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2日 星期二

仇視一旦黏上了牆壁 ◎蘇家立

 


仇視一旦黏上了牆壁 ◎蘇家立
 ⠀
有的人記性不好
討厭別人使用便利貼
一看到就狠狠撕掉
 ⠀
別人說話時
有的人總忘記看著對方
只想著寫小紙片
牢牢黏在別人心底
不允許被撕掉
 ⠀
我佈置教室很少用泡棉膠帶
一旦撕下
要花更多時間清理
我心疼那些牆壁
替牆壁上的白漆難過
像垃圾桶中的雪
滿出來也不會融化成暖春
 ⠀
如果有天我們不再任意黏貼
各種傷人的話
刺人的夢和理想
上鎖的櫃子就能自動打開
讓更多花樣的衣服
一件疊著一件
也許有一點點空隙但不擁擠
 ⠀
 ⠀
-
 ⠀
◎作者簡介
 ⠀
蘇家立,國小特教教師。一九八三年誕生,不怎麼相信星座卻很容易被星座資訊影響。金牛座B型,現就讀新竹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語文教師碩士在職專班。著有個人詩集《向一根半透明的電線桿祈雪》、詩文集《渣渣立志傳》。詩合集《新世紀吹鼓吹:網路世代詩人選》、《島嶼山海經---城音》等。曾獲台灣詩學第一屆創作獎優選、2013年愛詩網新詩創作獎、創世紀詩刊 60周年詩獎優選、台灣詩學第四屆創作獎首獎。作品散見於台灣詩學論壇詩刊、野薑花詩刊、乾坤詩刊。
 ⠀
-
 ⠀
◎小編 #淵智 賞析
 ⠀
讓我們從詩題開始檢視這首詩,〈仇視一旦黏上牆壁〉,「仇視」本是一個抽象名詞,家立卻透過「黏上牆壁」使得其形體得以被落實,而成為一種隱喻,也成了這首詩第一個謎題:究竟什麼是「仇恨」,又為何仇恨能被黏上牆壁呢?答案理當就藏在詩中,讓我們接著看下去。帶著對題目的疑問,當我們看到首段二句子「使用便利貼」時,便馬上恍然所謂的仇恨,或許便是「便利貼」的隱喻,但這兩者要如何銜接在一起呢?家立如是寫
 ⠀
 ⠀有的人記性不好
 ⠀討厭別人使用便利貼
 ⠀一看到就狠狠撕掉
 ⠀
「討厭」、「狠狠」都是帶有負向意涵的詞彙,在這縫隙中我們不難看出「仇恨」的味道出來,而這些味道便是依附在「有的人」身上——在一開場我們便能大概知道這裡的「有的人」,似乎便是家立想要批判的對象,而這些仇恨具體是什麼形式呢,家立透過一種概括式的論述,帶領我們逼進了這些形式的具體面目,但似乎總是不這麼分明。因此,讓我們繼續往下看
 ⠀
 ⠀別人說話時
 ⠀有的人總忘記看著對方
 ⠀只想著寫小紙片
 ⠀牢牢黏在別人心底
 ⠀不允許被撕掉
 ⠀
來到次段,延續前面的拒絕他人想法的性格,家立筆下「有的人」所指涉的群體,卻依然故我地替對方貼上了「小紙片」。至此,一切線索其實已然明朗,家立所說的小紙片、便利貼,其實都是指我們對於別人的印象,那些被標籤化的觀感,只容許自己就自身的看法,而擅自對他人妄下決斷,卻拒絕接受他人看法。家立用此短短兩段呈現了所謂「仇恨」的姿態,正正是一個人不懂得去涵納多元的想法,而只以自己的感受作為判別依據。
 ⠀
講完了仇視具體的呈現樣子後,家立加入了個人經驗,以自己佈置教室時使用泡棉膠帶的經驗,對比在標籤貼上他人之後所留下的傷痕,來說為何這些仇視是會傷人至深的。最後,家立也依此對未來的烏托邦世界做出了期許,認為「如果有天我們不再任意黏貼/各種傷人的話/刺人的夢和理想」,那「上鎖的櫃子就能自動打開/讓更多花樣的衣服/一件疊著一件/也許有一點點空隙但不擁擠」,相比那些標籤、紙片,沾黏上他人之後所留下的,需要耗費大量時間與心力清除的痕跡,衣服所隱喻的現實是更為自由的,當我們可以任意地穿脫衣服時,那些對一個人的判準,才真的是唯心的自由,隨著一個人對自己的認同而有所變動。
 ⠀
 ⠀
-
 ⠀
朗讀|蘇家立
剪輯|林宇軒
攝影|辛品嫺、王有庠
場地|紀州庵文學森林
贊助|國藝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