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7日 星期二

玉山學第0章 ◎須文蔚

 


玉山學第0章 ◎須文蔚

  —走進玉山時請關手機

 

一群登山客的手機在塔塔加鞍部上還懸

念著都會,不肯靜默,也不停止震動

不斷依偎在人們的臉龐,描繪著

亞熱帶平野上罹患躁鬱症的風景

  

鐵杉用寒帶植物慣有的漠然佇立路旁

頭的松蘿煽動如鉗山風

從十餘個瞳孔中拔出終端機、電腦主機和

一長串等待主人閱讀與回覆的電子郵件

當眼睛忍不住酸疼作勢流淚時

白雲跳躍過稜線纏綿住視線,密密包紮

從視網膜到心中掛念網路而扯開的創傷

 

高山芒用紙質葉舌吐露玉山的寂寞

薄霧往返他們披針形的葉尖,撥奏

蒼天飄渺無法聽見的冥想,遠方

雲瀑不斷以數字低音般頑固

接連撞擊山谷並向人間俯衝

協奏一首無言歌

 

突然

一群登山客的手機在塔塔加鞍部上咳嗽起來

埋怨著過早降臨的寒流與冷雨

 

 

-

 

◎作者簡介

 

須文蔚,1966年生,東吳大學法律系學士,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碩士、博士。曾任《創世紀》詩雜誌主編、《乾坤》詩刊總編輯、公視文化基金會董事、國立東華大學華文系教授暨系主任、花蓮縣數位機會中心主任等。創辦臺灣第一個文學網站《詩路》,著有詩集《旅次》與《魔術方塊》、文學研究《臺灣數位文學論》與《臺灣文學傳播論》等。現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授。

(改自博客來與維基百科)

 

-

 

◎小編淵智賞析

 

來到大自然的平靜是人的生存裡難得的奇蹟,鐵杉、白雲、芒草,遍地飄搖的植物與景色,本應當是替日子裡,輕微痠疼積累的治癒。然而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手機的存在除了將我們與外界聯繫,卻也將那些引致我們回到俗世的因子,如影子伴隨我們的形體。而詩人觀見了此一現象,便以不厭其煩地引領著我們體會那些天地之間的大美,並試圖讓我們知道科技與自然相悖的本性。

 

此詩便從這樣的絮叨開始:「走進玉山時請關手機」,開門見山點出詩的命題。首段彰顯了手機的作用,不在記錄風景,而是替我們懸念著都會,靜默與震動一再地告知我們與塵世的聯繫,那樣只脫離一半的離開,卻更是我們身在群山裡,卻將其帶上來,來自平野的躁鬱,透過科技重新掌控著山裡的諸遊人。

 

次段則試圖脫離都市喧囂,將萬物的運行軌跡凝在眾人之前,讓自然的靜穆和溫柔安撫著我們飽受公事與螢幕刺激的疲倦和光。彷彿一場來自大自然的受洗儀式,使感於此景的十餘個瞳孔,藉著對自然的震撼與感動,而一紓對於俗事的傷痛,並以白雲「纏綿住視線,密密包紮/從視網膜到心中掛念網路而扯開的創傷」。而第三段更直接脫離了與都市的聯繫,進到了純然體會著自然的狀態。「高山芒」、「薄霧」、「蒼天」、「雲瀑」,諸般種種流線的、遼闊的景象,恍惚一如一首清麗的歌,有韻無曲。

 

末段卻將此一出神的過程下了一個錯愕的註腳,「一群登山客的手機在塔塔加鞍部上咳嗽起來」,在所有人都依然沉浸在美當中無法自拔時,手機們卻對著這樣景色伴隨的冷意而抱怨了起來,除了昭顯了科技與自然本質上的相悖,也對於自然是否需要科技提出了質疑。固然,科技使我們的生活許多方面有了長足的進步,但在進步的背後,往往象徵地是我們向著原初的自然漸漸離去,貌合神離。

 

 

-

 

美術編輯: @arteditor053

 

-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須文蔚 #玉山 #自然與人文的對話 #手機 #登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