻讀學位,同時一邊到舞蹈系學習現代舞。得到老師的欣賞,他參與劇院演出,也得到了參與舞團在愛荷華州巡演的機會;這段在美國的經歷與見聞鼓舞了他,曾經這般宣示:「美國人有的,我們也要有,即使不比他們好,至少要跟他們一樣好。」林懷民返台後率領著學生創立了「雲門舞集」,帶著衝勁,林懷民說雲門要「為全民起舞」。
⠀
雖無詩作,林懷民的編舞與劇場深刻地影響了一代台灣的寫作者與藝術家,這首詩正是詩人陳嘉文,感發於雲門舞集成立兩年後公演的《白蛇傳》而作,此演出以現代手法詮釋了民間故事,並取得了熱烈的好評,奠定了此後四十多年現代舞在台灣的觀眾基礎。回到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劃」以公費補助,邀請林懷民入學的那年,誰能知道這些對年輕藝術家、寫作者的微薄幫助(對國家預算來說相對微薄),能夠為他們注入多不同的生命經驗,激起多厚重的創作能量,甚有改變一國甚至世界的藝術史的可能?
⠀
⠀
-
美編:林宇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