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日 星期一

十一月主題:鄉土與城市 ◎主編/宇路

 


 

十一月主題:鄉土與城市 ◎主編/宇路

 

「鄉土精神,該是腳踏實地,從鄉野的大地出發。詩人不但能抒懷個人的感受,而且也能激喚起普遍性的體驗。詩人關懷鄉土,關懷鄉土上人們的生活,且也為他們的苦難而歌唱。」

  ——趙天儀〈鄉土精神〉,《笠》七三期,1976.6

 

在台灣文學的歷史中,發生過兩次「鄉土」大事件:一是在1930年代,以官方日語、中國白話文和以漳泉閩語為主的台灣話為論爭的「台灣話文論戰(或台灣話文運動、鄉土話文運動)」,以黃石輝為首的本土派主張以漢字為架構,將台灣話文字化,強調「用台灣話做文,用台灣話做詩,用台灣話做小說,用台灣話做歌謠,描寫台灣的事物」,而郭秋生也認為此舉可以啟蒙無產階級大眾,並凝聚台灣民族意識。

 

而後,第二次事件即是在1970年代開始,著名的「鄉土文學論戰」。中華民國政府遷台後,文學上形成懷鄉(中國大陸)文學、反共文學,以及移植西方現代主義的文學系統,除了這兩大主流之外,另外有一股支流以「現實主義」為號召,1977年,王拓於《仙人掌》雜誌發表〈是「現實主義」文學,不是「鄉土文學」〉一文,將傳統鄉土文學的意義擴大,而該時代的文學作品,不僅書寫內容由鄉村逐漸轉向都市,也出現明顯的現實批判風格。然而,寫實派卻遭傾向國民黨的《中央日報》總主筆彭歌,以及余光中等人大作文章,指現實主義文學是左傾的中共工農兵文學,扣上紅帽子。最後,形成了「右翼+中國傳統+現代主義vs. 左翼+台灣本土+現實主義」兩股意識形態的論戰。也自此,書寫台灣在地的本土意識,逐漸地生根發芽。

 

1970年代後,台灣開始工業化和都市化,產業由農業移往工業,人口聚集到都市。現代化的演進,使台灣經濟起飛,資本主義興起,人們的生活也產生了巨大的轉變,這時開始的「都市書寫」,是人們對於這一切快速化、便利化、標準化的生活產生的新的體悟。而工業帶來的汙染,也讓許多關心環境和土地的人不滿,質疑批判所謂的進步,是建立在環境與傳統文化的犧牲上。

 

自1930年代到1970年代,乃至於現在,台灣文學歷經了鄉土的變革,也誕生了都市文學。本月「每天為你讀一首詩」將以「鄉土」和「城市」為主軸,邀大家一起來看詩人對土地的關懷如何呈現。

 

首周(11/2~8)的主題是「寫實的鄉土」,聚焦在詩人描寫土地的人、事、物,以及對土地的抒懷;第二周(11/9~15)「批判的鄉土」,則從現實主義延伸,著重「批判」,如對勞動階級剝削的批判,對工業化的批判,以及對城市的批判;第三周(11/16~22)是「都市的模樣」,人們開始了都市生活,是如何看待都市以及存在其中的產物?第四周「都市的凝望」,探討都市化後對人類的影響,資本主義和科技的制約,給人類造成的各種困境。

 

讓我們一起遊覽土地和詩歌的世界吧。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十一月 #11月 #鄉土 #鄉土文學 #土地 #城市 #都市文學 #現實主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